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歸檔
正文

第一章 現代教育理論的基本原理

(2006-11-17 15:08:50) 下一個
前言


  世界上一定有許多類似本書作者的父母,渴望盡自己的所能去教育自己的孩子,而不願意讓孩子接受當前大多數教育機構的錯誤教導。僅就個人而言,他們遇到的問題是無論怎麽努力也解決不了的。當然,在家裏雇傭一個女家庭教師也能將孩子帶大,但這樣會使孩子失去與生俱來的渴望同伴的興趣,沒有它,教育的一些最基本的東西也就無從談起。更重要的是,如果一個孩子讓人感到“古怪”或者與其他的孩子不一樣,那將是極其有害的。因為這種由於父母錯誤教育而引起的感覺,完全可以引起對父母的怨恨,並使孩子們熱愛那些家長所不喜歡的東西。考慮到這一點,盡職盡責的家長會把孩子送到那些他們已經發現存在嚴重缺陷的學校去。沒有別的學校讓這些家長感到滿意,或者即使有,也離他們很遠。於是,不僅僅為了社會的利益,更為了孩子的利益,他們發出了教育改革的呼籲。對富有的家長來說,解決這個私人問題並不需要所有的學校都好,隻要有一些好學校離之不遠就行了。但工薪階層的家長負擔不起昂貴的學費。因此我們隻有進行教育改革。而一些改革既會有一部分家長讚同,也必然會有一些家長反對,這就需要進行大量宣傳,但所宣傳的教育改革是否有效隻有等讚成改革者的孩子們長大以後才能得以證明。這樣,本來是基於對孩子的愛,但我們卻一步一步地邁進了政治和哲學這些內容極廣泛的領域。

  在以下文章裏,我希望盡可能遠離上述領域。我所想說的大部分內容並不完全出自我的觀點——它們被認為是當代爭論的焦點,但也不是與之毫無關係。我們對孩子未來的期望以及對人類性格所抱的理想決定了我們希望自己的孩子所受的教育。例如,一個和平主義者不會希望自己的孩子被教育成一個軍事家,而共產主義者和利己主義者的教育觀也會大不相同。再比如,在認為教育就是灌輸某種信仰和認為它是使人具有獨立判斷力的人之間是不會有相同看法的。我們不能回避這些與教育有關的問題。現代大量的心理學知識和教學法知識與以上和政治、哲學相聯的根本性問題並無關係,但與教育卻密切相聯。盡管這些知識成效卓著,但要想將其完全吸收、消化,仍需進行大量的、仔細的研究。它們在生命的頭五年尤其重要,比原來認為的要大得多。這樣,家長教育的重要性也得到相應提高。我在本文中將盡可能回避有爭議的話題。辯論性文章在某些領域也許是必需的,但家長們卻隻有對後代的利益的關心和渴望,它們與現代教育理論相結合就足以解決許多對孩子進行教育時出現的問題。我將談到的是在教育自己的孩子時麵臨的困惑,因他既不遙遠也不會有很強的理論性。我希望或許能幫助一些家長解決所麵臨的困惑,不管是以讚成還是反對我的看法的方式。家長的意見尤其重要,盡管他們沒有專家那麽多的知識,但有時還是專家們的老師。我深信,如果家長強烈地希望自己的孩子受到良好的教育,那他們自己完全可以像教師一樣教育他。在下麵的文章裏,我想首先談談教育的目的,即對未受任何訓練的孩子進行教育所產生的符合我們希望的個人類型和社會類型。我沒有涉及人類通過優生學或其他自然或人工過程在養育孩子上取得的進步,因為它基本上與教育問題無關。但我很重視現代心理學的一些新發現,它們表明:人的性格很大程度上由早期教育而不是由熱心的學校教育家所決定。我將性格教育和知識教育區別開來,後者嚴格來說應稱為傳授。這種區分雖不很重要但很有用。學生在接受傳授知識之前應具備某些品質,而要想成功地具備這些重要品質又需要很多知識。在這裏,為了便於討論,我將傳授放在性格教育的範疇以外,我首先將談到性格教育,它在早期教育中尤為重要,當然成年期教育也不應被忽視。接下來我將談到性教育這個重要問題。最後,我將談到智力教育,從讀寫第一課到大學最後一課的目標、課程、可能性等。當然,人們從生活和自然界中也會受到教育,這一點雖不在我所研究的範圍之內,但我還是想提一下,那就是使人們從經驗中學到東西也是早期教育的一個重要目標。

