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ZT《網上讀書討論》如果說《論語》是我最喜歡讀的書,那麽《易經》就

(2007-03-04 19:31:57) 下一個
如果說《論語》是我最喜歡讀的書,那麽《易經》就是最令我傾倒的書了。


作者:不係之船發表日期:2007-02-10



《易經》是一部奇書。作為一個中國人,不了解它,無異於不識祖宗。我們生活在它的籠罩之下,卻毫無知覺。中國有很多人文經典,時至今日,我以為最值得深究和探味的一部,就是《易經》。

我二十一歲開始走近《易經》,至今十九年過去。在中國傳統的人文典籍裏,這是一部讓我無法釋手的書。今天,打算將自己多年來學習《易經》的心得奉獻出來。在解讀之前,先說幾句話。

道不遠人。這是我一直信奉的理念。凡是真理的東西,都是與人密切相關的。因為,人才是認知的主體,離開這個“人”,一切都變得虛無和沒有著落。這也是我為學的本意。

易本人文。我以為,易的本質是人文的而非神道的。所以在我的探討中,將不涉及或不深入占卜之類的內容。顯然,易起源於卜筮之書,但傳易的前賢用心不在此。我們應該從這一點上與古人獲得認同。先不要說超邁古人,能夠與古人產生共鳴,已經是非常難能的事情了。傳易的本質是指向人文政治的。易經超越了筮占的局限,這是古人的風範,我們更沒有理由不產生共鳴。因此,我眼中的易,是一種人天不二之學。

簡約為美。“易則易知”,這是《易經》之所以令我著迷的一個重要特征。我討厭繁瑣的經院哲學。讀很多理論書籍,如墜五裏霧裏,不知所雲。不簡約,本身就是一種尚未融會貫通的表現。有一些理論,自己本身還弄不清楚,就跳出來解說,越說越糊塗。一陰一陽之謂道。這就是《易經》給予我們的啟示。我欣賞這樣的學術境界。

人皆可知。我的宗旨是,我的易學是一種人人都可以理解和接受的東西,了解了它,就不覺得神秘。自易一出,能夠了解它的人太少。這是傳承者的一種失敗。人們平常了解《易經》,多半通過庸俗化的風水占卜之術去了解。這是一種認識上的倒退。假如《易經》隻是束之高閣,這是傳承者的責任。作為今人,我覺得有責任將它請出高閣,讓更多的人認識它,喜歡它,應用它。





卜以決疑。這是古人對占卜的明智態度。這裏有一個典故,說的是唐朝時,曆史上非常有名的事件“玄武門兵變”發生之前。李世民將要與兄弟對決之前,心中無把握,求之於卜。正在占卜之際,他的幕僚張公謹跑出來阻止。當時是用龜殼占。他將龜投地,並有一段言論,非常精辟。“卜以決疑,今事在不疑,尚何卜乎!卜而不吉,庸得已乎!”意思是,當自己疑惑不定的時候,可以用這個東西來卜決一下。然而事情已經很明朗,必須對決生死。假如卜了,結果不吉利,難道事情就因此而了結了嗎?李世民才恍然大悟,才下決心定計。這表明,古人對於占卜之事,內心並不看重。我們的傳統是什麽呢?就是重事和力行。第一須重事。這是非常務實的。祈之神明的事情,自古都是沒有什麽好結果的。春秋之時就有“民,神之主”、“國將興,聽於民”的議論。因此,學易,用心不可在此。

善易不占。這是宋朝的邵雍所教。有兩個層麵的意思。高手是不用起占的,已經得心應手。宋朝發明了一種叫梅花易數的占卜之術,就是根據即時感應而隨機取卦,更加了得。這是一種說法。另一種說法是,真正懂得易道大義的人,是不屑占卜的。為什麽這樣說呢?占卜是借助外物(龜殼、筮草、卦占、錢幣等)來預測未來的一個人為過程。這個過程中,隨機的成分很多,而且因人而異。深通易理的人是不屑與為的。春秋時的孔子,就不曾有,他的弟子,也如此。再往後,已經是進入旁門左道了。占卜之術是存在的,但是存乎其人的。為什麽不占?具有更深的機理在裏麵。如環終始,興亡交替。這是大趨勢。孔子說,十世可知也。但真正的聖賢,是不拘於一時一事的安危吉凶而存在的。孔子生病,他的弟子為他祈禱,他笑著說,我不是一直在禱告嗎?因為他的所言所為,都是中規中矩的,合乎情理的。這本身就是易所教示的理念。事情的發生和變化是有原因的,不會是無由而生。所以我們應該關注的是事情的起因而不是他的過程和結果。不能本末倒置。所以說見機而作。

