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人生

人生隨緣 看不慣別人是自尋煩惱 .可以不擁有任何東西,除了對生活的激情。好好生活,你的生命是一次性的。
個人資料
正文

《菜根譚》教給的養生智慧

(2008-06-22 18:34:54) 下一個
作人無甚高遠事業,擺脫得俗情,便入名流;為學無甚增益功夫,減除得物累,便超聖境。
  【釋義】
  為人一生,不見得要成就什麽豐功偉業,能從功名利欲中擺脫出來,就算是名流了。為學一世,不見得要建成某種學識,能從物欲累心中超越過去就是聖人境界。
  “真正的人類偉大是什麽呢?尊貴又是什麽?它既不是名望,也不是權利和財富,我相信:對一個人來說,是否有一個滿足的人生,這才是最有價值的,或者你看到生老病死之類苦難的輪回,或者你在這其中發現了生命的力量和尊貴。人性的光明與黑暗在此便一覽無遺了。”(池田大作《人生寄語》)
  《道德經》第48章講:“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在老子看來,禮儀文明與自然之道似乎是衝突的,所以人們要虛心弱智,見素抱樸以消除異化,以“絕聖去智”、“絕仁棄義”、“絕巧棄利”放棄一切人為、造作,這樣才能接近那種不可言說的道。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卻被異化了。人們被豐富了頭腦,然而卻用知識來掘取為自身的更多利益。直到現在仍然在科學界有爭論,就是文明的進步帶給人們的是幸福還是走向災難。老子把“德”分為兩類,即上德和下德。《道德經》第38章說:“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無為而有以為。”上德是無為的,所以接近道;下德是有為之,所以行動越多離道越遠。
  老子認為要恢複社會的秩序,使人類由心性的墮落重新回到道德的淳樸,應該建設“小國寡民”的理想社會。“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 ,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民複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 民至老死,不相往來。”(《道德經》第80章)
  拋棄聰明學問、仁義禮智、機巧貨利,保持內心的虛靜無為、質樸純真、減少私欲,是否還有積極意義?人類文明的進步確實使人類生存的自由空間進一步擴大,而隨之帶來的問題越來越多,似乎人類在走著一條無法回頭的不歸路。應該說,掌握知識本身並沒有錯,錯在對知識片麵的理解。人們外求的同時,必須提倡內求,求索自身內在的、虛靜的心境,摒除雜念,返觀內心,對自我本性進行反省體驗—在今天的社會這越來越有必要,這不會使人變得愚蠢,恰恰相反,它使得人獲得更全麵的智慧。
  【養生提示】
  孫思邈是中國古代醫學、養生史上了不起的大家,被尊為“藥王”,被人們視為中醫經典的《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是他在110歲和140歲高壽時著成的,這本身就是一種奇跡。我們看出自《千金要方·養性》的兩段話。
  “故善攝生者,常少思、少念、少欲、少事、少語、少笑、少愁、少樂、少喜、少怒、少好、少惡行。此十二少,養性之都契也。多思則神殆,多念則誌散,多欲則誌昏,多事則形勞,多語則氣乏,多笑則髒傷,多愁則心懾,多樂則誌溢,多喜則憔悴無歡。此十二多不除,則榮衛失度,血氣妄行,喪生之本也。”
  “彭祖曰,道不在煩,但能不思衣食,不思聲色,不思勝負,不思曲直,不思得失,不思榮辱,心無煩,形勿極,而兼之以導引,行氣不巳,亦可得長年,千歲不死,凡人不可無思,當以漸遣除之。”
