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上班軼事.上班軼事

(2006-12-07 19:19:21) 下一個
.上班軼事
 
一個公司有良好的文化氛圍,一定會讓員工們高高興興地上班,高高興興地下班。這樣的公司,就象一個溫馨的家,每個成員都在愉快地為其工作。


我在一個美國軟件公司在加拿大的分公司工作,我們的產品是圖書館係統。加拿大分公司不大,在南岸,五十幾號人,一個總經理,幾個部門經理。我在軟件谘詢部工作,老板是女性,魁北克人。我是公司裏唯一的中國人。


我們上班是彈性的。沒出國前就知道國外有彈性工作製度,可隻聞其名,不知其理。其實你別小看它,它寓有很深的哲學道理和文化特點。彈性就是伸縮、收放自如,放鬆。人放鬆了就會身心愉悅,身心愉悅了就會輕鬆自如、心裏沒有壓力,這是相輔相成的。人放鬆了,心情愉快了,工作自然積極主動。特別是對我這樣晚睡晚起的人來講,感覺不到很大的壓力。每周一、三、五上午九點半我和老板有十分鍾的早會,我得相對準時一點。下午我一般六點離開,可有的時候,碰上某個項目較緊急,或要編個什麽程序,腦子不想馬上停下來,我就上班到八九點。因此,彈性工作製使你有更多的時間處理緊急事務,不必為了幾分鍾而搞得心燥不安。

第二個有趣的地方是,你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小空間,這和國內在一個大辦公室集體辦公吵吵嚷嚷不一樣,這裏每個人即使在一個大辦公間工作,也都有隔板隔開,自己有個小空間。部門經理以上都是單獨的辦公室。我因為要做程序,需要安靜,所以和另一個程序員共用一間,就在老板對麵,為的是溝通方便。我的同室因為要照顧小孩,所以她每周隻上三天班。這樣周四、周五就我一個人,很安靜。我們上班是可以聽音樂的,所以到了周四、周五,我可以不用耳機,把音樂開得正好外麵聽不到。我最喜愛聽的是俞麗那小提琴獨奏的《梁山伯與祝英台》。緩緩的音樂,正好配上我緩緩的性格,做程序一點差錯也沒有,效率也很高。

第三溝通方式很現代。和老板、同事之間的溝通大部分時間是用電子郵件。有什麽問題發個信問一問大家,有時,甚至遠在法國分公司、未曾謀過麵的同事也會回答你提出的問題,並幫你解決。電話溝通也有,一般是老板說:你來一下我的辦公室。但這種機會不多,除了讓我去簽一些文件之類的,其它事她都是電郵交代。有時她會自己把進程表用彩色打印好,突出每個人的責任區,還會親自送給我們,沒有什麽官架子,因為她不想打斷我們的思路。和她的早會定了十分鍾,但一般是三分鍾就結束了。她檢查一下我工作的進度,問問我有沒有什麽新的問題,然後互相說一下 "Have a good day "

部門會在我印象裏不多。我剛進公司時,老板領著我挨個到各個辦公室溜了一圈,打個招呼就算歡迎了。另一次是大家休完假了才開了一次部門會,也就半小時。我們程序員每周有一個自發的小會,交流一下工作中發現的認為對別人有用的東西。還有一次部門會是在萬聖節前,討論化裝的問題,大概用了半小時。公司會隻有一次,那是一個很重要的決定,開發部要和美國公司合並,宣布了一下,回答員工的問題,也隻是一個小時。以前我在國內大企業裏,那真是會山會海,會上有人情緒激昂,拍桌罵人,或是領導長篇訓話,你說那樣會有趣嗎?不壓抑才怪呢!

