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白山

說點心裏話,做點想做的事,給朋友一點安慰。
正文

美國高校興起“宗教熱”

(2007-06-09 07:59:14) 下一個


美國《紐約時報》5月2日報道,美國高校近來興起一股“宗教熱”。與過去相比,宗教學專業和課程越來越多地受到大學生青睞,校園裏的教會活動日漸頻繁,而信仰宗教的大學生也越來越多,“談經論道”似乎已經成為美國高校學生的交流內容。

美國教育學家和宗教人士說,美國和國際社會近年來發生一係列變故,高校“宗教熱”映射出當代美國大學生對世界以及人生問題的困惑與思考。

宗教在校園“複興”

從知名的“精英高校”哈佛大學,到紐約州著名文科高校科爾蓋特大學,從以社會責任感強烈著稱的威斯康星大學,到曆史悠久的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宗教熱”席卷全美各地高校。許多高校教授和官員說,學生對宗教如此熱情投入,這種現象已經幾十年沒有見到了。

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高等教育研究所2004年一項調查顯示,受訪的11.2萬名新入校大一學生中,超過三分之二的學生說他們會去祈禱,而近80%的人信仰神。同時,將近一半的學生說,他們正在不斷尋求機會提升自己的宗教修養。

“大學校園內對於宗教和神學的興趣越來越濃厚,校園文化的開放性也越來越強,”聖母大學社會學教授克裏斯蒂安·史密斯說。聖母大學由教區群眾創建,素以宗教氣息濃厚著稱。

而在許多學術氛圍更強的高校,宗教也一樣在流行。彼得·戈麥斯是一名傳教士,他在哈佛大學已待了快37年。他說,以前信仰宗教的學生在校園裏有時會受到同學嘲笑,甚至有可能被學校開除,因為信仰宗教被人看作是“不聰明”的表現。不過現在,情況已經完全不同。“校園內的宗教生活要比100年前活躍得多,”戈麥斯說。

不過,也有社會學家認為,根據現有情況,人們還不能斷言美國高校文化出現了大轉變,因為過去沒有有關高校學生宗教信仰的調查數據。但是,更多專家認為,美國大學生的思維方式確實與以前大不相同。“談論這一問題的每個人都認為,一些變化似乎正在發生,”史密斯說。

大學生“談經論道”

史密斯的話不無道理。《紐約時報》根據對美國多家知名高校的調查發現,高校“宗教熱”主要有兩大表現,宗教課程受歡迎和校園內外教會活動頻繁。“與10到15年前相比,學校內對宗教的興趣更大,無論是學術上還是思想上,”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宗教學和曆史學教授查爾斯·科恩說。

許多美國高校人士說,現在學校中大多數學生選修了宗教課程,甚至選擇了宗教研究專業,這與過去形成強烈反差。

賓夕法尼亞州的利哈伊大學宗教學係主任本傑明·萊特說,17年前,全校隻有2名學生主修宗教學專業,而今年將有18名宗教學專業學生畢業。威斯康星大學的科恩說,學校7年前起開設宗教學專業課程,如今這一專業每年的畢業生有70到75人。而在哈佛大學,戈麥斯說,越來越多的學生選修與宗教相關的課程。

同時,美國高校中湧現出大量與宗教有關的學生團體。《紐約時報》說,紐約州科爾蓋特大學的學生宗教社團近些年已增加到11個,不同宗教的牧師也在校園內開展各種各樣的活動,一些宗教活動還向學生分發食物。

同時,學生們越來越頻繁進出校園周圍的教堂,也經常參加教堂組織的社區活動。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蘭迪·拜利牧師說,近些年,在學校周圍的教堂裏,能夠越來越多地看到學生的身影。

科爾蓋特大學宗教學副教授萊斯勒·卡幸說:“我基本上可以向校內每個班級教授《聖經》,我以前可從未想過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隨著校園內“宗教氛圍”越來越濃厚,“談經論道”成了許多美國高校學生生活的一部分。

在科爾蓋特大學,許多學生每星期四都會聚在一起,討論與宗教和信仰相關的問題,交流彼此的人生體驗和對世界的了解與看法。

許多人選擇與誌同道合的“教友”比鄰而居,方便相互交流心得。《紐約時報》說,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和威斯康星大學的教會為學生修建了專門的宿舍樓,鼓勵學生相互交流。威斯康星大學校園內一座專門為信教學生修建的7層宿舍樓今年8月就將開放,可容納280名學生。

當代美國大學生對宗教的這份熱情,甚至令上一代人感到不解。科爾蓋特大學校長裏貝卡·喬普說:“我們都已經不用宗教用語了,可你看看現在的學生們,他們居然在用。”

與“9·11”事件有關?

高校中的“宗教熱”引起美國教育學者的關注。他們開始探討,是什麽使得現在的學生對宗教如此感興趣。

一些專家認為,2001年“9·11”事件和之後的伊拉克戰爭是導致現在這批學生普遍對宗教產生興趣的原因之一,因為這些事件顯示了宗教對國際事務的影響力,使得大學生們希望揭開宗教“神秘的麵紗”。

利哈伊大學的勞埃德·施蒂芬牧師就明確表示:“我認為,(大學生)宗教熱與伊戰的不確定性有關。”

他還認為,如今的美國大學生對宗教產生濃厚興趣,與這一代人的家庭教育方式有關。“這一代大學生的父母不像父輩那樣把宗教信仰強加給孩子,而是決定讓孩子自己去選擇。當這些孩子進入大學校園後,突然之間遇到許多棘手的事情,有的他們根本沒有能力去解決。於是,他們開始求助於宗教,或是學習宗教知識,”施蒂芬牧師說。

還有專家提到,近些年,美國高校中國際學生數量不斷增加,其中許多學生有他們的傳統宗教信仰,這也加強了大學裏的宗教氛圍。

哈佛大學的戈麥斯說,哈佛大學生源的多樣化意味著,“這所大學體現出來的特征,已經不再局限於美國主流學生群體”,一些人有著家庭傳統宗教背景。

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拜利牧師評論說:“這是一個新的、重要的變化。”

也有專家把“宗教熱”歸結於青年人的好奇心。從弗吉尼亞州裏士滿大學退休的牧師戴維·布爾漢斯說,許多學生“非常具有探索精神,他們樂於嚐試,樂於參加這樣或那樣的宗教活動”。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