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刹海的家

行到水窮處 坐看雲起時
個人資料
正文

解讀“才女”張艾嘉:知性女人的新愛情時代zt - 她後來的先生和羅大佑

(2006-11-14 06:18:59) 下一個


張艾嘉與丈夫王靖雄


2004年剛一開始,張艾嘉就憑她的新作《20、30、40》成為全中國最受矚目的演藝人士,因為這部由她自編自導的電影入選了今年2月份的柏林電影節,並成為唯一入圍競賽單元的中國影片。她在影片裏探討女性知性與深刻的一麵,生動地敘述了她們的愛情和生活。《時代》雜誌日前也曾報導過她——“這位資深藝人可能才剛臻至黃金時期;張艾嘉一直不斷地往上爬,是名副其實的東方藝人,堪稱是永不褪色的旭日。”

  張艾嘉——全亞洲最有名的女演員之一,她主演的電影曾經記錄著中國台灣電影最輝煌的一頁;她是令女人羨慕、男人愛慕的才女歌手,那首《愛的代價》曾經唱紅了一個時代;她是目前華語圈最好的女編劇、女導演,《新同居時代》、《心動》、《少女小漁》是當之無愧的經典之作。今年她的《20、30、40》又成為唯一入圍柏林電影節競賽單元的中國影片。但她分明又是個平凡的女人,她喜歡穿簡單的T恤和工裝褲,不施粉黛,聲音輕柔,無意中流露出一種歲月曆練後的美麗與智慧;在訪問期間,看著她泯一口咖啡,爽朗地笑笑,前塵往事似乎都在言談揮指間一笑而過。

  20歲的失敗婚姻:我覺得並不是愛一次就要結一次婚,所以男人都很生氣。

  記者:其實《20、30、40》說到底還是在講男人與女人的話題,在你的現實生活中,男人究竟扮演了什麽位置?

  張:20歲時,我當然希望男人可以給我一個浪漫的情懷,安定的未來,所以男人就變成很重要。對我來講,愛情非常重要,它是我工作和生活的動力,所以25歲我就結第一次婚了。但你突然發覺不對,不是這個男人不對,而是婚姻對我來講不對,不是那麽回事情。如果我從25歲開始,就做一個太太我會很不快樂,所以我就很自私地過了兩三年,然後離婚了。我覺得男人和我應該是平等的,不應該依賴所謂的婚姻關係交往。當然你可能遇到喜歡的男人,但我覺得並不是愛一次就要結一次婚。我絕對不相信戀愛就要永遠在一起,我一直都很堅持這一點,所以男人都很生氣。(笑)男女關係我看得更為寬一點,就是我們不需要都把對方綁死。那麽男人重不重要呢?還是重要的,所以我一直在等待一個人,可以跟你有一樣的想法,終於我在30多歲時等到這樣一個男人,很快就結婚了,還生了孩子。

  30歲的一見鍾情:我失戀時不會逃避,我就要去麵對那個人,直到麵對到麻木了為止。

  記者:你第一眼見到他時,是否有一種感覺:對,就是他了?

  張:對,所以許多人都不知道他是從哪蹦出來的,人家知道我懷孕的時候,大概都在猜,你猜他他猜你。打電話問是你的嗎?是你的嗎?後來才知道,原來是他,不認得。

  記者:他做什麽職業?

  張:就是一個普通的商人。這個男人很有自信心,所謂自信心就是他從來沒把我是電影明星當回事,認為我就是一個女人,然後工作做得很好。他也從來沒有一天打8個電話,說你在哪裏。他對自己也很有信心,所以走出去,別人叫他張先生,他笑著跟我說:“人家叫我張先生喔。”再比如我和他出去被別人照了照片,他說:“這沒辦法,因為在外麵,這是一個公共場合,但如果有人衝到我家裏來照,我就會扁他。”你就會知道這是一個非常簡單、理性、冷靜的男人。

  記者:你的家庭非常幸福,那如何在電影中演繹一個遭遇婚姻失敗的女人,你是如何看婚外戀的?

