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人生

人生隨緣 看不慣別人是自尋煩惱 .可以不擁有任何東西,除了對生活的激情。好好生活,你的生命是一次性的。
個人資料
正文

中華名人飲食緣之五十二

(2009-02-11 19:16:55) 下一個
1504、續範亭住延安交際處時,交際處長金城的小女兒金戈常來玩,他每次就給3個板栗。有天金戈來玩,正好毛澤東在。續說:“這是我的好朋友,現在大家忙,隻有她來,我就給她3個板栗。”毛聽了笑說:“有‘禮’(理)有‘栗’(利)。”
  1505、傅斯年因血壓高,每天隻能吃青菜及不加鹽、油的簡單食物,妻子怕他嘴饞外出大吃,隻給些小錢,才夠買幾顆糖幾片麵包。所以他在任台灣大學校長時,學生發現他有時飯後也會再進餐廳,上福利社買麵包,邊走邊吃。
  1506、周恩來喜歡與趙丹一起用餐。因為趙丹胃口特別好,是最後一位能把滿桌的殘湯剩菜一掃而光的,他就此還給趙丹取了一個外號:趙光腚。
  1507、梁實秋最愛吃北京致美齋爆羊肚。1926年留美三年歸來,剛下車站,沒有先回家,一徑步行到致美齋,一口氣把不勾芡粉、稍加芫荽梗、蔥花的鹽爆,勾大量芡粉、黏糊的油爆和清湯汆煮、完全本味的湯爆全都吃遍,然後回家。他說自己在海外想吃的家鄉菜以爆肚兒為第一,而這次一口氣吃三;又是“生平快意之餐”,隔50餘年猶不能忘。
  1508、陳衡哲吃包子隻吃皮不吃餡。她說,這個習慣是錢鍾書和楊絳培養出來的。以前錢、楊每次來拜訪,都會帶上一份用毛巾包裹還散發著熱氣的雞肉包子。
  1509、蕭勁光長征過雲南宣威時,將所分得火腿,不讓它放進大鍋下水煮熟,結果火腿失味。他隻是將生火腿蒸後,將菜格子除一格裝米飯,其餘全裝了火腿,行軍中充饑。結果是他人早已吃了,而他卻吃了多時,還支援了同誌。
  1510、陳叔通家做菜一直不用味精,凡請客總是申明桌上的菜是不放味精的,這才有自然之味。
  1511、汪曾祺90年代初回家鄉江蘇高郵,嚐特產虎頭鯊。所謂此魚,即蘇州人稱之為“塘鱧”。由是作《虎頭鯊歌》以記之:“蘇州嘉魚號塘鱧,蘇人言之顏色喜。塘鱧果是何物耶?卻是高郵虎頭鯊。此物高郵視之賤,雜魚焉能登席麵!虎頭鯊味固自佳,嫩比河豚鮮比蝦。最好清湯烹活火,胡椒滴醋紫薑芽。酒足飯飽真口福,隻在尋常百姓家。”
  1512、毛澤東1959年7月在廬山與賀子珍見麵,晚飯以“廬山三石”(石雞、石魚、石耳)招待,還上了一瓶山西杏花村的老白汾酒。他說:“我還是這個習慣,酒是要喝的,但不多喝。喝過不少好酒,最終還是覺得汾酒很純正,喝一點,也不難受。在延安時,我經常托人去買汾酒。在西柏坡招待米高揚時,喝的就是汾酒。”酒喝後,毛澤東寫了杜牧《清明》詩。
  1513、餘上沅在勞改農場時,某次休假歸來說很想吃肉,陳衡粹將全家肉票集中起來買了肉,做成他喜歡的紅燒肉,但餘將肉夾到嘴邊卻放回碗裏,不敢吃。陳問他為何不吃,他說回來時監督小組吩咐過,不準吃肉,如果他們知道我回家吃肉,又要打我了。
  1514、孫大雨被複旦大學開除公職,且以誣告罪入獄,出來後僅靠妻子小教過日子,但仍努力譯莎士比亞,每晚幹到天亮,宵餐乃以3分錢1隻的大餅充饑。
