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傅春雨:哥們搶的不是鹽,是踏實

(2011-03-25 07:52:23) 下一個

日本地震引發核電廠事故和全球對核汙染的擔憂。這種擔憂又在中國引起了一陣不大不小的搶鹽風潮。對此,網上有許多精彩的調侃和幽默諷刺。也有論者指此現象反映了民眾的素質低下,其實未必。

常言道:謠言止於智者。謠言易於擴散,非理性行為容易泛濫,反映了“智者” 的缺失。

在開放的民主社會,“智者”無處不在。自由的媒體,人格獨立的記者,時事評論家,節目主持人,自由撰稿人;獨立的政黨和民間團體,意見領袖,真正的民意代表;各種專業和學術協會,深具批判精神的專家學者,還有教會,牧師,等等。在這樣的社會,政府遠不是唯一的權威,信息不被壟斷,法律和民意才是行為準則的最終判據。平時,“智者”們各抒己見,吵吵嚷嚷,社會是在“有序的混亂(controlled chaos )中運行,充滿創造性和活力。而當危機來臨,“智者”們的聲音舉足輕重,充當了社會的主心骨。他們共同的基本核心價值能使社會迅速凝聚共識,展現出超強的力量。這就是民主社會看似四分五裂,卻有極強大生命力的原因之所在。

在獨裁專製社會,“智者”何在?媒體,是黨的喉舌;教師,忠誠於黨的教育事業;連牧師和尚,也要接受黨的領導;民意代表?哪些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不提也罷。具有獨立人格和批判精神的“智者”,不是在監獄裏,就是被扼殺在“萌芽狀態”或處於窒息狀態。所謂獨裁社會,其實就是一個“智者”缺失的社會。獨裁者本質上都搞愚民,不見容於民間有任何 “智者”的存在。政府不僅是不容挑戰的唯一權威,而且也是信息的唯一正確來源,是一切行為準則的規範者和最終裁判。偌大國家,就一個黨,是超級智者,號稱偉光正。物理上,雖然還強大不可冒犯,可是在信譽上,早已如同一個屁股直流鮮血,嘴上還喊專精包治各類痔瘡的主兒,沒人拿正眼瞧它。

平時,超級智者一聲號令,眾“弱智”被迫唯唯若若。表麵上政出一門,思想高度統一。久而久之,老百姓就養成並習慣於一種表裏不一的二元行為模式。社會上,你騙我,我騙你,一級騙一級,謊言假貨滿天飛。人們在公開場合,講的是冠冕堂皇的一套,在私底下,說的做的是另一套。嘴上說的和心裏想的不一致。你說煤球是白的,我就說雪白雪白的,你說地球是方的,我就說見棱見角的。你說你在全心全意地為我服務,我就說首長辛苦啦。可心裏麵,人人都另有一本小九九。你說我們要好五倍,我心裏就想:蒙誰呢?你說你廉潔奉公,我心裏就想:天知道。

而當危機來臨,你說我們很安全,我心裏就想:鬼曉得。老百姓也就很難淡定得起來。單一中心的權威一旦破產,由於“智者”缺失,沒有替代疏導;各自的小九九由於缺乏公開的交流和碰撞,很難凝聚成共識。社會普遍缺乏基本信任感,最沒有安全感,謠言最容易引發不必要的恐慌。一有風吹草動,老百姓的心態就是天塌下來,靠誰大爺?誰大爺也靠不住!心裏沒著沒落的不踏實,總得做點什麽吧?於是,就有搶鹽或搶別的什麽的“行為藝術”上演。管它有用沒用,搶上兩包再說,搶上了心裏才踏實。這些“行為藝術”的演出者,何嚐不是在下意識地是呼喚重構社會文明,恢複誠信與信任?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老百姓的搶鹽,和當官的搶權---生怕有獨立的民間“智者”成長,鐵心要鏟除一切可能挑戰獨裁的“不穩定因素”---是源於相似的心態:不踏實。這也正是專製社會看似銅牆鐵壁,牢不可破,可稍有壓力,它就會分崩離析,土崩瓦解的原因之所在,也正是當局無時不處於惶恐之中,拚命維穩,越維越不穩的原因之所在。

何苦呢,有道是“苦海無邊,回頭是岸”。政治改革有那麽可怕麽?

3-22-2011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