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鼓吹中印之戰,幼稚可笑

(2006-11-17 11:58:23) 下一個
[文韜武略]

任何時候都有主要矛盾,次要矛盾。現在中國要解決什麽問題

發展問題!!!!!!!!

不知道中印邊界問題怎麽影響到中國的發展了?印度影響到中國發展了嗎?他們能夠遏製中國的發展嗎? 經過幾十年前的中印戰爭,應該說印度再也不可能出現那種不理智的聲音了。

真正想遏製中國的是誰?美日。這種鼓吹中印戰爭的人在戰略上簡直幼稚可笑到了極點,是不是以為戰爭是電子遊戲了?

實際上,應該說老一輩的革命家給我們留下的中印邊界問題充滿了戰略上的遠見。而不像某些人說的那樣中國丟了多少領土,印度得了多少。

我們來看一看,中國當年為什麽撤軍?
首先,中印戰爭結束,就意味著進入戰略相持階段,那麽在哪裏駐軍就很有講究。如果駐紮在達旺這些地方,那麽印度是很容易進行支援的,而中國的支援卻需要翻山越嶺。任何人都知道這是不可能長久的,難道等著印軍把我們打敗?

其次,中印邊界到目前為止一直就不是中國的主要戰略方向,中國需要把有限的戰略資源投入到主要戰略方向上。

所以中國領導人明智的選擇了駐軍在戰略高地上,在這裏,一夫當關,萬夫莫開。隻需要極少的駐軍就可以對抗印度的大規模進攻。而印度為了守住達旺這些領土,卻不得不投入大量資源來駐守。此消彼長,隻要我們邊界問題不鬆口,這種戰略態勢就決定了中印邊界問題對我們是有利的。現在不解決這個問題,就意味著印度不得不不斷地投入戰略資源。所以印度急於解決邊界問題,而我們不急。

我們想想,如果我們當年或者現在占領達旺這些地方,那我們的處境就是當前的印度。戰略家是不會計較眼前一城一地的得失的

這種戰略的另一個副作用就是印度做賊心虛,眼睛就總是盯著怎麽把這個到手的賬款洗白,他的所作所為就天天圍繞著這個賬款,把這作為自己的一個戰略目標,注定了印度燕雀安知鴻鵠之誌的窘境。而中國也充分利用了這個戰略優勢和印度的幻想,不斷的拿他敲打印度,使他不敢徹底投入美日的懷抱。

應該說中國目前的戰略方向主要是中東和第一島鏈,中東方向主要是守,第一島鏈方向是進攻。所以印度目前唯一可能惡心中國的地方並不是中印邊界,而是巴基斯坦。保證巴基斯坦的絕對穩固,是中國在第一島鏈取得勝利的一個關鍵。所以中國保留中印邊界這一個劫材,沒事就算了,不需要投入太多力量,一旦有事,他的作用無可估量。

從長遠來說,總有一天中印邊界會成為中國的主要戰略方向,達旺是肯定會回來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