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歸檔
正文

唯物主義的邏輯錯誤---物質有主觀能動性嗎

(2007-01-07 13:17:56) 下一個

唯物主義的邏輯錯誤

——物質有主觀能動性嗎?

仁 澤

摘要: 本文明確闡述了物質和意識兩個概念的內涵和外延,用反證法嚴格而清晰地認證了物質與意識的關係,能夠輕鬆地說服那些頑固的唯物論者。

關鍵詞: 物質 物體 運動 意識 主觀與客觀

引言:我們回顧一下古今中外的哲學史,就知道:中國哲學兩千多年以來,一直是以佛教和道教的經典為主,以儒教的經典為輔的。其實,釋迦釋尼、老子、孔子的思想用哲學這個概念是不夠恰當的,他們都是知行合一的教育家,而以後所謂的哲人們,隻不過是對古聖賢的經典作了一些詮釋的學者。而西方哲學是哲學家在觀察物體現象與精神現象的基礎上創立的精神產品。西方哲學是哲學家們的主觀精神境界。幾乎可以說,有多少位哲學家,就有多少個哲學體係。即使同一哲學流派的哲學家,在解釋世界時也是有區別的。 16世紀以前,哲學家都是神學家,哲學一直是神學的婢女。文藝複興以後,絕大多數的哲學家是二無論者,他們仍然是有宗教信仰的哲學家,隻是到了18世紀,法國啟蒙運動時期,有個百科全書派,這些出版社的編輯如狄德羅等,成為徹底的唯物論者、無神論者。當時啟蒙運動的重要人物盧梭批評他們的學說是庸俗的學說。19世紀初,青年黑格爾學派中,其內部充滿著革命派與自由派以及唯物論與唯心論的矛盾,這個學派流行了一二十年便分化瓦解了,其中的革命派轉變為唯物主義者,他們的代表者是費爾巴哈和馬克思。

費爾巴哈否認基督教關於靈魂不死和死後升天或下地獄的說法,但他不象無神論者那樣徹底的否定上帝,他把自己的哲學稱為人本學,他說:“上帝的本質就是人的本質”。“真正的宗教隻能是人本學的宗教——愛的宗教”。恩格斯嘲笑道:“費爾巴哈的愛的宗教隻是一個老調子:“彼此相愛吧!不分性別,不分等級地互相擁抱吧!——大家和氣一團地痛飲吧!”(這裏說的“老調子”可被理解為基督教關於愛的說教。)

馬克思偏向唯物主義是當時曆史發展環境決定的。其一,當時科學家們幾乎都在研究自然科學,科學技術的發展帶來了工業革命。馬克思受了自然科學發展的影響。其二,當時整個歐洲的戰爭愈演愈烈,有產階級和無產階級的矛盾日益尖銳和激化,推翻舊的思想體係是無產者們推翻舊的統治的革命需要,新的思想體係是革命者們的思想武器,而新的思想體係是否正確並不重要。馬克思恰好成為那個特殊曆史時期的新的思想體係的建立者。

當馬克思主義思想傳播到災難深重的中國時,中國人把災難造成的原因加罪於中國的傳統文化、宗教和封建統治,一股腦兒擯棄這些傳統的東西,而幾乎是全盤接受了西方的科學技術和馬克思的唯物主義思想。馬克思的思想影響了這個多災多難的國度大半個世紀,直到 20世紀80年代思想解放,中國哲學界才逐漸擯棄了前蘇聯人日丹諾夫關於“哲學史是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兩軍對陣”的定義。但是,半個世紀以來,唯物主義思想已在中國人的心中根深蒂固,更可悲的是現代的教育界仍然在給學生灌輸唯物主義思想。




唯物主義者認為:世界的本質是物質。世界統一於物質。物質的唯一屬性是客觀存在性,即物質的定義是客觀存在。物質是無限的、永恒的、絕對的。(《辭海1999年版) 

    需要注意的是:物質和物體是兩個概念,不能混為一談。物體是物質實體;而物質是物體及其運動的本質。物體是具體的概念,物質是抽象的概念。物質是客觀存在,物體及其運動是客觀存在的某種東西或某種狀態。 

        唯物主義者認為:物質是對一切物體及其運動的最高抽象和概括,也可以說,物質是對世界的最高抽象。

        還需要澄清的是:運動是物體的根本屬性,而不是物質的根本屬性,這是因為物質的唯一屬性是客觀存在性,不可能又多出一個根本屬性。 如果沒有具體的物質實體,那麽誰在運動?

