瀟灑人生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今日以前已成曆史,人生天天新開始。回首往事,你更多的是演員,導演還是觀眾?
正文

東方時代環球時事解讀 2010年11月5日

(2010-11-07 07:09:37) 下一個
張高麗出訪以色列、巴勒斯坦、阿聯酋並順訪塞浦路斯
  
  【北京消息】據媒體報道,應以色列政府、巴勒斯坦民族解放運動、阿聯酋政府和塞浦路斯議會的邀請,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天津市委書記張高麗率中共代表團於2日離開北京,前往以色列、巴勒斯坦、阿聯酋進行友好訪問,並順訪塞浦路斯。
  
  【時事點評】在之前的點評中,我們曾借助中國古人戰略上的大智慧、援引中國曆史上“尊王攘夷”的典故、在兩個層麵上、分別給出了兩個觀點:
  
  ●再談“尊王攘夷”
  
  第一,是在“國際金融體製改革”的層麵,我們認為“人民幣”有必要“尊王攘夷”,即“尊”歐元為“王”以“攘”美元;
  
  第二,是在“國際政治秩序”層麵,我們也認為有必要“尊王攘夷”,即,在不同的戰略方向,瞄準美國在該方向的核心利益,“尊”不同的國家為“地方王”,以實現“尊王攘夷(夷,主要是指美國這個‘外來夷’)的戰略意圖,慢慢擠出美國在該戰略方向的影響力。
●許多國家在“不同的階段”與“不同的層麵”,都能起到一種“地方王”的作用
  
  以中東為例,所謂的“尊王攘夷”,目前更多地集中在土耳其身上,也就是說,由於國際形勢的需要、該政策的“尊”字訣的主要部分、眼下“暫時”都“落實到”有著強烈政治抱負的土耳其頭上了。
  事實上,在我們的討論中,伊朗、敘利亞、埃及、沙特阿拉伯等中東主要國家、在“不同的階段”與“不同的層麵(政治、或軍事、或經濟、特別是金融層麵)”,都能起到一種“地方王”的作用。請大家仔細體味這一說法。
  
  仍以中東方向為例,“尊”土耳其為“地方王”、主要是從政治與軍事層麵考慮;而沙特阿拉伯卻可以作為一個“金融地方王”發揮其獨特的作用。
  
  ●隻要“非美勢力”做好一分“尊”的工作,“地方王”就能起到十分的“攘”的作用
  
  另外,我們也相信,隻要“非美勢力”做好一分“尊”的工作,這些“地方王”在不同的階段、在不同的層麵上、就能起到十分的“攘”的作用。
  而在中東之外,巴西、古巴、南非、利比亞等、都能起到類似的作用,在這裏,我們特別提請大家注意利比亞這個國家。
  
  ●利比亞將起到非常獨特的作用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如果時機成熟,如果“非美勢力”在利比亞的問題上將“尊”字經“念”好了,那麽,在進一步衝擊目前這個雖然已經大幅鬆動、但仍在“吱吱呀呀、搖搖晃晃”地運行著的、對美國最有利的“即有國際政治、經濟、軍事秩序”的問題上,利比亞的作用完全可以與土耳其相提並論。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平衡”土耳其與埃及這兩個地區強國的“利害衝突”問題上,在以“歐亞(非)高鐵”為火車頭、全麵牽動“歐亞非”三大洲經濟整合的問題上,利比亞將起到非常獨特的作用,當然了,利比亞所起的“副作用”也是免不了的,就如土耳其一樣。
  這一點,今後,我們將視時局的發展再作進一步展開。
●用“歐亞(非)高鐵”在“美國的算盤”之外、去“牽引”正在全方位展開的“第三波排列與組合”
  
  在這裏,我們想特別強調一點,即:用“歐亞(非)高鐵”為火車頭、全麵牽動“歐亞非”三大洲經濟整合,其核心意義在於:在“美國的算盤”之外、在另一個方向上、用“地球上絕大多數人”的共同利益、去“牽引”正在全方位展開的“第三波排列與組合”。
  至於“美國的算盤”是什麽?我們不妨再來閱讀一則新聞。
  