第一部 教育理想

第一章  現代教育理論的基本原理

  19世紀以前,有兩個偉大的教育理論改革家,他們是洛克和盧梭。因為他們都摒棄了當時很流行的錯誤觀點,所以名氣很大。但他倆誰都不如現代教育家那樣超越傳統的束縛。例如,他們的思想都有民主和解放的傾向,但所談到的卻僅限於貴族教育,而這需要花費一個人畢生的精力才能完成。具有現代教育觀點的人都會對這種教育不屑一顧,不管它能產生多麽好的效果。因為為了一個孩子花費另一個成人的畢生精力是不合算也是不可能的。這種教育隻適於特權階級,在現代平等的社會裏不可能存在。現代人可能在實踐中總想為孩子找到一些有益的東西,但並沒想到那些隻有通過教育方法才能解決的理論性問題。這些教育方法適應所有的孩子,或者說,適應那些有一定理解力的孩子。我無意說富人不應再有在現代社會裏應麵向所有孩子的教育機會。這樣做不過是犧牲文明來換取公平。我想說的是:未來的理想的教育係統應能夠給予每一個孩子充分發展自己的機會。這種理想的教育係統盡管不能立即實現,但必須民主。我想大家對這一點都能認同。我自己則是一貫堅持民主教育的。盡管我認為教育應麵向大眾,但如果有人有更好的機會和能力接受更高的教育,那也無需讓他再去接受大眾教育。以上這種狹義的民主原則甚至在洛克和盧梭的文章裏也沒出現過。盡管後者並不讚成貴族教育,但他並沒有意識到這種不讚成到底意味著什麽。

  在民主和教育問題上,一定要具體問題具體對待。一味強調水平相同是十分有害的。一些孩子比同齡人更聰明,就應從更好的教育中學到更多的東西,一些教師受過更好的訓練或者天生具有更好的能力,就不能讓他們去教所有的孩子。即使所有的人都希望受到最好的教育——我對此持懷疑態度——這在目前也是不可能實現的。因而,民主原則如沒運用好,就會得出以下結論:誰都不應受到最好的教育。這種觀點如被采用,將對社會進步是一致命打擊,並將使當前的大眾教育水平沒有必要地後退一百年。現在我們並不是要以犧牲進步來換取機械的平等,而應一步一步地向民主教育靠近,盡可能不去破壞那些與社會不平等有關的但是有價值的東西。

  但是如果一種教育方法不能成為普遍的、麵向大眾的,我們就不能認為它是一種好的方法。富人的孩子除了母親之外,還有保姆或者家庭教師的照顧,有時家中的仆人也來幫忙,這麽多的關心在任何一個社會裏都不可能讓所有的孩子都擁有。它會把孩子培養成為社會不需要的寄生蟲,他們究竟能獲得些什麽知識呢!除了一些特殊情況如先天智力缺陷或者是天才,正直的人不會要求給少數富人特殊的照顧。目前,一些明智的家長可能會選擇不太普及的教育孩子的方法,從實驗的角度也該讓家長們有嚐試新教育方法的機會。一旦發現能產生良好的效果,就應加以推廣。好的教育方法決不應該在本質上隻限於少數特權階級。值得慶幸的是,現代教育理論和實踐中的精華都有著民主性的來源。例如蒙特梭利①女士是從貧民區的幼兒園開始起步的。較高層次的教育為特殊的孩子提供特殊的機會是必要的,此外沒有任何理由讓任何一個孩子失去大眾教育的機會。