第四令人欣慰的是公司文化氛圍。象萬聖節的化裝,聖誕節的會餐和晚會。萬聖節我打扮成了加拿大人,穿了裘皮大衣,還放了一把槍在辦公桌旁。聖誕節晚會是在一個牛排館租的場地,在晚會上猜字謎是法語,對我來說很難,互換禮品,唱歌跳舞等。中午在公司吃飯時聊聊山海經隻是另外一種情趣,天南地北,無所不談。有一次,我老板講起她媽媽是個旅行愛好者,去過中國、前蘇聯等。她最愛中國,去過三次了,特別喜愛中國人的筷子。老太太買回來學習使用,不僅自己學,也讓子女學。有一次老板的弟弟來看他媽媽,老太太做了花生米,讓她兒子用筷子夾了吃。老板的弟弟很痛苦,說:媽媽,你這不是存心不讓我吃東西嘛?這哪是一時半會就能學會的喲!

第五有趣的是人。公司裏各種人種都有,每一種人都代表一種文化背景。我自己感覺中國人在魁北克還是很受歡迎的,比如中國年,很多同事都會專門來向我說一聲:中國新年快樂。還有一個同事要向我學中文。我們的產品也有中文係統,我就理所當然地成了開發這個係統的同事的顧問。有一次有個同事問我一個字,我自己也答不上來,那怪怪的模樣,我暗自惦量新華字典怕是不夠用,想來得查康熙字典才行。



.聖誕晚會

聖誕節快到了,使我想起去年讀完學位找到工作後在西人公司過的第一個公司聖誕節晚會。作為公司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公司對每年的聖誕晚會都很重視。一則因為聖誕節是西方最重要的節日,二則是借此鼓舞士氣,增強公司凝聚力。所以大約在十月份,辦公室便向全體員工發電郵確定是不是出席這個晚會,因為西方標榜自由,出不出席不強製。我是新員工,而且是第一次,當然是願意出席的。得到確認後,辦公室電郵給我了晚會的按排,包括菜單,有三樣主菜可選,三紋魚排,牛排和雞排,場地是租借飯店的,全部公司付帳。

不知不覺在忙忙忙碌碌中就迎來了這一天。晚會是在周未,下了班後大家就不約而同地往酒店趕。有個心細的新同事知道我沒買車,所以主動發電郵問我要不要搭車,我當然要了。

六點以後,我們驅車到了鬧市的一個牛排館,我們公司租的場地在二樓。上了二樓,我把我參加“聖誕禮物交換”節目而購買的禮物交給晚會組織人員,又掏出兩元錢買了開獎的獎券,因為我是新來的,賣獎券的同事又送了我一張。大獎就一個,就是大家買獎券的錢。老板們早早到了,和員工們一個個打招呼。大老板看到我笑著問:“你麵試時穿的漂亮西服呢?”我這才注意到男女員工大都穿了套裝。我有些尷尬,不過給我搭車的新同事也沒穿,他是洋人,在很多公司工作過,他告訴我沒關係。

在宴會開始前,有一個猜迷遊戲,牆上貼滿了謎語,有圖,有字,謎底是一件東西,或一個人什麽的,要用法語寫出來。這對我來說太難了,但也不能表示沒興趣,因為老外問我最多的話就是你有沒有興趣。不過我有辦法,拉上公司的翻譯一起做,我們得了第四名,但沒獎品,因為隻有三份獎品,翻譯對我說爭取明年拿獎

猜謎結束後是吃大餐。吃完後是即興表演,我也被同事們拉上去蒙上了臉,同事們講的全是法語,我就稀裏糊塗跟著做,惹來一陣笑聲。有個男同事表演脫衣舞,當然不是真脫,是讓每桌的一個同事脫一件衣服給他,他先穿上,再一件一件脫下來,但他表演得惟妙惟肖,讓人忍俊不止。接下來是交換禮物,被抽到獎的人抽下一個幸運者,我抽到了一個百元的免費美容服務,一個女同事就和我換她的禮物,是一個擺設,後來又有同事來和我換,換來換去,我最後得到的是一本法語書,這倒是我需要的。晚會的最後一個節目是跳舞,我沒興趣,而且已是午夜,所以我就搭車回家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素月-2006- 回複 悄悄話 我們的聖誕禮物也是換來換去的,我得到一本教做甜點的菜譜,不是和我過不去嗎?正在減肥尼。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