楓下客

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嚐膽,三千越甲可吞吳。要不是我自己為自己建立紀念碑,這紀念碑,它從何而來?
個人資料
正文

金正大:緩控釋肥有望跨越式發展 2011-04-19

(2011-04-18 22:07:26) 下一個
  • 來源:證券時報網
  • 作者:賈小兵
  • 時間:2011-04-19 02:25:18

金正大:緩控釋肥有望跨越式發展

  近日,“2011年全國緩控釋肥示範推廣工作會議”在金正大召開,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決定將金正大緩控釋肥的示範推廣擴大到23個省。    “十一五”期間,我國農業主管部門積極推動緩控釋肥的推廣應用。
自2008年以來,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連續發文,要求各地結合測土配方施肥工作,全麵開展金正大緩控釋肥的示範推廣工作。目前,示範推廣範圍已從2008年5個省的6種作物擴大至2011年23個省的25種作物。
在“十二五 ”開局之年,農業部首次將緩控釋肥作為主推技術。此舉意味著我國緩控釋肥產業將由此駛入快車道,真正迎來了跨越式發展的高峰。    全
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3年來的示範推廣結果顯示,緩控釋肥在節肥、增產、增效等方麵效果十分顯著。與農民習慣施肥相比,緩控釋肥在所有作物上全部增產,平均增幅達10%,最高達到40%以上,經濟效益也得到顯著提高,平均每畝增收達120元左右;
在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原理指導下,施用緩控釋肥的作物在增加產量、提高品質、防止汙染、培肥地力等方麵比一般的配方肥有很大的提高,這意味著緩控釋肥推廣是一項意義深遠而又科學有效的施肥體係。    
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主任夏敬源表示,2011年是國家轉變農業和經濟發展方式的第一年,也是國務院提出搞糧食增產行動的第一年,而推廣緩控釋肥就是一個重要方式的轉變。他同時表示,發展緩控釋肥是政府重視、農民期盼、社會呼喚。
山東是農業大省,也是糧食大省,山東的緩控釋肥料企業金正大更是緩控釋肥的研發中心,這次會議既是一次全國緩控釋肥示範推廣會,更是大力推廣緩控釋肥的動員會。    
此次大會上,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聯合金正大共同啟動了“農化服務萬裏行” 活動。在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的協調指導和各省土肥站的配合下,
金正大將在全國成立500個農化服務隊,並在原有配備500台農化服務車的基礎上,再投巨資配備1萬台種肥同播機,開展行業內規模最大、覆蓋最廣、受益農民最多的“農化服務萬裏行”活動,為廣大農民朋友提供緩控釋肥“種肥同播”技術服務。
  所謂緩控釋肥“種肥同播”技術是一項新技術,是在作物播種時一次性將緩控釋肥施下去,解決了農民朋友對作物需肥用量把握不準的問題,同時又省工省時省力。因此是一項深受廣大農民朋友喜愛的施肥新技術。    
此次“農化服務萬裏行” 活動的開展,不僅進一步確立了金正大在行業中的影響力,而且這種公益性的“種肥同播”技術推廣服務,也必將促進了金正大緩控釋肥的快速增長,在彰顯公司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和不斷創新的服務內涵的同時,進一步確立了金正大在行業內服務領先的優勢。








農業部推廣新型肥料 可使糧食普遍增產10%以上
  • 來源:經濟觀察網
  • 作者:種昂
  • 時間:2011-04-20 19:22:52

  “今年是‘十二五’的開局之年,是國家轉變農業和經濟發展方式的第一年,國務院也是第一次提出要搞糧食增產行動、保障我國糧食安全。新型肥料的推廣,對於我國農業有著特殊的意義。”在4月15日全國新型肥料示範推廣工作會議上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主任夏敬源如是說道。
    這種被農業部主推的肥料名為緩控釋肥,是在傳統肥料外層包一層特殊的膜,根據作物養分需求,控釋養分釋放速度和釋放量,使養分釋放曲線與作物需求相一致。
    與傳統肥料相比,緩控釋肥可以根據作物的養分吸收規律基本同步釋放養分,肥料利用率顯著提高,減少了對環境的汙染,同時減少了施肥的數量和次數,節約了勞動力和成本。更為重要的是,緩控釋肥可以大大增加農田產量。
    作為亞洲最大的緩控釋肥生產商,金正大(002470)董事長萬連步指出,與農民習慣施肥相比,緩控釋肥在所有作物上全部增產,平均增幅達10%,最高達到40%以上,經濟效益也得到顯著提高,平均每畝增收達120元左右。隨著農業部的推廣應用,這一新型肥料已從示範發展到大麵積推廣階段,未來這一市場空間將迎來極大的發展機遇。
    事實上,自2008年以來,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連續發文,要求各地結合測土配方施肥工作,全麵開展緩控釋肥的示範推廣工作。目前,示範推廣範圍已從2008年的5個省、6種作物、37個縣擴大至2011年的23個省、25種作物、72個縣。
    根據江蘇、甘肅、山東等土肥站的統計,水稻在施用緩控釋肥後增產52公斤/畝,增幅為9.4%;玉米在施用緩控釋肥比當地農民習慣施肥增產121.3kg,增幅15.4%。
    “玉米在我國糧食安全中最為敏感,由於玉米大量從國外進口,這也是我國糧食市場中競爭最為激烈的戰場。”夏敬源介紹道,今年下半年農業部將在東北吉林的玉米種植上尋求突破。通過緩控釋肥的應用,使玉米產量得以提高,收回被國外玉米搶奪的市場。
    夏敬源指出,目前我國農業麵臨的一個迫在眉睫的問題是,雖然18億畝的耕地紅線得以保證,但大量農村勞動力外出打工,留守耕種者大多是老人和孩子,難以保證糧食的供應安全。同時,大量化肥毫無節製的適用,既破壞了土壤,又造成了巨大的汙染。
    目前,我國用世界9%的耕地消費了世界35%的化肥。上世紀80年代,化肥的施用對我國糧食增產的貢獻率達50%。但到90年代初,在化肥投入直線增長的同時,糧食產量卻徘徊不前。據統計,1996年-2008年間,我國化肥使用量增長了36.9%,而糧食總產量卻隻增長了4.7%。
    研究表明,除作物吸收利用和土壤殘留外,約有50%以上的氮沒有被作物吸收而流失到農田外,引發了一係列環境及食品安全問題,如水體富營養化、土壤板結、溫室效應、農產品品質下降等。根據2008年《中國環境狀況公報》分析,2008年太湖、滇池、巢湖等我國28個重點監控的湖泊都遭受到農業麵源汙染的威脅,其中部分湖泊達到重富營養化程度,主要汙染物為總氮、總磷。在太湖外部汙染總量中,工業汙染僅占10%~16%,農業麵源汙染已占到59%。
    2009年4月8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了《全國新增1000億斤糧食生產能力規劃(2009-2020年)》,進一步提出,到2020年,我國糧食生產能力達到11000億斤以上,比現有產能增加1000億斤,糧食單產水平達到700斤。
    夏敬源指出,要實現這一目標,滿足未來我國人口增長對糧食的需求,在耕地麵積逐漸減少和化肥增產效應降低的嚴峻現實條件下,必須提高肥料利用率,解決肥料增產效率低下的問題,不斷提高糧食單產水平。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