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幾個電影手稿

(2007-01-05 15:02:09) 下一個
 
     很多朋友說我算是新人類,最好出生於21世紀,並且有著強烈的外星
人傾向。我喜歡幻想,生命不管前途是否如何,總得有些意味。一 位放浪形骸的外國女演員說過,她每天隻做一件事情,那就是對著鏡子抽煙,觀賞著自我表現。這多少有點孤芳自賞。但是做人理應 如此。所以在近來我也一樣想象著自己能夠成為一名演員,我要做 的就是將自己的念頭給表達出來,彰顯於天下。下麵是我的幾個觀感,多少是自我安慰。

    
    《躺在天台上的問題青年》:一位大學生正想開始風華正茂的 學科生涯,突然一場大病使他倒地在床。接著,他的一位朋友又因 為為情所困而自絕於世。這一連串的打擊使他措手不及,於是在床上開始了惆悵歲月。他的家裏為了使他走出困境,安排一個旅遊項目,權當療養身心。誰知,在過程中他發覺同時愛上了兩位異性:頗有韻味的少婦和動人心弦的少女。他發覺生命中充滿了問題的種類。影片便是將青年人的困惑表露出來,包括對時光,愛情和疾病的感慨,從而顯出了生命的真正空間。在此間,鏡頭一直很衝動,特別是跑步和遊泳等運動摻入其間,有一種疾速飛奔的感覺。但偶爾也會停頓下來,很桎梏,讓人凝視。酒吧和舞廳也由於主人公的不適應而退出。
 

   
    《越南畫家》:在河內有一位才華橫溢的青年畫家阮成君,他總是設法躲避人群,從而使得其哲學思維能力隱匿於作品之中。他 有著一位固定的人體模特,後來和她發生了曖昧關係。他們一起到 了法國發展,誰知道藝術沙龍排斥了阮成君,因為他是一個越南人。不得已,他們又回到了河內。在自己的故鄉中,他們共同發覺 意義,這始於他們一起遭受了一些磨難。到了後來,她想回到她的家鄉——日本,阮卻想到中國去繼續深造,兩人最終分了手。這部影片應該具有很強烈的越南風光意識,導演手中的攝像機仿佛如同畫家手中的畫筆一樣流暢不已。

     《陰影》:電影的主題是披露了事實存在的種族歧視問題。小丁是一位攝影記者,受國內一家雜誌社的委托?,到國外著力於中國留學生境況的報道。誰知道他看到了一些令人傷心的現象, 在白人區域,其他人種完全隻不過是陪襯。他沒有想到到了文明高 度發達地區,這種意識還是那麽原始。於是,他決定用鏡頭說話, 將他看到的拍攝下來。當然,在此過程是受到阻撓的,幸虧有了一 些朋友的幫助,有華人,黑人,以及白人朋友。回到國內,他終於覺得受歧視隻是少數,和平和共存才是最後的結論。他用他的自身經曆證明了這一切。

    《蘇曼殊的詩歌總集》:一代詩僧蘇曼殊的生活故事鮮為人知, 影片試圖表白。 當一個男人受到挫折時, 酗酒,酗煙和暴飲 暴食就成為一種理所當然的生活方式了。蘇也是如此。從小在一個 破裂的家庭中長大的他, 懂得了悲觀論調。由於蘇的蹤跡遍及東南亞,還有印度,因此在蘇的腳步下,我們可以從中感受到了不同文化對詩人的影響。蘇是一個藝術奇才,在繪畫,書法,小說與詩歌 都有顯著成就,作品理應將其功能充分反映出來。由於身世的關係,他少年時期就皈依佛門,但又忍耐不住空門的肅靜,再加上與藝術交接,更加桀驁不馴,他經常是到妓院中去尋找依托的。總 之,影片在當年的曆史背景下成效地解剖了他的扭曲人格。

《宋莊的故事》:影片敘述了北京藝術園地宋莊的故事。由於 宋莊地處城鄉結合部,所以要求導演是一位農民的兒子,這樣一來才能照射出原汁原味的鄉土氣息。主人公誤打誤撞地闖入了宋莊, 他發覺了這裏是一個有生以來從未接觸過的烏托邦。於是,在他的眼光指導下,田園一般的宋莊風光在我們眼前栩栩如生。主人公是一位旁觀者,在他的眼簾中,更為生動的是宋莊的藝術人群,他們 的與世無爭和全盤空想計劃,必將影響了世俗的功利。在這部影片中,人與大自然得以真正意義上的渾然一體,仿佛是一部環保公益片子。


    《生活手冊》:這部電影應該有葛優的加盟,有了他,以及主人公的詼諧意識,使得作品更加能夠在幽默中疼愛我們的人生。海報是以北京前衛集團畫家宋永紅的繪畫一路領先的,再加上“蒼 蠅”樂隊的《the fly 1 》推波助瀾,以及豐江舟的個人電子專輯《戀愛中的蒼蠅》,這樣一來,作品不可避免地蒙太奇化。在聲響的帶動下,一係列的臭貧和搞笑滲透得使人眼花繚亂。


    《泥土》:男主人公遊曆法國,最後定居在一座小城裏頭,並且娶了一位彝族姑娘。他是一位軟弱無力的人,雖然職業是小型雕塑藝術家,但是自卑和渙散使他對生活產生了厭倦感。而他的妻子卻是強悍的,潑辣的和貪財的。他總是啼笑皆非地接受這兒的一切。最後,他想失業,徹底地失業,他覺得隻有將自我放逐到一個 極限,這樣才可以走出新天地。但他卻有個奇怪的想法:絕不離婚!他一方麵還是依賴婚姻維持著他的生活秩序。妻子每日的河東獅吼,他以為是真正的人生樂趣,因為至少吵鬧還擊了他的底線。 影片的結局也是不置可否的。

《行為藝術家的日常生活狀態》:一部斷章取義的紀錄片。格調有些灰色,他們是不為世人所理解的群體,物質時時在壓迫著這幫友人。在生活所迫中,有的人日漸衰落,而一些人擇善而從地選擇了糊口的行業,以便更好地從事行為藝術。但也有一些靠輕微的毒品麻醉自己,最後熄滅了可貴的生命。這部影片要求有一種搖晃意識,最終目的是將答案給予讀者本身。

《 學院的黃昏》: 一位青年學者在學術界耳聞目睹了醜陋現象,他想去做個隱者,但害怕孤獨,至少他還需要別人的幫助。他不得不經常地去釣魚,以此來逃避人世。學院的氣氛隻能使他更加 勉為其難,而書香也隻是他唯一的依賴。作品企圖指出知識分子的心態,有《圍城》的味道,但是要求有力度些。埋頭書稿的人和工人階級以及農民,誰對社會的作用更大呢?

    後記:以上便是我的設想,當然,我不是一個名義上的藝術家,我隻想也隻能當一位生活藝術家。生活的價值觀念在我的腦海裏一直專心致誌著。我不企求反對,蕩然無存的過去和現在隻能成為灰塵。我還是比較喜新厭舊的,將雜念仍掉是我的生活習慣,我不喜歡沉澱於津津樂道的方式,這也是我的突破口。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三色鹿 回複 悄悄話 做不了演員,就做一個編劇吧。人生不能沒有幻想。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