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出陝西戶縣南門,向東南經呂公寨,轉向正南穿麥張寨,西望宋家莊、陳坪坊南行,過陳坪坊-西屯東西大路,進南北向所謂神道,總行程約4公裏即到上馬營村前站神道碑, 這一塊兒俗稱碑子甸。神道及其碑子係1834年清道光皇帝降旨,表彰村民張士台樂善好施所建。石碑上有瓦頂、翼角,兩邊及後背砌磚包被,下有石座,器宇軒昂, 矗立於上馬營村城郭以外(甸即含此意)的西北方,麵向正北。其後有百年以上毛白楊一株,枝繁葉茂,生機盎然。樹葉隨風沙沙作響,左右搖曳,迎送四方來客和海內外遊子。這條路由碑子緊西向正南經上馬營村西,擦西岸子張複初家東牆直通鄰村獨莊。
碑子甸向東南一百多米,經北大門外張姓舉三門墳塋東北角,再行一百多米,共約三百米即到上馬營村標誌性建築-照壁。以照壁為對稱點,向東北與通碑子甸路對稱有一大路,走約七、八十米到東頭張承誌家園子東北角出村,再經老莊和東河北大橋直通鄰村西屯。老莊是張姓人家居住上馬營村最早的莊基, 後來變作土壕。由栽有竹子的東頭家園子東北角西退20多米,向北有一條路,不到半公裏到老泉。這裏常年泉水冒出,草木旺盛。從老泉南端偏東北行, 過東河石橋,再北行過陳坪坊-西屯東西大路到灘邑家-外縣遷來的幾戶人家,屬宋家莊管轄,這是馬營村的北地界。
照壁緊南麵有個小澇池,直徑四米左右,與照壁相對, 其南沿有石雕龍頭。澇池位於三叉路頂端,東西是上述兩對稱路起點。澇池東是十字六秀才張煥綬家園子,其南是東頭家偏門和馬坊。偏門正西,馬坊向西拐出, 大門朝正北。其前留有一小塊空地,靠牆有一人多高的羈馬樁,東頭家牲畜常羈拴在這兒, 冬曬太陽,炎夏乘涼。
澇池正南是進出村的夾道, 長約四、五十米。其東是十子家高高的石砌牆,牆上有一小偏門;其西是老十二張東中家的土壞牆。夾道既是全村南北出入的通道,也是全村的排水道,年複一年,越來越低,遇雨往往泥濘不堪。後來車道底用板石鋪墊,車道兩邊用土堆成一膝蓋高、寛約半米的步行道。來往行人走步行道,車輛行車道。
夾道南端是土路,穿堡子北門到玉皇樓,其後是住戶,再後是城牆。城牆外是用土堆成的龍尾,將護城河分成東西兩段,與龍頭相應。這條路包括夾道是上馬營村的南北主道。夾道南端有一東西向大街與南北主道成十字形相交,交叉處叫十子。這條街位於上馬營村城郭以北,故叫北門外。玉皇樓前另有一條街與南北主道成丁字形相交, 由城牆包圍,叫堡子。這裏的住戶叫作堡子家。
澇池、龍頭、龍尾 、南北主道和東西四條街以及村北象征龍須的兩條對稱大路構成了上馬營村獨有的潛龍戲水式地理景觀,曆史也賦予它了特殊的人文色彩。正如允升公在照壁北麵所述:
城外掩映碧水池,傍岸屏障壁秀立。
四肢在村東北陬,尾翻天際逼南夷。
坎方龍頭威勢震,卻成潛龍昂首級。
形勢不足以為庇,人傑地靈憑古昔。
張氏家譜中將“傍岸屏障壁秀立”寫為“停岸屏障壁秀立”,是不對的。實際是“傍”,不是“停”, 傍是靠近和臨近的意思 。
十子家老屋位於十子路緊東北,路南兩間多寬是空曠地,鑲嵌於南北主幹道和張複寬家石砌西牆之間,直至北護城河,使十子家這兩間房簷分外醒目。最西的一間房屋曾由張複豁、張維智租賃,兩次開商鋪經商。其西南牆爪頭與十子路東北角相切,有一塊半平方米的大石頭,半米多高,活像一個演講台。雨天、雪天和農閑時節這裏常常聚集許多人,議論天文、地理、評品時政以及東家長、西家短的鄉間傳聞。也常議論秦腔明星,並以崇拜者不同,人們自動分為臨時派別,爭得麵紅耳赤。午飯時,臨近這裏的男人們往往端一大老碗飯,邊吃飯邊閑諞。鄉親們在這兒像知識競賽一樣,一股腦兒將自己知道的東西抖了出來。過些天又將其間獵取的'新消息再交流一次,又堪比現在的新聞發布會。十子西北角是老十二家, 他家三間住房向北爽二三十米,留有大片空地。過年或時時八節這裏常聚集很多人,有說書的,有下棋的,有搭方的,更多的人圍在不同遊戲旁看熱鬧和閑聊。