事在人為。如果事情已經決定,那麽預先知道又有什麽用處?如果事情可以改變,那麽在事情沒有發生之前,我們未雨綢繆,才是正確的態度。汲汲於占卜之事,是世俗中人熱衷之事。在我的學易過程中,也經曆過這樣的困惑,但我終於覺悟並放棄了,因此得以自拔。這是強調人的主觀能動作用的。古人具有這樣的認識,今人反而沒有,就是一種倒退了。

人定勝天。這是春秋戰國時代的思想。中國人一個非常有價值的觀念。人生天地間,人的價值所在。但是,人首先要適應的是自然,然後才是駕馭和超越它。這是我們必須經曆的一個過程。人可以認知並改造世界,隻有人才可以做到。





在易傳以成經的過程中,作為一種學問,至少有四個層麵的內涵和一個終結點。斯為大體,必須明確。

憂患之學。憂患入世,這是儒家者流的情懷。因此,傳易者是具有儒家襟懷的學者。儒家是關注世道人心的。發展到宋儒,所謂“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為學之大者。這也是我治學的宗旨。憂患情懷,奠定了《易經》的人文基調。

聖賢之學。所謂聖賢,是成就道德和學問的成功者。聖賢所追求的是什麽呢?就是治國平天下。學習《易經》,可以成為達到這樣一個目的的手段。轉為現代術語,我稱之為“人文政治哲學”。因此也是經世濟用的學問。入仕者必須了解的。古代有明經科,古代為官者,無不必修科目。所以,這本書,也是為官者應手中持有的一部經典。

退藏之學。儒家是正統的。自古以此為正統。不得不然也。孔子代表了這個道統。孔子有“吾與點也”的言論,表達了他久有歸隱誌。因此在出入之間,老莊存焉。易也有洗心退藏之教,與世無爭。因為,任何道德與功業,都離不開個人的修養和砥礪。真正的學者是無爭的。因為學問到一定的境界,是自足的。名利之類,身外之物,學者不能先看淡這些,難以進入學問的殿堂。學在民間。孔子也是在野的宗師。文在於野。文不在茲乎?因此,學易,都會經曆一個非常私密的修煉過程。這裏不作詳論。非登堂入室者不可與言。

變通之學。此為易學的大義。傳經至今,易發生了隻是流變。旁及醫卜星象勘輿之類。沒有在時義上獲得變通。這也是時代的局限。處於今天的大變局時期,我們有責任對易道,作一個變通和推演,所謂與時俱進。所謂“易之為書也不可遠,為道也屢遷,不可謂典要,唯變所適。”學易,不能回歸到這一點,就是拘泥不化了。

因此,我的易說,力求傳其神,無拘其形。爻辭之類,不必拘泥,達其意可矣。因此,我試推演出連山、歸藏的時義。我的宗旨是三易並說,因時而變。

王者之道。天下殊途而同歸,一致而百慮。儒家的政治理想就是“王天下”。終歸起來,《易經》就是一部為王者經綸天下而作的奇書。

易乃憂患之學、聖賢之學、退藏之學、變通之學,終結為王者之道。能夠明了這幾點,我想,應該算是基本懂得易了。





學易,在弄清以上幾個原則和要點之後,接下來,必須要了解傳易者解易的幾個基本概念。這是基本的線索。掌握了這些線索,就可以貫穿始終,有條不紊。

陰陽觀念。一陰一陽之謂道。表現在卦中,無非陰爻和陽爻。

剛柔觀念。事物的發生和發展,都是動靜變化的結果。反映到卦象之中,就是剛柔相摩的表現。陰陽表示事物的秉性,剛柔體現事物的氣質。陽剛,陰柔,是互為表裏的。

時位觀念。每一卦就是一個時空狀態。這個狀態是特定的。任何事物都存在於一個特定的時空情境裏。六十四卦,每一卦就是一個時態。而每卦中的爻,都處於一定的位置。這就是位。在一個時態之中,陰爻和陽爻的位置時交錯在一起的,反映了每個位置所處的細節,傳達這個時態的發展和變化特征。反映到人事,就是相互之間處於一種特定的狀態,由此產生了吉凶的征象。