  奧巴馬稱:美國將同印建立“真正的戰略夥伴關係”
  
  【綜合消息】據媒體報道,美國總統奧巴馬將對印度展開為期3天的訪問。在此之前,美印雙方都在竭力為此行營造良好氛圍。奧巴馬近日也表示將為印度的崛起提供支持,但是印度媒體認為這隻是“空頭支票”而已。
    據《印度斯坦時報》11月3日消息,奧巴馬3日將印度稱作是美國參與亞洲事務的“基石”,並表示將同印度建立“真正的戰略夥伴關係”,但卻未許諾支持印度加入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也未曾許諾解除對印度的軍民兩用技術出口限製。
    報道稱,奧巴馬在接受印度媒體采訪時表示,美印關係“建立在雙方共同的價值觀和共同利益的基礎上,基於這樣的原因,我對印度成長為一個全球大國的前景表示歡迎和支持”。奧巴馬還表示,印度的崛起“符合美印兩國、印度所在地區以及世界的最佳利益”。
    但是,就美國是否有可能解除對印度的軍民兩用技術出口限製以及明確支持印度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問題,奧巴馬表示這兩個問題“非常的困難和複雜”。其中,他還就印度“入常”問題表示,“我也希望訪問印度時能夠就此問題就行商討,”但是並未承諾予以“堅定的支持”。此外,報道還稱,奧巴馬此行的議程中似乎沒有“大項目”。
  
  【時事點評】請大家注意這一段文字,原文是:據《印度斯坦時報》11月3日消息,奧巴馬3日將印度稱作是美國參與亞洲事務的“基石”,並表示將同印度建立“真正的戰略夥伴關係”,但卻未許諾支持印度加入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也未曾許諾解除對印度的軍民兩用技術出口限製。
  
  ●在這個世界上,誰才是美國人“真正的戰略夥伴關係”,我們還真不知道
  
  坦率地講,這個世界上,誰才是美國人“真正的戰略夥伴關係”,我們還真不知道。
  首先,英國算不算?如果算,那為什麽英國現在卻借金融危機之機、正在與法國人(歐盟)“玩軍事一體化”。
  我們注意到,英國與法國兩國政府11月2日在倫敦簽署了一份軍事合作協議,協議稱:雙方同意創建聯合部隊,共用航空母艦以及共同開發新的核試驗設施。
  顯然,在美國人的眼裏,這可不是“真正的戰略夥伴關係”所能容忍的事情、這份協議一旦落實、基本上就“革”掉了“美國主導的北約”的命!
  
  其次,歐盟算不算?如果算,那為什麽歐盟(北約)卻死活不願意提供“美國南亞戰略”所急需的“南亞配合”、致使“美國南亞戰略”遲遲無法南亞破局,以至於美國最終不得不動用“希臘危機”加以警告?
  但警告的結果又是什麽呢?
 ●英法兩國(其實還有個德國)“哭窮”玩“裁軍”的背後,其實是在玩“狸貓換太子”
  
  我們還注意到,聲稱“受債務危機影響,英法兩國政府都希望通過緊縮財政來削減公共開支,裁減軍費便是其中一項舉措”。
  其中,英國政府上月公布戰略防務與安全評估報告,宣布今後4年將國防預算削減8%,而法國政府也計劃在未來3年內減少36億歐元軍費開支。
  對此,我們認為,在英法兩國(其實還有個德國,就是歐盟三大核心國家)“哭窮”玩“裁軍”的背後,其實是在玩“狸貓換太子”,其意圖主要有兩個,即:
  
  ●“明修棧道”地搞“英法聯防”,“暗渡陳倉”地正式啟動“歐盟軍事一體化”
  
