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人生

人生隨緣 看不慣別人是自尋煩惱 .可以不擁有任何東西,除了對生活的激情。好好生活,你的生命是一次性的。
個人資料
正文

五忘”延年與“五勞”傷身

(2008-07-30 09:59:48) 下一個
祖國醫學早就指出,情誌失調,可導致各種疾病,促進人的衰老。老年人要保持身心健康,愉快安度晚年,須做到以下“五忘”:
  
  一、忘年
  老年人最忌諱的莫過於對年老的恐懼心理,自以為年事已高,來日不多,從而產生一種坐待人生結束的悲觀心態。這種負麵消極的不良心態,會擾亂機體氣血的正常運行,對人的身心健康有極大的危害。俗話說:“以老賣老人易老”,就是這個道理。因此,老年人平時要盡量少想自己年齡,更不應該時時計較自己的高齡。要經常走出家門,積極參與各種有益的社交活動,尤其要主動與年輕人多交往,這樣有助於從心理上忘掉真實年齡,使自己覺得總是年輕、青春永駐。
  
  二、忘情
  人有“七情六欲”,不論哪種“情”過度強烈或持久,都容易成為一種傷害身體的因素。因此,老年人應學會淡忘喜怒哀樂之事,尤其是要用理智來戰勝生活中的各種煩惱、曲折與不幸,使自己的精神超脫一切。因為情誌不加節製會損傷人體髒腑功能,引起氣機失常而造成各種疾病,既傷身又折壽。民間有這樣一副對聯:“酸甜苦辣非五味,五味隻是淡;嗔喜愛憎要忘情,忘情則無煩。”實乃心理養生的經驗之談。
  
  三、忘形
  就是超越自我,忘卻自己的身份,擺脫某種心理上的羈絆。每個人的身份、地位、成就等差異性很大,特別是離休、退休以後,應該忘記這些差別,坦然麵對現實,忘記身份,不拘形骸,有利健康長壽。因此,老年人修身養性除了要拋開以往的業績和榮譽、做一個平易近人的長者外,最重要的一點是,應該忘記自己的形體的存在,這樣就什麽也不怕了。即使身患絕症,也能鎮靜自若、泰然處之:不焦慮,不消沉,不悲愁,不驚恐,自然有利於戰勝病魔,加快康複,甚至不治自愈。
  
  四、忘勞
  古人說的好:“勞其形者長壽,安其樂者損命。”老年人能心情舒暢、任勞任怨地參加一些適當地、有節奏地、力所能及地工作或勞動,並將工作和勞動當作是生活中的一大樂趣或鍛煉身體的一個內容,既能充實和提高生活的質量,又有利於健康長壽。相反,過於追求舒適,怕苦怕累,不善於活動或鍛煉,隻會加快人的衰老而損壽。
  
  五、忘懷
  老年人應做到不依戀身外之物和名利,不追求虛榮,不計較過去的恩怨與得失,以達到內心的自適、恬淡。不自悲、不自憂、不沉淪,對一切不幸和打擊,視有若無,豁達寬容,泰然麵對,拿得起放得下;再大的事也有個“車到山前必有路”的信念,無須過於憂慮,有時“難得糊塗”也可幫你從煩惱中解脫出來,使心理保持怡然自得的樂觀態度,生活就會充滿陽光和雨露,這樣一定有助於益壽延年。
  
  大家知道,視、臥、立、行是人體的五種本能。但這五種本能的勞累過度也會給身體健康帶來危害,中醫學上稱之為“五勞所傷”:
  
  一、久視傷血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適當地看些有益的書報、電視以及觀光景物等,可使精神愉快,心情舒暢,脾胃健康。但許多人有這樣的體會:當長時間的閱讀、寫字或看影視節目後,容易引起眼睛的疲勞,以至出現頭暈、目眩、心悸等症狀。中醫認為,這是因“目傷肝”、“肝藏血”,從而導致肝血不足之故。尤其是人到老年,眼目本已昏花,如果過度用目,必然會傷血耗氣,有害無益,特別是年齡在65歲以上的老年人,更應注意避免用目過度。一般來說,不論看書讀報還是看影視節目,其間(約1小時)要休息片刻,最好閉目養神一會或到室外遠眺幾分鍾,以減少眼睛的疲勞傷害。
  
