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人生

人生隨緣 看不慣別人是自尋煩惱 .可以不擁有任何東西,除了對生活的激情。好好生活,你的生命是一次性的。
個人資料
正文

梔子根湯

(2008-06-25 10:38:56) 下一個
  我國幅員遼闊,地區氣候各異,從中醫“因地製宜及四時五氣”觀點出發,同種疾病在不同地區,在認識及治療上存在一定的差異。閩南地處沿海,氣候濕熱,本地區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多以濕熱之邪為主,依據名老中醫康良石醫師的臨床經驗總結出來的方劑“梔子根湯”,是中醫“因地製宜”觀念的最好體現,亦在臨床上是本地最為常用及有效方劑之一。
  
  1 立方依據——康氏疫鬱理論
  
  西醫疾病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隸屬於中醫“肝著”範疇。肝著或作“肝著”,又名“肝脹”。著者,邪氣留著之意。由於肝髒氣血淤滯,出現胸脅痞悶不舒,甚或脹痛,經過摸按後才覺得舒服的病證。早在《靈樞·脹論》中就有記載:“肝脹者,脅下滿而痛引小腹。”“肝著”病名出於《金匱要略·五髒風寒積聚病脈證並治》:“肝著,其人常欲蹈其胸上,先未苦時,但欲飲熱,旋覆花湯主之。”《證治準繩·雜病》:“肝著則常欲蹈壓其胸。經雲春脈如弦,其氣不實而微,此謂不及,令人胸痛引背,下則兩脅脹滿,此肝虛而其脈證見於春如此也,宜補肝湯。”及《臨證指南醫案·脅 痛》:“肝著,脅中痛,勞怒致傷氣血。”以上均對本病有相關記載。
  “肝著”的病位主要在肝膽,與脾胃有關。基本病機為肝熱、肝瘟病後,濕熱疫毒內蘊,肝髒氣血淤滯、著而不行或久病正虛。病性為正虛邪實。以右脅悶痛、乏力、納減、脅下腫塊,肝功能或可正常為主要臨床表現。
  依據康老“疫鬱”理論,認為肝著的發展病機演變過程,除了符合瘟病的發病規律,亦含有“六鬱相因”的病機演變過程[1]。以《醫學正傳》中“鬱證”的觀點,“鬱”包括了外邪和情誌兩類因素。在《內經》“五鬱之發”、“木鬱者肝病也”,以及《丹溪心法》“氣鬱者胸脅痛”,《景嶽全書·鬱證》的記載,可以看出,臨床上肝著患者的乏力、脅痛、納呆、脘腹痞滿等症狀,均是由於外邪、情誌的原因而共同誘發而致。《丹溪心法》中“六鬱”的演變規律“氣鬱而濕滯,濕滯而生熱,熱鬱而生痰,痰結而血不行,血不行而食不化,此六者相因為病也。”說明無論是因外邪還是情誌導致肝髒病鬱的過程,其病機往往都是相因演變的[1]。從臨症所見,康老認為“肝著”的病理特點為“鬱邪於裏”。它就包含“氣鬱與濕熱”及“濕與熱”兩種病機演變過程。而“氣鬱”則是由於邪鬱甚者,津液受耗,肝氣鬱結,疏泄失職,氣液不能宣通,蘊積釀生濕熱,而演變為濕熱裏證[1]。可見,“濕、熱”這一病理因素既是外感實邪,又是“氣鬱”的病理產物,故認為“濕、熱”為本病的根本病理基礎。
  閩南地區屬南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全年溫潤多雨,夏無酷暑,冬無嚴寒的氣候特點,造成了本地的肝著患者易感濕熱之邪。濕性重濁黏滯,傷及脾氣,可至脾胃虛弱,運化無力,無以驅邪外出,可見乏力、納呆、脘腹痞滿等症;而熱邪入裏,熱鬱不泄,而化火傷津,火熱邪氣,傷及肝陰,致使肝失疏泄,肝陽亢奮,熏蒸膽汁,可見口幹、口苦,右脅不適,尿黃等症狀,濕邪入裏亦可化熱,濕與熱相互博結,舌質紅多為黃或黃膩苔,而脈以弦滑或弦數為主。本地患者久居濕熱之地,對濕熱的耐受力也較其他地區強,平素又喜用“涼茶”等清熱之品緩解濕熱,但此品清濕熱之力較緩,對於肝著患者之濕熱不能盡除,易於造成病情纏綿,演變為濕熱裏證,濕熱留戀體內,病情遷延,反複不解。此時,肝著患者往往有一個較長的過程,證情無明顯變化,相對發展較慢,此時患者多無黃疸症狀,患者通常會以乏力、口幹、口苦、右脅不適為主要症狀前來就醫。若此證日久,濕熱日久不化,則可中傷脾胃,下損腎及衝任,造成肝脾氣虛,肝腎陰虛等,甚至發展成肝硬化,肝癌等。
  如若此時患者懾身不慎,複感外邪,外邪入裏與體內之濕熱邪氣交織,疫毒複加,濕熱發展而化火,此時熱毒較熾,熱毒內陷,則可誘發黃疸,甚至出現傷陰耗血,迫血外出,發生重型肝炎。症狀可見身、目、尿俱黃,伴惡寒、發熱,惡心、嘔吐,脅痛、腹脹,口幹、口苦,或咽痛或渴飲,眥赤、咽紅、舌紅、脈弦滑或弦數;更甚者可見牙齦出血,皮膚紫斑,右脅灼痛或拒按,易怒心煩,少寐不寐,大便幹結,舌紅或絳,脈弦滑或弦數。雖本地患者對濕熱之邪的耐受力較強,但是複感外邪,與裏證交結,加重病情,一旦出現黃疸,病情也較為危重,易於發展成重型肝炎等危重症候。
  可見,驅除濕熱也成為了治療本地肝著患者首要的治療原則。
  