  現在,在教育中有另外一種與民主相聯係的傾向很值得討論,那就是教育的目的到底是為了實用還是為了裝飾。凡勃倫的《有閑階級的理論曄一書尖銳地將裝飾性與貴族統治相聯係,但隻有教育這方麵的內容與我們相關。對男孩子的教育總是圍繞著“古典”和“現代”的爭論進行;對女孩子的教育也有將之培養成“淑女”型和“自食其力”型的爭論。整個婦女教育係統已經被男女平等的渴望歪曲,有人希望女孩能接受與男孩一模~樣的教育,即使這種教育沒什麽好處,一些人忙於把教給男孩的知識傳授給同班的女孩而不管它是否對女孩有用,同時他們強烈反對為將來作母親而進行的專門訓練。盡管“淑女”的理想形象已明顯衰落,這些不同意見仍使婦女教育變得很模糊,為不致引起混亂,我將隻談談男性教育。

  許多產生其他問題的爭論,在某種程度上,都決定於我們當前談到的問題。男孩子應主要學習古典學科還是現代科學?要想回答應考慮多種因素,其中一個就認為古典學科是裝飾性的而現代科學是實用性的。教育是否應盡快地培養學生學會謀生?這又涉及實用性和裝飾性的問題,盡管不十分明顯。是應該教會孩子發育正確、舉止優雅,還是應將這些僅看作貴族統治的遺物?藝術鑒賞是否隻是藝術家的事?教學中拚字與發音是否應相似?這些問題和其它爭論在~定程度上都產生於實用性和裝飾性的爭論。

  然而,我認為整個爭論隻是在空談而已。一旦確定具體的條件,爭論便不複存在。如果我們廣義地解釋“實用性”而狹義地解釋“裝飾性”,那麽有一邊會勝利,反過來則另一邊會失敗。最廣泛和正確的解釋是:一項活動能產生好的結果便是“實用”。這些結果不僅僅是“有用”還含有“好”的意思。否則我們就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定義。我們不能說實用性的活動就是產生實用效果的活動。有的時候,在我們稱之為“好”的最後結果出來之前,可能會出現一係列的結果。“犁”是有用的是因為它能耕地,能使種子得以播種;播種是有用的因為能生長出稻穀,稻穀有用因為能生產出麵包,麵包有用是因為它能維持人的生命。但生命必須有其內在價值,如果生命隻是作為活著的~種手段,它將沒有任何實用價值。根據環境不同,生命有好壞之分。隻有當它成為過幸福生活的手段時,才具有實用性。我們必須超越一連串的事物,而發現最終與之相聯的事物。否則的話,這一連串事物的任何一環都沒有實用價值。如果我們這樣給“實用性”下定義的話,就沒有人會懷疑教育的實用性了。教育當然具有實用價值,因為教育過程是通往目的的手段,其本身並不是目的。但某些宣傳教育事業的人卻不這樣認為。他們極力主張教育的結果應是有用的。簡單說,他們認為受過教育的人就是懂得如何製造機器的人。如果問機器有什麽用處,他們會肯定地回答機器能產生生活必需品如農。食、住等等。這樣我們會發現他們往往把教育的內在價值和人的生理需要相聯係。這種觀點在某種程度上是很值得懷疑的。因為“實用”對他來說隻是滿足身體的渴望和需要。身體的需要是首位的。在許多人忍饑挨餓的地方,持這種觀點的人會和政治家一樣正確。但如果把這種觀點當作一門重要哲學加以宣揚那就大錯特錯了。

  對爭論的另一方也應進行同樣的分析。將“實用性”的對立麵稱為“裝飾性”也就為倡導實用的人的觀點做了一點說明。因為“裝飾性”往往或多或少地被認為不那麽重要。表示性質的形容詞“裝飾性”修飾傳統的概念“紳士”和“淑女”非常恰當。18世紀的紳士們語調優雅,衣著時髦,遵守禮節。他們在適當的場合不時引用古希臘的文學,也知道在維護自己的名聲的時候不惜決鬥。快門而切裏有這麽一個人:

  拿著雕有搖滾的鼻煙盒,拄著刻有祥雲的拐杖,舉止高雅,氣宇軒昂。

  他所受的教育就屬於狹義上的裝飾性教育,現代沒有人有那麽多錢去享受。舊時的“裝飾性”教育的理想是貴族化的。因為它的前提是有很多錢且無需工作。曆史上的淑女和紳士們風度翩翩,有關他們的傳說及其鄉下別墅給我們帶來愉快的感受。我們不可能給予我們的後代以同樣的感覺。但這種優美即使是真實的也不見得就是重要的。他們隻是些令人難以置信的奢侈的產品。現在沒有人會倡導這種狹隘意義上的裝飾性教育。