  第一,準備借經濟困難(歐盟大多數國家經濟困難、特別是英國“哭窮”也是事實)不得不裁軍的“名義”,一邊“明修棧道”地搞“英法聯防”,一邊“暗渡陳倉”地正式啟動“歐盟軍事一體化”、正式啟動至關重要的“歐盟軍事整合”進程,並反過去進一步促進歐盟的政治與經濟整合。
  
  ●“這一變化”其實就是我們多次描述、並著重討論過的一種情況
  
  而“這一變化”,在之前的討論中,其實就是我們多次描述、並著重討論過的一種情況,即:在第三波排列與組合中,趁著“中美直接交手”從而都需要歐盟的戰略機會,以“以色列襲擊土耳其船隊”這一事件為契機,歐盟已經借“近期不可能實現的地中海計劃”作“戰略掩護”,悄然啟動了“科索沃獨立後續發展”的“和平處理進程”,從而正式啟動了“歐盟在政治、經濟、軍事等”各個層麵的全麵整合進程。
  
  ●該“整合進程”將直接量化“美元本位製”的“壽命”
  
  毫無疑問,該“整合進程”將直接量化“美元本位製”的“壽命”,其“整合結果”勢必影響“伊核問題最後解決方案”的細則,並與“中俄美等”綜合實力、相對實力的進一步消漲、一起決定美國在“新全球政治、經濟、軍事格局”中的“角色”。

●在時間跨度長達兩年多的討論裏,我們曾經以大量的篇幅論證的一個問題
  
  在之前的點評中,在跨度長達兩年多的討論裏,我們曾經以大量的篇幅論證了這樣一個問題,即:在“中俄歐”之中,在美國次貸危機爆發之後,由於世界經濟受到重大衝擊的不可避免,出於對“石油美元結算製”對俄羅斯經濟的巨大現實威脅,俄羅斯是頭一個“最想立刻打倒美元本位製”的;而出於美元是歐元的最大現實威脅,且美國一定會向歐盟轉嫁次貸危機的因此,歐盟是“第二個最想打倒美元本位製”的;在“上述種種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中國則是“第三個最想打倒美元本位製”的。
  
  ●“上述順序”決定了“行動順序”
  
  請大家注意,“中歐俄”毫無例外地“最想打倒美元本位製”,但由於各自綜合實力的不同、特別是“美元本位製”對自己經濟威脅方式的不同,“上述順序”決定了“中歐俄”在“打倒美元本位製”之“運動”中的“行動順序”,最後又與美國“依上述順序發起的一輪輪反擊”一道,構成了所謂的“第一、二、三波排列與組合”。
  
  ●俄羅斯在“第一輪排列組合”中充當了“打倒美元本位製、改革國際金融體製”的急先鋒
  
  第一,在美國爆發次貸危機之後,由於俄羅斯經濟結構過於依賴能源與礦產出口、而這些商品的定價權又掌握在美國手中,這一“致命弱點”再加上“歐美”聯手促成“科索沃單方麵宣布獨立”進一步擠壓了俄羅斯在巴爾幹半島的勢力,最終促使俄羅斯在“第一輪排列組合”中充當了“打倒美元本位製、改革國際金融體製”的急先鋒、直到美國在北京奧運會開幕的那一天發動格魯吉亞戰爭、對俄羅斯進行反擊。
  
  
  ●就“格魯吉亞回合”而言,它有幾個鮮明的特點
  
  顯然,在東方評論員看來,就“格魯吉亞回合”而言,它有幾個鮮明的特點,即:
  