  1515、王中在五七幹校借住在體操房裏,自己養雞。別人去看他,他會拿出一筐雞蛋展覽,每個雞蛋上都用鉛筆寫著某月某日生,問他搞什麽試驗?回答:好玩。
  1516、李濟深1930年被蔣介石軟禁於南京湯山,吳稚暉恐他遭暗害,就終日坐在禁閉室門口,檢查每個出入者,親嚐送進的飯茶,直到李獲釋。因此畢修勺認為,此人有真性情,此事就為常人所不肯做的。
  1517、汪曾祺1958年因錯劃右派,送張家口農科所改造,因給多種葡萄噴灑農藥,於是很熟悉各種葡萄,所繪葡萄也極鮮活。
  1518、林斤瀾嗜酒,年輕時在無錫新聞學校就讀,某日與同學高曉聲、葉至誠等到學校附近小店喝酒,結賬才發現所帶的錢不夠。林自告奮勇脫下衣衫抵押,回校取錢贖回。
  1519、葉聖陶1927年在上海,某日朱自清路過,就拉他赴小酒館喝酒談天,酒後上街散步。葉想起人生如此短暫相聚後又要分別,今後不知何時才再相見,不禁吟誦了北宋周邦彥詞句:“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
  1520、惲逸群煙癮大,自稱每天隻費3根火柴。夫人為助戒煙,常讓他身帶糖果,但他卻散發給鄰童,時而學孔乙己的話“多乎哉,不多也。”後惲被冤捕,兒童們不知仍等候。高爾鬆感歎作詩:“鄰童不知人已去,猶在庭中待散糖。”
  1521、林散之兒時家貧,日夜苦讀。祖母心痛,偶爾用鹹臭菜鹵蒸一個雞蛋給他一人吃,算是上肴,但後來卻成了癖好,畢生都愛吃。晚年住南京,因無臭菜鹵,常托烏江農民從農村帶來蒸雞蛋吃。
  1522、喬羽在“文革”時,拜一位進駐本單位的工宣隊員(八級泥瓦匠)為師,以至泥瓦行技術嫻熟,學費是每天請師傅在小飯館吃一頓。
  1523、喬羽成為作曲大家後,時常有人宴請,痛飲茅台、五糧液,但他自認為最放得開的時候,仍是在小飯店裏喝二鍋頭,吃花生米。記者采訪,即在小飯店共餐,邊吃邊談,快樂莫似。
  1524、傅斯年有高血壓,嚴禁吃肉,每頓隻能吃一碗米飯,配上西瓜或木瓜、橘子。他常常背著夫人偷偷開禁,或在路上吃個肉包子,或蹲在路邊肉食攤上偷著吃。
  1525、朱德1957年到雲南昆明視察,賓館專門製作一個“金雀花炒雞蛋”,大為高興,又問如今還有沒有“馬豆莢”?回答說有這種野菜,還說還有一種“苦刺花”野菜。他說這種菜非常好吃,要放昭通醬炒,更好吃。後來賓館為他製作了燕窩、銀耳,他不高興,說這次燕窩的錢我付,下次我可就罷吃了。
  1526、蔡元培赴德國萊比錫遊學,因聽李石曾談及食肉有害,正好他又讀了列夫·托爾斯泰著作中關於打獵的慘狀描寫,於是宣布此後不再食肉,還勸告朋友壽孝天說:“蔬食有三義:一衛生;二戒殺;三節用。”並表明自己蔬食就是因為戒殺。
  1527、馮玉祥1943年在重慶,給前來拜年的餘心清妻子和9歲女兒留飯後,還當場畫水彩作為送她倆的禮物。母親一張畫上題詞:“一個大白菜,味是真正美,大家常常吃,打得倭寇必敗北。”給女兒一張畫上題詞:“紅蘿卜,紫茄子,味都好,味都香,大家多吃些,一定打過鴨綠江。”
  1528、朱德1963年某日,特地找了徐特立,說要在今日招待他吃頓好飯,還說:“你不用推辭,保你滿意。”徐特立說:“你這個窮老摳,能有什麽好吃的!”但他還是去了,結果是搬出一籃子燒餅和兩大碗豆腐腦兒。
