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闊天高

海外的生活大體上是充實的,有時候卻也難免寂寞。雖然接受了他國的教育和文化,可是骨子裏卻依然是中國人。讓我們彼此交流,攜手相伴。
正文

轉載:人權也是國力──讀劉亞洲析伊戰 作者:易中天

(2007-09-24 14:01:44) 下一個
特喜歡易中天老師的講座談話,特意轉載過來,可以平時多看幾次。

來自:http://forum.chinesenewsnet.com/archive/index.php/t-143671.html

人權也是國力──讀劉亞洲析伊戰
   易中天
  
  劉亞洲將軍解析伊戰的文章(準確的說是訪談錄)《一場充滿問號的戰爭》,我是在報上看到的。我這人不大看報,這次卻是例外,每天盼著報紙來,來了就直奔劉將軍的文章而去。七天讀完,便得出了如標題所示的結論。但要說清楚,這個結論是我得出的,不是劉亞洲將軍得出的,他也沒說這句話。因此,本文如果有什麽問題,自然與劉亞洲無關。
  文章一開頭,劉亞洲就說了這麽一句話:“這場戰爭有點戲劇化”。所謂“戲劇化”,照我的理解,就是說,美國人這次入伊倒薩,雖然也是一場實實在在的戰爭,卻怎麽看怎麽像演戲。因為正如劉將軍所言,在整個伊戰過程中,既無像樣的“戰”,亦無有效的“爭”,隻有形式上或者象征性的“鬥”。而且,鬥,也不是壯漢打壯漢,公雞鬥公雞,是拳王打侏儒,警察抓嫌犯,隻不過那“警察”是自封的,沒有得到授權,“嫌犯”的“罪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後來也沒找到。但整個過程就是這樣:拳王一揮手,侏儒就嚇癱;嫌犯一中彈,圍捕就結束。世界矚目的伊拉克戰爭,竟然有如一部好萊塢的“警匪片”。
  這裏麵當然有多方麵的原因。比如軍事力量完全不對稱,是“導彈對子彈,衛星對準星”。何況在此之前,美國人實際上作了長達十二年之久的準備。十二年的封鎖、製裁、禁飛、轟炸、偵察,使伊拉克整個國家和民族(包括軍隊)的心理都受到重創,“伊拉克就像一間搖搖欲墜的小屋,輕輕一推就會坍塌”。但即便如此,美國人也沒有掉以輕心,而是放出一群猛虎撲向那毫無反抗能力的羔羊。事實上,“由伊軍的糟糕表現,美軍真正的戰力並沒有表現出來”,“猛虎”也並非都派上了用場。比如“全世界充滿好奇和期待的、美軍唯一也是全球唯一的數字化第四師”,就“英雄無用武之地”,以至於第四師的士兵調侃說:“第四師如果要參加戰鬥,就隻有向第三師開火了”。其實第三師又如何?“幾乎沒有實質性作戰”。用劉亞洲的話說,他們實際上是去做秀的。美英打敗伊拉克,靠的是空中力量,而且是先聲奪人,壓倒優勢,成千上萬的飛機導彈鋪天蓋地而來,僅第一天就投下精確製導炸彈一千餘枚,相當於科索沃戰爭中一周的投彈量,打得原本就沒有還手之力的伊拉克氣都喘不過來。可以說,美國人這一回,是殺雞用了牛刀。
  然而問題也正在於此:明明知道是殺雞,為什麽還要用牛刀?
