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智慧

受艾園的感染, 願與有興趣的朋友分享並探討一些精彩的故事和哲理!
正文

控製憤怒與仇恨 - 安東尼·羅賓

(2007-05-30 14:15:46) 下一個

第四節 控製憤怒與仇恨

安東尼·羅賓認為:你憤怒、你憤恨,隻是因為你已習慣,你已學會了用它們來表達你的不滿,來表明你的要求,希望達到你的目的。

根據一般人的說法,憤怒是一種必須讓它自然宣泄的情緒。然而,發泄憤怒本身並不合乎自然的法則,憤怒不能使人過得更好,暴怒、發脾氣對任何人的生活都沒有正麵的意義。

你並非天生就會憤怒,而是經由學習而得。因為你曾經偶然生氣,結果讓你遂了心願。

兒童時期你會哭,如果沒有引起注意,你的哭聲就會更大。如果仍然沒有效果,你就會勃然大怒——踢東西、大哭大鬧,甚至用頭去撞任何東西。

這一招通常都很有效,別人會來替你完成你所要求的。你發脾氣以求達到目的,而你也的確能引起別人的注意。別人滿足了你的要求,而你也覺得比較愉快。

現在你長大了,你是否仍然用憤怒來驅使別人滿足你的要求,使自己心情愉快些?你的老板沒有滿足你的要求,你就鬱鬱寡歡,心裏老是嘀咕:“你是不是該為我的職位作一些調整?”你老是覺得你的“另一半”不再像以往那樣愛你,“你得怎樣才能使我更快樂?”你的心裏老是為這個問題在打轉。

所以你開始自我煎熬、焦慮,使自己的情緒陷於沮喪的穀底,不停地向全世界提出問題:“你要為我做些什麽?”並一再為這個問題找尋答案。

事實上,這個世界能為你做的事情幾乎沒有,生命本是一個必須自我完成的計劃。這看起來似乎不太公平也太殘酷了,但這是事實。你可以讓自己的內心忍受煎熬,不停地燃燒,但那是於事無補的。

成功學家羅伯特就有一次親身經曆:“我第一次掌管的營業小組當中有一個推銷員麥克,他總是用激烈的言詞來對抗不遂他心意的人或事。

“因此,每個人都抱著‘不做不錯’的心理,以免觸犯了麥克,其中也包括我。後來才了解,他正是用憤怒來使我產生畏懼感。

“因此我就找他來談。我告訴他,以後他在憤怒的語氣下所要求的任何事情,我都不同意。從那次以後,我們就處得很好,他也不再用怒氣衝衝的語調,要求我做任何事。”這段經曆挺有價值的。從那時起,羅伯特就發覺團體中的某些人,也常會犯這個毛病。他們發怒、咆哮,而那些本性溫馴的人便向他們屈服。事實上,在某些爭議的場合中,那些叫得最大聲的人,常被認為是最有道理的。

為了獲得結論,其爭論的過程是相當瘋狂的,但有時大聲爭辯也會奏效。因為當形勢對他們不利時,他們就開始唾沫橫飛,製造出一場暴風雨了。

但是,這些人終將嚐到孤立的苦果。他們不會成功,反而會由於不夠成熟而導致惡名昭彰,其他人也會盡量地遠離他們。

憤怒及發脾氣,並非是博得他人合作的有效工具。不要讓自己養成失去控製,以贏得他們對你認同的習慣。

但那也不表示你不可以吲??憧梢隕???丶?謨諛閎綰畏⑴??約八?崛綰斡跋炷閿腖?說墓叵怠?SPAN lang=EN-US>

一 你如何控製憤怒的情緒

假設你是貨車司機,早上開車離家,在你到達目的地前,你可能會碰到各種情況。如超車、亂按喇叭,在內線車道上擋你的路、或者緊跟著你的車尾不顧安全距離,還有一些太大、太吵、太舊的車子也在路上來來往往。

在一天當中,駕駛可以說是最常遇到各種令人憤怒的情況。

你如何處理心中的恨意以及挫折感呢?你可采取行動,例如發怒。不要隻是坐著生悶氣。要主動還擊,維護自己的權益,真正發泄出來。買一部舊的改裝卡車,裝上大的保險杆,再配上氣動喇叭,然後在車子的前後都裝上可以閃亮、顯示車子行駛狀況的霓虹燈。

從此以後,你就可以在公路上趾高氣揚、如入無人之境,別的車子惹你時,你也可以用你那喇叭好好地給他們一點下馬威。

你也可以在那些緊跟著你的車尾的車子前,來個急刹車,讓他們狠狠地撞在你的車屁股上,而你卻毫發未損。給他們一點小小的教訓,可不是嗎?當然,你的保險年費會比較高些,但是你的煩躁會得到舒解。如果你的生活整天就是如此發泄憤怒情緒,不需要多久,你一定會感覺生活一團忙亂,甚至會因此喪生。

