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泰浩

海納百川,取他人長高求成長;
剛自無欲,走自已道爾符正道。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個人資料
辛泰浩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植物容動物名,動物不領植物情?

(2020-12-11 05:04:39) 下一個

    人心中的成見是一座大山,任你再怎麽努力也無法搬動它。成見可能是固定的認識(fixed understanding)、可能是現成的見識(ready-made view)、也可能是成型或定型的看法(Stereotyped view)、習慣看法(habitual view)。盧梭有言:“人類的真正感情,最不應該讓成見給束縛了。”比如男女之間應該是男尊女卑,男大女小,男人掙錢養女人,男人義務養家糊口等等當然很多已經不符合時代的潮流被摒棄。但俗語諺語中仍然不乏許多成與偏見。
      “女大三抱金磚”,好像女方大男方幾歲不是有錢就是可以掙錢似的。如今的姐弟戀早已不是什麽新鮮話題了。
    世界上以動物命名的植物很多,但以植物命名的動物卻很少。人名可以有植物動物而動物植物中卻很少有人名的名命。張桃,劉栗,王鬆,“李”本來就有植物水果李子的意思。十二生肖各種動物都可以進入人們的姓氏之中而動物中卻沒有人名命名的。
    地球上生活的動植物有137萬種、其中70%是昆蟲。
   100萬中昆蟲,有很多是人類尚未知的,甚至有科學家推算將達到500萬種類。
   就日本國內的昆蟲就有32,000多種昆蟲。實際上10種以上,但其真容尚不得而知。
無論中國和日本世界上以動物名命名的植物很多,而以植物命名的動物就很少。
名字裏帶動物的植物,對於中國來說各種生肖都有,其動物的種類也是無窮盡的。
    鼠豬龍魚牛龜都有:
   狼毒,蛇目菊,龍膽,馬鞭草,鹿角蕨,貓薄荷,翠雀,魚腥草,
孔雀草,鶴望蘭,金魚草,飛燕草,雞冠花,捕蠅草,虎皮蘭,
馬蹄蓮,矮牽牛,蝴蝶花,龍牙花,醉魚草,黃蟬,杜鵑花,
鴨腳木,龍吐珠,豬籠草,龜背竹……。
   在日本,帶有生物(人和植物自身除外)名字的植物在圖鑒登記的就有3700多種,約10%的377種。哺乳類占大半有118組,以下是鳥類45組,昆蟲等20組、魚類等10組、爬蟲類等7組。由於哺乳類動物與人類接近的原因,大家跟熟悉。
 分類別犬、狗有46組、雀兒10組、牛10組、馬9組、貓7組、烏鴉7組、狐狸7組、鳥リ6組、猿猴6組、鼠6組。
     以植物命名的動物很少。如:樹懶,花木瓜,磯巾著(菟葵)
    植物中有“花木瓜”與光皮木瓜,別名番瓜、萬壽果、乳瓜 、石瓜、蓬生果、萬壽匏、奶匏……。
   花木瓜,別名榠樝,中藥名。為薔薇科木瓜屬植物光皮木瓜Chaenomeles sinensis (Thouin) Koehne的果實。
  動物世界也有“花木瓜”。又稱藍箱魨,黑箱魨或白點箱魨。各種名字都是根據其雌雄的顏色來的。


    雄魚顏色更鮮豔,靈動的藍色身體,寬寬的黑色的背像一頂帽子。整個身體被斑點覆蓋,黑色上麵的白點,藍色上麵的黑點,一條細細的黃紋將兩部分清晰的分開。雌魚是黑色帶白點的。這種魚對最有經驗的飼養者來說,也是有難度的。用200升以上的水族箱飼養。放入珊瑚缸裏時要注意,它經常啃食管蟲。當受到威脅時,它會釋放出能使同缸其他魚死亡的毒素。在水族箱讓其開口的幾率很小。
   磯巾著(物體名):磯巾著(Isoginchaku)、菟葵(Sea Anemone),
   源五郎(人物名):英語是“ a Japanese water beetle“、Cybister chinensis Motschulsky, 由於幼蟲的凶暴性,英語又稱為”Water Tiger“(水中龍)、”Water Devil(水中的惡魔),漢語成為:龍虱,俗名水鱉,別名澤勞、黑殼蟲、水龜子、水鱉蟲、射尿龜、小龜子等是中藥材。英文名“predaci diving beetle”。
  針千本(用具名):針千本(Harisenbon),刺豚......。

 

      中國語言文化博大精深,傳承至今依然深受大眾的喜愛,同時也是古人最具智慧的象征,它種類繁多各有特色,不僅有書籍文字,也有口口相傳的俗語,要說最令大眾喜聞樂見的,那肯定是俗語了,眾所周知,俗語鮮活生動,易於傳誦,又是最能體現古人智慧結晶的藝術形式,不僅反應了時人的生活經驗,也表達了古人對美好生活的訴求。

“活人不立像”

      中國傳統文化重視給聖賢立雕像,但是同時又忌諱給活人立像。不給活人立像,有迷信的成分,但也有合理的因素。對一個知名人物的評價,不經過時間的沉澱,是難以有定論的。匆匆給活人立像,顯得過於草率。最近終南山的母校為培育崇敬英雄的社會風氣,為還健在的他塑像,不太符合傳統觀念。同時,很多人對給自己塑像,也比較忌諱和反感。給活人立雕塑的現象很少。