  一種解釋是:為了確保必勝。這種說法雖然也有道理,但經不起推敲。實際上,但凡有組織、有預謀、有計劃地挑起戰爭者,哪一個不是務求必勝?卻未必都用牛刀,或者用了牛刀卻未必都能取勝,更未必都勝得如此迅速,沒有懸念。比如蘇聯打阿富汗、俄羅斯打車臣,單從雙方軍事力量的對比來看,同樣是拳王打侏儒,警察抓嫌犯,結果卻完全兩樣。阿富汗戰爭,是“侏儒”把“拳王”趕回了老家;車臣戰爭,則是“嫌犯”把“警察”拖進了泥潭。劉亞洲將軍算了一筆賬:同樣是超級大國,在同一個戰場(阿富汗)和同一個對手作戰,蘇聯出兵一百五十萬,耗時十年,傷亡五萬,最後一敗塗地,國勢從此一蹶不振;美國動用特種部隊千餘人,隻用六十一天功夫,死亡十六人(且均非死於正麵交戰),就徹底消滅了塔利班。一百五十萬和千餘人,十年和六十一天,五萬和十六人,這是何等懸殊的對比!然而結果卻正好相反:出兵多、耗時長、傷亡重者敗,出兵少、耗時短、傷亡輕者勝。這說明什麽呢?說明美蘇兩大軍事體係根本就不可同日而語。美國是“真老虎”,蘇聯卻是“紙老虎”。伊拉克這一次敗得如此之慘,原因之一,就因為“伊拉克是一個陸海空三軍全麵‘蘇’化的國家”,伊軍是完全按照蘇聯模式創建的軍隊。所以,伊拉克敗給了美英聯軍,其實也就是以蘇聯為首的武裝集團敗給了以美國為首的武裝集團,美國的戰爭理念戰勝了蘇聯(也包括蘇式的)戰爭理念。十幾年來,美國打了多次戰爭,海灣、波黑、科索沃、阿富汗,次次宣布了這種勝利。現在,幾乎已沒有人懷疑蘇美兩種軍事體係和戰爭理念誰優誰劣,就連俄羅斯人也不懷疑。
  那麽,它們的本質區別在哪裏?
  我認為,在於對人尤其是對人的生命的態度。蘇聯是不在乎人的。它甚至打的就是人海戰術。一百五十萬將士,說派出去就派出去了,雖然是“先後”。直到傷亡五萬之眾,實在打不下去了,這才撤兵。美國卻相反。戰爭伊始,就把盡量避免人員的傷亡放在了首位,包括盡量避免敵方人員的傷亡。和兵不厭詐、濫殺無辜的 “戰爭慣例”相反,在這次伊拉克戰爭中,美國人“每一次攻擊都要事先告訴對方,然後在盡量減少平民傷亡的準備中,用精確製導炸彈打擊敵方的軍事政治目標,而且還要盡量少傷對方的軍事人員”。至於盡量避免己方人員的傷亡,自然更是題中應有之義。一個連敵人的生命都要珍惜的武裝集團,豈有不愛惜自己將士的道理?於是美國人沒有萬無一失的把握決不輕易動武,即便動武也盡量不動用地麵部隊,而且明知是殺雞還要用牛刀,因為他們“寧可毫不在意地扔掉一百噸炸彈,但不肯輕易地付出一個人的犧牲”。
  一個人的生命比一百噸炸彈更珍貴,這就是美國的戰爭理念。劉亞洲將軍告訴我們,美國人有著“一貫珍惜生命的傳統”,而且在曆次戰爭中都是人員傷亡最少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國參與了除蘇德戰場外所有重要的戰役,並在決定性戰役中起主導作用,但人員傷亡隻有三十萬,占總傷亡人數的千分之三,遠遠低於日本的六百萬,德國的近千萬,蘇聯的二千萬,中國的三千萬。實際上,“一個世紀以來,美軍參與了世界上所有的大規模戰爭,從來沒有遭受到比對手更重大的傷亡,而且傷亡越來越少,直至零傷亡”。如果說,在朝鮮和越南戰場(這是美方投入兵力最多也敗得最慘的地方),美國還派出了大量地麵部隊,那麽,這一次在伊拉克,為數不多的陸軍卻是參戰而不作戰。在空中打擊泰山壓頂般地掩護下,地麵部隊遇險則繞,一路狂奔,兵不血刃地直取敵國首都,從而把傷亡減到最少最少,使戰果變得最大最大。
  這種“勝利”,實在是太驚心動魄了。
  美國人能夠如此麻利地搞掂一場戰爭,視顛覆他國政權如囊中探物,取人首級而不傷己身,當然是因為“美軍始終緊扣軍事革命的脈搏,不敢絲毫落後”,因此多財善賈,長袖善舞,打遍天下無敵手。但問題是,其他國家難道都是不知落後或甘願落後,一心一意等著挨打,束手就擒的?怎麽就總也跟不上“世界潮流”,而且一差就差了十萬八千裏呢?
