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歸檔
正文

《中國哲學智慧》選讀·目錄

(2007-01-16 13:39:01) 下一個
作者:chun    教育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 766    更新時間:2004-7-8 【哲學在線編輯
 

21世紀素質教育係列教材·文化素質課係列

     

 

 

向世陵 主編

 

   

序言... 1

引言  中國哲學的特色... 7

第一節  神奇國土的“文化”... 7

第二節  “遠離歐洲”之路... 8

一、中西哲學的不同背景... 8

二、西方中心論的偏誤... 9

第三節  源遠流長的傳統... 11

一、辯證思維傳統... 11

二、濃鬱的社會情結... 15

三、獨特的的哲學基本問題... 17

思考題:... 20

第一章  先秦諸子學... 21

第一節  智慧的萌發... 21

一、先秦哲學的緣起... 21

二、諸子百家爭鳴... 22

第二節 “易為六經之首”... 22

一、《周易》的構成... 22

二、《周易》的基本思想... 24

第三節 愛人而知天... 25

一、孔子的哲學... 25

二、孟子的哲學... 28

三、荀子的哲學... 32

第四節 兼愛與三表... 35

一、兼愛與興利... 35

二、非命與天誌... 36

三、名實論與三表法... 37

第五節  無為之道... 38

一、老子的哲學... 38

二、莊子的哲學... 41

第六節  名辯之學... 43

一、惠施的“合同異”... 43

二、公孫龍的“離堅白”... 44

第七節  講法的“道理”... 45

一、曆史發展觀... 46

二、“自為”人性論... 47

三、道、理與參驗... 47

第八節  陰陽五行說... 48

思考題:... 50

第二章 漢唐哲學... 51

第一節  天人感應與天道自然... 51

一、董仲舒的天人感應論... 51

二、王充的元氣自然論... 53

第二節  名教與自然之辯... 55

一、王弼的自然為本、名教為末... 56

二、嵇康的“越名教而任自然”... 57

三、郭象的名教等於自然... 58

第三節  本末有無之辯... 59

一、王弼的貴無論... 60

二、裴頠的崇有論... 62

三、郭象的獨化論... 62

四、僧肇的不真空論... 65

第四節  言意之辯... 67

一、荀粲的言不盡意說... 68

二、歐陽建的言盡意說... 69

三、王弼的得意忘象說... 69

第五節  神滅與神不滅... 70

一、桓譚和王充的形神關係論... 70

二、慧遠的形盡神不滅說... 71

三、範縝的神滅論... 74

第六節  萬法唯識... 76

一、三自性說... 77

二、阿賴耶識緣起說... 78

三、唯識四分說... 79

第七節  圓融無礙... 81

一、四法界說... 81

二、六相圓融說... 84

第八節  頓悟成佛... 86

一、自性是佛——禪宗關於成佛根據的觀點... 87

二、心法與無法——禪宗關於修行方法的學說... 88

三、頓悟與無心無得——禪宗關於解脫境界的觀點... 90

第九節  道統與性情... 93

一、韓愈的反佛老思想和道統說... 93

二、李翱的複性說... 96

思考題:... 99

第三章  宋明理學... 100

第一節  理學概說... 100

一、理學的稱謂... 100

二、宋明理學的主要特點... 103

三、宋明理學形成的曆史條件... 105

四、宋明理學的發展線索... 106

第二節  無極與太極... 106

一、周敦頤的太極人極論... 107

二、邵雍的先天象數學... 110

第三節  天理的體貼... 112

一、程、朱的生平與著作... 112

二、天理本體論... 114

三、先天、後天二分的人性論... 117

四、格物窮理的道德認識論... 119

五、知行關係論... 121

六、“存天理,滅人欲”的修養論... 122

第四節  本心與良知... 123

一、陸、王的生平與著作... 124

二、心本體論... 125

三、本心的修養... 127

四、知行合一與致良知... 129

五、王門“四句教”... 131

第五節  太虛即氣... 131

一、張載、王廷相的生平與著作... 132

二、氣本體論... 133

三、對氣的實存性的證明... 136

四、人性論與修養觀... 138

五、認識論與實踐觀... 139

思考題:... 141

第四章  明清實學... 142

第一節 “事事關心”的東林新風... 142

一、東林學產生的時代條件... 142

二、顧憲成的性善論和高攀龍的格致說... 143

三、東林學派的民主與經濟思想... 145

第二節 經術經世... 146

一、黃宗羲的生平與著作... 146

二、“天下為主君為客”的民主政治思想... 146

三、“工商皆本”的社會經濟思想... 147

四、“一氣充周”的自然哲學... 148

第三節  綜當代之務... 149

一、顧炎武的生平和著作... 149

二、“以天下之權,寄天下之人”的民權思想... 150

三、“寓封建之意於郡縣”的曆史哲學思考... 151

四、聚散在氣與強調實行... 152

第四節  氣學與實學... 153

一、王夫之的生平與著述... 153

二、“誠者實有”的 氣本論... 154

三、“敦誠不息”的方法論... 154

四、“知行相資以為用”的認識論... 156

五、“理勢合一”的曆史觀... 157

六、“天下大公”的社會政治論... 158

第五節 “複古”以開“現代”... 159

一、顏、李的生平及其主要著作... 159

二、“複古”以開“現代”的社會經濟政治思想... 160

三、“真情至性”的人性理解... 161

四、“實文、實行、實體、實用”的哲學... 162

第六節  氣情理之辯... 163

一、戴震的生平與著述... 164

二、道、氣、理的一致... 164

三、 血氣心知與精爽神明... 165

四、“情得其平”的啟蒙思想... 166

第七節 “實事求是”之學... 167

一、阮元的生平和著述... 167

二、“實事求是”的科學技術哲學... 167

三、“實事求是”的經學... 169

四、“情括於性”的人論... 170

思考題:... 171

第五章  近代新學...

第一節 “新學”的方向...

一、“變”的哲學和進化曆史觀

二、近代儒學、諸子學和佛學

三、中西體用之間

第二節 經學與維新...

一、晚清經學“通經致用”的風氣

二、經學與維新之間

第三節 西學引入和“哲學”的建構...

一、嚴複對進化論和西方哲學的傳播

二、王國維和現代中國哲學的建構

第四節 諸子學和國粹派...

一、諸子學的興起

二、國粹派的呼喊

第五節 “新學”走向現代...

一、孫中山的思想和哲學

二、新學:傳統哲學現代轉換的環節

結語  智慧與自由... 2

一、先秦哲學的自由之路...

二、魏晉隋唐哲學的自由之路...

三、宋元明清哲學的自由之路...

四、近代哲學的自由之路

主要參考書目:...

後    記...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