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人生

人生隨緣 看不慣別人是自尋煩惱 .可以不擁有任何東西,除了對生活的激情。好好生活,你的生命是一次性的。
個人資料
正文

中華名人飲食緣之三十二

(2009-02-18 10:48:02) 下一個
827、毛澤東1973年8月,會見來自美國40年未見的李振翮。在談話中,他說:“我現在最喜歡吃冬莧菜和空心菜。”李說:“我也是愛吃這兩種家鄉菜,可惜在我住的地方買不到啊。”過後,毛特地派人送去一籃子湖南蔬菜,還讓人關照飯店廚師說明這些湖南蔬菜的製作方法。次日,李又將其中一部分送予楊顯東,說:“讓我們共嚐毛主席送來的湖南蔬菜。”
  828、朱孔陽“文革”時發配五七幹校去豬圈養豬。他說:“我一生不做官,這回總算當了一次‘官’——‘豬倌’!”
  829、喬冠華1970年為毛澤東起草《五二○聲明》,乃是因他人幾次草稿未為毛滿意後進行的。他邊飲茅台酒邊構思,以幾個小時撰就,毛澤東讀了認為寫得有氣勢、有文采,表示滿意,對喬說:“李白鬥酒詩百篇,你寫出這篇文章,喝了多少茅台酒啊!”周恩來也笑著說:“沒有一鬥,至少也有一瓶吧!”
  830、鬱達夫在新加坡期間,應韓槐準邀請到他的愚趣園去吃紅毛丹(古名韶子)。鬱大喜,題詩題聯,聯稱:“其愚不可及;斯趣有所為。”
  831、嚴濟慈戰前在法國巴黎大學一年,就獲得了數理教學碩士學位,他從未外出遊玩,也未進校內外咖啡館一次,凡有邀請吃喝均謝絕。多年後,胡適從巴黎遊曆歸來後說:“巴黎燈紅酒綠,吃吃喝喝,哪裏是讀書的地方。”嚴濟慈立刻正色地說:“胡先生這話說得很對,但是我要補充一句,隻有能在巴黎讀書的人,才是真正能讀書的人。”
  832、傅鷹在北京大學有次講課前,在黑板上寫了“愛死雞,不必兒”六個大字,學生不解。原來他發現許多學生寫名字很隨便,就仿照他們寫法,把艾思奇、波必耳(英國化學家)的名字分別寫為“愛死雞”、“不必兒”,以此開導不能亂寫。
  833、於右任1904年春初至上海,舉目無親,囊中羞澀,寄宿於陝西鄉黨吳仲祺家裏,日久題詩相贈:“涇陽吳老字仲祺,其子知名號陀曼(吳宓),父為大俠子學者,我亡命時蒙蔬飯。”
  834、茹誌鵑家中曾掛有條幅,上寫著“煮書”二字。她說:“書,光看是不行的,看個故事情節,等於囫圇吞棗。應該讀,讀,就仔細多了,然而讀還不夠,進而要‘煮’,煮是何等的爛熟、透徹,不是一兩遍可成的。”
  835、張作霖最後一個晚餐是在列車過山海關時吃的。據帥府廚師回憶,有六個菜,分別是:肉絲燒茄子、豬肉燉豆腐、榨菜炒肉、幹煎黃花魚、菠菜熟蝦段和辣子雞丁,外加小白菜湯;主食是大米飯、高粱米飯。張的六夫人說:“明天早飯就該到家吃了。”張作霖說:“在火車上吃啥也不香,咱們到家就好了。”哪裏知道清晨就在皇姑屯被炸死。
  836、上海杏花樓重於包裝,30年代初由海上年畫名師杭雅英設計繪了一幅嫦娥奔月圖,並題款:借問月餅哪家好,牧童遙指杏花樓。
  837、張學良吃過老虎肉。他說:“老虎肉你們絕對想不到的,味道一點也沒有,吃到嘴裏像雞的白肉一樣,沒什麽香味,就是很嫩很嫩的白肉,感覺是很奇怪的。”
  838、張大千愛吃魚翅,選取北非產的大排翅,並學清官禦廚的烹調法,將它放入壇裏,一層網油隔一層魚翅,用文火慢燉一個星期,使魚翅燉得極為柔軟。然後再由他夫人徐雯波烹調,取名“幹燒鰉翅”。有人想學習,張含笑說:“此法不傳。”
  839、李六如1957年因所寫自傳體小說《六十年的變遷》(第一卷)出版,與家人到北京名店譚家菜館吃了一頓飯,飯後又為自己作詩《七十自壽》四首,其中一首是:“是逢夏日照天空,短褲單衫雅士風,丁亥降生今日壽,譚家菜館美而豐。”
  840、上海杏花樓菜館原名“杏華樓”,後李伯元由常州來滬,於此就餐,以為此名見俗,且也念不清也不好聽,說:“古詩有雲‘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杏花樓’不是更好嗎?”於是就改叫“杏花樓”了。
