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歸檔
正文

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方法與目標的內在衝突

(2007-02-11 15:05:53) 下一個
問何    發貼心情 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方法與目標的內在衝突

[ 要 ] 馬克思主義哲學包括方法和目標兩個方麵。 “ 方法 ” 是追求無止境, “ 目標 ” 是 “ 最終 ” 意義上的,因此其方法與目標具有內在的衝突性。

[ 關鍵詞 ] 馬克思主義哲學;方法;目標;內在衝突

Inherent Conflict between Methods and Goals of Marxist Philosophy

WANG Wenhu

(Chutian Audio & Video News, Suizhou ,Hubei 441300, China )

Abstract: Marxist philosophy including two aspects, that is methods and goals. "Method" is the pursuit of endless, and "Goal" has the sense of "the ultimate". Thus, there is inherent conflict between its methods and goals.

Key words: Marxist philosophy; methods; goals; inherent conflict

傳統觀念將馬克思主義分為三個組成部分,但是在我看來,它其實隻包括方法論發展目標論兩個方麵。

從方法論 講 ,所謂馬克思主義就是辯證法,講量質互變,講矛盾,最後講否定之否定;

從發展目標上看,所謂馬克思主義就是共產主義理論或者說就是科學社會主義,它講通過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之間的鬥爭最終使人類社會進入自由王國,即共產主義。

但是辯證法與共產主義論含有一種內在的衝突。因為前者回避終結狀態,主張一切都是過程,而後者則將發展的目標定為作為自由王國的共產主義,強調共產主義的不可避免性,也就是所謂的曆史必然性。



馬克思主義哲學有 “ 終結思想 ”

當我們講辯證法回避終結狀態,主張一切都是過程時,辯證法的擁護者們大概是不會反對的。但是當我們說,共產主義論主張最終狀態,強調共產主義是人類的必然歸宿論時,許多人就會持反對態度。 如有一種觀點認為,恩格斯在《路徳維希 ﹒ 費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一文中這樣說過: “ 曆史同認識一樣,永遠不會把人類的某種完美的理想狀態看作盡善盡美的,完美的社會,完美的 ‘ 國家 ’ 是隻有在幻想中才能存在的東西。 ” 它由此得出結論說:馬克思和恩格斯沒有終結思想。因此本文研究的重點應該放在馬克思主義有無 “ 終結思想 ” 這一點上。

從辯證法的觀點看,馬克思和恩格斯不容許有 “ 終結思想 ” 。但是作為革命家,馬克思和恩格斯的確有 “ 終結思想 ” 。在《共產黨宣言》中,他們將自己的目標分為兩類:一是近期目標:“使無產階級成為階級 , 推資產階級的統治 , 由無產階級奪取政權”;二是講自己的奮鬥前景:建立“這樣一個聯合體 , 在哪裏 , 每個人的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 近期目標是社會主義,而前景則是更高的社會主義,即共產主義。前者在時間之中,是進入後者的準備階段;對後者,馬列從來沒有用時間來表示,我們下一步的分析將表明,它其實並非屬於時間的,相當於 “ 上帝的國家 ” 。

馬克思和恩格斯明確提出了 “ 最終目標 ” 這一概念。在《國際工人協會共同章程》一文中,馬克思寫道: “ 革命的最終目標——消滅階級 ” 。我認為,這個 “ 最終目標 ” 具有 “ 終結 ” 之意,一是,它規定了馬克思和恩格斯的最高理想,他們的思想再也沒有超出這個目標之外;二是,他們將這個 “ 最終目標 ” 放在曆史之中考察,認為曆史就是起於共產主義並回歸於共產主義的過程,共產主義之中有變化 , 但這種變化並不超出共產主義自身之外 , 因而共產主義就是曆史的極限 , 曆史在這裏終結。更有意思的是 , 在馬克思看來 , 革命是辯證法的本質 , 或者說辯證法在本質上是革命的 . 既然革命有個“最終目標 ”, 那麽辯證法的無止境性不就被限製了嗎?