  但這些並不是真正問題的所在。真正的問題是:在教育過程中,我們是教給學生有實用價值的知識,還是教給學生具有內在價值的精神財富?“1英尺等於12英寸,1碼等於3英尺”這些知識都有用,但並沒有內在價值。對使用米製的人來說,懂得這些沒有用。另一方麵,欣賞《哈姆雷特》在現實生活中並無用處,除非是在某人要殺死親叔叔的極少數情況下。但它卻使人在精神上感到充實,沒有這些他會感到遺憾。它還可使人在某種程度上更加優秀。主張實用性不是教育唯一目的的人讚成後一種知識。

  在實用教育倡導者和他的對手的爭論中似乎出現了三個問題。第一個就是貴族教育和民主教育的爭論,前者認為:特權階層的教育是愉快地享受閑暇,次等階層的教育是用勞動為他們服務。民主教育與此相反的觀點有點迷惑人:他們既反對貴族教育的那些沒有用的知識,又認為勞動者的教育不應僅僅限於實用。在公共學校當中,我們會發現民主教育既反對舊式的古典教育,又要求勞動者應有機會學習拉丁語和希臘語。這種態度盡管在理論上不太清楚,但在實踐中卻切實可行。倡導民主教育的人並不希望社會分為兩部分:一部分為實用性的,另一部分是裝飾性的。他們隻希望當前的有閑階級知道更多的實用知識,而勞動者了解更多的精神財富。但是民主本身並不能決定究竟哪一種成分更多一點或更少一點。

  第二個問題產生於致力於物質生產和熱心於精神享受的人之間。如果有什麽魔法把現代富裕的美國人或英國人帶到伊麗莎白時代,他們可能都會希望能夠回到現在。在莎士比亞、雷利、西德尼的時代,高雅的音樂和優美的健築。並不能完全取代現代社會的浴室、香茶、咖啡、汽車及其他物質享受,除了一些受傳統影響的人外,大多數人都認為教育的目的就是生產更多的、各種各樣的產品,他們可能讚成醫學和衛生學教育,但對文學、藝術、哲學等沒有絲毫的熱情。毫無疑問,這些人是反對設立文藝複興時期古典課程的主要力量。

  以精神食糧要比純粹的物質食糧更有價值的觀點與上述觀點相抗衡是不夠的。這個觀點雖然正確但不足以說明全部,盡管物質產品沒有太高的價值,但物質缺乏造成的不幸會遠遠大幹精神上的愉悅。饑餓、疾病以及對它們的恐懼使很多人的生命如此卑微。因為人們深知它們的後果。大多數鳥兒死於饑餓,但隻要有食物它們就會很高興,因為它們不考慮未來。而剛剛熬過饑荒的農民的心頭卻總是蔡繞著回憶和恐懼。

  人們寧願為一點微薄的工資拚命苦幹也不願去死,動物願意以死亡的代價來換取片刻的歡樂。過去人們能忍受沒有歡樂的生活是因為不管怎麽說生活都很簡單。由於工業革命及其影響,終於可能在曆史上第一次建立起一個每人都有機會享受歡樂的世界。生理上的不幸可以減少到最小程度;通過科學手段和組織機構可以讓所有人有吃有住,盡管不是太好,但足以使人們不再有太大痛苦;人類戰勝疾病已成為可能,慢性疾病也大大減少;食物的增長已經大於人口的增長;暴力、鎮壓、戰爭給人類的心靈投下恐怖的陰影,但現在也已大大減少……這些成果給人類帶來不可估量的價值,我們也就不再反對產生這些價值的教育。其中,應用科學起著最主要的作用。沒有物理學、生理學和心理學的知識就無法形成這個嶄新的世界。但沒有拉丁文和希臘文、但丁和莎士比亞、巴赫和莫紮特,我們仍能擁有它。這就是讚成實用主義教育者的論據。我已多次強調過這些,因為我強烈地感覺到了它的存在。如果人們不知道閑暇和健康的價值,擁有這些又有什麽用?人類不斷進行鬥爭,包括同物質上的災難進行鬥爭,但並不能因此就不再愛好和平。在同各種災難進行鬥爭的同時,人類不能丟掉精神文明的精華。

