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人生

人生隨緣 看不慣別人是自尋煩惱 .可以不擁有任何東西,除了對生活的激情。好好生活,你的生命是一次性的。
個人資料
正文

中風

(2008-06-18 20:07:40) 下一個
1.2治法
  以補氣活血、化瘀通絡法為主。基本方:黃芪50 g,黨參15 g,當歸10 g,川芎10 g,赤芍15 g,丹參15 g,地龍10 g,桃仁10 g,紅花10 g,甘草6 g。隨證加減,頭昏目眩者加勾藤、菊花、石決明;便秘者加生大黃;舌質紫暗瘀斑明顯者重用化瘀藥並加元胡;胸悶、惡心、苔厚膩者加蒼術、菖蒲、膽南星、厚樸。住院期間均在1周後開始針灸治療。3 典型病例
  3.1病例1
  患者,52歲,幹部。高血壓病史5年,形體肥胖,素好肥甘厚味。入院前一天晨起覺頭昏目眩,右側肢體麻木,無力,下床時摔倒於地,被家人急送醫院就診。入院時自述頭昏,右側肢體麻木,伴胸悶、語言蹇澀,舌質暗、體胖、苔白膩、脈弦緩。查體:T:36.5℃,P:66次/min,R:20次/min,BP:150/90 mmHg,神誌清,對答切題,語言欠清晰,心肺(-),肝脾未觸及,鼻唇溝變淺,伸舌略偏右,右側肢體肌張力高,肌力0級,右膝腱反射亢進,踝陣攣陽性,右巴氏征陽性。辨證為:氣虛血瘀、痰濕壅盛。治則為補氣活血、化瘀通絡。用基本方加菖蒲、膽南星、蒼術各10 g。服10劑後肢體肌力恢複到3級,肌張力正常。病理反射消失,又據臨床舌脈證隨證加減藥物服2周,肌力完全恢複,語言清晰,伸舌居中,痊愈出院。
  3.2病例2
  患者,男,62歲,退休工人。數天前感到頭昏目眩,一側肢體麻木,沒有進行檢查治療。入院前一天晨起覺頭昏甚,但仍如常進行晨練,因跌倒被家人急送醫院就診。查體:T:37℃,P:80次/min,R:20次/min,BP:150/95 mmHg。神誌清,麵紅,語言蹇澀,心律整齊,兩肺呼吸音清晰,肝脾未觸及。一側鼻唇溝變淺,伸舌居中,右側肢體肌力2級,右巴氏征陽性。舌淡胖、邊有瘀斑,舌苔白厚膩,脈弦。辨證屬氣虛血瘀夾痰濕中阻,給予基本方加菖蒲、膽南星、蒼術各10 g,勾藤15 g,生龍骨、牡蠣各15 g。服藥2周臨床症狀明顯減輕,加減調理再服近20劑後痊愈出院。
  4體會
  中風病的記載始見於《內經》。對其症狀,根據發病的不同階段而有不同的說法。但終以本病起病快、變化多、與風性善行數變的特征相似故名為中風。現代則多按臨床症狀、病理、CT檢查等分為缺血性中風和出血性中風。本組所治病例均屬缺血性中風之類。缺血性中風的特點為起病相對緩慢而神誌清醒,當屬中醫學理論的風中經絡範籌。其病機曆代醫家多有以氣虛立論的,尤以唐宋之前主要以“內虛邪中”立論,如《靈樞·刺節真邪篇》“營氣稍衰,則真氣去,邪氣獨留,發為偏枯”。《金匱要略》認為:絡脈空虛,風邪乘虛而入中。後世李東垣認為此病屬“正氣自虛”等,以上都以內虛邪中立論。《明醫雜著》認為:古人論中風偏枯麻木痠痛不舉諸證,以氣虛死血痰飲而言,指出了中風與氣虛痰瘀有密切關係。古人認為元氣即虛,不能達於血管,血管無氣,必停留而瘀。此即氣虛血瘀所致中風的重要病機。本組患者發病年齡大多在40歲以上,發病前大多有眩暈、肢體麻木等症狀,即大多有氣虛之象。缺血性中風大多在安靜時或睡眠情況下發生,中醫認為臥則血歸於肝,陽入於陰,氣血運行緩慢易產生血瘀阻塞脈絡,因而出現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語言不利等,一般不會出現意識障礙。對於中風氣虛血瘀的治療,從古至今均倡導益氣活血法,其根據是人身之氣血相互為用,“氣為血之帥,血為氣之母”、“氣行則血行,氣虛則血瘀”、“無氣則血無以運,無血則氣無以行”。因而治療時多重用益氣活血之藥以達到治病目的。如重用黃芪為君藥以補氣,使氣旺血亦行,袪瘀而不傷正,為方中主藥。經臨床驗證及現代藥理學研究觀察也證明黃芪具有雙向調節血壓、提高人體免疫力、擴張血管等作用,所以對氣虛血瘀所致風中經絡患者用後療效極佳,至今仍是臨床上治療該病的不可缺少的主要藥物。另用當歸、川芎、赤芍、桃仁、紅花、地龍等品以活血通絡,並根據臨床症狀隨證加減藥物,諸藥合用共達治療目的。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