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人生

人生隨緣 看不慣別人是自尋煩惱 .可以不擁有任何東西,除了對生活的激情。好好生活,你的生命是一次性的。
個人資料
正文

肥胖症

(2008-06-18 19:58:23) 下一個
肥胖是指機體進食熱量多於身體消耗量,造成脂肪的過度積聚與脂肪組織的過量擴增,使體重超過標準體重的 20% 以上,並伴有頭昏乏力、神疲氣短的一類病症。
  肥胖可用皮脂測定法來參考:肥胖開始起先在腰腹部堆積脂肪,所以要測算胖瘦程度,有一個簡單易行的方法就是測算皮下脂肪的厚度,用食指和大拇指捏起腰腹部皮層,測量其厚度,如果其厚度超過25 mm即為肥胖。
  WHO將體重指數(BMI)作為判定肥胖的尺度。BMI=體重(kg)/身高的平方(m2)。規定:BMI在25~29.9為超重(肥胖前),超過30為肥胖。
  當今,肥胖已成為全球蔓延速度最快、最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之一。據統計,肥胖人數已突破12億。近年來,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城市人口中肥胖人數增加了,而且不僅發生在老年人,還發生在兒童、婦女,各個年齡組身體肥胖的人數都在增加,減肥已經成為人們的熱點話題。
  世界衛生組織(WHO)已確認肥胖是一種疾病,WHO肥胖症特別工作組主席向全世界發出忠告:“肥胖病將成為全球首要的健康問題。” 歐美國家的醫學和社會學專家已明確提出:“肥胖病同艾滋病、吸毒是當今三大社會問題。”
  肥胖症患者的壽命比常人明顯縮短。醫學界已公認的“死亡五重奏”: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腦卒中的發病已被證明與超重/肥胖有關。據統計,肥胖並發腦血栓與心衰的發病率比正常體重者高1倍,患冠心病者多2~5倍,高血壓發病率多2~6倍,合並糖尿病者高4倍,合並膽石症者高4~6倍。美國的生命保險協會進行調查後得出如下結果:標準死亡率為100%,超重25%的肥胖者死亡率為128%,超重35%~40%的死亡率為151%,表明隨著肥胖程度的增高,死亡率也相應增加。同時肥胖者也易患乳腺癌、卵巢癌、大腸及前列腺癌等等。
  1肥胖症的病因學
  中醫對肥胖的認識在古醫籍中早有記載,當時稱“肉人”、“肥人”,發生原因與“濕、痰、虛”有關。如現存最早的醫學典籍《黃帝內經》中有多篇章節都談到肥胖問題。如《素問·通評虛實論》談到:“肥胖黃人,膏梁之話也。”《靈樞·逆順肥瘦篇》亦雲:“肥人也……其為人也。貪於取與。”並對肥胖的表現作了詳細的描述,指出肥胖者有三個特點:①身形肥胖;②多脂,皮厚;③血液較常人有所改變,認為其血液黏稠,運行緩慢。這些論述在今天看來仍有一定指導意義,並與現代醫學的觀點有相似之處。後世又有“大抵稟素之盛,從無所苦,惟是濕痰頗多”(陳修園),“肥人多痰而經阻,氣不運也”(汪昂)之說。這些都為中醫認識肥胖症奠定了理論基礎。
  肥胖症的病因與“濕、痰、虛”有關,可歸納為六個方麵:
  1.1先天稟賦
  肥胖者因個體差異所致,是先天稟賦所決定的,這與現代醫學遺傳因素相似。相當多的肥胖患者有一定的家族傾向,父母肥胖者,其子女及兄弟姐妹肥胖者亦較多,大約有1/3的人與父母肥胖有關。
  1.2過食肥甘,膏粱厚味
  不正確的飲食習慣,如吃肥甘厚味的美食過量,吃零食、甜食、含糖水果無度,不吃蔬菜,或吃含脂肪多的食物(如肥肉、肥鴨、豬油等) 可直接引起脂肪的大量合成,影響脾的運化,水穀精微不能化成精血,膏脂痰濁蓄積體內,遂成肥胖。