  這就引出了爭論中的第三個問題:隻有不實用的知識才有內在價值嗎?所有有內在價值的東西都不實用嗎?拿我來說,青年時期我花了很多時間學習拉丁文和希臘文,現在我認為這些時間全被浪費了。在我以後生活中出現問題的時候,這些古典知識沒有給我任何幫助。像99%的學習拉丁語的人~樣,我從來沒達到以讀它為樂的熟練程度,我隻知道像“Suppllex”的所有格等知識,這些我永遠都不會忘記。而它於我的實用價值,也就在於提供一個例子。另一方麵,我所掌握的數學及科學知識,不僅有很大的實用性,也有很大的內在價值。如它能提供思考的課題,還可以充當真理的試金石。當然,這些隻是個人的感受。但我敢肯定,現代人中能從古典科目中獲益的也隻是少數人而已,法國、德國也擁有有價值的文學,它們的語言容易學並且在很多方麵很實用,因此與拉丁文、希臘文不同,它們的情況要好得多。我認為除了特殊教育外,教授這些知識無需在一些專門領域如語法花費過多的時間和精力,這樣並不是認為它們不重要。人類的知識在不斷增長,麵臨的問題也越來越複雜,當需要某些革新時,每一代人都會調整自己的教育方法。我們應通過折衷以求得平衡。教育中的人文學科成分應該保留,但必須進行簡化好為其他成分騰出空間。因為沒有它們,也就不可能有由科學而產生的新世界。

  我並不認為教育中的人文學科成分沒有實用學科成分重要。要想充分發展想象力,了解一些關於文學、曆史、音樂。繪畫和建築的知識是非常重要的。而隻有通過想象,人們才知道世界會是什麽樣子;沒有想象力,“進步”隻能是機械的和微不足道的。但是科學同樣能促進想象。當我還是個男孩子的時候,天文學、地理學在這方麵起的作用要比美國、法國和德國文學大。因為我對後者一點不感興趣,隻是被迫讀了一些著作。當然這會因人而異。一個男孩或女孩會從一種知識中得到啟發和刺激,也可能從另一種知識得到另一種刺激,我認為當掌握一門課程必須掌握很難的技術時,除非是需要訓練一些專家,否則的話還是學實用性課程好。文藝複興時期,沒有什麽現代語言的文學,現在卻有大量的偉大文學。這樣,古希臘傳統的價值大多都可以傳播給並不懂希臘文的人;至於拉丁大的傳統,其價值並不怎麽重要。因此,在教育中,對於一般的。沒有什麽特殊才能的孩子,我可以不通過大量的學習就可以傳授~些人文學科的知識,以後幾年的教育比較難,我就隻教數學和科學知識。但對在某一方麵有特殊的愛好和才能的孩子,我會另加對待。要避免形成僵化不變的規則。

  到目前為止,我們已經談到應傳授給孩子的各類知識。我們所談到的問題有的與教學方法有關,有的與道德教育有關,有的與性格培養有關。我們不再涉及到政治學,而涉及到心理學與倫理學的知識。。動理學直到不久以前還隻是一門學術性的學科,實用價值很小。現在已經不同了。比如我們知道有工業心理學、醫療心理學、教育心理學等,所有這些都有很大的實用意義。我們希望並預計心理學對我們機構的影響在不遠的將來還會大大增加,在任何情形下,它對教育的作用都是巨大的和有用的。

