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大宗師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認清薄案的實質—路線鬥爭

(2013-09-06 13:50:11) 下一個
認清薄案的實質—路線鬥爭
--大宗師
關於薄案,說什麽故事都有 ,有說薄是江一派的,被江丟車保帥,作為政治交換的犧牲品;有說習與薄有喻亮情節,習務必要拿下薄以鞏固權位;有說穀和太多人有暗昧關係是薄倒台的關鍵;有說薄周令串通一氣,胡才是後台老板;更有說薄在大連淘到第一桶金的時候,江還在電子部呢,根本幫不上薄什麽忙,而當時在遼寧當書記的李鐵映才是他真正的後台和他後來的政治同盟;更說由於李的老婆,秦邦憲(博古)的女兒,因其父母在中共曆史上的特殊地位(任第一把手,遵義會議後靠邊站)和悲慘遭遇(秦邦憲因飛機失事與葉挺一家共赴黃泉,而秦邦憲妻子二戰時期在蘇聯失蹤)對共黨當局恨之入骨,因此在64期間和薄上位的操作上,借李之手,推波助瀾,起了相當壞的作用等等。整個一個共黨派係、山頭、門閥恩仇錄,要是能寫一本演義式的小說,描寫共黨主要家族、派係的曆史、發展、糾葛、鬥爭、聯合、愛恨情仇,估計十分精彩,非常賣座,也印證了老毛:“黨內無派,千奇百怪;黨外無黨,帝王思想”的著名論斷。
但是如果也寫一本類似的關於國民黨的派係、門閥的演義小說,估計內容也差不多。本來嘛,人都是這樣,都差不多,感情上的糾葛都是這麽一會子事,人情關係和人和人之間的恩怨真有這麽大的魔力嗎?我看沒那麽神,這都是所謂曆史唯心主義的觀念。在曆史的長河中,人和人之間的那些故事隻是些小浪花而已,人情關係和人和人之間的恩怨隻有借助具體的製度和政治環境、政治形勢才能起些作用,如果局限在人和人之間的恩怨上,就看不到政治人物、政治事件在曆史上、社會上的真正地位和意義。譬如說前麵提到的64事件,在中國政治演化到那個階段,有其發生的必然性,和李鐵映老婆與共黨的世仇、恩怨沒什麽大關係,談這些八卦太多了,就會忽視當時的政治、經濟矛盾和國際、國內政經形勢這一根本動因。
周恩來機會、條件一直很好,又善於搞人際關係,部隊、黨派、知識分子裏的頭頭腦腦都是他的鐵哥們,共黨的情治係統是他一手創立、把握的,隻聽命於他,周在黨內的地位,遵義會議以前,一直都高於毛。毛澤東除了井岡山的一些班底,黨政軍內外人際關係遠不如周。但毛不屑於搞這一套,毛搞的是路線、思想、方針、政策,毛靠的是能力。結果不論是哪個派係的、哪個山頭的,都被毛的思想所俘虜,不論來自五湖四海的哪一方,都被毛的路線、思想、方針、政策所統一,被毛的能力所折服,知道隻有跟了毛才會有希望,全黨全軍就都聽毛的指揮了,周也隻好死心塌地的跟隨著毛幹革命了。
薄熙來就是想學毛澤東,搞的是路線、思想、方針、政策的創新,靠的是能力,試圖以路線、思想、方針、政策統一各級、各地黨政軍,靠能力折服眾官僚,為全黨全軍指出一條希望之路,這是主線。薄和江、周、李、胡、溫、令、習、吳等等可能確有個人恩怨,也或許有權位之爭的陽謀或陰謀,男女之間的愛恨情仇估計也少不了,可誰又沒有關係好些的朋友和關係差些的人呢?誰又不是事業上更想上一層樓呢?男女之間,除了愛恨情仇,又還能有什麽別的呢?這都是些花絮,沒太大意義,其真正的政治意義是鄧路線推行三十年來已達強弩之末的政治、經濟形勢下的政治路線、方針、政策的積極探索,和在右翼勢力占絕對優勢的條件下,這個探索戲劇性的折戟沉沙!
薄案,既不是紅門恩怨,也不是多角情仇或權力鬥爭,更不是經濟問題,而是314被溫家寶一語中第的定性:這是路線鬥爭!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richard6000 回複 悄悄話 是, 開始說他"走文革回頭路", 圖窮匕現. 最後, 莫名其妙搞成貪汙. 所以真實在於反對他倡導的針對既得利益階層的路線, 但又說不出他為什麽不對. 隻好往貪汙問題上死扣了.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