二
十字西街住了許多富裕戶,全村近百分之八十的地主、富農都住在這條街上。西街路北中部偏東是張姓舉三門祠堂,三四進深。前廳進去有左右廊房,其間有磚砌中圓門和左右小拱門,兩邊有磚雕對聯:一元二進士 七貢四舉人,宣示祖輩的顯耀。正殿有牌位,供貢奉祭祀。後院有奇花異草,十子家六秀才張煥綬常在祠堂讀書和培育花草。
祠堂偏西路南是東邊張廼榮家南園子,上馬營村小學曾借居這裏,男女混班,比較開放。園子北半段寬闊,栽植有榆樹等樹木。南半段有房兩進-上殿和前廳,均作教室。東側有廂房兩間,放置雜物。前廳東山牆有單扇朝東大門,進門向南拐經小過廳進學校院子,院內有磚鋪步道,中間偏東栽植有木瓜、沙果樹各一株,前廳中門西栽有叢生石榴樹一棵。臨近西牆是一個簡單小花園,西牆上殘留著抗日戰爭時的口號“國家至上 民族至上”字樣。大門對麵、廂房北東牆上挖有一土拱門通小操場,操場由城壕填平而成,西南角有高大毛白楊一株。該村上世紀40年前後出生的讀書人,如第八次編修的《張氏族譜》“今人簡譜”中的張鳳翻、張廷壁、張廷楨等都在這裏接受過啟蒙教育。南園子緊西是一碾坊,有石碾與石碾盤一合,供村民碾米、砸辣子等用。再往西是村裏最大的廟宇-廣惠寺,也叫西廟。
西廟坐西向東,正殿供奉著三大菩薩,左右耳房由老式磚砌小拱門拐入,另有兩尊菩薩。前殿三間,好像修建較晚,中間為過廳,北側為藥王爺塑像,南側為馬王爺塑像。前後殿之間有近方形小院子,院子東南角有合抱粗側柏一株,西北角有檜柏一株,左右為廊房。臨解放時,學子增多,學校由南園子遷至西廟,左右廊房用作教室。後來南廊房與南耳房之間天井南牆開一小門通操場。操場上土改時即栽籃球杆一副,並設置有克郎球、乒乓球等體育設施,供村民鍛煉,這在戶縣南鄉是絕無僅有的。前殿南側、南廊房以東有鍾房一間,內有大鍾一口,掛於木架之上。這口鍾碩大厚實,比西安鍾樓的鍾還大器。前殿前麵還有一小院子,院門內北側有特大毛白楊一株,生機勃勃,它點綴得這座建築氣勢恢弘,雄偉無比。前殿東外牆牆壁粉白,留有許多書賈、遊學者墨跡。其中有一打一字謎,頗有文氣:
待月西廂一寺空,
張生普救去求生。
崔鶯未得佳期會,
可恨紅娘不用工。
還有教人作人的佳句,如,話到口邊留半句,理從是處讓三分,等。書賈像貨郎一樣,挑著擔子遊鄉,在農村學校出售筆墨紙硯和圖書。遊學者是一些在學校小住的不明身份的讀書人,或旅遊,或因某事路經這裏,也許還有投奔延安的革命青年。遊學者由老師接待,由家境較好的學生家庭免費提供簡單飯食,往往住一、兩宿即離開。
西廟前路北稍東有高三米多的南大門,與北麵偏東的北大門遙遙相望,周圍有圈牆,組成十來畝地的大園子,由東邊家、西邊張昭倫家、當中張致誌家等享用。園內還建有一座炮樓。園子西北角牆外偏南為張姓舉六門12世澍係至14世四孫湖、海、洞、潮等墳塋,側柏參天,鬱鬱蔥蔥。