卦象觀念。卦,體現了一個特定的時空狀態。象,指象征天地萬物,具有無窮無盡的借取物。符號象征體係。非常形象。這是《易經》的一大特色。天人合一的思想在起作用。設卦觀象,這是中國人觀照世界人生的一種模式。模擬自然和人文社會的現象,非常具有中國特色。

吉凶觀念。相對於占卜者,卦有吉凶、悔吝、無咎等征兆,所謂趨吉避凶,這是習易的一個目的。民間迷信《易經》八卦,就是因為占卦可以問人事“吉凶”。

貴陽賤陰。這是《易經》的一個巨大特征。時位的變化,反映出事情的吉凶悔吝狀態,取決於《易經》的一個最基本取向:天尊地卑,貴陽賤陰。位有貴賤之分,反映了人文社會的等級觀念。而剛柔是動靜變化的表現形態,這是《易經》之所以成為《易經》的一個基本特色。連山是艮為首的。歸藏是坤為首的。與時代的大義相關。時義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反映到時代上,中國兩千年的封建朝代,男尊女卑的社會形態極其明顯。女性在社會中的地位是卑下的,這是一個由男人主導的社會。發展到今天,依然如此。隻有當國家和社會由女性去治理的時候,才算是到了文明社會。

易簡理得。理,就是梳理,就是條理。一陰一陽,如此簡易,大道理就體現出來了,就得到了。真理是簡約的。比如一切科學理論可以用數學模型來表示才算是成熟的,以數學公式來作理論表述,就是一種簡約的表現。0和1,二進製。自然界中的兩種相對狀態,是普遍存在的。有正必有反,有明必有暗。這是中國傳統哲學的精髓。位的變化,離不開陰陽的變化。掌握了一陰一陽、相待而出的道理,那麽卦中的爻位吉凶得失就可以探究了。





作者:寧欣平發表日期:2007-02-10

我以前讀過《易經》,看不太懂。隻大略知道:“易”就是“變’的意思。自然界中唯一亙古不變的就是萬物具有永遠變化的特性,也就是現代唯物主義中的“運動”這個概念。還有,就隻知道它上邊有很多人文方麵的言論,很有道理,可以讓我們琢磨、思考。

很欣賞你文中的三句話:
道不遠人。這是我一直信奉的理念。凡是真理的東西,都是與人密切相關的。因為,人才是認知的主體,離開這個“人”,一切都變得虛無和沒有著落。這也是我為學的本意。
簡約為美
事在人為。如果事情已經決定,那麽預先知道又有什麽用處?如果事情可以改變,那麽在事情沒有發生之前,我們未雨綢繆,才是正確的態度。汲汲於占卜之事,是世俗中人熱衷之事。

“人首先要適應的是自然,然後才是駕馭和超越它。”我也非常喜歡,不過我認為:人首先應該認識自然界的規律,才能適應自然。可是要去駕馭和超越自然,那是不可能的。人所能做到的那些看似駕馭自然的現象,其實是自然界中早已存在的規律,隻是第一次被人們發現罷了。至於說人去超越自然,那更是根本不可能的,因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個人想法,請指點。




作者:不係之船發表日期:2007-02-11

哈哈,首先謝謝寧君的關注和鼓勵!
我於易所知亦有限,不過一己心得而已。雖然,也願意和寧君探討一下。
人生天地間,當以適應環境為第一要務。因為在我的認知理念中,人生當經過五個階段,才能最終體現人的“主觀能動性”。適應、釋悟、超越、威懾、諧控,遞進而上,終始如環。人生五段論。寧君所說“人首先應該認識自然界的規律,才能適應自然”,我不能同意。
認知屬於“釋悟”範疇,是在“適應”之後的。適應環境,乃是生命物種的本能。比如自然界動物,它沒有認識能力,但它生來就具有本能,而這種本能就能適應它所處的環境,由此得以生存下來。而作為人這樣的高級動物,適應環境的本能依然與生俱來。比如一個兩歲小孩,他蹣跚學步,你若要他走獨木橋,他本能地不敢前行,畏而止步。他感覺畏懼,出於本能而非認知能力。因此,適應更在認識之前。
其次,所謂駕馭,是一種形象的比喻。如車夫駕馭馬車,使車馬不至行入歧途或顛覆。自然在一定範圍內是可以駕馭和左右的,比如人工降雨。而人生天地間,與天地成參,人掌握了自然規律,就具備了超越它的條件。所謂超越自然,其實就是高於自然,不受製於自然。人生天地間,假如不能高於自然,不能最終超脫於自然,那麽人生的意義幾近於虛無。比如人類生於地球,但終有一天會脫離地球,飛向宇宙太空,這是一種必然的趨勢。超越,乃是人類生命升華的一種體現。但是,任何超越,都是相對而言的。超越,不能不基於適應和釋悟為前提。“釋悟”含有認知和感悟的雙層涵義,比“認識”更高級。
“人首先要適應的是自然,然後才是駕馭和超越它。”屬於我個人的語境,我的本義如此,如有不當,再請寧君批評。