我們先來看恩格斯。在《反杜林論》中, 他說 , 曆史 是個否定之否定的過程:先是土地公有製,接著就是其否定者,即私有製,最後是對否定者的否定,即比原始公有製高級得多的使生產擺脫了所有製桎梏的 公共占有形式。 這種形式,按恩格斯的理解,就是 “ 人終於成為 …… 自由的人。 ” [1] (443 頁 ) “ 終於成為 ” 難到不意味著 “ 完成 ” 嗎?恩格斯在批判杜林時,講了人類曆史領域的 “ 最後的、終結的真理 ” 問題。他說,這個領域的終結的真理最稀少。在有階級的社會裏,沒有一種道德是具有終結性真理的道德,而隻有在不僅消滅了階級對立,而且在實際生活中也忘卻了這種對立的社會發展階段上, “ 真正人的道德才成為可能。 ” [2](132-134 頁 ) 請大家注意:恩格斯講人類曆史領域的 “ 最後的、終結的真理 ” 最稀少,這句話分明是講有 “ 終結的真理 ”, 它之成為可能就是階級消滅,所謂人類曆史領域的 “ 終結的真理 ” 就是 “ 真正人的道德 ” 。

《 1844 年經濟學哲學手稿》有一個明顯的意義假設:就是以自由自覺的人的本質論為前提觀察現實的人。他從 “ 自由自覺的人的本質 ” 這個最終依據出發,認為資本主義社會的人的本質是不自由的,是異化了的,人變成了非人。那麽共產主義就是要使人回歸到自身,達到自由自覺,所以他說,共產主義是人對人的本質的占有。這樣,他的共產主義公式就是:自由——非自由——自由的回歸。曆史就是 “ 自由 ” 的自我展示過程。 有必要 說一句:黑格爾的絕對觀念就是 “ 自由 ” 。 為了更好地說明問題,我們還是看看《 1844 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的相關論述:

共產主義是私有財產即人的自我異化的積極的揚棄,因而是通過人並且為人對人的本質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會的(即人的)人的複歸,這種複歸是完全的、自覺的而且保存了以往發展的全部財富的。這種共產主義,作為完成了的自然主義,等於人道主義,而作為完成了的人道主義,等於自然主義,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間、人和人之間的矛盾的真正解決,是存在和本質、對象化和自我確證、自由和必然、個體和類之間的鬥爭的真正解決。它是曆史之謎的解答,而且知道自己就是這種解答。

這裏講“回歸”用了
“完成了的人道主義”、
“完成了的人道主義”、
“人和人之間的矛盾的真正解決”等詞,並且說“回歸”是“曆史之謎的解答”。你看, “回歸”
完成了“曆史之謎的解答”。這不是“曆史終結論”嗎?

手稿雖然僅僅是由三個手稿組成的非成熟的著作,但是它與《資本論》關於 “ 資本主義積累的曆史趨勢 ” 所表述的觀點有一致之處:他確定資本主義是公共的、集體的所有製的對立物,這是第一個否定,然後,就是共產主義對資本主義的否定之否定,所謂 “ 否定之否定 ” 就是 “ 自由的回歸 ” 。

綜上所述,無論是馬克思,還是恩格斯,都將共產主義理解為共產主義的自我展示過程。這裏,我們看到,曆史實際上就是 “ 共產主義 ” 的自我運動過程。它像是一個戰士,從原始的簡單態出發,曆經滄桑,最後帶著累累的戰傷,回到了自身。但是回到自身之後,它是什麽呢?它就是它自己。在它之處還有什麽東西?沒有,因為在它之外的曆史就是無。黑格爾的否定之否定是絕對觀念的自我運動,而馬克思恩格斯則將“絕對觀念”換成了“共產主義” , 而“絕對觀念”和“共產主義”有個相同的東西 , 就是自由。