  下麵讓我們首先來討論“紀律”這個問題。傳統的紀律很簡單,往往就是命令孩子做他們不喜歡的事或不要做喜歡的事。如果孩子不從,就會受體罰甚至隔離拘禁,隻給水和麵包。例如,在《費爾柴德的家庭》中,有一章說到小亨利怎樣學習丁文。他被告知隻有掌握這門語言,他才能成為一名公務員。但這個小男孩沒有像父親所期望的那樣全神貫注地鑽進去,於是被關進了小閣樓,隻給水和麵包並不準和姐妹們說話。同時還告訴他的姐妹們說他不配受到尊重,大家都不要理他。然而有一個姐姐還是給拿了點吃的。男仆告發後,她也受到了懲罰。關了一段時間後,這個男孩開始喜歡拉丁文,從此勤奮學習。同樣,契河夫有一個故事也談到他叔叔怎樣教小貓捉老鼠。他在小貓所在的屋裏放了一隻老鼠,而這時小貓的捕獵本能還未形成,因此對老鼠不感興趣,結果挨了打。第二天,也是如此,第三天,第四天……房後,這位叔叔認定這是一隻策貓且不可教也。但後來情況卻不一樣了。所有的老鼠一見這隻貓就嚇得冷汗直淌、落荒而逃。“如同這隻貓一樣,”契河夫最後說,“我很榮幸也由叔叔教我開始學拉丁文。”這兩個故事向我們展示了舊時的紀律及現代人的反叛。

  但是現代教育家並不是完全拋開紀律,而是通過新的教學方法來實行它。在這方麵,如果不了解新的教學方法就很容易產生錯誤的想法。我曾一直以為蒙特梭利女士根本不需要紀律,同時也奇怪她是怎樣把一屋子小孩組織起來的。讀了她的有關教育方法的報告後,我才知道紀律仍然起著很重要的作用,不可能沒有紀律。每天上午我都把最小的兒子送到一所蒙台梭利辦的學校去。我發現他很快成為一個紀律性很強的人,乖乖地遵守學校的各項規則,並且他並沒有感到外在壓力。因為這些規則像遊戲中的規則一樣,遵守它們也就好像做遊戲一樣快樂。以前的觀點認為:孩子不可能自己願意去學,隻因為害怕才被迫去學,現在我們才明白這完全是由於不懂教學法的原因。如果我們把要學的東西如讀、寫等劃成合適的階段,每個階段對一般的孩子來說都是可以高高興興地接受的。當孩子們在高興地幹他們喜歡的事情時,當然不需要外在紀律了。有一些簡單的規則,如不準打擾別的孩子,不準同時占有幾件玩具等,合情合理,遵守起來也很容易。同時,孩子的自製力也有所提高,良好的自製力又可以形成良好的習慣並能使願望變成現實。因此,在特定的情況下,自覺抵製某些衝動而獲得一些重要的進步是完全值得的。每個人都知道在遊戲中很容易形成這種自製力,但投入會想到在有興趣的學習過程中也能做到這一點。現在我們知道這些已經成為可能。而且不僅在幼兒時期,在個人成長的每一階段都將做到這一點。並不是我自以為是地認為這些很容易。教學方法的發現需要天才,但將它們運用到教育實踐中去的老師共不見得一定是天才。他們隻要掌握正確的訓練方法,再加上很常見的同情心和耐心就足夠了。基本概念很簡單:好的紀律不是有外在壓力,而是能使人養成一種心理習慣,這種習慣又可以產生人們願意而非不願意的行為。在教育過程中,為體現這一觀點,人們不斷地探尋專門的方法。蒙特梭利女士在這方麵就是很了不起的人物。

  原罪信仰的衰落大大影響了教育方法的變革。傳統觀念認為:人生來是暴怒之神的孩子,本質是邪惡的,隻有用嚴懲才能使之早日改正邪惡,具有善的品德,成為美麗之神的孩子。這種觀點現在已不複存在。大多數現代人幾乎難以相信這種觀點是怎樣地影響了我們的前輩。斯坦利所寫的阿諾德博士的傳記裏有兩段話表明了他們的錯誤觀點。斯坦利是阿諾德博士最得意的門生、《湯姆·布朗的學生時代》中的好孩子亞瑟的原型。他是上述那本書作者的堂兄,在作家還是小孩子的時候帶他參觀了威斯敏斯特大教堂。阿諾德博士是大眾學校的偉大的改革家。直到現在,英國人引以為榮的公立學校主要還是按照他製定的原則來辦的。因此,說到阿諾德,我們要談的就不再是遙遠的過去的東西,而是對今天培養上等英國人仍然有效的東西,他主張隻對小孩子進行鞭打,並且隻限於“不講道德,如撒謊、酗酒以及習慣的懶惰”問怕他的傳記)。但當一家自由黨派的刊物認為應該一並取消鞭打的懲罰時,阿諾德非常氣憤,他回答說:

  我非常清楚他們這種想法,它源於人們引以為豪的個人獨立的觀點。但這種觀點既不符合情理,也不符合基督教,而是極其野蠻的,它伴著對騎士時代的詛咒傳到歐洲,現在又以激進主義的觀點恐嚇我們……

  在幾乎不可能發現有罪惡或過失的時代中,哪兒會有明智的人來支持修正人格的奇怪想法?樸實、冷靜和謙虛是年輕人的最好財富,也是高尚的成人的顯著特征,但與這些相比,哪些又是錯誤的,哪些又是相反的呢?

  因此,他的門徒的學生主張鞭打不夠“謙虛”的印度人是很自然的。

  阿諾德還有一段話很能說明他的觀點,斯特雷奇在灘多利亞時代名人傳》中曾部分引用這段話,這裏我也再次提到它。阿諾德出去度假時欣賞到科莫湖(Lae of Como)美麗的風光,他在一封給妻子的信中記下了心中的感受。他寫道:

  我懷著崇敬的心情看著身外極其優美的景色,同時想到了道德上的邪惡;天堂和地獄似乎不是由一條鴻溝完全隔開,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並且離我們每一個人都很近。我強烈地感覺到自己道德上的邪惡,就好像強烈地感受到美景帶給自己的歡樂一樣。也許在深層的邪惡感中還存在著上帝要換救我們的福音。它並不是要求我們像平常所做的那樣崇敬好的品德,也不是要我們去適應道德;但如果我們真的憎惡那些邪惡,我們所憎惡的不是被邪惡所困擾的人,而是困擾人的邪惡的東西。這種憎惡極其明顯、極其堅定——這樣,我們就與上帝和耶穌相通,我們的精神與上帝同在。這一點看起來和說起來都挺容易,但做起來卻又是那樣難!誰能夠完全做到這一點呢?除了那些意識到自己的不足並深感遺憾的人。上帝保佑你,我親愛的妻子和孩子,從現在直至永遠。

  我們悲哀地看到這位本性善良的紳士把自己推到一種虐待狂的情緒裏。正因如此,他才能使勁鞭打孩子而沒有任何良心上的不安,反而以為這是符合博愛的信仰。我們也悲哀地想到那些被欺騙了的個人。但是正是他們創造了一種憎惡“道德上的邪惡”的風氣,如果大家還記得的話,“道德上的邪惡”還包括孩子們習慣性的懶惰,這風氣使幾代人都變得殘忍,這實在是~個悲劇!每當我想到戰爭、酷刑、鎮壓,每當我想到那些正直的人以為自己在懲罰“道德邪惡”但事實上卻是在犯罪,我都忍不住地戰栗。幸運的是,教育者們不再認為小孩子們都是頑童。當然,人們往往還以上麵的觀點看待成人,尤其是懲罰罪犯這方麵,但在幼兒園和學校裏,是不會再有這種現象的了。

  還有一種錯誤與阿諾德的正好相反,它盡管傷害性不大,但足以稱為錯誤。它認為孩子天生都是善良的,隻是被他們的長輩的不好行為帶壞了。盧梭曾讚成這個觀點。也許他的認識比較抽象,但如果我們讀過《愛彌兒》就會發現:學生在成為他所屬機構設計、培養的完美人物之前,必須要受到大量的道德訓練。事實上,孩子不是生來就是好的或壞的。人們生來隻有一些反射行為和一些本能。除此之外,在環境的作用下,他們才養成一些或好或壞的習慣。他們將來會怎麽樣主要取決於母親或保姆的智慧。孩子最初的自然本質是很容易受訓練的。在許許多多的孩子當中,有的將來可能成為好公民,有的就有可能成為罪犯。科學的心理學表明,工作日的鞭打以及星期天的說教並不是使孩子養成美德的理想方法。但也不能因此就認為沒有方法。山姆·勃特勒認為以往的教育者以折磨孩子為樂人們很難不同意這一點。但讓一個健康的孩子快樂卻並不困難。而且隻要孩子的身心得到正確的嗬護,大多數孩子都會很健康。如果孩子感到教育就是教給他們一些值得學的東西,那麽阿諾德博士認為是一種“道德邪惡”的習慣性懶惰就不會存在。但如果所教的知識沒有什麽價值,教的人又像個暴君,孩子自然就像契河夫的小貓一樣不可教也。隻有自發產生學的願望,才能成為教育的推動力。而這就如同學習走路和說話一樣,是每一個孩子都能做到的。以教育的這種推動力取代了教鞭是我們時代的偉大進步。

