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屬個人視角

除了血壓高,什麽Q都不高
個人資料
正文

基辛格:美中形成“全球新秩序”

(2007-04-04 08:22:00) 下一個
原美國國務卿亨利·基辛格於4月3日在北京說,中國發展成世界強國是不可避免的趨勢,如果北京和華盛頓不齊心協力共創一個新的全球秩序,那麽,中國的崛起很可能會導致中美兩國之間的衝突。未來要依賴於我們的合作,依賴於創建一個從來沒有過的國際體製。(chinesenewsnet.com)

基辛格於1971年時首次訪問北京。當時,他身負秘密任務,代表美國在經過二十多年的斷絕外交關係後,與中國重新建立聯係。(chinesenewsnet.com)

從那以後,經濟改革使中國發展成了世界強國。北京與華盛頓的貿易逆差於去年達到2,300億美元,而且,北京還大量購買美國國債券,在一定程度上幫助了他們的對手的緩解金融困境。(chinesenewsnet.com)

據路透社報導,多年來,從貨幣匯率的控製、軍費開銷到中方與蘇丹等國的外交政策等問題上,華盛頓政客一直在與北京爭爭執不休。但是,基辛格在4月3日的演講中再次強調指出,中國不斷增強政治和經濟實力,是不可阻擋的趨勢,而且,如果兩國不盡快改善合作關係,最終很可能會引發戰爭。(chinesenewsnet.com)



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4月3日在北京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主辦的“中國科學與人文論壇”上,就“我所見證的中美關係及其未來”講演並回答學生提問。(路透社)
(chinesenewsnet.com)

基辛格說:“當美國的朋友和同事談起中國的崛起和隨之而來的問題時,我就說,中國的崛起是不可避免的。我們根本就沒辦法阻止這種發展趨勢,而且,我們也不應該阻止中國發展。”(chinesenewsnet.com)

中國媒體還報導說,基辛格在演講中表示:“現在我們麵臨的是非常巨大的一些挑戰,我們需要中國的崛起。”基辛格認為,中國的發展速度非常快,其他的國家可能會對它有所顧忌。但中國的發展不可避免,美國要抱怨是沒有意義的。美國以及中國要做的,就是要找到一種方式,通過這樣一種方式來推動各自的發展。(chinesenewsnet.com)

基辛格看來,原有的國際體製正在經曆“根本性的變化”,世界的重心從大西洋正在移向太平洋。“世界的關鍵國家主要位於亞洲,或者將來主要是亞洲的國家,這一點我覺得在未來50年會成為現實。”伴隨歐盟的建立和擴張,歐洲國家正在放棄很多的民族或者是民族國家的一些特性。相形之下,亞洲國家並沒有非常強的身份意識,而民族之間的關係,就像公司之間的競爭關係一樣會對於未來是否和平,是否繁榮產生巨大的影響。分析亞洲未來格局時,基辛格博士表示,在曆史大多數階段,中國在亞洲一直是處於主導地位的。在過去幾百年,日本嚐試希望能夠在亞洲占主導地位,而現在在亞洲,中國是占主導地位的,同時,日本、印度,還有印尼有這樣的潛力,韓國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國家。這些國家相互關係越來越重要,而且也具有曆史意義。(chinesenewsnet.com)

在他看來,最近北京六方會談協議的簽署,很大程度上歸功於中美之間建立的密切合作。基辛格博士表示,“美國是唯一的超級大國”不是我們想看到的;美國的利益就是希望能夠和中國建立一個平衡的關係。即使美國執政黨發生變化,但還是願意和中國進行合作。(chinesenewsnet.com)

他在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的一次關於中美關係的講座上解釋說,以史為鑒,“當(全球)力量的重心從一個地區轉換到另一個地區時,當另外的國家突然變得非常強大時,曆史的教訓告訴我們,衝突是必然的。我們應該理解,合作是必要的。”(chinesenewsnet.com)

現在,從核試驗到越來越緊張的能源和環境汙染都是需要中美共同解決的問題。(chinesenewsnet.com)



基辛格在中國農戶家作客(資料圖片)
(chinesenewsnet.com)

基辛格說:“我把中美關係看成是一個挑戰,麵臨的是依據人類的洞察力、根據合作的行動來建造一個新的國際體係,以避免災難。”(chinesenewsnet.com)

他說:“你們這些學生將會塑造我們的未來世界,20年後、25年後的國際體製和世界,你們不應該把其他國家視為敵人。學生應該學到的是,我們的未來要依賴於我們的合作,依賴於我們能創建一個從來沒有過的國際體製。”(chinesenewsnet.com)

基辛格堅持,世界應該避免把中國排除在外。他說,當他首次來北京時,他準備的演講稿中有句提到向“神秘國家”伸出友好的手的話,引來了當時中國的總理,同時也是外交大師的周恩來的抗議。(chinesenewsnet.com)

基辛格回憶說:“周恩來伸起手說,‘中國有什麽神秘?我們有9億人口,沒有一個人覺得神秘。’這是令我印象深刻的一課。”(chinesenewsnet.com)