我所理解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包括兩個係統:文本係統和解釋係統。前者就是馬恩哲學,後者就是列寧哲學等等。馬克思和恩格斯死後,他們的學派分成了修正主義和列寧主義等派別。這兩派的對立處很多,但是有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就是如何對待馬克思和恩格斯的 “ 終結目的 ” 這個概念。伯恩斯坦在《階級鬥爭和妥協》一文中,明確寫道: “ 我坦白地說,我對於人們通常所說的 ‘ 社會主義的最終目的 ’ 非常缺乏愛好與興趣。這個目的無論是什麽,對我來說都是完全微不足道的,運動就是一切。 ” 列寧在《怎麽辦?》一書中批判說,宣布最終目的這個根本不能成立就是將共產主義運動轉向資產階級的改良運動。爭論的結果是列寧取得馬克思主義中的正統地位,而伯氏則被視為馬克思主義的叛徒。列寧的《國家與革命》是對《共產黨宣言》《哥達綱領批判》的係統發揮 . 在這本小冊子中 , 列寧將共產主義社會分為無產階級專政和國家消亡了的社會兩個階段。由此他明確提出 " 最終目的 " 這個範疇。 [3] (258 頁 ) 此後 , 他又在別的地方講 : “我們開始社會主義改造的時候 , 應當給自己清楚地提出改造歸根到底所要達到的目的 , 即建立共產主義社會”
[4] (475 頁 )
。到了 1920 年 , 列寧直接講了 " 馬克思改造了過的政治經濟學向我們指明了人類社會的必然歸宿 " 的話 [5] (348 頁 ) 。列寧還非常明確地告訴我們 , 共產主義理論是以辯證法為基礎的。從列寧的這些話中 , 我們可以引出什麽結論呢 ? 由此引出的結論是,他認為作為共產主義者有一個 “ 最終目標 ”, 或者歸根到底的目的 , 這就是共產主義社會。蘇聯哲學家米丁在概括列寧思想的基礎上,將 “ 最終目標 ” 理解為 “ 建設最公正的最完美的社會製度 ” 。 [6] (36 頁 )

總之,我們看到, " 最終目的 ” 文本意義上的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重要概念,同樣是解釋係統中的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重要概念。因此無論從哪種意義上的馬克思主義哲學來看, “ 終結 ” 思想都是存在的。而從文本意義上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到解釋係統中的馬克思主義哲學 , 都將最終目的當作可以實現的社會製度 , 這就出現了米丁所說的 “ 最公正的最完美的社會製度 ”, 一個 “ 最 ” 字 , 就將人類社會送進了終結狀態。


辯證法家馬克思為何會主張 “終結思想”

在馬克思主義哲學中,辯證法就是 “ 破 ” ,就是說,在辯證法麵前沒有一成不變的事物,一切都在改變,開始是量變,後來是質變,也就是否定。我們已經看到,在方法論即辯證法中,馬克思主義哲學追求的是創新 , 事無止境;最高理想論即共產主義就是 “ 立 ” ,就是對 “ 否定 ” 進行 “ 否定 ” ,它追求的則是循環,即從真正的人到真正的人的回複過程 , 也就是 “ 最公正的最完美的社會製度 ” 。確立 “ 最高目標 ” 就是對辯證法的無止境限製。因此,我認為馬克思主義哲學存在著一個方法與目標的內在衝突問題。

在馬克思主義哲學中為什麽會出現這樣的內在衝突?我個人認為,原因有二:從意識形態上講,它是資本主義社會的批判武器, 當著有人宣稱資 本主義社會是最合理的社會時,辯證法就會是更好的批判武器,因它把人類的曆史看作一個發展過程, “ 因此,要精確的描繪宇宙,宇宙的發展和人類的發展, …… 就隻有用辨證的方法,隻有經常注意產生和消失之間、前進的變化和後退的變化之間的普遍相互作用才能做到。 ” [7] (63-64 頁 ) 同時,它又是工人階級的 “ 聖經 ” ,當有人將工人階對將資本主義的 “ 批判 ” 僅限於社會改良時,最高理想論應該說是鼓動窮人們進行革命的良方或者說進行革命的希望。因此兩個方麵,對於馬克思來說,都是需要。而當他將二者結合在一個體係中時,內在衝突自然也就產生了。從哲學概念上講, 它盡管區分了近期 和遠景兩類目標,但是它將遠景理解為在時間中可以實現的,這就不知不覺地將革命的 “ 希望 ” 當作一種 “ 最公正的最完美的社會製度 ” ,就這樣,辯證法就有了自己的止境。