二 不要讓憤怒的情緒控製了你

不要一開始就生氣,不要玩命似地跟人家比快。放鬆情緒,早點出門,多花點時間沒關係。不要讓別人控製了你的情緒,沿著你自己的車道一路前進,聽一聽車上收音機的音樂,對那些愁眉苦臉的人笑一笑。

在生活中,每當你發脾氣、或在憤怒的情緒下工作時,你應該分析所有使你憤怒的原因,然後避免使自己暴露於那些痛苦之下。

憤怒的情緒是你自己所引發的,如果你放任自己於憤怒的情緒中,很可能會更使對方感到憤怒、生氣。

“你知道我們為什麽要這樣?”一位太太說。“我們發覺,彼此漸漸養成向對方發脾氣的習慣。我們的婚姻生活變成充滿責怪與仇恨,彼此都不能忘記前嫌。企圖逃避不但無法使憤怒的情緒減低,反而更刺激了這種暴戾的氣氛。所以我們開始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而這也正是使事態好轉的一個轉折點。”保持溫馴和順的態度不對嗎?我們並不十分鼓勵如此。但是,這總比暴跳如雷、亂發脾氣的態度要好得多。

安東尼·羅賓認為,並非環境本身使你生氣,而是你對環境所采取的一種憤怒的反應。並非別人激怒你,而是你對別人表現出生氣的反應。如果使你生氣的人權力比你大,你完全在他的權限掌握之下,你又覺得如何呢?使你對人產生憤怒情緒的最大原因,便是你認識的那個人正在對你做出可怕的事情。他們正威脅著你,對你無禮,忽視你的存在,或者正傷害到你脆弱的自尊。也許那正是你生氣的原因,那是一種保護性的情緒,在氣憤當中你變得更強壯、更野蠻、更有破壞力。也許偶爾這可以使一個膽小鬼鼓起勇氣與恐龍搏鬥,但通常這種行為沒什麽用處。

你如何處理你的憤怒情緒?如果那是長年不斷,隨時會爆發的常態行為,那麽你應該用理性的態度來麵對它。讓它發泄出來,或與對方討論,找出原因,不要用偏激的方法來處理它。

如果你的憤怒情緒是不知不覺中產生的,就如同大多數人的情況一樣,那麽你的處理態度就不一樣了。你可以讓這些情緒堆積起來,然後一次讓它發泄掉,就像讓氣球漲滿後飛掉一樣。

情緒潛能專家鮑勃曾經這樣試過一次。

十八歲的女兒告訴鮑勃:“爸爸,你從未發過脾氣。你一定有生氣的時候,但是你沒有將它發泄出來,你把它藏在心裏,這樣對你是不好的。”他當時想了一下,也許是對的。後來有一次某件事情使他發怒的時候,鮑勃就大大地發了一頓脾氣,他讓每一個都看到他——麵孔扭曲,大肆咆哮的模樣。

這個方法對鮑勃不太合適,對他而言,這樣是不對的。他不喜歡自己是這樣子的,他說:“我覺得自己有點愚蠢,因為我感覺自己好象失去控製。我想發怒並非不可原諒,問題是如何讓怒火冷卻,否則它們將繼續燃燒,而且越燒越旺。”

三 情緒受到行動的影響

你發覺當你表現出憤怒的舉止時,你就會有憤怒的感覺。你表現得越憤怒時,你就越感覺憤怒,而且這種感覺會持續得更長久一些。現代心理學大師威廉·詹姆斯博士曾說過:“一個人無法以意誌來控製他的情緒。”但是你可以用你的意誌來控製你的舉止。同時,當你的行為表現出某種樣子時,你的感覺就是那個樣子。

換句話說,如果你希望感到快樂時,你就必須表現出快樂的舉止。希望感到有成就感時,你的行為就必須看起來很有成就的樣子。人生就像是舉止與反應的實驗室,你的情緒正是印證你行為一種反應。

因此,如果你表現憤怒的態度時,你就會有憤怒的感覺。那種利用機會發泄憤怒的說法並不能使憤怒的感覺離開你。讓別人看到你發脾氣,隻會使你讓別人看笑話而已,因為那樣就像把自己赤裸裸地暴露在大庭廣眾之下。

如果你覺得發泄憤怒比你對友誼、愛情、信仰、信心以及對他人尊重的需求更重要的話,那麽你就盡管發你的脾氣好了。但是其後果通常是你非常不願意看到的。

四 另一種方式

如果你已厭倦你的憤怒獨處的話(因為通常會演變到這個地步!),那麽試試這個方法:當它萌芽時就把它除掉。當你覺得胃部收緊,心跳加速,腦筋一片空白時,就趕快使它冷卻。如果必要的話,你可以離開現場,但不要自我折磨。