  其一,在時間上、爆發在北京奧運開幕當天的格魯吉亞戰爭,是緊緊銜接於“北京奧運回合”的。
  其二,在“政治邏輯”上、它也是緊緊銜接於“北京奧運回合”的。
  
  以法國總統薩科齊幾經掙紮之後、最終還是與俄羅斯總理普京、美國總統布什一道出現在北京奧運開幕式上,且“中歐俄美”任由格魯吉亞戰爭爆發為標誌,第一階段排列組合與組合的最主要特征也就形成了,即:法國(歐盟)終於放棄了這樣一種努力、那就是:在次貸危機爆發後,在世界經濟勢必受到重大衝擊的情況下,在俄羅斯急於解除“石油美元”對俄羅斯經濟的桎梏、而不得不在“第一輪排列組合”中充當“打倒美元本位製、改革國際金融體製”急先鋒的情況下,將“美元本位製”視為自己最大現實威脅的歐元(歐盟),很想通過製造、放大“北京奧運回合”的“政治因素 ”,引誘美國“在政治層麵”一道攻擊中國,從而取得“令人民幣與美元之間的關係提前撕裂”的“經濟成果”,因為如此一來,就可令歐元(歐盟)在“中歐俄美”之間即將展開的、圍繞“美國次貸危機”而進行的戰略博弈中占據最為有利的地勢。
  
  最後的結果卻是,“事前對中國大打達賴牌”的美國政府,在“北京奧運回合”的“聖火傳遞”這一環節的表現非常令人玩味:
  當時的小布什、除了始終強調“他一定會出席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之外,在北京奧運聖火經過美國時,“美國政治”也沒有象“法國(歐盟)政治”那樣表現得那般“歇斯底裏”。顯然,美國在“北京奧運回合”裏,刻意與歐盟的“政治動作”保持了距離、用“出賣”歐盟的方式,避免了落入歐盟的“經濟企圖”。
  
  ●“中美”都沒有讓“人民幣與美元提前翻臉”,避免讓歐盟拿走“中歐俄美間戰略博弈的最佳地勢”
  第二,由於中國在格魯吉亞戰爭前後,在政治層麵,以“上合”的名義“充分理解”俄羅斯的行動,對俄羅斯提供了足夠的“上合支撐”,促使歐盟在“俄美直接鬥法的格魯吉亞戰爭”、特別是“戰爭的後續發展”中、在政治層麵基本上保持了中立。這一點,突出地表現在歐盟拒絕讓“北約組織”介入格魯吉亞戰爭的問題上。
 正是因為中國(上合)在政治層麵對俄羅斯格魯吉亞政策提供了“充分理解”、導致歐盟拒絕讓“北約”介入,因此,事先信誓旦旦“將保護格魯吉亞主權完整”的美國,隻能眼睜睜地看著格魯吉亞被俄羅斯武力肢解、最終在“格魯吉亞鬥法”中慘敗。
  然而,從時任美國財長的保爾森事後披露“北京奧運會開幕式、或者格魯吉亞戰爭爆發當天”、俄羅斯曾“要求中國與之一道拋售美國債券”、但“美國說服了中國沒有與之一道行動”的情況來看,在“格魯吉亞回合”中中國對俄羅斯提供的隻是“政治支持”,“在經濟上”則與美國在“北京奧運回合”中所實施的策略一樣,沒有讓“人民幣與美元提前翻臉”,避免讓歐盟拿走“中歐俄美間戰略博弈的最佳地勢”、不論是在“政治地勢”還是“經濟地勢”,均是如此,從而有效防止歐盟憑借“這一優勢地勢”繼續慫恿美國繼續向中國進行攻擊、特別是經濟攻擊。
  ●再談巴羅佐說“歐盟不要冷戰而要冷靜”的原因
  
  至此,因自身利益因素,必然從俄羅斯手中接過“打倒美元本位製”之大旗的歐盟,其最好的選擇,就是“在政治層麵”與中國一樣去“理解”俄羅斯,從而即可避免將俄羅斯全麵推向中國、從而極大強化上合(中國)的“政治地勢”,又可避免美國“一旦取得格魯吉亞勝利就勢必進一步強化其在東歐的影響力”,並借助俄羅斯必然動用一切手段“死守烏克蘭紅線”的“必然因素”,將“歐盟的東歐政策、俄羅斯政策、科索沃政策、中東政策“全部導入冷戰的也舊巢,從而徹底淪為美國全球戰略的附屬品,一如“冷戰中歐盟國家在北約中的附屬地位”一樣。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這正是當時的美國在歐洲方向拚命營造“冷戰”氣氛的原因,也是歐委會主席巴羅佐以調侃的口吻回應說“歐盟不要冷戰而要冷靜”的原因。
  