由西廟北側向西行,與碑子甸到獨莊路相交十子西南方是西岸子家。從這個十子繼續向西, 跨著名水利專家李儀祉先生所籌劃的澇惠渠即西河大橋-西橋,西行一公裏直通鄰村羅什堡。世界著名佛教傳教士印裔法師鳩摩羅什,後秦弘始3年(公元401年)開始在草堂寺傳教和翻譯佛經,還到過15公裏外羅什堡的羅什寺(南寺),並首次將法國梧桐(三球懸鈴木)引種到這裏,成苗6株。相傳是由鳩摩羅什鞋內的土倒到地上生成,其實很可能是由罽賓(今克什米爾)僧人或商人以果序球種子引種而來。後來僧人洗腳後將水倒於樹旁,當地人將其叫腳汗樹, 也叫淨土樹。據說有粗4人合抱者,根基附近還萌生有小苗,招引我國許多林學家來考察。如著名樹木學教授陳嶸在他的《中國樹木分類學》中就記述過這裏的法國梧桐。1981年張廷楨陪同西農大張仰渠、邱明光教授在戶縣就此專項考察,這些樹原株已於40年代末毀掉。根據村民引薦,我們又輾轉至澇峪口村采訪知名民間人士、留日學者、中國佛教協會戶縣支會副會長劉東堂。劉先生喜好園林樹木,可惜它已經仙逝,而他的老伴閆老婦人夫人不假思索地說:“這種樹在草堂寺還有保留。”他們又驅車到草堂寺,發現果然在鳩摩羅什舍利塔南方生長有法國梧桐3株。2019年,經西安市林業局支助,張廷楨通過在新疆、甘肅、陝西的調查研究證實,這是戶縣羅什寺法國梧桐的無性係分株,到2019年其中最大植株直徑92厘米。西河是人工灌溉渠,從秦嶺北麓澇峪口引澇河水,經上馬營村西向北流去。幹旱年份村民曾在西岸子家西南方跌水處,用木板截水灌溉。平常婦女們在西橋南洗衣服,夏天小學生在這兒遊泳洗澡。
十子東街十子家東是東頭家,往東路南是路南張淑家和趙姓幾家。再往東路北湖北家房屋向南提升一進,使道路成東南走向,而往東的房屋與湖北家攆齊,成正南正北,居住著賀家各戶。湖北家屬張姓舉三門分支,先輩張邦烈約於19世紀中期在湖北沙湖鎮任公職。後來這座房屋變賣易主,歸舉六門張鳳梧所有。與這排房屋東界垂直的是,從堡子東門外老祠堂東側來的另一條南北大路,使房屋與兩條大路之間留有直角三角形大片空地。直角邊南北大道之東是老爺廟。老爺廟三間,供奉關公,院子呈南北長方形,有高大毛白楊多株,前麵有門樓,左右是關平、周倉泥塑像。沿三角形弦向大路朝東南直通東河南大橋,再向東南到鄰村安善坊。該村後來整體搬遷,在原村址建成惠安化工廠的工人之家。過橋不遠向正東另有一大路通鄰村餘下、沈家營。橋東南的土地統稱安善坊路,是上馬營村大片上好旱地。東河西、大橋北是橋底下張忠孝家,坐北朝南,門前有棵大胡桃樹,年年結果豐盛。東河屬地麵河,主要功能是排除秦嶺下山洪水,無任何灌溉意義。
三
南北主道的南端是玉皇樓,一間兩層,年節時下層常聚眾賭博,擲骰子納寶,應有盡有。玉皇樓將堡子正街分成東西兩段,西段路北第一家是巷子朝娃家。因北門到玉皇樓這一段主道兩側是高大房屋和高牆,中間成小巷子一樣而得名。向西有無量爺廟,一間寬,坐西向東。小孩在此上鎖,乞神保佑。由廟北向西將城牆打開一段,叫西城豁。出西城豁,沿西城壕岸向南經小路到鄰村獨莊;向西北經南園子小學後和碾坊通北門外東西大街。
玉皇樓東路北第一家是油坊張如家,到東城根順城巷有老屋張亭家和王姓幾家。老屋家是張姓進住上馬營村堡子裏的第一家。往北另有一碾坊,再北是聶家。正街最東是東門, 東門不像北門,高大而寬敞,可行大車。東門外路北貼城牆又有特大毛白楊一株,高聳矯健,蔚為壯觀。每當年節耍社火時,肘子總是從東門閃亮出場。人們在東門外擁擠得像戲台下一樣,爭著先睹為快。出東門向東約50米路北是張姓老祠堂, 有三百多年曆史。張姓祖籍浙江溫州瑞安,先祖張子倉元順帝乙巳科舉進士,為明太祖朱元璋次子秦王朱樉的老師,明時稱太傅。1370年他輔秦王入陝西首府長安,居住長安東市中和巷。後經官場沉浮,世事滄桑,後嗣輾轉至戶縣,最後定居上馬營村,生息繁衍至今,是該村最大戶族。老祠堂東有一南北大路,與東門外路十字相交,十字東南方居住著吳姓和楊姓幾家。再往南是南場張風岐家,由此向西通南、東城壕岸。城壕岸東南角有一條向西南小路通獨莊。由老祠堂直往東與通南大橋路相接處路南是老十三張居中家園子,這是村小最後搬遷的地址,目前小學仍在這兒。學校東南方有一墳塋叫老墳,栽植有許多毛白楊,高大挺拔。