上麵的忠告從正反兩麵來講,都是一樣有效。表現出冷靜的行為就會使你感到冷靜,而憤怒就不再是你與他們溝通的絆腳石了。

最好你能增加對自我的喜愛程度,如此一來你自然而然的就會希望讓別人了解,你是怎樣的一個人。你是自己的主宰,你能自我控製,那是一種很好的感覺。

每一個人都必須學習以自己的方式,處理自己的情緒。最終的目的是你必須以有效的方法,控製憤怒、控製仇視心理、或罪惡的心理,如此才能使你的人生過得更美好。

試試上麵這些意見。如果有效,繼續實行。如果無效,那就放棄,再繼續試試其他方法。如果你能控製自己,使人生朝向更美好的方麵前進,那就是成長。

如果你在某一方麵有所成長,你已有能力改進你不好的氣質,那麽試著控製另一種情緒,就像你在控製憤怒一樣——人類的另一個重要的毛病,就是仇恨。

五 仇恨所帶來的不良影響

你會注意到公司、婚姻關係、宗教團體以及企業組織中,有些人亟思獲得他人的信賴與合作。他們參加訓練課程、研討會和各種研究社團,並且研讀各種有關的書籍,希望能對人際關係有所了解,以加強本身影響他人的能力。但是,他們毫無成效。追根究底,是因為他們有仇恨的心理。

他們的仇恨有很多種形式。例如喜歡挖苦他人、冷漠、冷酷無情、刁鑽刻薄或是懷有偏見。偏見比其他各種單一的力量更容易造成人與人之間的隔閡,也因此對那些受害者造成心靈上與精神上不可避免的傷害。

偏見是由於一種封閉心境所造成的,這種現象通常出現在迷惑狀態的人身上。這隱藏著一個意思,那就是拚命地想要在一片混沌的思潮中,理出一點頭緒。這種類型的人,會希望借著攻擊他人,來理平混亂的思緒。

對於個人而言,懷有歧視與偏見,會在他自己的人生曆程中,造成莫大的傷害。為什麽?這正是人類理性中一個不可解開的迷。

每天有數以百萬計的人到夏威夷去。他們從大草原、城市以及世界上的每一個國家,來到這個自海水中升起來的島嶼。他們成群結隊地瀏覽每個名勝古跡——山穀、瀑布、海灘、鳳梨園以及玻裏尼西亞文化的藝術品。

幾乎毫無例外地,每一個觀光客的共同反應都是:“這個地方與我來自的地方是多麽的不同!”他們發現這個島嶼優雅可愛,當地的人大方又迷人,他們在這裏停留,直到精神恢複、精力充沛時才回家去。他們滿意地說:“到這裏來,使我感到心情舒暢許多。”他們帶著懷疑與期盼的心來到這兒,結果發現確實不虛此行。但是一般人對於自然界的看法與對人類的看法,卻大不相同,這不是很奇怪嗎?大自然中,那些怪異的、奇特的以及不了解的東西,使我們感到很有趣也很刺激,但是同樣的特質表現在別人身上,卻變成威脅、錯誤,以及拒絕、歧視、和偏見的原因。

六 人與人之間的差異反而是有益的

如果思想上有著相同偏見的人,結合成團體,這將形成一股最具有殺傷力也最危險的力量。例如,常見一些宗教團體中的成員,由於某些信念或觀點上的小小差異,就與其他人劃分界限。這看起來是多麽的荒謬可笑!因為世界上主要的宗教信仰,最終目的及意義幾乎都是共同的。事實上,如果他們能拋棄偏見,很多人將能從研究不同的宗教信仰中,獲得極大的個人成長及精神啟示。

對於不同的組織而言,也是一樣的道理。我們常常可以看到一些公司及協會,因為私人的利益及個人的意見不合而拆移。如果公司中每一成員都希望能獲得較多的利益,必須借助大家的共同奮鬥,公司的強大也是由於每一個人身上具有不同的優點。

人與人之間的彼此需要,是由於他們之間的不同,而並非由於他們之間的共同點。美國能變成一個強大的國家,同樣是由於它能辦到曆史上其它文化所無法做到的事。各個不同種族、不同文化、不同信仰,以及不同民族的人,凝聚成一個國家。他們會碰到多種問題,他們的夢想並未完全實現,但是他們在不停的進步。

不同年齡、不同性別所導致的偏見,也是很可怕的。為什麽一般人要努力去造成很明顯對他們有害的鴻溝呢?年輕人需要老年人,而老年人也需要年輕人。男人需要女人的幫助,女人也需要男人的扶持。為什麽在這些人之間會有歧視及中傷呢?所謂的物以類聚,事實上是一種誤解。斯丹利夫婦剛結婚時,他們之間的差異正像大象與螞蟻。斯丹利夫人來自大城市,斯丹利來自一個小鎮;斯丹利夫人是個夜貓子,斯丹利則是一個早睡早起的人;一個比較理性,另一個則是比較感性,一個性格外向,一個內向;斯丹利夫人喜歡喝啤酒,斯丹利寧可喝牛奶;他們在宗教信仰方麵的差距,更是十萬八千裏。