  最後我想談談自己對現代教育發展傾向的最初看法中的最後一點——給予幼兒更多的注意。這與我們對性格培養的觀點的變化密切相關。傳統看法是:美德主要取決於意願,它認為人的心中充滿了各種壞的願望,由一種抽象的意誌力所控製。很明顯,要想完全根除它們是不可能的,因此隻能是加以控製,就好像警察和罪犯一樣。沒有人會認為一個社會沒有潛在的罪犯,人們所能做的隻能是建立有效的警察機構使得大多數人不敢犯罪,而把少數犯了罪的人抓起來並加以懲罰。現代心理犯罪學家並不同意這個觀點。他們認為大多數情況下,合適的教育會阻止犯罪衝動的形成。同樣,適用於社會的東西也能適應於個人。小孩子特別希望能得到長輩和同伴們的喜愛。他們都有~種衝動,能根據自己的情況向好的或壞的方向發展。而且,他們所處的年齡階段很容易形成好的習慣,好的習慣又容易形成好的品德。另一方麵、傳統的美德任不好的願望蔓延,隻是用意誌力不讓它們表現出來,這樣控製不好行為的方法遠遠不夠理想。不好的願望就像被阻塞了的河水。一定會找到意誌忽視了的出口湧出。年輕時想謀殺父親的人會在以後鞭打兒子的過程中得到滿足,他認為自己是在懲罰“道德邪惡”。一些為殘忍的鞭打行為辯護的理論幾乎都源於某些願望,人的意誌使它們改變了原來的航道,但一直潛在發展,後來卻以憎恨罪惡或其他值得尊敬的東西的麵貌出現。因此,由意誌控製不好的願望雖然有時是必要的,卻不是一種好的培養品德的方法。

  這些看法把我們又帶到了心理分析領域。有很多具體的心理分析我都認為是荒謬的,而且證據不足,但總的方法我卻認為很重要,在尋找好的道德培養方法方麵更是如此。有些心理分析家特別強調幼兒期的重要性,我認為有些誇張,他們有時候甚至認為性格在孩子三歲的時候就永遠地固定形成了。我敢肯定情況不是這樣。但這個錯誤中也包含正確的成分。幼兒心理學在過去一直沒有受到重視。智力學家們的方法風行一時,人們幾乎根本沒注意到它。以睡覺為例,所有的母親都希望孩子能好好睡覺,這樣既能說明孩子健康也能給母親帶來方便。她們找到了很多方法:搖搖籃或唱催眠曲。結果是男人仔細研究了整個事情並發現這些方法全錯了。因為它盡管在某一天可能奏效,但卻使孩子養成了壞習慣。每一個孩子都希望得到過多的注意,這樣使他獲得重視的願望得到滿足。如果他發現不睡覺能得到更多的重視,就會很快采用這個方法。結果對孩子的健康和性格培養都有害處。這時重要的是要形成一個習慣:即將嬰兒床和睡覺聯係起來。經常出現這種聯係,孩子就不會不睡了,除非是病了或感到疼痛,但是建立這種聯係需要一些紀律。隻靠溺愛是不能形成的,那樣隻會和不睡聯係起來。培養其它好的或者壞的習慣也是如此。整個研究隻是在幼兒期進行,但意義卻很大而且將來肯定會更大。很明顯,性格教育應該從孩子一出生就開始,並且需要很多與不懂這些的保姆和母親的行為相反的做法。同樣,一些教育可以開始得比以前認為的早,因為這樣可使孩子高興並且不需要更多的注意力。近些年來,教育理論在上述方麵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帶來了很好的效果,它們在將來會越來越明顯。因此,下麵我將首先具體地談到幼兒的性格培養,然後再談談後期的教育。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