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白山

說點心裏話,做點想做的事,給朋友一點安慰。
正文

生養男孩成本太高顛覆中國人重男輕女思想

(2014-02-18 04:12:22) 下一個

在中國宣布“單獨”家庭可生二孩的政策後,約900人接受了門戶網站的調查。半數以上的受訪者表示他們不會生第二個孩子,因為經濟負擔太重。

據彭博社網站2月17日報道,依據計劃生育新政策,39歲的上海媽媽羅莎·夏(音)現在可以生二胎,不過她認為自己養不起第二個孩子。

夏女士在上海做保姆,月薪6000元人民幣。她收入的五分之一都用在12歲的女兒身上:除了吃飯和上學,她還要上薩克斯管和芭蕾舞課。

報道稱,有夏女士這樣溺愛子女的父母,中國放鬆計劃生育政策的舉措也不太可能逆轉出生率形勢。計劃生育政策已導致中國勞動力人口銳減和人口老齡化。雖然取消限製在國內可能被證明大受歡迎,但取消國家幹涉家庭規模的做法麵臨來自城市化和成本上升的障礙。這位外來務工者說:“她在電視上看見有人吹薩克斯管,覺得很有興趣,要求報班上課。學這個東西很貴,因此我寧願她沒有提這樣的要求,但最後我還是滿足了她的要求。”為了給女兒一個更好的未來,夏女士自己隻能省吃儉用,勤儉持家。

美國企業研究所人口統計學家埃伯施塔特·尼古拉斯說:“顯而易見的事實是人們對家庭、孩子和前途的看法發生了巨變。中國正朝著其他低生育率的東亞國家的方向發展,例如日本和韓國等。”

報道認為,成本是許多父母最先考慮的問題。許多嬰幼兒產品在中國的售價比在美國高得多,部分原因是中國父母心甘情願為他們唯一的後代花大錢。

加利福尼亞大學歐文分校社會學教授汪峰(音)說:“中國父母擁有共同的文化價值觀,這種文化強調子女的成功。他們通過對孩子大筆投入來做到這一點。”

北卡羅來納大學助理教授蔡永(音)說:“激烈的競爭和獲得成功或至少與同齡人保持同步的社會風氣——特別是在象征成功的物質方麵,比如房子、汽車和消費品——仍然是驅動中國社會前進的主要動力。”

此外,養育男孩的成本也顛覆了人們心中根深蒂固的更喜歡男孩的傳統思想。

安徽省52歲的農民吳德輝(音)說:“現在,你必須把孩子送去幼兒園,給他們買各種零食和玩具,而在我們那個時代,你根本不需要做這一切。”

老吳和妻子說,如今辦婚禮男方要花一大筆錢,這使大家都養不起男孩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