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大宗師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民意是政治的基礎

(2008-10-24 19:03:23) 下一個
民意是政治的基礎
--大宗師

這次回國的時候和一些朋友們聊天,不少人就抱怨中國為什麽總是這麽軟弱,總被人欺負,為什麽就不能像列強一樣,到外麵去搶、去奪、去欺負其他國家呢?我當時就問他們,和你們想法一樣的中國人有多少?有能力、有意願、有決心去這麽做的中國人又有多少?你去搶、去奪、去欺負其他國家,其他國家一定要以各種形式反抗、報複,又有多少中國人願意並且能夠承擔對外侵略的後果,能常年堅持、支持對外侵略呢?我這麽一問,他們就不說話了。國家的對外政策是由這個國家的關於如何與他國相處的民意決定的,也就是由這個國家大多數人的關於如何與他國相處的共同的認識、意誌,或者是由全體人民關於如何與他國相處的認識、意誌的平均值決定的。中國從古到今,關於如何與他國相處的民意有延續性,從曆史就可以看到今天,就可以看到未來。中國有史以來一直是對外重禮尚往來,忍辱負重,厚積薄發,有限擴張,後發製人的國家,這是中國曆來外交一貫的基調,過去是這樣,現在還是類似,將來也不會差太遠。中國一下子轉型,從吃草的一下子變成吃肉的,一下子成為對外擴張侵略性的國家,根本不可能。這個民意上180度的大轉彎,這麽大的國家,這麽久的曆史文化,慣性奇大無比,沒有十幾代人持續不斷的努力,門兒都沒有,更不要說沒人去努力了。

不僅對外政策是這樣,一切政治都是如此,民意是政治的基礎,因為說到底終歸還是要全體人民來切實執行一切方針政策,領導人物隻是指個方向,起個催化劑的作用,實踐者是全體人民,所以毛主席講人民是曆史的創造者。政治的技巧就是實時、準確善察民意,並在長遠戰略的高度上感受、體察民意的發展、變化趨勢,從而順民意施政而領風氣之先,火候到了該做的就必須要做,不做就是違背民意;但如果火候不到,人民不覺悟,則不可妄行,做了也是違背民意,要耐心等待,靜觀其變,做與不做都要注意方式方法。違背民意,就是所謂“逆曆史潮流而動”,政策不可能得到完全、徹底、持續的執行,就不可能有好的效果,甚至還會出亂子。所謂民意,有幾層意思,一是大多數人共同的理想、思想、觀念、態度、看法和感受,大多數人對某政策、事件可能有的共同的反應;二是大多數人可能有的共同的行為;三是大多數人隨時間、事件發展變化,其可能有的共同的思想、觀念、態度、看法和感受直至行為的短期、中期、長期的發展、變化趨勢。

“能實時、準確善察民意,並在長遠戰略的高度上感受、體察民意的發展、變化趨勢,從而順民意施政而領風氣之先”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差之毫厘則謬之千裏。我們很多朋友都喜歡“指點江山,激揚文字”,說這個政策不對,那個策略有誤;這個領導笨,那個管事的蠢。這也是人之常情,其中有些看法很可能是正確的,但更多的就不一定是那麽回事了。有人講:“沒吃過豬肉,還沒見過豬跑嗎?”,言下之意很多事情憑表麵現象就可以下結論。也許有些事情確實可以這麽做,但另外一些事情可就不這麽簡單了。北美人講:“Devil is in the detail”,毛主席也講:“沒有調查研究就沒有發言權”,我再加一點:“沒有專業知識也不要張嘴亂說”。一般人不可能有在位子上的人、專業人士了解得多、深入、全麵,而且完全沒有在位子上人的責任、壓力和感受,如同盲人摸象一般隻知道一星半點,甚至還不如盲人摸象,完全是道聽途說,缺乏感性、理性的認識,就匆匆忙忙的下結論,隻可能是以偏代全,有失偏頗,甚至是南轅北轍。南宋時與嶽飛同時期齊名的著名將領韓世忠,當年他的有名的青樓出身的太太梁紅玉隨他駐守金山,與金兀術統領的數萬金兵交戰,當時戰事緊急,梁紅玉身先士卒,登高樓擊鼓督戰,後韓世忠率宋軍終於大敗金軍,這夫妻將軍當年是何等的威風。但秦檜當權後,取消了韓世忠的兵權,他便每天騎一匹驢子,在西湖喝酒遊賞風景,絕口不再談任何國家大事和同僚們的人事,這就是所謂“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要想了解民意,洞悉民意的發展趨勢,就要了解民意的基礎,這就是人性。人是有感情的、有理性的高級社會動物,但人根本上終歸是感性的,因為欲望、激情、感受等這些感性的元素是人生存、發展的根本原動力,所以人不是機器,不可能成為機器。而人又是有覺悟的、有理想、有夢想、有追求的,人都具有克服、戰勝自身弱點,超越自我,將欲望、激情、感情升華的潛質,所以人又不是動物,不可能甘於成為動物,從這個意義上講,人又是精神的。人不同於螞蟻、蜜蜂等社會性生物,螞蟻、蜜蜂一出生生理形態就有差別,這些生理形態的差別一出生就決定了它們在它們的社會裏的分工,有的生下來就是工蟻、工蜂—天生的勞工,有的生下來就是兵蟻—天生的戰士,有的生下來就是雄蜂—天生的種子選手,有的生下來就是蟻後、蜂後—一輩子的任務就是生育。而人,每個人的人性都是完全相同的,而且99%的人,絕大多數的人,先天智力、體力沒有太大差別,理論上講,沒有一個人是不可替代的,任何一個人都可以做其他任何一個人做的事,人是無差別的,差別的是人與人之間對“資源”的控製、占有不同,這個“資源”指知識、機會、人力、物力、財力等。人性的無差別和人對“資源”的控製、占有的差別之間的矛盾大概是人類社會有史以來一切矛盾的根源之一,是人類社會發展演化的根本動力之一。這種差別造成了社會個體生存、發展的條件、環境的差別,自然的,在國家機器、法律的保護下,擁有“資源”的人們就會製定規則,采取各種手段、措施、方法,將缺乏“資源”的人們組織起來,形成社會分工和各種差別,提供“資源”使缺乏“資源”的人們得以生存,作為交換,被組織起來的缺乏“資源”的人們就要按照被製定規則、社會分工來運作,為擁有“資源”的人們生產更多的“資源”,同時自己也得到些生存、發展的環境和條件,這就是社會有機體發展演化的基本圖像。