作者:閑人樂天發表日期:2007-02-11

我雖然對於易經沒有深入的了解,但是深以為之船為同黨,我認為讀易以知變,演易以決疑。無疑何用演?
我20歲到35歲前,常自製易盤,於人演算以決人疑。雖不確卦金。但仍有所憾。35歲後,雖有很多人找我,但是我堅決不在從此道。我改信儒家。認為一切不決定於天,而是決定於人。
希望與之船為黨朋。




作者:寧欣平發表日期:2007-02-11

批評不敢當,但是很原意與你再討論。嗬嗬
我還是堅持:對自然的認識早於對自然的適應。動物隻有趨利避害才能在自然界中生存(生存也是一種適應),這是自然界的一個道理。動物其實是能認識到的這個道理的,並不是天生具備趨利避害這樣的本能。我家有一隻母狗,下了三隻小狗娃。前天天氣不錯,沒有風,我想讓小狗娃享受享受暖和的陽光,就把一隻小狗娃放一個乒乓球桌麵上。這隻小狗娃才一個多月大,不太認識事理的,當我把手放開後,它立刻用鼻子抵著桌麵,哼嘰哼嘰地叫著,義無反顧地從桌上掉了下來,啪達一聲,小狗痛的叫了起來。我的小兒子(年齡才5歲,玩性多過同情心的)看到了,笑著就把小狗又送上來,很快,它又掉了下來。兒子第三次把小狗抱上去,這次它是繞著桌麵角轉了一會兒,才掉了下來。可當兒子第四次把小狗抱上去的時候,它就坐在上邊不動了,隻是叫喚不下來。估計它已經意識到,再這樣下去,它是會被摔死的。你說這是不是一個學習認知的過程呢?隻是小狗自己不知道或是說清楚這個意思罷了。小螞蟻通過打招呼讓同伴一起搬運大塊食物,小蜜蜂通過跳舞來指明蜜源的方向,這些都不是它們天生的本能,應該是它們各自處在自己的社會中通過後天習得的生存本領,我們人類一時不明白它們的學習過程,而簡單地把它叫做本能。你所說的兩歲小孩,道理是和這一樣的。當他在過獨木橋知道退縮之前,不知他要跌倒過幾次,受傷過幾回,才明白這個“動物要想生存,就得趨利避害”這個道理。隻是他還小,當時不自覺而矣,而被您錯誤地認為這是小孩的本能,完全忽略了他那艱苦的學習和認識的過程。
中國的文字在含意所指上有時是不同的,您所謂的“駕馭”我能理解。至於“自然”,我們所指的意思是不同的,所以也就產生了爭執。我所說的“自然”多指自然界的規律,是指類似於自然界四時交替、野草的春生秋枯以及象冰遇熱變成水這樣的物質間的三態變化了等等,這些自然規律是自然界中業已存在的,是超自然的,人們隻有認識發現的份,然後可以利用這些自然規律達到人們自己的一些目的。例如人工降雨(我們真是心有靈犀呀,以前說那段話的時候,我想的也是這個例子)。這個過程根本沒有超越自然界雨的形成這個規律。原計劃,根據氣象因素,這裏是不下雨的,可是人們通過認識到的降雨的道理,事先改變一下這裏的氣象因素,雨就下來了麽。您說,這是超越了自然,我說這正是順應了自然(之理)。可見,你所說的自然,是指自然界,而我所說的自然,更大程度上是指自然界的規律。
如有不對之處,請您批評再指正。




作者:閑人樂天發表日期:2007-02-11

對極了,趨利避害其實就是通過實踐才能體現的。這就是本能與實踐的完整統一。對此我完全沒有異議。其實我們的觀點是一致的。




作者:不係之船發表日期:2007-02-12

朋友講習,不亦樂乎! 哈哈. 君子求同存異,和而不同.




作者:sam-sjl發表日期:2007-02-12

周易之應用之廣,真為歎為觀止,社會,個人,莫不以其應有的規律在運行,這就是道。在當今物欲橫流之時代,如能清醒認識到自己到底要的是什麽,也可以說是一大幸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