以耳代目修身養性
  張曉輝是日本早稻田大學中國樂曲研究員。出國前,他是東方歌舞團的笛子演奏家。正是在東方歌舞團時,他經曆了一段為毛澤東秘密錄音的工作。原來,毛澤東病逝前夕,患眼疾雙目失明達600多天,黨中央為減輕毛澤東的痛苦,絕秘組織有關人員為毛澤東錄製古詩詞,為的是讓毛澤東能夠以耳代目修身養性。以下是張曉輝的敘述。  
  1975年上半年,東方歌舞團的領導找我,讓我到北京西苑旅社報到,說是去執行中央下達的一項重要任務。到了西苑旅社才知道,是當時文化部調集文藝界的精兵強將正在錄製中國古典詩詞音樂。後來我才了解到,這是為病中的毛澤東錄音。  
  當時社會上無人知道毛澤東已重病纏身,所以文化部對我們強調:不要向家人和朋友說起我們的工作任務。   
  錄音工作是三頭並進   
  第一頭,“翻譯”詞牌。文化部從上海音樂學院調來兩名音樂家廉頗、周大風。由他們“翻譯”古書《粹金詞譜》中古代的音階標記,再譜成演員們能讀懂能演奏的簡譜和五線譜。   
  第二頭,抽調演員。錄製組抽調了許多當時文藝界的名流:像演員有唱樣板戲《海港》方海珍的蔡瑤先、《龍江頌》裏的李炳淑和演小英子的李之華、琵琶演員劉德海、王範第、二胡演員閔慧芬、許蔣德等人。吹笛子的演員之前先有一人可能試錄效果不太好,又調我來,讓我吹笛子並吹古簫。   
  第三頭,講解古詞。當時從北京大學調來了4名古典文學的教授。每錄一首古詞曲之前,先由教授為我們這些演員講解應當如何理解這首詞。   
  當時錄音是在西苑旅社專門做了間錄音房,有時就到中央人民廣播電台錄音室錄製。每首詩曲都是漸起音樂,然後是報以詩詞的題目,再是配樂的演唱。曲子錄好後除送毛澤東處,周恩來等政治局的常委委員也每人送一盤。   
  詞曲送到了中央領導處後,很快就從中央反饋回對該詞曲錄製效果的反映。這些反饋主要是毛澤東的意見,後來我們慢慢才知道,毛澤東非常愛聽為他專門錄製的這些古詩詞演唱音樂,每首曲子都反複聽多遍,有時興致所至,還讓改動古詞的幾句原詞,讓錄製組重錄。   
  我記得最清楚的是毛澤東對張元幹《賀新郎》一詞的修改。這首詞由在樣板戲《海港》中飾演方海珍的蔡瑤先演唱,而且演唱有很特別的地方:先用南曲演唱一遍,又用北曲演唱一遍,兩首曲子錄音時間也不一樣,南曲為5分1秒,北曲為2分55秒,據毛澤東身邊人員回憶,毛澤東對《賀新郎》情有獨鍾,非常愛聽。   

  張元幹《賀新郎》一詞的題目叫《送胡邦衡待製赴新州》。這首曲子錄好送到毛澤東處,時隔有日的一天,毛主席突然改動了譜曲詞中的最後兩句:將“舉大白,聽金鏤”改為“君且去,休回顧”。   
  為什麽要改這兩句?事隔多年從毛澤東身邊工作人員的回憶中我們才了解到:1975年4月,董必武逝世,國家的又一“砥柱”傾倒了,那一天,毛澤東非常難過,一整天就沒怎麽吃東西,也不說話,讓工作人員將《賀新郎》錄音整整放了一天。過了不幾天,毛澤東就把《賀新郎》詞中的最後兩句改為:“君且去,休回顧”,讓錄製組重錄,說是原來的兩句“舉大白,聽金鏤”太傷感了。後來,我在新出版的《毛澤東詩詞全集詳注》中讀到這首詞,題目就叫《賀新郎·改張元幹詞悼董必武》。   
  在文化部組織為毛澤東錄製的詞曲中,還有一首嶽飛的《滿江紅·寫懷》,老人家也格外喜歡。錄製這首詞時,分別由蔡瑤先、嶽美緹、計鎮華三位傑出的演唱家分別演唱。三人的演唱一起送到毛澤東處,毛澤東分別聽過後,選中了嶽美緹的演唱作精選曲來反複放聽。為什麽選中嶽美緹的演唱,除了嶽的演唱高亢有力,響遏行雲,充分表達了一個愛國誌士的寬闊胸懷和淩雲壯誌外,還有一個原因是因為嶽美緹是嶽飛的27代孫。   
  我們當年錄製的這些古詞曲現存放在韶山毛澤東紀念館,這59盤磁帶記錄有工作人員按毛澤東喜愛曲子的程度隨手做下的記號。   
  毛澤東特別愛聽的曲目盒子上畫有O型字樣,在嶽美緹演唱的嶽飛《滿江紅》,蔡瑤先演唱的張元幹《賀新郎》,楊春霞演唱的陳亮《念奴嬌·登多景樓》磁帶盒上,就畫有O型鉛筆字樣。另外在嶽美緹演唱的薩都刺的《滿江紅·金陵懷古》、計鎮華演唱的《漁家傲》、方洋演唱的辛棄疾《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等作品上都留有不同的記號。   
  此時的毛澤東也很喜歡“小橋流水”作品。我來到錄音組,為毛澤東錄的第一首曲子是唐代白居易的詩《琵琶行》,而所配詩的曲子,是用已流傳多年的《春江花月夜》改編的,由蔡瑤先演唱。該曲主要是古箏獨奏,內有古簫的伴奏,我是吹簫者。據說,毛澤東非常愛聽這支曲子,當時還錄有宋詞中不少描寫愛情的名詞,像秦觀的《鵲橋仙》。據說毛澤東也非常喜愛這首詞曲。   
  1976年9月9日毛澤東主席與世長辭,錄音組的曆史使命也隨之結束然後解散。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