還有一點,就是黑格爾的陷阱。想起了恩格斯對黑格爾的批判。他說:黑格爾哲學有革命的方麵和保守的方麵。 “ 一方麵,它以曆史的觀點作為基本前提,即把人類的曆史看作一個發展過程,這個過程按其本性來說是不可能通過發現所謂絕對真理來達到其智慧頂峰的;但是另一方麵,它又硬說自己是這個絕對真理的全部內容。 ” [8] (64 頁 ) 前者就是辯證法,後者就是絕對觀念的實現,也就是體係。從黑格爾體係中走出來的哲學,如果還留下什麽的話,那就是辯證法。

那麽馬克思和恩格斯是否完全擺脫了黑格爾? 我們可以比較一下:方法 —— 黑格爾:唯心論加辯證法,而馬克思則是:唯物論加辯證法。從黑格爾到馬克思有一個從唯心論到唯物論的轉化過程;目標 —— 黑格爾:絕對觀念的現實,即德國資產階級的王國;馬克思自由王國的實現,即國際工人階級的共產主義的實現,而這個實現即是人類最公正的最完美的社會製度。 從發展方法到發展目標,馬克思和黑格爾有了很大的不同,馬克思是窮人理想的代言人,而黑格爾則是富人理想的代言人。 當著 馬克思用一種對立的意識形態去改造將黑格爾辯證法變成方法時,但是他又不能不滿足工人階級的要求,用工人階級所向往的 “ 最公正的最完美的社會製度 ” 來代替資本家所宣稱的 “ 最公正的最完美的社會製度 ” ,這樣他就難以走出黑格爾的陷阱,即不能克服方法與目標之間的內在衝突。


辯證法的生命力:麵對希望

我並不想拋棄辯證法,同時,我還是一個共產主義者。但是我們必須克服上述內在衝突。傳統觀念將共產主義理解為 “ 最公正的最完美的社會製度 ”, 高唱共產主義一定能實現,以為它能在時間之內變成現實。可現實是 而當斯大林等人準 備用幾代人的奮鬥去實現它的時候,人們得到的是什麽呢?得到的是比共產主義低級得多的現實製度 , 而 “ 希望 ” 卻仍在現實製度之上。

怎樣克服馬克思主義的內在衝突?我認為,
辯證法運動目標也有一個境界。境界比目標更高。不過目標可以實現,而境界隻可意會。辯證法對現實進行批判、進行否定就是在努力實現自己的目標。在實現了的目標中,辯證法能得到 “ 安息 ” ,可當它一覺醒來,卻突然發現在目標之外還有一個更具魅力的世界,這就是共產主義。具有不寧靜性的辯證法於是不顧已經實現了的目標的 “ 勸阻 ” ,毅然超越了目標 , 向著更高的東西跑去。不過作為境界,共產主義隻是人類理想狀態的社會製度 , 是人類的希望。它有如誇父所追趕的太陽。誇父總在接近太陽,但永遠不能抱著太陽。人類社會就是在朝著希望奮進的過程,每進一步,都能獲得更多的自由,但是 “ 希望 ” 永遠在人類已經獲得的 “ 最自由 ” 共同體之上,因而人類麵對的永遠是希望,永遠都要奮鬥。

國際共產主義運動有兩個教訓:隻要境界,把境界當作目標,結果將辯證法運動當作誇父的奔跑,蘇聯解體的原因當然很多,但是它與誇父的奔跑有關;隻要目標,結果辯證法運動因被固定 “ 果實 ” 之中而失卻不寧靜性。教訓讓我們這樣理解辯證法,它有目標,所以會靜止下來,鞏固勝利果實;更有境界,所以當它實現一個目標有了滿足感時 , 突然有一個更甜蜜的聲音對它進行 “ 引誘 ”——“ 來呀 , 這裏更好 !” 而當辯證法由 “ 此好 ” 進入 “ 更好 ” 時,那個聲音仍然在它之外。辯證法的生命力就是四個大字:麵對希望。

參考文獻:

[1]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 3 卷 [M].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

[2]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 3 卷 [M].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3] 列寧選集:第 3 卷 [M].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

[4] 列寧選集:第 3 卷 [M].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

[5] 列寧選集:第 4 卷 [M].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

[6] 國外哲學資料:第 6 輯 [M]. 北京:商務印書館, 1982 .

[7]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 3 卷 [M].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8]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 3 卷 [M].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