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前世,是誰埋的你?—答雪戀梅

(2006-11-08 14:09:15) 下一個
(1)

從前有個書生,和未婚妻約好在某年某月某日結婚。到那一天,未婚妻卻嫁給了別人。
書生受此打擊,一病不起。這時,路過一遊方僧人,從懷裏摸出一麵鏡子叫書生看。。。書生看到茫茫大海,一名遇害的女子一絲不掛地躺在海灘上。路過一人,看一眼,搖搖頭,走了。又路過一人,將衣服脫下,給女屍蓋上,走了。再路過一人,過去,挖個坑,小心翼翼把屍體埋了。
僧人解釋到,那具海灘上的女屍,就是你未婚妻的前世。你是第二個路過的人,曾給她掩一件衣服。她今生和你相戀,隻為還你個情。但是她最終要報答一生一世的人,是最後那個把她掩埋的人,那人就是她現在的丈夫。書生大悟。
  前世,究竟是誰埋的你? 
  金嶽霖找到了林徽音。他用一生的孤獨來回報林這位前世埋了他的人。徐誌摩找到了誰?“我將於茫茫人海中訪我唯一靈魂的伴侶,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這是他追求路小曼時說的話。他輕輕的從林徽音的身邊走了,正如他輕輕的來,他輕輕的揮手,沒有帶走林身邊的一朵雲彩。他把他34歲的生命回報給了前世埋他的路小曼。
  人們從奈何橋上匆匆走過。孟婆說:“行路的人,喝碗孟婆湯解解渴。”口渴的人心急的喝了。於是,那個前世埋他的人,在他們頭腦中漸漸模糊了。他們開始驚惶的四處張望,妄圖在茫茫人海中尋找今生的愛人。“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其實,你攜起他的手時,就是前世殘存的記憶在提醒你了,前世埋你的人,就是你身邊與你相濡以沫的愛人啊。
  月光下的大海,泛著粼粼的波。朋友說,和你的愛人去看看月光下的大海吧,在大海的最深處,也許就藏著你前生的記憶呢。
  我在屏幕前輕輕的笑了。三生石上的舊精魂,真的不是一個美麗的傳說麽?與前世埋過我的愛人,攜手在銀色的海灘,那該是今生最完美的一種幸福了吧。
  我從奈何橋上走過。孟婆說:“行路的人,喝碗孟婆湯解解渴。”不,不不,我不喝,我寧願在忘川河邊忍受水淹,火炙的折磨,我也一定要記得,前世,是誰埋的我。。。

雪戀梅,您可找到了前世埋您的人?抑或您隻是遇到了蓋您的人?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講:
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罔不經過三種之境界。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
“眾裏尋他千百度,回頭驀見,那人正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界也。

愛情,也是如此。

雪戀梅,您已經跨過第一境界,深陷第二境界,我看您的第三境界正在您的眼前手後,
但您自己不邁進去,別人是沒有辦法的,尤其對您這種意重之人。

(2)

順便談談我認知紅顏知己的三種境界。

  第一種境界是《詩經》中的,“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距離,將一切美麗收於一身。紅顏知己時而近在咫尺,時而在水一方。篤信和相知,紅顏知己就是跟你一起點燃生命之火的那隻溫存的手,男人往往因了她,人生才變得豐盈起來。大多數女人的聰明剛剛夠不上做紅顏知己,而男人欲望的陷阱也剛好令她做不成紅顏知己。紅顏知己實在是男人的奢想,女人的不甘。

  第二種境界是宋詞,“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的誘惑。人是抗拒不了誘惑的,紅顏知己妙就妙在把誘惑保持住了,成為男人生命裏積極向上的蔚藍。她淡淡地從你身邊走過,偶爾回眸,對你生命的獨特閱讀方式,實在是你今生無法抗拒的誘惑。

  第三種境界是“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這一層境界揭示紅顏知己是朋友,沒有性愛,生時沒有粉紅色的情感,沒有癡癡纏纏恩恩怨怨;是知己,為你著想,理解支持,寬容親密,死後默默地陪在身邊。

徐誌摩和林徽音在茫茫人海中訪得知己,沒有結合實乃幸也,這歸功於林徽音的聰明。
雪戀梅,不是前世埋您的人,為何要強求常相守?
實際上,克製男人欲望的陷阱,保持篤信和相知,得到的回報無邊無延。

有一種愛,帕拉圖式的愛,精神的愛,在閃婚和婚姻快餐的今天,尤為可貴。克己修為,恐怕是偉大的哲人帕拉圖體會到的最高境界。

退一步說:兩個多方麵相同或相近的人,長時間生活在一起,不易構成穩定的婚姻。婚姻講究的是互補,是建立在兩個基點與時間長軸上的平麵。當然第三個基點:孩子的誕生,將會令平麵延伸為立體,能夠穩定地承受多方麵的擊打。

齊家立國,先從修心開始。

祝願您早日找到前世埋您的人:下次休假時,不至於空遺西風冠雀樓;
希望您盡快欣賞缺憾的優美:從您的詩歌中,體會俯瞰眾生的意味。


(3)

附:原詩詞

鵲踏枝(宋•;晏殊)
檻菊愁煙蘭泣露,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西樓,望盡天涯路。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

蝶戀花(宋•;柳詠)
佇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草色煙光殘照裏,無言誰會憑闌意。
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一帶見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青玉案(宋•;辛棄疾)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
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
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李清照《點絳唇》:

蹴罷秋千,起來慵整纖纖手。露濃花瘦,薄汗青衣透。 見有人來,襪剗金釵溜。
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

龔自珍

己亥雜詩-第五首

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落紅本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4)

由於善良和輕信,有家難回的落難公子,巧遇雪崩墜入山穀,得以脫逃仇家追殺。
食萬年雪蓮,飲梅花鹿血,脫胎換骨;
絕頂聰明,觀日月而窺乾坤,仿禽獸而悟武功。
出得穀來,儼然一代大俠。人頌外號:雪蓮梅。(梅花鹿的梅)
潛入仇家,尋機除惡。不想:仇人剛剛咽氣,哭聲一片。
昔日的戀人成為未亡人在哭泣,牽扯著3個待哺的孩童。
大蝦可不是赤煉仙子李莫愁,自然秋毫無犯。回到棲身密林,冥想良久。此時,東方泛白,霧氣暈滿山靄,長嘯一聲,固有此詞:
送給心有千千結為情所傷的情人。

謝池春-<情惑>

北雁南歸,
古樹叁天獨臥。
陷霧靄,
難尋星座。
枯藤寸斷,
弄月影婆娑。
笑嫦娥,
為情所惑。

揚眉明慧,
引頸高吟般若。
愧當年,
輕許承諾。
生死幾度,
望海空天闊。
莫回首,
日出月落。

注:“般若“是梵文詞的音譯,中文意思是法界寶相的智慧。
通俗地講:通過執著的愛,認識生命的本來意義。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