  精通養生之道的人,一般能夠做到減少思慮、雜念、欲望、煩事、語言、大笑、憂愁、自滿、過喜、憤怒、愛欲及惡行等等的幹擾。以上種種方麵,是養生的根本,因為思慮多就精神疲勞,雜念多就會意誌散亂,欲望多就陷入昏沉,煩事打擾會使得身心疲勞,說話多了則引起氣力虧乏,大笑會傷及髒腑,憂愁過度使得心神不定,高興過度使得精神渙散,經常精神飛揚的狀態會使得人憔悴,反應呆板。由此可見,十二多不除,營氣衛血不得其位,是使得人生命力損害的根本。
  【原文】
  前集O十五
  交友帶三分俠氣,做人要存一點素心。
  【釋義】
  交朋友要抱著患難與共、拔刀相助的俠義精神,為人處世要保留一顆樸素善良的赤子之心。
  “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辟佞,損矣”。 出自《論語》的這幾句話廣為人知,基本意思就是,使人受益的朋友有三種,使人受損的朋友也有三種:正直的朋友,真誠而可信賴的朋友,博學而見多識廣的朋友,可以讓我們受益良多;而不正直的朋友,善於迎合別人、討好別人,欠缺誠信的朋友,善於隨口胡說卻沒有真才實學的朋友,隻會讓我們受到傷害。
  孔夫子提出的交友之道,在今天看來,仍是十分有益的,我們要在人群中尋找對自己有益有幫助的摯友,遠離有害的小人,同時,是不是也應該思考一下,自己應該怎麽與朋友相處,自己能夠給別人帶來什麽呢?真正的交友之道,不會是單方麵的,真誠地對待他人才能一直擁有真正的好友。對自己要認真,對朋友也不可含糊,朋友之間最需要的是真誠。
  一個人要有服務他人的誠意,才能獲得別人的信賴。任何人都希望受到別人的歡迎,希望別人肯定自己的價值,那就要像愛自己一樣的去愛他人。
  心理學家畢淑敏說:“友誼需要滋養。有的人用錢,有的人用汗,還有的人用血。友誼是很貪婪的,絕不會滿足於餐風飲露。友誼是最簡樸同時也是最奢侈的營養,需要用時間去灌溉。友誼必須述說,友誼必須傾聽,友誼必須交談的時刻雙目凝視,友誼必須傾聽的時分全神貫注。友誼有的時候是那樣脆弱,一句不經意的言辭,就會使大廈頃刻倒塌。友誼有的時候是那樣容易變質,一個未經證實的傳言,就會讓整盆牛奶變酸。這個世界日新月異。在什麽都是越現代越好的年代裏,唯有友誼,人們保持著古老的準則。朋友就像文物,越老越珍貴。”
  【養生提示】
  保持一顆素心可以說是養生的一種上乘方法,養生家認為靜養之要在於養心,道、儒、佛、醫都有這方麵的主張。
  “儒曰正心,佛曰明心,道曰煉心,要皆參修心學一事”,“萬法唯心,萬道唯心。心為人之主宰,亦為精氣神之主宰。煉精煉氣煉神,均須先自煉心始”。心靜則神清,心定則神凝,“故養生莫要於養心。天玄子曰:“養心之大法有六:曰心廣、心正、心平、心安、心靜、心定,心廣所以容萬類也,心正所以誠意念也,心平所以得中和也,心安所以寡怨尤也,心靜所以絕攀緣也,心定所以除外累、同大化也’”(《道家養生學概要》)。
  養心寧神是養生的根本原則,心神清明,則血氣和平,有益健康。
  《素問·上古天真論》雲:“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素問·生氣通天論》說:“清靜則肉腠閉拒,雖有大風苛毒,弗之能害”,這從內外兩個方麵揭示了調攝的重要原(下轉40頁) (上接39頁)則。對外需要順應自然變化和避免邪氣的侵襲;對內則謹守虛無,心神寧靜,這樣外禦內守,真氣從之,邪不能害。可見,“恬淡虛無”之要旨是保持靜養,思想清靜、暢達情誌,使精氣神內守而不散失,保持人體形神合一的生理狀態,有利於防病去疾,促進健康。
  近年來的生理學研究也證實,人在寧靜的狀態下,生命活動中樞的大腦又回複到人的兒童時代的大腦電波波慢狀態,也就是人的衰老生化指標得到了一定的“逆轉”。經常保持思想清靜,調神養生,可以有效地增強抗病能力,減少疾病發生,十分有益於身心健康。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