  ●歐盟保持中立,拒絕讓“北約”介入的最現實原因
  
  當然,最重要的原因,總是最現實、最迫切的。
  東方評論員認為,在“格魯吉亞回合”中,歐盟保持中立拒絕讓“北約”介入的最重要原因是:可以從根本上避免“歐俄”之間因“格魯吉亞戰爭”而重新產生政治與軍事上的全麵對立,並立刻威脅到歐盟的能源安全,從而將“格魯吉亞戰爭”打成第二場“科索沃戰爭”,從而令美國(美元)對歐盟(歐元)可以“不戰而勝”。
  
  而出於上述原因,歐盟在格魯吉亞戰爭、特別是格魯吉亞戰爭的後續發展中基本保持著“中立”就不令人意外了,至於戰爭之後拒絕“與美國一道在經濟上對俄羅斯痛下殺手”也是當然。
  真實的情況就是,歐盟的中立導致了美國在格魯吉亞戰爭中的徹底失敗,其直接後果,就是以時任美國財長保爾森宣布“政府立刻接管兩房”為標誌,捂不住的美國次貸危機正式進入美國金融危機階段。
  
  而又以美國宣布“主要客戶為歐洲、日本等海外投資者”的雷曼兄弟公司破產為標誌,歐盟拒絕讓北約介入格魯吉亞戰爭所承擔的第一後果就是“就此被拖入金融危機”,從而一場源於美國次貸危機的美國金融危機、就此正式演化為“歐美金融危機”。
●歐盟最後順手啟動了“俄歐新關係談判進程”,其態度也是非常清楚的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值得強調的是,歐盟最後順手啟動了“俄歐新關係談判進程”,其態度也是非常清楚的,即:在接下來的角力中,如果美國(美元)按“上述順序”立刻對歐盟(歐元)展開攻擊,那麽,歐盟就準備“以”俄的政治與軍事實力作為“安全支撐”,以俄羅斯的能源供應作為“能源支撐”,在中東方向、“瞄準”美國的能源安全、特別是“石油美元結算製”進行反擊。
  
  ●“歐美金融危機”後,歐盟開始接過俄羅斯手中的旗幟,高呼“改革國際金融體製”的口號
  
  第三,以此為轉折點,基於自救、報複與抱負“三重目的”的歐盟(這時的英國並不算在內),開始接過俄羅斯手中的旗幟,高呼“改革國際金融體製”的口號,從而一把躍上了“打倒美元本位製”的第一線,並由法國正式“代”歐盟提出了與美國大中東計劃針鋒相對的地中海計劃。
  
  在這裏,我們想指出的是:“如此描述”第一、二波段的排列與組合過程,其實太過簡單,“這種描述”甚至連“結果”都不能表述完整,但由於篇幅原因,相關觀點在此就不再重複了。詳細的討論可參閱之前的討論紀要。
  
  ●這一完整路線,清楚地驗證了“上述順序”
  
  顯然,從美國次貸危機、到圍繞“打倒美元本位製”進行展開的“普京路線”、再到格魯吉亞戰爭、特別是從美國次貸危機演化為美國金融危機、最後正式延伸為“歐美金融危機”,這一完整路線,清楚地驗證了“上述順序”。
  
  ●了解並掌握“上述順序”,是非常重要的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了解並掌握“上述順序”,是非常重要的,在過去是,現在是,將來也會是,它非常有助於我們把握所謂“排列與組合”的、最為深層的“排列方向”與“組合架構”。
  