老祠堂東南北大路,與北門外東西街轉東南向上南大橋大路相交,經老爺廟西和老莊東岸,接去西屯大路,先向正北,後向正東上北大橋。拐角處向東北有一小路,穿東河拐彎與北大橋緊東南北大路相接。大路先向北,後向東北與通鄰村北馬營南北大路及陳坪坊-西屯東西大路十字相接,呈五道十字。去北馬營大路與橋緊東大路平行,向南也與北大橋到西屯路相交,路東西有上馬營村大片井水澆地,路東的土地叫大路東,路西的一段土地叫三十畝地,即現在二電廠以南的土地。小路經東河西的土地叫崗站。東河東、小路北與北大橋緊東大路之間的土地叫馬道。馬營、馬道、崗站及鄰村西屯、東屯說明這裏曾是漢朝屯兵之處。在老爺廟後向東釘子形分出一條小路,經東河小橋,通鄰村餘下。據說漢朝的某皇帝曾到過這裏,其南曹家堡村北有漢相陳平豪大墓葬。上馬營村名即始於漢朝屯兵的養馬營地之一。
堡子正街以南的城垣和護城河很長時期保持完好,而以北的城垣和護城河,包括北門挖填較早。北門挖掉後,南北主道更其通視、通暢。護城河填平用作莊基,城牆基修建成新路。由原北門處向西再南拐到西城豁,向東到聶家南拐通東門裏順城巷。這樣一來,好像大大減輕了象征本村的潛龍的壓力,促使其騰空飛舞,庇佑子孫,令上馬營村成為戶縣著名村鎮。
四
上馬營村民祖祖輩輩以農為主,遠近勤勞馳名。村民除年節、過會、雨雪天外,基本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常年如此。夏糧為小麥、豌豆,秋糧為包穀、穀子,間作有豆類。蔬菜為辣椒和包穀空行間作的蘿卜、白菜苗以及打麥子場上壅的蔥, 蔥行套種小菜,野菜在生活中占有相當比重。另外,種植有經濟作物煙草和生產染衣用靛藍的植物蓼藍。蓼藍收割後運到羅什堡,在專用的藍窖中發酵,再在盛水的木筲中打靛。木筲齊胸高,上口徑一米半左右,底部較小。打靛是兩三個人一組,用棍把前端安有30厘米見方厚木塊的推耙,兩手持木把中部,上部著肩,斜向下戳打,將發酵的蓼藍枝葉在木筲水中戳打爛,由水溶出靛藍,成藍色水溶液。打靛時藍色水液上下翻動,甚至四濺,起到攪拌作用。最後打開木筲壁擦底部木塞,流出靛藍水溶液。經過濾,在滲池沉澱成漿糊狀濃縮靛藍,儲藏於家中瓷缸內待售。蓼藍、煙草喜水,病蟲害較多,要常澆水,防治病蟲害。當時沒有農藥,主要通過人工撲殺,如捏煙蟲- 手工借助煙草葉子將其上的綠色幼蟲捏死,葉子展開繼續生長;打藍蟲- 一手持掃帚,另一手持鐵桶等容器,用掃帚拍打蓼藍枝葉,令害蟲抖落到鐵桶等容器中,收集後燒死。或用掃帚給受害煙草和蓼藍灑煙筋水來防治病蟲害。蓼藍和煙草隻有在灌溉方便且人員勤勞的條件下方可種植,橋底下家就是以種植蓼藍、出售靛藍發家的。
此外,在西廟前路南有楊生龍開的木匠鋪一爿,主要打造馬車和水車,也作房木匠活。馬車是一種硬軲轆車,現在在電視、電影中還可見到。水車是用牲畜作動力, 牽動機械從水井中提水灌溉的一套較複雜的機具。整套機械架於水井上井字形水車架上,牲畜繞水井圓轉,通過拽繩拉水棍牽動平輪,平輪撥動立輪,立輪駝轉置於其上的一連串與井水相接的水鬥。水鬥呈環形相接,前邊的空鬥朝下,後邊的盛水朝上。周而複始旋轉,相繼從水井提水到地麵以上,隨著立輪旋轉將水傾倒於掌盤,流入水渠澆地。當地一識文之人寫了一首喻體詩,描述這種水車及提水過程:
曹丞相穩坐中原(平輪居於上層中間),