  1529、孫科宴請馮玉祥,特設有名菜紙包雞,結果他連紙一起吃,還說這東西不好吃。
  1530、楊絳和錢鍾書、李健吾1942年冬天的某日,應陳麟瑞請,上館子吃烤羊肉。大家圍著一大盒鬆柴火,拿著二尺長筷子,從火舌頭裏搶出羊肉夾幹燒餅吃。他們像蒙古人那樣吃著,李健吾和陳麟瑞想起劇本,就對楊說:“何不也來一個劇本?”楊絳從未寫過劇本,但卻以很快速度寫了喜劇《稱心如意》,經陳批評修改,李健吾讀了大為欣賞,立刻就排演。
  1531、薑文和劉曉慶在拍攝完《芙蓉鎮》的一場在雨中批鬥戲後,導演謝晉將大壇米酒送給薑文,薑文激動地抱著這壇酒,請劉曉慶一起徹夜痛飲。
  1532、吳芳吉1928年辭去成都大學教職,返回家鄉江津,為母校聚奎小學寫了《食堂歌》三首,供學生每日唱。每逢早中晚三餐前,學生們環列食堂,唱其中一曲;唱歌時,學生陸續來到,自覺排列整齊,等待用餐。其中《早餐歌》有“一日生命此開端,神誌清明氣魄清”;《中餐歌》有“一日功夫已朱嫻,發皇毅力更爭先”;《晚餐歌》有“一日光陰去不還,人生何處可息肩”。
  1533、宋丹丹十五六歲時長得胖墩墩的。大哥宋北杉有天竟在全家麵前預言:“丹丹將來長大了,就是胡同口‘常發德’那賣肉的!”他指的是所住胡同口的“常發德肉鋪”裏那個賣肉的胖頭姑娘。宋丹丹就此注意,她後來回憶:“從此我跟‘胖’字較開了勁兒,恨不得一輩子不吃飯。”
  1534、劉永好(新希望集團董事長)自稱,他在16歲時最想吃的是紅薯白米飯,後來當教師時最想吃的是回鍋肉,結果這個習慣到現在都沒改變。與他一起出差的人都知道,每次外出一般就點麻婆豆腐、回鍋肉、螞蟻上樹三樣菜。因為吃得簡單,他不喜歡參加宴會,經常與員工一起在食堂吃飯,在那裏覺得親切、溫馨。
  1535、王永慶個人資產達430億人民幣時,仍很簡樸。他在台塑集團頂樓開辟了一個菜園,吃的都是自己種的菜。
  1536、王永慶喝咖啡,為避免浪費,每次在杯中加上奶精球後,就用小勺舀一些咖啡,洗裝奶精球的容器,然後再倒回咖啡杯裏。
  1537、金焰1932年開拍電影《野玫瑰》時,因女演員黎灼灼追求甚力,每為情困擾,常以一打啤酒解悶,於是在朋友中得了個“一打酒”的綽號。後因與王人美常由徐家匯散步到虹口吃冰淇淋,黎聞訊也邀男伴到冰淇淋店還以顏色。她本是激將法要令金焰回頭,不料卻促使金焰與王人美的熱戀和婚姻。
  1538、聶鳳智軍長1949年指揮渡江戰役前夕,在江邊指揮所視察。當午餐上桌隻是一小碟韭菜炒雞蛋、一小碟炒青菜和一碗豆腐湯,還說是專為他一人製作的,就不經意地吃了,不飽。少頃,不知何故又上來滿滿兩大盤韭菜炒雞蛋和炒青菜,才吃夠。他弄不懂何以分兩次上,後在得知前麵的小碟是偵察員從江南帶來的“證據”。方知偵察成功,心中大喜。
  1539、孫中山在廣州任大元帥時,有菲律賓華僑特送來一桌,稱價值為港幣1萬元的酒席。當時廣州最高檔酒席也不超過100元,孫與同僚入席,打開席上大蛋糕盒,才發現蛋糕尖有價值萬元的鑽戒,還有紙條寫明送給孫中山與宋慶齡作紀念。孫表示感謝,說酒席享用了,鑽戒送還。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