  我們認為,正是因為“中歐俄美”都清楚地認識到“上述順序”的存在,期間,盡管幾經周折,但由於中國堅定地拒絕了美國前後多次提出的、旨在離間“中歐俄”的“中美國共管地球G2模式”,並始終慣徹著“扶弱(歐元)鋤強(美元)”的原則,取得的博弈結果就是:在經濟(金融)層麵,實為美元(美國)最大現實威脅的歐元(歐盟)也始終未向美國提供其急需、旨在向“中國的重中之重”施加最強大戰略壓力的實質性“南亞配合”。直至美國用“迪拜世界”引爆“希臘危機”也是如此。
  
  ●基於“上述順序”,歐盟也是明白這樣一個道理的
  
  顯然,基於“上述順序”,歐盟也是明白這樣一個道理的,即:基於“中俄”都有強大的“硬實力”,特別是、中國更有“以硬實力作支撐的強大經濟實力”,因此,隻要“美國向俄羅斯示好”、且美國如實地向俄羅斯交割“東歐戰略利益(政治與安全上的)”,特別是將國際石油價格打上“遠離70美元一桶”、至少超過100美元一桶的水平,從而“有效緩解”俄羅斯經濟對“石油美元結算”的“新仇舊恨”,並通過“實質性啟用俄羅斯通道”向俄羅斯立下“決不反悔的保證書”,那麽,隻要中美之間沒有爆發“在政治、軍事、經濟上的實質性衝突(請大家注意我們的用詞)”,出於“美元本位製”的生存計,歐盟(歐元)仍然會是美國(美元)的“第一打擊目標”。
 ●這種尋找”本身就有多重戰略意圖
  
  至於美國一直渴望、甚至願意換取“歐盟南亞配合”的種種努力,經曆了科索沃戰爭的歐盟(歐元)也明白:表麵上,這是為針對中國的“南亞破局”而尋找歐盟支援,但“這種尋找”本身就有多重戰略意圖:
  
  首先,在“努力尋找”的過程中,如果有機會(比如“歐美”配合、最後成功地挑起中印軍事衝突)、則就順勢縱向打通“美國的巴基斯坦通道”、橫向截斷“中國的巴基斯坦通道”,從而實現“明修棧道式(政治與軍事層麵)”的南亞破局。
  
  ●歐盟恐怕“並非不想,而是不敢”
  
  其次,在“努力尋找”的過程中,如果“沒有機會(比如,印度始終像孟買恐怖襲擊時一樣保持冷靜)”進行“明修棧道式(政治與軍事層麵)”,就用各種手段、盡力“引誘”歐盟一道進行“暗渡陳倉式南亞破局(經濟層麵)”、聯手經濟、特別是金融攻擊中國。
  
  在這裏,我們也“因此”提請大家注意:在“向美國提供實質性南亞配合”的問題上,歐盟恐怕“並非不想,而是不敢”。
  
  顯然,歐盟在“配合美國”成功地挑起中印軍事衝突的問題上,如果“接下來的一步”是能順利地導致“中美”軍事衝突,則歐盟在戰略上成功。
  
  但是, 如果“中美”在局勢演化至雙方軍事衝突之前就尋求戰略妥協,而妥協的條件是“中國放手任由美國(美元)攻擊歐盟(歐元)”、甚至是“中國與美國聯手對歐盟進行金融攻擊”的話,那都將是歐盟的惡夢。
  
  ●這裏有幾個問題
  
  當然,這裏有幾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這種可能性大嗎?第二個問題是:“這種局麵”是否最符合“美元本位製”的利益?
  