  2 方劑配伍關係
  
  康老主方——梔子根湯,對於此類濕熱留戀,病情遷延,反複不解的肝著患者有較好的療效,方中藥用六味:梔子根、白花蛇舌草、玉米須、綿茵陳、七寸金、鬱金。以梔子根為君藥,鬱金、七寸金為臣藥,白花蛇舌草、玉米須、綿茵陳共為佐、使,共奏清熱化濕之功能。對於閩南地區,肝著患者之濕熱留戀,平素乏力、口幹、口苦、胸協不適等症狀改善明顯。
  此方以清熱利濕為主,君藥梔子根是閩南地區常用的一種青草藥,其基源為茜草科植物山梔(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的根[2]。其主要成分為D-甘露醇、齊墩果酸酯、豆甾醇等[3]。具有良好的利膽退黃,改善肝功能的作用。康良石醫師依據長期臨床用藥經驗總結,認為梔子根味甘淡,性寒,歸肝、三焦經,清利濕熱,泄三焦,清肝、利膀胱濕熱為其主要功能,重用不傷脾胃,不影響脾的運化功能[4],口感較好,易於服用,故作為本方的君藥,用量也較大。七寸金又名地耳草,為福建地區地道藥材,與鬱金相須為用加強梔子根清熱解毒、利膽退黃之功,配伍白花蛇舌草、玉米須、綿茵陳共奏利濕之效,清泄三焦之火,利膀胱濕熱,使熱濕從小便而解,本方用藥均歸於肝、膽二經,用藥病位明確,清肝膽濕熱力強。本方在配伍上借鑒肝膽濕熱常用方劑——茵陳蒿湯的配伍關係,又根據本地患者正虛邪實,病程綿長的病理特點,考慮到用藥不宜峻猛,恐傷正氣的特點,改用清利濕熱而不傷脾胃的梔子根為君藥,以鬱金、七寸金為臣藥,加強其利濕的作用,在清瀉實火上不用峻猛之藥大黃,改用白花蛇舌草、玉米須、茵陳等清利之力較緩的藥物,使濕從小便而解,去邪而不傷正,即使久用也不影響脾胃運化功能。
  
  3 臨床運用舉例
  
  羅某,男,28歲,2006年12月24日初診,發現乙肝表麵抗原陽性多年,既往運用“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療,目前已停藥半年,近期感乏力明顯,時有鼻衄,皮膚瘙癢,口幹、口苦,尿黃,望診示皮膚少華,舌偏紅,苔黃膩,脈弦滑。查肝功能示:穀丙轉氨酶94 U/L(正常值64 U/L),穀草轉氨酶48 U/L(正常值50 U/L)。康老點評:肝病患者多見鼻衄、齒衄或便血,多為火熱迫血妄行所致。肺開竅於鼻,肝火犯肺,灼傷血絡,血出於清道而成鼻衄,熱損齒齦則間齒衄,若損傷胃腸,血溢腸外則便血,肝火扶腎火上幹則鼻衄,下迫則尿血。本例患者鼻衄屬濕熱化火迫血妄行所致;熱邪入裏,熱鬱不泄,而化火傷津,致使肝失疏泄,熏蒸膽汁,可見口幹、口苦,尿黃,治療上取梔子根湯清熱利濕,加用紫珠草、仙鶴草、黑側柏收斂止血,達到標本兼治的目的,予方7劑,取水3.0碗,煎成湯劑0.8碗,每日1劑,分兩次服下,藥後患者複診鼻衄止,餘症狀改善,肝功能複查恢複正常,再予梔子根湯7劑後,複診鼻衄、皮膚瘙癢未發,乏力、口幹、口苦好轉,尿色轉清,繼續服用上方14劑後,諸診皆消,隨診半年後,未再發。
  本方已納入廈門市中醫院肝病中心診療常規,作為常用方劑,廣為使用,收到良好的療效及患者的好評。
  康老主方梔子根湯,可歸為——肝著梔子根湯證:肝著,乏力、口幹、口苦、尿黃、右脅不適,舌質紅,苔黃或黃膩,脈弦滑或弦數者,梔子根湯主之。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