小卒(軸)兒兩國交戰(平輪撥動立輪走)。
眾諸侯輪流霸斬(把盞)(水鬥相繼倒水),
為防大漢(旱)失江山。
井水是當地灌溉用水主要來源,給該村帶來極大福蔭。如,民國十八年,即1929年陝西關中嚴重幹旱,餓殍遍野,上馬營村卻憑井水灌溉獲得特大豐收。張亭領有一幫泥水匠,主要是建房。他與楊生龍兩人合作在上馬營村修建了許多房屋。西廟前殿脊檁中部釘著畫有八卦的紅布,紅布旁寫有“匠人張亭、楊生龍”字樣。還有張複道、油坊家等幾家,用自家車馬農閑時承攬運輸和販板,叫走腳;張複道、張複古等開家庭作坊,用豌豆磨粉製作粉條。另有極少數人家,如路南家、當中家等在縣城或外地開有商號,但絕大多數人家是百分百的務農。
克儉節約是上馬營村民的另一美德。飲食粗茶淡飯,穿著粗衣粗褲,基本是自製自用。連家用食醋、黃酒都是各家自釀自用。大型商品一、三、五逢集到縣城采購,小消費品主要由貨郎和雜貨擔遊鄉供應。雨天攪泥腳(打赤腳)或雙腳捆紮上腳掌大小像板凳一樣的泥屐踩泥,非常簡樸。村民也忙裏偷閑,苦中求樂。年節時鑼鼓喧天,堡子東西街彩旗招展。娛樂項目有:打骨牌、掀花花和吆雀兒(天、地等48頁紙牌)、下棋、搭方。男孩打陔(小片石)、打尜、吆角,碰錢;女孩跳房、抓蛋兒。成年人還組織有自樂班,叫同樂社,農閑時晚上在東門外老祠堂清唱秦腔,自演自樂。娛樂項目不少,但開支有度。過年最奢侈的娛樂是耍社火,過會往往隻演袁克勤家“跑台子”,即後來的長安木偶劇團木偶戲。招來了鄰村群眾的諷刺:“馬營家太豔炸,一心要寫八個娃”。隻是在1954年過會演成一場大戲,也是“借古會唱大戲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頒布”(戲台對聯的上聯)。在戶縣,隻要聽到是上馬營村人,就會緊跟一句:“是過日子的本分人”,進戶縣城門隻需自報家門,警察連身份證都不檢驗。
勤儉節約促進了上馬營村經濟的發展,在自然經濟下,全村生活自給自足和略有剩餘者占相當比例。但由於苛政、天災人禍及勤怠不一,到解放時,貧富分化。富裕和特富者不少,包括富農兩戶、地主七戶,貧農有一定比例,而赤貧者極少。與鄰村相比,占有相當多的土地和財富資源,以致土改時給鄰村劃撥部分土地並遷入一些外村無地農民。寬裕的經濟進一步促進了社會文明和文化發展。上馬營村與鄰村從未發生過大的糾紛,與鄰村以及本村各姓各族能長期合諧相處。年節耍社火,本著與眾樂樂的精神,總是要繞道鄰村獨莊走一遭,令該村村民欣喜若狂,鳴鞭炮感謝。賀家與張家早年有姻親關係,張家視賀家似嫡親,賀家視張家如同祖,兩姓多世代互助互幫,極為友好。村裏各家男性勞動顧家,女性相夫教子,叔侄、婆媳、妯娌、姑嫂 、兄弟、姐妹,重親情,尊長攜幼,合睦相處。許多家庭是多支三世同堂,少有四世同堂。村民重視文化教育,流傳著許多父兄吃苦耐勞,克勤克儉,促進子弟讀書學習的佳話。文化程度在全縣屈指可數,除許多中小學生外,還有大學生24人、留學德、美、日的4人,其中博士一人,曾受希特勒接見;國民革命軍陸軍中將一人、少將一人,國民政府立法院立法委員一人,他們與蔣介石同學同僚。還為新中國孕育了一大批高智能人才,他們後來遍布世界各地和祖國大江南北。
這就是故鄉-1949年前時的上馬營村,正是:
神道康莊通九郡,臥龍騰飛鎮鬼神。
東河西河顯澤惠,泉水井水賜福蔭。
朝出暮歸勤耕作,一寸黃土一寸金。
寬容儉樸重教育,人傑天健複地坤。
(2013.8月初稿,2014.2月略有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