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園地

均衡飲食和最佳營養可以延緩衰老,減少疾病,保證健康長壽. 歡迎到本博客坐客。希望我的博客能成為您健康長壽的啟蒙.
個人資料
正文

解讀肝功能化驗單(ZT)

(2007-03-27 18:18:48) 下一個

      反映肝細胞損傷的項目:以血清酶檢測常用,包括丙氨酸氨基轉移酶(俗稱穀丙轉氨酶ALT)、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俗稱穀草轉氨酶AST)、堿性磷酸酶(ALP)、γ-穀氨酰轉肽酶(γ-GT或GGT)等。在各種酶試驗中,ALT和AST能敏感地反映肝細胞損傷與否及損傷程度。各種急性病毒性肝炎、藥物或酒精引起急性肝細胞損傷時,血清ALT最敏感,在臨床症狀如黃疸出現之前ALT就急劇升高,同時AST也升高,但是AST升高程度不如ALT。而在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時,AST升高程度超過ALT,因此AST主要反映的是肝髒損傷程度。 

    在重症肝炎時,由於大量肝細胞壞死,血中ALT逐漸下降,而此時膽紅素卻進行性升高,即出現“膽酶分離”現象,這常常是肝壞死的前兆。在急性肝炎恢複期,如果出現ALT正常而γ-GT持續升高,常常提示肝炎慢性化。患慢性肝炎時如果γ-GT持續超過正常參考值,提示慢性肝炎處於活動期。

     反映肝髒分泌和排泄功能的項目:包括總膽紅素(TBil)、直接膽紅素(DBil)、總膽汁酸(TBA)等的測定。當患有病毒性肝炎、藥物或酒精引起的中毒性肝炎、溶血性黃疸、惡性貧血、陣發性血紅蛋白尿症及新生兒黃疸、內出血等時,都可以出現總膽紅素升高。直接膽紅素是指經過肝髒處理後,總膽紅素中與葡萄糖醛酸基結合的部分。直接膽紅素升高說明肝細胞處理膽紅素後的排出發生障礙,即發生膽道梗阻。如果同時測定TBil和DBil,可以鑒別診斷溶血性、肝細胞性和梗阻性黃疸。溶血性黃疸:一般TBil<85μmol/L,直接膽紅素/總膽紅素<20%;肝細胞性黃疸:一般TBil<200μmol/L,直接膽紅素/總膽紅素>35%;阻塞性黃疸:一般TBil>340μmol/L,直接膽紅素/總膽紅素>60%。 

    另外γ-GT、ALP、5’-核苷酸(5’-NT)也是很敏感的反映膽汁淤積的酶類,它們的升高主要提示可能出現了膽道阻塞方麵的疾病。  

    此外,最近幾年在臨床上應用較多的是透明質酸(HA)、層黏蛋白(LN)、Ⅲ型前膠原肽和Ⅳ型膠原。測定它們的血清含量,可反映肝髒內皮細胞、貯脂細胞和成纖維細胞的變化,如果它們的血清水平升高常常提示患者可能存在肝纖維化和肝硬化。

    反映肝髒腫瘤的血清標誌物:目前可以用於診斷原發性肝癌的生化檢驗指標隻有甲胎蛋白(AFP)。甲胎蛋白最初用於肝癌的早期診斷,它在肝癌患者出現症狀之前8個月就已經升高,此時大多數肝癌病人仍無明顯症狀,這些患者經過手術治療後,預後得到明顯改善。現在甲胎蛋白還廣泛地用於肝癌手術療效的監測、術後的隨訪以及高危人群的隨訪。不過正常懷孕的婦女、少數肝炎和肝硬化、生殖腺惡性腫瘤等情況下甲胎蛋白也會升高,但升高的幅度不如原發性肝癌那樣高。另外,有些肝癌患者甲胎蛋白值可以正常,故應同時進行影像學檢查如B超、CT、磁共振(MRI)和肝血管造影等,以此增加診斷的可靠性。值得提出的是α-L-岩藻糖苷酶(AFU),血清AFU測定對原發性肝癌診斷的陽性率在64%~84%之間,特異性在90%左右。AFU以其對檢出小肝癌的高敏感性,對預報肝硬變並發肝癌的高特異性,和與AFP測定的良好互補性,而越來越被公認為是肝癌診斷、隨訪和肝硬變監護的不可或缺的手段。另外血清AFU活惟測定在某些轉移性肝癌、肺癌、乳腺癌、卵巢或子宮癌之間有一些重疊,甚至在某些非腫瘤性疾患如肝硬化、慢性肝炎和消化道出血等也有輕度升高,因此要注意鑒別。另外在患有肝髒腫瘤時γ-GT、ALP、亮氨酸氨基轉肽酶(LAP)、5’-NT等也常常出現升高。 

中國檢驗醫學網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