斯丹利喜歡打高爾夫球、跑步、以及生意方麵的事物,斯丹利夫人比較偏向於跳舞、打牌,以及養育小孩,那隻是剛開始,還有許許多多不同的癖好,存在他倆之間。

但是他們從來不曾想要改變對方,他們隻是接受並了解對方與自己的差異。這些年來,因為他們所采取的方式,斯丹利更喜歡斯丹利夫人,而斯丹利夫人也更喜歡斯丹利。由於他們之間的差異,使得他們可以快樂地成長與改變。到後來他們仍有許多不同之處,那使得他們的共同生活像是探險一樣。

假如他們一開始的個性、誌趣都一樣,或者他們彼此都對對方的性格因為不太熟悉而導致偏見,那麽他們今天會是什麽樣子?可能會分手,或者陷於一場不美滿的婚姻中。但是他們沒有,這是由於他們努力去排除各種隱藏於偏見之後的仇恨,也就是說,他們懷著開放的心靈努力追尋生活中新奇的事物。

同樣對別人各種不同的態度及行為抱著好奇心,將能驅除心中的仇恨。

相反地,一項頑固的心靈將會由於武斷的偏見,而將自己封鎖起來。當一個心靈放任心中的仇恨與冷漠自由滋長時,他就開始停止追尋新的事物,同時也就不再成長了。

七 愛你的敵人

偏見造成的影響是如此之大。所以如果有些人隻是由於不小心,而刺傷你的自尊時,你會發現,不管你多麽努力,都無法使自己對他產生好感。

就連安東尼·羅賓也同樣如此,他對自己也常覺得很困擾。像聖經中所說的,要努力使自己“愛我的敵人”,但是他辦不到,他無法忘懷某人加諸於他的不公平及惡意,光談愛心似乎無法解決問題。

然而,雖然他有那種感覺,他發現仍可以對那個人稍盡心意,當他以自己的方式來幫助某人時,恨意便會消彌於無形了。

安樂尼在自己所教的有關生活態度及人際關係的課程中,便教導了這個技巧,他建議學生:“幫助那個對你最不好的人。”其效果絕對令你意想不到!舊創被治愈,潛伏的惡化因素被排除。即使家庭中的紛爭,也會因為進行簡單的親和行動,而使嚴冬變暖春。

在安東尼·羅賓的家中貼著一張小小的格言,“愛你的敵人,那可以解除他們的武裝。”的確如此,在他人意想不到時提供一臂之力,確能得到令你驚異的回饋。別人對於你這種禮遇,會因銘記內心而樂於表現出他們的好感。

試著使你避免卷入不和、紛爭、或者怨恨的漩渦中,將愛心看成“付出”而非“感覺”。看看付出愛心,是否能使你排除心中不快的感覺。

這是值得去努力的,正如同紐約市公車上貼的一句箴言:“醫生警告說:心中有恨的人會引起潰瘍、心悸、頭疼、皮膚疹和氣喘,同時你所恨的人心中也會不好受。”

八 罪惡感、憤怒、以及仇恨都是垃圾

罪惡感、憤怒、和仇恨,是橫亙在友誼路途上的三種令人厭惡的情緒。

我們還有其他不良的情緒,但是隻要我們學會如何控製這三種,其他的就不足為慮了。

這些不好的生活態度,可以稱為“垃圾”,它們是我們思緒中的爛東西。

“惡臭的思緒”,有人這樣稱呼,也有人直接稱它們為餿臭物。

GIGO 是電腦界的術語,意思就是說:“進去是垃圾,出來也是垃圾。”在你的心靈上的一堆堆的垃圾,在你人生旅途中會一一遇上,在你與他人接觸時也會經曆到。

如果你以為周圍的人,和自己一樣,那麽你所觀察到的並不是真實的世界,而是你的世界。如果你認為你的人際關係,隻須憑你自己的想象便可以達到完美,這就不太可思議了。你不重視的,別人也不會重視。這會使你更注意別人的缺點,而忽視別人的優點,這就是所謂“酸葡萄心理”。

批評朋友的缺點時,你會發現別人也正對你做同樣的事。

當自己內心不誠實時,你也會懷疑他人;不信任自己時,你也不會信任他人。

當你不珍惜自己時,你會發現別人也不會重視你;你所關心的事,往往就是別人所關心的事。

所以如果你希望與他人相處得很好,你必須要先懂得如何自處。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