基辛格在演講後還回答了學生們提出的問題。據中國媒體的報導,在回答“誰將是美國下一任總統?”的問題時,他說,現在有30個人要競選,誰能知道你這個問題的答案呢?現在還為時過早,因為首先還沒有正式的候選人出來,另外也不知道他們競選的態勢會是什麽樣子。比如說伊拉克的戰爭通過討論和談判,若能在大選之前結束,我想共和黨的候選人會有更好的獲勝的機會,如果對伊拉克戰爭有很多的爭議,那我認為民主黨的候選人獲勝的麵就更大,前提是他們能夠拿出負責任的態度來,讓美國人民看得見。(chinesenewsnet.com)



正在北京訪問的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4月3日出席由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主辦的“中國科學與人文論壇”,就“我所見證的中美關係及其未來”等重大問題發表講演並回答學生提問。(中新社)
(chinesenewsnet.com)

還有人問:去年12月14日至15日首次中美經濟戰略對話舉行,談話的焦點在美中匯率、美中逆差等問題,有人稱中國之行為中國的施壓之旅,你同意他們的這種說法嗎?(chinesenewsnet.com)

基辛格回答說:這個戰略對話的目的就是看看我們是否能夠建立一個更加廣泛的目標,在這個目標之下就可能解決我們的某種分歧。通過這樣一個對話,就是要界定我們的目標是什麽。就是雙方要進行一些調整,從而能夠加速雙方建立的合作。所以他們的訪問不是要施壓,而是在兩者之間實現一個目標,建立一種目標。((chinesenewsnet.com)

實際上,基辛格在大約兩年前的2005年5月11日,也曾經在北京發表題為《世界新秩序》的演講,認為中美之間發展關係、攜手共進,符合雙方共同利益。在現階段的大環境之下,中美兩國應努力塑造一種“創造性共存”關係。基辛格表示,中美關係處於良好狀態,這是中美雙方共同努力的結果。對兩國而言,無論是製定外交政策還是構建與他國的關係,都處於一種“史無前例”的大環境之下。(chinesenewsnet.com)

“世界各國的外交政策正在趨向全球性,這意味著各國之間都會產生重要的相互影響。中美兩國現在麵臨著一種獨特的挑戰,即當今世界還沒有一個國家擁有足夠的實力或者智慧,可以運用自己單方麵的力量解決世界上所有的問題,”基辛格說。(chinesenewsnet.com)

基辛格表示,中美雙方必須采取合作的態度來尋求共存,“這並不是一國給予另一國的恩賜,或者說榮幸,這是基於兩國共同的利益而作出的明智選擇”。針對目前的所謂中國威脅論,基辛格表示,任何一個像中國這樣規模的國家的崛起,從古典國際關係理論的觀點來看會被看成是一種威脅。但他同時指出,正是因為這些理論和觀點的流行,以及對權力平衡的追求,最終導致了兩次世界大戰的爆發。(chinesenewsnet.com)

基辛格說,中國有發展經濟的權力,對於這一點不應該有任何一方提出質疑。當然,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美國某些特定的利益必然會受到影響,對於這一點兩國應通過磋商而不是對抗來解決分歧。(chinesenewsnet.com)

美中能否形成“全球新秩序”,與美國的態度有關。美國人相信,世界需要秩序,也需要能夠建立和維持這種秩序的大國。正如基辛格在他的1998年1月出版的《大外交》一書中認為的,幾乎是某種自然定律,每一世紀似乎總會出現一個有實力、有意誌且有知識與道德動力,希圖根據其本身的價值觀來塑造整個國際體係的國家。十七世紀的法國在黎塞留(Richelieu)主教領導下,引進了以民族國家為基礎,以追求國家利益為終極目標的近代國際關係的作風。十八世紀的大英帝國將"均勢觀念"(balance of power)發揚光大,使這個觀念主宰了後兩個世紀的歐洲外交。十九世紀梅特涅領導的奧地利重新建構了"歐洲協調"(concert of Europe),而俾斯麥主政下的德國又使歐洲協調瓦解,使歐洲外交成為冷酷無情的政治權力鬥爭。(chinesenewsnet.com)



1973年2月17日晚上,毛澤東在中南海會見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亨利·基辛格博士。在基辛格此次訪問期間,中美雙方商定:各自在對方首都設立聯絡處,以建立兩國間的直接聯係。(資料圖片)
(chinesenewsnet.com)

基辛格博士表示,而二十世紀最能左右國際關係的,作風卻也最矛盾的國家則非美國莫屬。再沒有其他社會像美國一樣,既絕對堅持絕不容許外國幹預美國內政,又如此一廂情願地認定美國的價值觀是放諸四海皆準行的。但是,“美國是唯一的超級大國”不是我們想看到的;美國的利益就是希望能夠和中國建立一個平衡的關係。即使美國執政黨發生變化,但還是願意和中國進行合作。二十一世紀,需要美國和中國合作來建造一個新的國際體係。(chinesenewsnet.com)

基辛格說,他對中美兩國雙邊關係的未來充滿信心。今年84歲,於1973至1977年任美國國務卿、1971年7月作為尼克鬆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的基辛格首次訪問中國,在中美建交過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他見證了四代中國領導人和8位美國總統的會麵,至今仍活躍在國際舞台,在美國對外政策領域具有相當的影響力。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