  這裏麵當然也有很多原因,比如龜兔賽跑的故事裏,兔子輸給了烏龜,是因為驕傲,而美國這隻“兔子”卻連盹都不打一個,“烏龜”們自然追不上。但美國不打盹,蘇聯就打盹了?美國是“兔子”,難道蘇聯不是?當然也是,否則怎麽會去打阿富汗,又怎麽敢打阿富汗?那麽,為什麽跑來跑去,最後隻剩下了一隻“兔子”,另一隻卻變成了“烏龜”?
  原因就在於這兩隻“兔子”的想法不一樣。蘇聯是隻要能稱霸,流血犧牲在所不惜。美國呢,霸也是要稱的,卻不想死人,至少是不想多死,很在乎死多死少。這就逼得他們千方百計發展軍事科學技術,發明製造諸如精確製導炸彈、無人駕駛飛機之類的東西,逼得他們大力發展空軍,盡量避免陸戰,盡可能地通過信息戰、心理戰來打擊對方。也就是說,由於美國珍惜生命尊重人權(當然首先是美國人自己的人權和生命),結果反倒增強了軍事力量和戰鬥力,已到了可以不費一兵一卒就橫行於天下的地步。
  實際上這也是美國這個國家在短短二百多年間由一個大西洋彼岸的鬆散聯邦迅速崛起為稱雄世界的超級大國,現在又變成唯一的超級大國的原因之一。我們知道,美國這個國家的建立是有些與眾不同的。它是先有《獨立宣言》,再有《聯邦憲法》,最後才有聯邦政府。然而美國的建國日卻定在聯邦政府成立、合眾國正式成為一個國家的十三年前,即1776年的7月4日。這是他們發表《獨立宣言》的日子,而《獨立宣言》最重要的精神是: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賦予他們一些不可剝奪(轉讓)的權利,其中包括生命權、自由權和追求幸福的權利。為了保障這些權利,人類才在他們中間建立政府。也就是說,這個國家自建國之日起就把人權置於至高無上的地位,並由此而凝聚了國民,增強了國力,壯大了國勢。
  毫無疑問,美國的人權也不是沒有問題的。細數起來,也會有一大堆。但美國不夠尊重他國人權(比如虐待伊拉克戰俘),總歸珍惜本國士兵生命(看看《拯救大兵瑞恩》就知道);過去人權狀態不好(比如歧視黑人和婦女),現在總在改正(至少不敢公然歧視)。這就夠了,即足夠使它自己強大起來了。比方說,把在他國(比如納粹德國)受迫害的科學家吸引到美國來為其所用,想方設法“不戰而屈人之兵”,既達到戰爭目的又不損兵折將等等。
  可見人權也是國力。對人權的尊重,對生命的珍惜,都將直接轉化為創造力、生產力和戰鬥力。誠然,有戰爭就會有犧牲,死人的事情是難免發生的。但戰爭的目的決不是殺人,更不是人死得越多越好,而是相反。古人雲:“從古知兵非好戰”,我們也可以跟進一句:“自古善戰非嗜殺”。不要以為拋頭顱、灑熱血、敢於犧牲就好,更不要把自己人民和戰士的生命不當回事。劉亞洲將軍說得對:“國不知有民,民就不知有國”。美軍在伊拉克,一路凱歌,如入無人之境,沿途路不破,橋不炸,雷不埋,根本就沒有也不必擔心陷入“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當然不會有的,因為伊拉克人民完全犯不著為那個從來就不把他們當人看的家夥賣命。 “地球上所有的戰爭都是人的戰爭”,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將來誰更尊重人權、珍惜生命,誰就更容易取勝,反之則敗。蘇聯人的軍事體係和戰爭理念也好,薩達姆及其專製政權也好,輸就輸在這裏!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