  二、久臥傷氣
  祖國醫學認為:“凡睡則至適可而止,則神寧氣足,大為有益;多睡則身體軟弱,誌氣昏墜。”就是說:適當睡眠(包括躺臥歇息),可使肢體筋骨五官九竅之氣以及內在髒腑之氣充盈,而“氣”是維持人體生命延續的源泉,故有助於益壽和提高生命的質量。若是經常睡懶覺或躺著歇息,過於安逸,不進行活動鍛煉,不僅肢體筋骨五官九竅之氣會逐漸衰弱,而且還可累及內在各髒腑之氣,出現精神不振、身倦無力、動則氣喘的氣虛症。老年人精力不濟,適當增加休息時間和次數是應該的,但不能一味多睡或臥床不起,否則會造成身體軟弱,加快衰老。當然,睡眠還要順應四時:春夏應“晚臥早起”;秋季要“早臥早起”;冬天要“早臥晚起”。這樣才能使頭腦官竅之氣和肢體筋骨之氣恢複充盈,達到“順時養氣”之目的。
  
  三、久坐傷肉
  坐是恢複消除疲勞體能的一種休息,適當地靜坐休息能使心境平和,減少思慮,調節神經功能,疏通經絡,潤澤肌膚,增進健康。但長時間坐著不活動則會適得其反——肌肉因缺乏鍛煉而導致肌纖維鬆弛,肌肉力量減弱,加上機體新陳代謝降低,久而久之則加速了肌肉的衰退與萎縮,使人消瘦,食欲減退。特別是長期坐辦公室及從事寫作的人,應當多參加各種室外活動,以加強肌肉鍛煉,增強體質。雖然老年人肢體行動不便,但也不宜坐的太久,應注意適當多走路,勤活動,安步當車,這樣才能改善血液循環,加強肌肉鍛煉,使自己胖瘦適宜,達到自我防病、保健及延年之目的。
  
  四、久立傷骨
  人的一舉一動,都要消耗氣血精神,同時也起調和氣血的作用。適當的站立姿勢,能使肌肉產生縮張運動,可以增強呼吸功能,促進軀體的新陳代謝,相應地疏通經絡,調劑平衡,對人體骨骼關節的生長發育有益,還可以使氣血下行,降低血壓。但是,如果一直站著不走動,則會影響下肢靜脈血液上行回流,出現氣滯血凝,引起腿軟、足麻、足背部浮腫,還容易導致小腿靜脈曲張、腰腿部關節炎等。特別是老年人,氣血運行本已減弱不足,加上患有不同程度的骨質疏鬆(長時間站著不動,骨骼的彈性與韌性就會削弱,脆性增大,一旦受到外力衝擊極易發生骨折等後果),全靠動靜結合來調節平衡和維護健康。所以,平時不宜長久站立,要坐與走輪流交替進行,使筋骨經常得到鍛煉,有利強身健體。
  
  五、久行傷筋
  適當的走動或散步,可以使全身關節筋骨得到適度的運動,對身體各個係統及新陳代謝都有良好的作用,還能提高機體免疫能力。另外,散步時血液循環加快,大腦供血增加,使思維能力增強。然而,人到老年,機體各組織器官功能減退,要是不顧年邁體弱而長途步行或長時間跑步,就容易使肢體尤其是上下肢關節周圍的韌帶筋腱組織受到扭傷或勞損,甚至發生跌倒而導致心腦血管意外事故。因此,老年人外出步行時,要做到量力而行、適可而止;在步行的過程中,要注意全身放鬆,呼吸均勻,腳步平穩,“行不宜急”,方能“氣血暢通,百脈流通,內外協調”,利於健康。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