在科技不發達,生產力低下的時代,擁有“資源”的與缺乏“資源”的之間的差別巨大,擁有“資源”的與缺乏“資源”的之間的“合作”形態是極為殘酷的,往往是對相對弱勢的人群無情的剝削。女性相對於男性在體能上相差很大,在依靠體能生產的時代,男性對女性的壓迫尤其殘酷。我們中國人都稱自己是炎黃子孫,這不僅僅是個文化符號,可能大家真的和那些遠古的部落首領有血緣關係,因為那時的奴隸製,部落首領可以隨意和女奴發生性關係,而男奴隸是沒有性交權利的,所以隻有部落首領的基因得以流傳下來。隨著科技的進步,生產力的提高,“資源”的意義發生變化,擁有“資源”的與缺乏“資源”的之間的差別在不斷減小,擁有“資源”的與缺乏“資源”的之間的“合作”形態也不斷變得文明。特別在高科技的時代,人們普遍解決了生存問題,更多的集中在發展上,原為“資源”中很重要的“知識”一員,或是免費散布於互聯網之上,或是很便宜的包裝成軟件銷往世界各地,已為全世界大眾所有。前麵講到,人本質上是感性的、精神的,人一旦解決了生存問題,物質的東西是手段,不是目的,這一來擁有“資源”的賴以“要挾” 缺乏“資源”的就少了不少張王牌,可以講高科技時代的到來就標誌著大眾時代的到來,從這裏我們就可以看到人類社會、人類文明的發展趨勢—人性的平等終將逐漸得以伸張。

所以民意中有感性的成分,也有理性的成分,更有精神的成分,其發展趨勢是逐漸使人性的平等得以伸張,這就決定了政治也要反映出民意的各種成分和發展趨勢。政治除了民意中的主流,對民意中的支流也要考慮,要考慮支流和主流力量的對比和變化,特別要考慮支流和主流的差別,如果支流和主流截然相反,而且相當有力量,那麽就有可能最終造成民意的分裂,甚至內亂。當然,不是什麽時候民意都是可以控製的,社會、民意的發展變化有其內在的規律,是不以人的意誌為轉移的,當察覺到以前的政治或許違背民意,以至於現在造成了民意的分裂,再想糾正有時或許來不及或根本不可能,那也沒辦法,隻有讓社會、民意按照她內在的動力、規律去發展,讓她自己去形成新的平衡,因為曆史終究是人民去創造的,不是能由幾個人能控製得了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武勝 回複 悄悄話 民意是可以塑造的,它是傳播領域的工作對象. 僅僅跟隨民意,至多不過是個平庸的執政者.發人所之未見,洞科學之先機,引領國家朝符合人們根本和長久的利益方向走,這才是為政者應當做的.你的"資源說"有些道理,但是現狀還沒有那麽樂觀.全球來說,人的生存問題依然嚴峻.
大宗師 回複 悄悄話 “絕大多數的人,先天智力、體力沒有太大差別”或者“任何一個人都可以做其他任何一個人做的事”不包括性別差別,本來寫的時候也想著說明一下的,但後來忘記了,不過想來這是常識,也沒太在意,既然有人提出,那麽就說明一下。
tingtel 回複 悄悄話 1. “絕大多數的人,先天智力、體力沒有太大差別”
2. “女性相對於男性在體能上相差很大”

????????????????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