        唯物主義者還認為:意識是高度發展的特殊物體——人腦的機能和屬性。簡而言之,意識是物體的運動及其相互作用而產生的。

        現在,我們用形式邏輯來看一下物質和意識的關係。數學家歐拉用圖解來表示任何兩個概念在外延間可能具有的關係隻有五種。假設概念AB,則它們所有可能的關係如下:

 

同一關係
   上屬關係  下屬關係   交叉關係   不相容關係

根據物質和意識各自的定義可知:物質真包含意識(圖二  上屬關係)

  現在我們來做一下推理:1:物質真包含意識 (圖二)。
                        命題2:物質的唯一屬性是客觀存在性。
                        結論:意識是客觀存在的。此結論與意識的主觀性相矛盾。

    馬克思又認為:意識有主觀能動性,不僅反映並可改變客觀物體(非物質)世界。

      我們再來做一次推理:命題1:物質真包含意識。
                       命題2:意識有主觀能動性。
                       結論:物質有主觀能動性。
此結論與物質的客觀性相矛盾。

        唯物主義者把物質作為世界的最高抽象和概括,那麽,物質是否有主觀能動性呢?如果物質沒有主觀能動性,物質就不是世界的最高抽象;

如果物質有主觀能動性,物質和上帝這兩個概念就沒有任何區別。物質是無限的、永恒的、絕對的;上帝也是無限的、永恒的、絕對的。物質是客觀存在,上帝也是客觀存在。物質創造了一切;上帝也創造了一切。

    人類的五種感覺器官(眼耳鼻舌身)所感覺到(經驗到)的是物體及其運動。科學家用最精密的儀器所能觀測的也是物體及其運動。而物質就象上帝一樣,是一個完全抽象的概念。物質的無限性、永恒性、絕對性已經使物質成為形而上的東西,是主觀想象的,也是無法用實踐檢驗的。而意識是形而下的東西。

        按照馬克思的邏輯,物質包含了客觀物體世界,也包含了人類(意識),也可以說,物質創造了客觀物體世界,也創造了人類(意識),所以,物質不僅有客觀存在性,也具有主觀能動性。總之,馬克思的邏輯錯誤是顯而易見的。

現在,我們從科學的多個角度來探討一下物體(不是物質)與意識的關係:(A)牛頓第一定律是一切自然科學的基礎,若此定理不能成立,則整個自然科學大廈都將倒塌。牛頓第一定律的內容是這樣:任何物體都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直到其他物體對它作用的力迫使它改變這種狀態為止。讀者注意“迫使”兩字,說明任何物體都是被動地和其它物體相互作用,絕對不可能主動地對其他物體施加作用力。

        意識卻是可以主動地對其他物體和意識施加作用,認識它們,改變它們,影響它們的發展。顯然,意識不是物體的功能和屬性,無論這個物體(人腦)多麽複雜和特殊,終歸都是原子組成的。

       B)讀過大學物理的讀者都知道,由熱力學第二定理導出的熵增加原理:一個孤立係統的熵永不減少。更簡明的表述:一切自然過程總是沿著無序性增大的方向進行。請注意:這個孤立係統所指的任何物體係統不包括意識在內,也就是說,如果這個孤立係統裏麵有人(或其他生命),那麽,熵增加原理是不能成立的。人在改造客觀物體時,熵是減少的。

