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刹海的家

行到水窮處 坐看雲起時
個人資料
正文

英年早逝的電影鬼才法斯賓德 zt 歐攬 (圖)

(2007-06-10 14:45:56) 下一個





1982年6月10日,德國電影界的一顆巨星隕落。他曾被稱為是“新德國電影運動的心髒”、“德國電影的神童”。他是個電影天才、全才,不僅編導自己的大部分影片,有時還掌鏡攝影、剪輯,甚至親自配樂。同時,他頗受爭議的私人生活也為電影創作帶來了靈感—他就是德國著名導演法斯賓德。



從小缺乏父母之愛

1945年5月31日,萊納•維爾納•法斯賓德(Rainer Werner Fassbinder)出生於巴伐利亞,父親是個醫生,母親是個兼職翻譯。法斯賓德出生的年代,正是德國最窮困混亂的時期。五歲的時候,父母離異,小法斯賓德由母親撫養,法斯賓德從小就缺乏父母之愛,這便造就了他孤僻的性格。


1964年,法斯賓德決定中斷中學學業,進入慕尼黑一家戲劇學校學習表演,當時的同學中就有後來德國第一女星、也是法斯賓德日後的愛將漢娜•許古拉。同時,法斯賓德時而做演員,時而做助理,並通過大量的影片觀摩,積累著自己的電影經驗。當財源匱乏的時候,法斯賓德也毫不介意地繼續在低級酒吧和外籍工人區拉客賣淫,與他同居的女人也是一樣,據說他早期的幾個劇本就是女友接客的時候在對門的酒吧裏寫成的。


走入電影圈

1965年,20歲的法斯賓德開始了自己電影的第一步,拍攝了短片《城市流浪漢》(Der Stadtstreicher),從此踏上了不平凡的電影之路。


1968年,法斯賓德領導著一批演員創立了“反戲劇”劇團。在他的領導下,這個“反戲劇劇團”成為當時德國風起雲湧的先鋒派劇團之中最突出的。法斯賓德組織、創作、導演、主演了大量先鋒派舞台劇,為日後的電影攝製準備了堅實的基礎。和瑞典的戲劇電影大師因格瑪•伯格曼相類似,這個穩定的團體為低成本高效率的電影製作提供了基本保證。


1968年之後,法斯賓德便帶領著10餘名“反戲劇劇團”的成員創作了一係列轟動德國影壇的優秀電影,共同發起了著名的德國“新電影運動”。此後的數年中,法斯賓德的創作力量勢不可擋,而以他為首的電影攝製團隊也以驚人的高效運作聞名。在高效高產的工作中,法斯賓德逐漸把身邊的工作人員結合成一個高速運轉的創作機器,而他,也理所當然地成為了這台機器的發動機、大腦和心髒。而為了持續旺盛的創作動力和高效率的工作激情,法斯賓德也同時開始了他常年的自我摧殘。


電影界少有的高產導演


瑪利亞•布勞恩的婚姻


在法斯賓德14年的拍片生涯中,總共執導過41部電影。他的作品擅長結合好萊塢類型片和國度的風格化傾向,對德國社會抱敏感的批判態度。一方麵追求布萊希特的疏離感,不讓觀眾入戲,另一方麵采用通俗劇的手段,並將俗氣推到極致,以製造戲劇效果。在決定性的1969年,處女作《愛比死更冷》(Liebe ist kälter als der Tod)問世,該片由法斯賓德自編自導自演,在當時電影界引起了巨大的反響。


1970年,法斯賓德拍攝了自傳色彩的影片《當心聖妓》(Warnung vor einer heiligen Nutte),表現出他作為導演的自我意識。這是法斯賓德的第一部自傳影片,也是他與自我進行的一次痛苦的決裂,成為法斯賓德電影的一個裏程碑式的標誌。


1971年的《四季商人》(Der Händler der vier Jahreszeiten),是法斯賓德早期的經典之作,法斯賓德憑借這部影片走出了個人的世界,而開始肩負起一個藝術家的社會責任。影片曾被稱為“戰後最好的德國電影”、“多年來出現的最重要的德國電影之一”。 在此後的影片中,法斯賓德拍攝了眾多社會現實題材影片,以批判的眼光、通俗的手法,觀察、反映德國社會現實中的種種弊病。


同時,法斯賓德的影片也開始了由早期的男性視角、男性世界向女性視角、女性世界的過渡。


女性三部曲達到藝術巔峰




1978年,法斯賓德拍攝了他最成功最受歡迎的著名作品《瑪利亞•布勞恩的婚姻》(Die Ehe der Maria Braun)。在這部好萊塢情節劇色彩濃重的影片中,法斯賓德以一個女人短短一生為主線,把個人的婚姻、命運與德國的社會興衰緊緊聯係在一起,既塑造了一個生動的人物,又展現了社會和曆史,成為德國婦女命運的縮影,取得了極大的成功。影片不僅取得了轟動的票房效應,而且獲得多項獎項,成為法斯賓德影片中少見的既叫好又叫座的佳作。



此後,法斯賓德又以此為出發點,拍攝了同樣以50年代德國社會現實為背景的女性電影《勞拉》(Lola)和《維洛尼卡•福斯的欲望》(Die Sehnsucht der Veronika Voss),完成了他女性立場和視角的德國50年代背景的女性三部曲。


此外,與《勞拉》一樣拍攝於81年的二戰背景的《莉莉瑪蓮》(Lili Marleen),在背景年代上甚至也可以算是這三部曲的一個序幕,影片同樣也獲得了空前的成功。


就在他拍攝三部曲的同時,精力超人的法斯賓德還在79-80年完成了他另一套輝煌的巨作:14集,15個半小時,耗資高達1300萬馬克的電視連續劇《柏林亞曆山大廣場》(Berlin-AlexanderPlatz)。三部曲表現的是50年代的德國曆史社會現實,這套劇集則是展現20年代末經濟危機時期德國現實的宏大曆史畫卷;三部曲展現的是女性視角和女性立場,而《廣場》展現的則是法斯賓德自己的視角和立場。兩項宏大的影像工程取得了無以倫比的輝煌成功,法斯賓德也在來自德國各界的歡呼聲中登上了他藝術生涯的最高峰。法斯賓德也因此當仁不讓地成為了德國電影的領軍人物。



三十七歲英年早逝

1982年6月10日,法斯賓德被其女友發現斃命於自己的臥室內。法斯賓德終於死於他長時間的慢性自殺——長時間毫無節製的工作、暴飲暴食、大量吸煙、過度酗酒、糜亂的雙性生活,超量毒品、安眠藥、興奮劑,法斯賓德一生保持著對自己身體持續的摧殘。


去世的前十天,法斯賓德剛過完自己37歲的生日。法斯賓德這顆巨星的殞落也為德國“新電影運動”畫上了一個令人惋惜的句號。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