  1.3長期抑鬱精神
  中醫認為,肝主疏泄,喜條達。如果長期精神抑鬱,則肝氣不好,氣機阻塞,以致氣結痰凝或肝氣失疏,脾胃失和,痰濕內生,肥胖形成。
  1.4久坐久臥,缺少勞作
  久臥,久坐,氣和鬱滯,使脾氣運化無力,轉輸失調,胃實脾虛者能食而不消化,主燥氣,腹滿不適,宿食停積,大便秘結。脾虛濕滯者,脾稱濕土,脾虛脾氣不布,濕邪滯留,痰濕內生,故食滯不運而生肥胖。
  1.5其他疾病
  中醫認識到肥胖可以是單獨的一個病,也可以是繼發於其他疾病的一個證。
  1.6性別
  臨床所見,肥胖者中,女性多於男性,特別是經產婦女或絕經後的婦女。肝鬱氣滯,肝主疏泄條達,肝氣不舒,衝任失調,月經不能應期而至,繼而影響內分泌,導致肥胖。
  1.7其他因素
  年齡差異、職業考慮、環境因素、吸煙飲酒等。
  總而言之,肥胖主要與飲食、體質、勞逸、情誌等因素有關。
  2 中醫藥對肥胖症的治療
  中醫治療肥胖的原則在於啟動身體自有的機能,恢複原本的機能後,再適當塑身和減重,讓身材找回原有的健康。對肥胖多濕、多痰、多氣虛的治法有辨證施治、單方、驗方、氣功、針灸、耳針、藥膳等,這些方法對肥胖症的治療起到良好的效果。
  2.1中藥減肥
  即采用中藥內服的方法來減肥。
  中藥通過祛濕利水、健脾、活血行氣等方法,有助調理髒腑和內分泌,令身體氣血運行更佳,可將體內多餘水分以及積聚於體內的代謝廢物和毒素排除,加速新陳代謝。
  一般來說,肥胖多屬標實本虛之證。標實以濕、水、痰、食、瘀為主;本虛則以脾腎虛弱,肝失疏泄為主。因此,中醫治療肥胖有八個原則:化濕、祛痰、利水、通腹、消導、疏肝利膽、健脾、溫陽。
  按其藥效大致可分成四大類:
  消導藥。如山楂、穀芽、麥芽等,消食導滯,特別是山楂,它含多種酸類(如蘋果酸、檸檬酸、琥珀酸等),可促進膽汁和胃液分泌,幫助分解油膩,對付動物性脂肪尤其見效。
  利水滲濕藥。如澤瀉、雲苓、車前子等,解濕熱,消水腫,排出體內多餘水分。
  瀉下藥。例如大黃、番瀉葉、首烏等,作用是加強腸道蠕動,速通大便。
  降脂藥。例如丹參、草決明、桑寄生等。丹參屬理血藥,能擴張周邊血管,降壓消脂,屬補益藥。
  2.2針灸減肥
  在對肥胖者進行辨證取穴治療,可降低基礎胃活動水平,延遲胃排空,通過調動體內積存脂肪的消耗來減重。它的選穴如同用藥,要根據不同的減肥類型施針用穴,如胃熱內盛,瀉曲池、內庭;脾虛補脾俞、太白;腸燥便結,瀉支溝、天樞;月經不調可選關元、血海。
  2.3推拿減肥
  以推、拿、撳等手法為主,結合摩、捏、按、合、分、清拍、刺的手法,疏通經絡、減少脂肪堆積、調理胃腸功能。達到減脂減重的目的。推拿療法按摩關元穴減肥,速度以每分鍾100次為宜,每次10 min,早晚各1次;浴頭麵:兩掌心按住前額,向下頜部反複搓擦,再翻到頭後,從耳後,輕輕擦頭項,達到前額,以頭麵微熱為度。或令患者仰臥,在整個腹部用掌摩法,操作5 min,拿法2 min,自上而下捏拿腹直肌2 min,輕拍1 min,再令患者坐位,在四肢部肌肉做按摩共20 min,同樣能取得一定的減肥效果。
  2.4耳針減肥
  通過針刺、埋皮內針、水針、電針、穴位壓豆等方法刺激耳部腧穴,調節內分泌,減少進食,增加代謝,促進能量轉化,達到減肥的目的。
  總之,中醫藥學是偉大的寶庫,藥食同源之說更具有特色,以中醫學的整體觀念及辨證論治的方法為指導,進行人體的綜合調理,從而達到健康與減肥的雙重效果,具有十分廣闊的前景。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