        人體的精子和卵子放在顯微鏡中觀察,也沒有發現它們和別的細胞有什麽根本區別。無論它們的結構有多麽複雜,終歸者是由單個的原子與原子通過電磁力連接而組成的,沒有什麽奧秘。如果沒有意識的加入,這個細胞(物體)怎麽可能演變成六根具足,有主觀能動性的人呢?(這是一個熵減少過程)。佛陀在《胎經》中講:精子和卵子結合的同時就有了意識。並且對從受精卵到出生的全過程,每隔七天的變化都有詳細的描述,與現在用儀器觀察的結果是一致的。

       C毫無疑問,矛盾論,對立統一規律都是不正確的,辯證法是一種認識事物的正確方法,不是真理本身。但哲學概念是有對立統一性的,例如:有和無、上和下、形而上和形而下、主觀和客觀 等。這些概念的建立是相互依存而建立的,各以同它對立之概念作為自己建立的前提雙方共處於一個統一體中。 

在用思想統一矛盾對立的概念時,是不能用邏輯思維(排中律)的,或者說,是不能用理性思維的,否則,就會陷入自相矛盾當中,即所謂二律背反。所謂理性,是人類用明確的概念來,判斷,推理的思維活動或能力。理性必須符合邏輯,違反邏輯的思維是反理性的或者是超越理性的。

辯證思維是超越理性的思維,所以,辯證思維法也叫超理性思辯法。矛盾對立的雙方隻有超越才能統一。

        物體是客觀的,意識是主觀的。而客觀與主觀是一組對立統一的概念,它們的定義必須由對方來是闡明,就象有和無等概念一樣,是沒有先後的。而馬克思卻認為先有客觀(物體),後有主觀(意識)。

        恩格斯說:“人類到了釋迦牟尼佛之時,辯證法思維方式才成熟。辯證法最初來源於佛教,佛教徒處於理性思維的高級階段。

        佛陀說:“心本無生因境有”。境者,現象也。就是說,若沒有物體及其運動所表現出來的現象,就沒有生起意識的外緣,而隻有內因。

        佛陀說:“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是指一切物體。空的含義是指一切物體都沒有自性,是被派生的,是沒有主宰的,也就是說物體是沒有主觀能動性的。所謂主觀能動性,最簡明而又深刻的解釋是:如果一個物體能夠不需要任何外力就可以改變自己的運動方向(就象人或動物),那麽就可以說,它具有主觀能動性。    

        很清楚,用歐拉圖解的五種概念關係都無法表示物體和意識的關係。其實,所有對立而統一的兩個概念都是無法用這五種關係來表示的。筆者認為用太極圖來表示它們的關係倒是比較貼切的、恰當的。(黑色表示概念A,白色表示概念B

        以上三點,是筆者從科學角度對物體與意識的關係做了一些探討。隻是為讓讀者有些新的認識。但是,物體和意識的關係遠遠不是那麽簡單,要想更深入地了解它們的關係,以及產生物體和意識的根本是什麽,必須認真地研究佛法。唐朝玄奘大師翻譯的法相宗對物體和意識以及它們的關係有極其深刻和精彩的剖析,有興趣的讀者可查閱之。

佛陀說:“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意思是世界萬物(包括心和物)都是刹那生滅而變化的,是無常的(非永恒的),是沒有自性的(不能起主宰作用的)。那麽,世界萬物是否有主宰呢?如果沒有主宰,宇宙是怎樣產生的呢?

        佛法是在實修實證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如果沒有真實地修習布施,持戒、精進、忍辱、禪定、般若(智慧),是不可能完整的、真實的理解佛法的,更不可能悟到真理。

        最後,引一段禪宗祖師的話以饗讀者:“心有五種:(一)肉團心,狀如蕉蕾(巴蕉的花蕾)生色身中,屬無情(物體也)攝,(二)緣慮心,狀若野燒(田野中的草火),忽生忽滅,屬妄想攝。(三)集起心,狀如草子(草根也),埋伏識田,屬習氣攝。(四)賴耶心,狀如良田,納種無厭(收藏所有的思想和行為所結出的果,成為未來生起思想和行為的因),屬無明攝,(五)真如心,狀同虛空,廓徹法界(十方三世無量無邊的世界也),屬寂照攝。以上五心前四皆妄,念念生滅;後一是真,三際(過、現、未三時)一如。”       

(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