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海龜與寄居蟹

(2006-11-21 20:02:30) 下一個

有一陣我非常想做海龜,於是就給自己羅列出很多不得不海歸的理由,什麽國內機會多啦,在外國不能進入主流社會啦,永遠是打工仔啦,冠冕堂皇,言之有理。

 

出國前,給自己定下了很多目標,要讀博士,要成名,要成家,衣錦還鄉。好在年齡增長了,閱曆也在長,到了國外,知道博士並不表示成功,我讀碩士的班上就有好幾個讀完其他專業的博士學位的同學,找不到工作又回來讀碩士。為什麽?因為生存是第一位的,首先要解決的是溫飽問題。老爸每次來信來電話總是嘮叨著要我去讀博士,可我左思右想還是選了一門碩士課程。出國幾年,經過了唐人街的打工生活洗禮,接受了係統的西方大學教育,對博士學位已有了新的理解。當初我在麥吉爾讀完文學碩士準備申請讀博麵試時,一位教授曾問我你為什麽要讀博士,在我自以為是地列舉了一二三四五以後,冷不丁這位教授(是我導師的朋友)問了我兩個意想不到的問題“你是百萬富翁嗎?你想在大學教書嗎?”在得到否定回答後他給了我六字建議“讀碩士找工作”。

 

後來我又讀了一個圖書館與信息學碩士,也找到了工作。每天晨晚,上下班的路上,經過越江大橋時,看到窗外的滔滔不絕向東流的一江碧水,感慨之情油然而生,宇宙和時間才是永恒,人的一生與之相比就象那流水一樣一去不返,是多麽的短暫和渺小。有時我想人活著究竟為了什麽?要進入主流幹嗎?要那麽多機會幹嗎?我的教授曾把我推薦給一位來訪的國家領導人,算是為我回國鋪鋪路。啊,該興奮一陣了!可仔細想想,我也不是什麽太子黨,也不會拉關係,對腐敗也看不慣,還回去幹啥,從頭開始嗎?就憑個海外學曆,會幾句外語?

 

我爸他老人家對我是沒指望了,所以最近來信隻把希望放在他孫子身上了,希望我兒子做海歸,他老人家給孫子規劃好了,在國外讀完中學就回國讀大學,在國內讀博士,再到國外做博士後。想必老爺子每天看人民日報看昏了頭,國內的學校象清華北大,都是全國高考的狀元才能進的。他孫子在國外讀完中學,恐怕還看不懂報,數學可能不及國內的高中,就是外語考試也未必考得過新東方訓練出來的人,參加高考肯定也考不好,結果怕連擴招也趕不上,他爺爺還得墊上養老金。所以我對老爸講我兒子也還是在這裏上大學吧。況且他從小接受西方教育,在這裏土生土長。我尚能找到一個飯碗,又何必為他操心。

 

知足者常樂,這句話要領悟不是那麽容易的。所以我寧願放棄美麗的海龜夢,而做一隻加拿大的寄居蟹,時間長了,就把這裏當做自己的家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