浮生塵影

寫下一些塵事,留下一點影子。也許世界都忘記了,至少自己還記得自己。(原創所有,請勿轉載)
個人資料
塵凡無憂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萬境從心發

(2023-12-26 15:38:01) 下一個

《萬境從心發》

——《了凡四訓》讀後



我其實並不擅長寫讀後感,思想很容易從書本脫開,遊蕩到別的事情上。尤其這次要寫的是勸善書,很擔心自己寫不好,誤導別人。不過既然《了凡四訓》是小茶幾次熱心推薦,我也看過了的,小茶要求,我就姑且嚐試寫一下。


《了凡四訓》我看了兩遍,一遍是在手機上看,一遍為了寫這篇讀後,特地打印出來又細讀了一遍。我看書喜歡一邊讀一邊寫寫畫畫,把重點和評論標注出來,方便日後再看能夠節省一些時間。


《了凡四訓》是明朝袁了凡寫的家訓,教育後代如何在世上安身立命。原文不到一萬二千字,分為四個章節,分別講立命,改過,積善,謙德。文章先從袁了凡自身經曆說起,證明命運可改變的真實性和可行性。緊接著提出改命的關鍵,先改心,後實踐於行動。最後了凡特地強調謙德之效,這跟老子提倡的讓,不爭有異曲同工之妙。


我不知道別人是怎麽看待這本書的,小茶說這是通向佛的橋梁一樣的書,我沒有那麽高的覺悟,我把這本書看成是哲學書——關於為人處世的基本哲學。


可以看出,袁了凡的確是飽讀經書之人,閱覽廣泛,涉及儒、道、佛等諸家,通篇裏像珍珠一樣散落著往聖先賢的名言名句,你可以看見太甲的“天作孽,尤可違;自作孽,不可活”;易經的“積善之家,必有餘慶”;孟子的“求則得之” 、“恥之於人大矣”;六祖惠能的“一切福田,不離方寸;從心而覓,感無不通”,等等等等……難能可貴的是,了凡已將所學諸家思想融會貫通,並結合自己的大半生經驗,總結提煉出自己的一套理論。


在我這個年紀,有了足夠的人生積累之後讀這本書,有一種找到同類的感覺,裏麵的很多觀點都是我讚同並堅信的,比如,


“極善的人,數固拘它不定;極惡之人,數亦拘它不定。”——善惡都有報應,即使命數也攔不住。


“命由我作,福自己求。”——求福不是向外求,而是向內求。


了凡認為改過要先發三心:恥心,畏心和勇心。要時刻保證自己的正心正念,不得偏離,即使遇有毀謗——了凡特地把毀謗單獨寫了一段,可見毀謗於人之常見——也當作磨練玉成自己的機會,不怒不辯——大約他還希望能迎之以笑臉。這樣需要錘煉出強大的內心。


作為凡人,了凡還認為改過一定要細心,如此才能謹小慎微,因為心粗而眼翳。這裏的眼翳我理解為,其一容易察覺不到自己的過失;其二容易分辨不清別人的善惡。


了凡在第三章積善方麵用一些過往實例說明積善改變命運的真實可信。他強調了積善方麵的十大善行:第一,與人為善;第二,愛敬存心;第三,成人之美;第四,勸人為善;第五,救人危急;第六,興建大利;第七,舍財作福;第八,護持正法;第九,敬重尊長;第十,愛惜物命。


我對了凡尤其刮目相看的一點集中在他對善的分辨上。他把善分為真假,端曲,陰陽,是非,偏正,半滿,大小,難易。我讀古書少,佛經更少,不知道這裏對善的分辨是不是了凡的原創。假如是了凡的原創,必須說,他真是一個極具智慧的人。


分辨是一種智慧,很多人並不具備。了凡認為對善的真假分辨很重要。要分辨真假,必須有正眼。所謂正眼,我想第一需要正心正念,其次需要的就是前麵所說的心細。有了正眼,才能區分一個人的行為是有益於人還是有益於自己,有益於公還是有益於私,才能看清一個人如此這般行為的根心如何。


文中在分辨善的部分有幾個實例很有意思。其一,是呂洞賓不願意做眼下雖濟世但五百年之後害人的事,鍾離認為憑此一言就可以滿了修仙需要的三千功行。這一點可以警醒那些急功近利的人,不要目光短淺貪圖眼前名聲和利益,否則最後損的還是自己的功德。


其二,聖人和官人為善,重在身體力行言傳身教,如此善莫大焉。聖人有名,官人有權,兩者都是對公眾影響巨大的人物,更應當凡事以善言善行為本。不然,貽害也會比普通人的言行深重。


以了凡為例,了凡在實施改運行動時,曾為難以一時做滿一萬件好事犯愁。後來有神仙在夢裏告訴他,他給他所任職的寶坻縣的民眾減糧,就是善事,而且一行可當萬善。了凡起初對此心有懷疑,求問禪師,禪師肯定了神仙的說法,減糧一行可當萬善。


這讓我不由眼紅起當官的好處來:居高位者,想積德都比普通人來得容易——一個善行等於一萬件善行。的確如此,一個好官可以造福一方,這對官者本身就是積德的事。所以奉勸世人,做官更要謹慎:為官一行可當萬善,一行也可當萬惡。


還有值得一提的是,了凡四訓裏引用的韓愈的話“一時勸人以口,百世勸人以書”,很安慰諸多讀書人著書立說的心願——能夠寫一本好書傳世,也是一樁大善事。


可以說,本書關於改命這個主題很給人振奮的希望——我命真的能夠由我不由天。假如相信“舉頭三尺有神明”,“人在做天在看”,“境由心造”,縱觀了凡四訓也基本是圍繞這些思想,那麽從現在開始改變你自己的心吧。必須指出的一點是,這種思想跟基督教的教義“你要保守你的心,勝過保守一切。因為一生的果效,都由心發出”相吻合,可見世間宗教都重在一個“心”字。


總而言之,這本書即使原文也很好讀,淺顯易懂,說服力強,誘惑力大,難怪能夠被廣為傳頌。引用一句時下流行的話做總結,“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行盡好事,還怕沒有好的前程嗎?


一切都會有的。


(2021.11)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