  841、天津墜子演員王元堂1962年某日因連續演出,隻得中間外出赴劇場附近某小吃店以8分錢買芝麻燒餅兩個,但必須搭1角的一碗排骨餛飩湯,共三兩糧票,他喝了兩碗湯兩個燒餅,給妻子帶回兩個燒餅。單弦師司馬靜敏見了,給了一角錢二兩糧票托他代買,他買回了,又有演員陸傳琴也給錢托他去買,他也買回了,但誰也不知道這燒餅不單賣,這時,演員王毓寶也來托他去買。他隻好說:“我已喝了4碗餛飩湯了,再也喝不了了。”
  842、葉公超60年代初在台北時,對報人葉明勳做的鴨麵讚賞不已,曾與他商及合辦一家鴨麵店,取名“二葉莊”,選擇了店址,計劃以竹片圍成別致的店門麵,一部分專賣鴨湯麵,備有各種中國酒;一部分出賣他的字畫,後因故未成。
  843、張善為繪虎在蘇州家養有一虎,頗通靈性,任它在家中行走。抗戰初,因逃難沒法帶走,托一個學生代為照顧,後學生因事離開幾天,於是備了30斤牛肉把老虎誘進籠子關起來,不料戰爭影響,延遲了半個月才歸,發現老虎已餓死了。
  844、王小丫得知廣西發現禽流感,自治區書記曹伯純將應邀赴中央電視台《新聞會客廳》接受專訪,於是與同事先讓梅地亞賓館餐廳燉了一隻雞,由她截住書記的車,把他拽下來,擁進餐廳,做成了《開心辭典》的一期《曹伯純吃雞》,以讓廣大群眾不要驚慌過度。之後節目反響特別好,曹本人也特別高興,可在曹被攔截後,白岩鬆那邊不幹了,打電話說小丫:“你這麽幹可太不夠意思了。”但王小丫說:“再等等、再等等,我們這兒才剛吃一隻雞翅呢。”
  845、嚴濟慈在老師數學大師熊慶來逝世後,攜小蘋果一袋探望,雖然幹而且皺,時正值困難時期,食品奇缺,師母非常感激,一再稱讚,嚴感動不已。此後每逢老師忌日,必攜蘋果一袋去看師母,必小,幹而且皺。自稱怕不合師母口味,特地曬過。直到90年代初年年皆如此。此時此種蘋果已作處理。所以夫人幹脆單放一盤,讓其自己繼續幹,有人問之,則對以“嚴果”。
  846、陳從周嗜煙,但不講究,學生路秉傑教授說是香煙汙染環境。陳說:“汙染環境是大煙囪,不是我的小煙囪。我的香煙是廟裏的香,重治蛀蟲,梁柱千年不壞。”路說:“你講傳統,傳統裏沒有香煙。”陳說:“我這是洋為中用。”
  847、蔣夢麟粗中有細,葉公超說可以從他吃魚蝦蟹時看出來。他吃鯽魚,幹淨利落,大刺、小刺、骨頭都按類放得井井有條,吃蝦、蟹,殼子裏從不留下一點肉。有一次葉公超故意問他:“魚眼放在哪一類?”蔣說:“魚眼周邊肉吃掉它,眼珠和骨頭放在一起。”
  848、季羨林半個世紀早餐,一直是烤饅頭片或麵包,一杯清茶,一碟花生米,直至今天。他說自己的養生秘訣是:“每天飯菜必食七粒花生米四隻西紅柿。”
  849、陳景潤到未婚妻由昆娘家去,前一天因人家給他帶了一盒蛋糕,他便也帶一盒蛋糕上門;如果人家送來的是梨子,也就回贈同等數量的梨子。
  850、張學良在台灣,常與張大千、張群和王新衡來往,人稱“三張一王轉轉會”,四家輪流做東,聚會餐敘。待輪到張學良做東時,趙一荻便親自下廚烹調。
  851、葉公超在台北時,每天清晨赴植物園散步後,即在附近小館子吃早點。他說豆漿、燒餅、油條,是中國人最營養可口的食物。
  852、齊如山在北平時,常為友人邀往東興樓、豐澤園等多家飯館會宴,每逢此時,則提前到多刻,先赴廚房同廚師談天,看他們切菜、拚盤和炒菜,久之,他把這些做法分成了100多種,把它作了一番考證,還搜集各大飯館100多張菜單,由此編寫了《烹飪述要》六章七萬餘字,其中第一章還譯為法文,載在巴黎報紙。
  853、齊如山初到廣州,見大街上有人挑著兩個桶,上邊寫有大字“肉冰燒”,不知何意;欲問此人,追之不及。回來百思不解,問了多人也不知道。多時後才有人對他說:“肉就是油,冰是冰糖,燒是燒酒,這是一種酒。”
  854、彭德懷1961年11月初,到湖南湘潭作調查,地委書記華國鋒等設宴,飯桌中心放的是由廚師用不同顏色的鹹鴨蛋蛋黃組成“太極圖”大冷盤,十分好看,但彭不欣賞,用筷子把“太極圖”攬亂,對主人們說:“不要搞這個,隻要看各位選哪個蛋好吃,隨心所欲嘛,形式主義、花架子,會勞民傷財的。”華國鋒愣怔片刻,忙說:“對,對。”隨後大家都哈哈笑了起來,盡管笑得很勉強。
  855、李先念1931年6月在湖北黃安參軍時,縣委書記郭述申買來一頭肥豬和一缸米酒,為參軍人員送行,將要開飯時,他因未能趕上會餐,郭給他留了一份:一碗米酒和一碗肉湯。部隊即刻遠行,李不及回家,就托通訊員為母親送去肉湯,作為敬意。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