  張:夫妻之間,我們都常常忘記去檢查一下,大家都覺得在一起就這麽回事,我以前常常逼問我先生:“你怎麽不說你愛我?”他就說:“多肉麻,不要說不要說。”但現在他倒常會說:“你怎麽不說我愛你”,肉麻的東西可以變成一種情趣。我覺得男女之間需要一種情趣。當你們在談朋友時,會覺得肉麻很可愛,但為什麽結婚之後沒有了呢?對我來講情趣很重要,因為我看過太多這樣的困擾,而遇到問題時,大家也不肯去想問題在哪裏。然後大家覺得今天吵完架,明天都沒事了。但其實是有事的,直到有一天出現了第三者,第三者就非常倒黴,因為罪過全在他身上,而問題卻在你們倆身上。

  記者:影片中的施亦梅在麵臨感情受挫時堅強勇敢,在生活中你是否也一直堅強,包括在麵對兒子被綁時,有沒有暗地流淚?

  張:怎麽不會呢,就像電影中的亦梅還是會哭啊,但第二天仍然要麵對。困難總是不計其數,但還是要麵對明天。

  記者:當發生這些事情時,您是如何療傷的?

  張:我有很多方式。或者用工作,先去把痛苦減低;還有一種就是去麵對,比如我失戀,我不會逃避的,我就要去麵對那個人,直到麵對到麻木了為止。

  40歲的女性自覺:我一向都比較主動,對我來講去表達愛是非常自然的。

  記者:《20、30、40》中的三個女人對於愛情的表達都很直接,你也是這樣的人嗎?

  張:是的,我一向都比較主動,對我來講去表達愛是非常自然的,但在一般中國人心目中好像是很不好意思的。我在寫Lily這個角色時,就想表達女人是可以主動的,她在爭取一些東西,不管她做得對不對,但她去做了。

  記者:看了你的影片,我覺得其中仍然流露出一種女性主義意識,就是無論是20歲的夢想,30歲的選擇還是40歲的重新出發,女人最終還是要靠自己,要自強和自立,您是否也在借此表達自己的女性自覺?

  張:謝謝你看懂了電影。這是絕大多數女人都要麵對的問題,所以我會拍這部電影,告訴所有的女人,哎,你得注意一下你自己,你到底想要些什麽?在傳統的生活環境中,女人到了20歲,找個工作,嘻嘻哈哈,然後有個夢想,希望成功,但不成功也就算了,大多數女人就這樣過完一生。但你到底喜歡什麽,要什麽不是很清楚。當然現在女人的自覺已經比過去多很多,不過多自覺也是一種麻煩。

  50歲的一生一世:我告訴別人我不是女強人或者女超人、女鐵人,我還是個人。

  記者:你現在已經跨入50歲了,對於你人生的上半場和下半場你有什麽總結和打算嗎?

  張:始終現在對我來說,最重要還包括善待自己的身體,對自己好一點,這樣才有力量去拚搏去衝鋒。由1974年拍第一部電影《黃麵老虎》開始,我在電影圈衝了30年,回想自己的“上半場”人生,我常常說,幸虧我自己不是一步登天的人,也不是所謂的偶像派,所以我特別用功特別勤奮,一步一步地做到今天,我很開心。我也不是什麽美女,隻知道演戲對我很重要,自己一直都很嚴厲地去對待演藝生涯,我不是做十年八年賺完錢就拍拍屁股走人,我希望電影會是我的一生一世,電影和感情對我都是不可缺的。

  記者:你本身是個事業成功的女強人,與電影中自己演的老公婚外戀的施亦梅很不同,你在生活中要麵臨的是家庭和事業的選擇,難不難?

  張:任何一個現代女人,既要有事業,又要有家庭,並且要在工作中有成績,都是要付出代價的,我們的苦處太多了。當我工作很多的時候,我就腦子嗡嗡的。我告訴別人我不是女強人或者女超人、女鐵人,我還是個人。就像我在寫《新同居時代》的時候,還一邊帶著孩子。我還沒有書房,隻能等到老公和孩子睡覺了,一個人坐在梳妝台前寫寫寫,然後一大早小孩叫了,就起床。現在也是,不過小孩大了,一般都是早上寫。可是大了也有大的問題,別人說小孩大了你就不用管了。錯了,小孩越大你越要和他在一起。同時家裏的長輩也大了,又要人關心了,所以永遠有處理不完的問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