  在回答這兩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看看“最後”。
  
  ●一旦.......那麽,“美國南亞戰略”就可以從另一個途徑尋找“破局機會”
  
  最後,也是非常隱蔽的,就是在“努力尋找”的過程、盡一切手段、既要維持“美元本位製”的基本穩定,也要盡可能地“製造”並拋出“資本與貨幣變量”、以盡可能地“引誘”世界主要的“非美經濟體”在資本與貨幣政策上“出錯”。
  值得警惕的是,一旦世界主要的“非美經濟體(中國、歐盟、日本、印度、巴西等)”在應對美國刻意製造並拋出的“資本與貨幣變量”上“出錯”,那麽,“美國南亞戰略”就可以從另一個途徑尋找“破局機會”。
  
  ●我們曾經給出這樣一個觀點
  
  事實上,在“美國次貸危機”延伸至“歐美金融危機”的背景下,在印度孟買遭遇恐怖襲擊的時候,我們就曾經給出這樣一個觀點:我們非常擔心印度,以印度的“經濟結構與政治結構”、如果印度不能很好地處理與中國的關係,則很容易成為“歐美資本”借以擺脫“歐美金融危機”、走出“歐美金融對峙”的攻擊目標。

●值得警惕的“第三方案”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就目前而言,印度幾乎無解的“種族矛盾、宗教矛盾”,無力自足的糧食問題、高度依賴外資的經濟結構,足以全麵破壞南亞穩定的綜合實力,都是吸引美國決策層在“南亞破局”的方案中增添“第三方案”的重要因素;該方案的核心應該是這樣的:如果因缺乏“歐盟的南亞配合”而既無法“明修棧道”也不能“暗渡陳倉”的話,那麽,就嚐試“經濟、特別是金融攻擊印度”的手段,利用“糧食”、“資金”與“宗教”這三根杠杆,從經濟、到政治這個順序,依次引爆印度的“內亂”,在此基礎上,再回到“首先”與“其次”的層麵去尋找機會,即:再伸出最後一根杠杆(領土爭端問題),通過克什米爾問題也好、或者其它的問題也罷、隻要能“迫使”印度“將中國拖進中印軍事衝突”、或者以此相威脅就行。
  
  ●在這個層麵上,我們再來觀察那兩個問題
  
  在這個層麵上,我們再來觀察那兩個問題,我們也就不難明白:對歐盟而言,“可能的”中印軍事衝突是如何挑起的“並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一旦在中印軍事衝突已經挑起、或者局勢已經演化至“不可避免”的方向之後,為避免局勢最終演化為“中美軍事衝突”,中美之間是否會選擇令歐盟擔心的“戰略妥協”?
  
  ●美聯儲正式宣布了“6000億(實際上是9000億美元)”的“定量寬鬆”計劃
  
  我們注意到,在中國於“歐美”之前“率先加息”之後,美聯儲正式宣布了“6000億(實際上是9000億美元)”的“定量寬鬆”計劃。
  
  我們也注意到,中國央行行長周小川先生在評價“美國二次寬鬆”時,曾經說過“這對世界經濟有負麵影響”,但在談及對中國的影響時,則說了這樣一層意思,大意是:“.......部分熱錢進來也行、可以將流動性放進一個池子裏、不讓它進入實體經濟中、等它要走時,直接從池子裏取走......”。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這個所謂的“池子”,在中央仍然在大力調控房地產的大背景下,應該指的是“股市”、外加央行的“市場對衝操作”、及慢慢加速的“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和即將大量開拓的國內投資渠道。
  因此,非常重要的是,在美國已經“二次寬鬆”、可能還會“N次寬鬆”的情況下,在穩妥的前提下,中國要盡力將“池子”做“大”、做“牢”、特別是做“強”。
  ●作為“直接交手”一方的中國,有必要全盤考慮
  
  但值得高度警惕的是,在中國通過於“歐美”之前“率先加息”發出“中國經濟可能降速”的“經濟信號”與“大不了東亞、以至全球經濟一起硬著陸(警告歐盟、特別是日本、韓國、東盟部分國家不得圍攻中國)”的“政治信號”之後,麵對美聯儲隨即而來的、較市場預期為多的、多達“6000億(實際上是不少於9000億美元、甚至更多)”的“定量寬鬆”計劃,麵對即將持續湧入的“零成本熱錢”,中國的“ 池子”是可以截住“一部分流動性”,但是,由於“人民幣”本質上仍然隻能在“境內循環”,因此,即便“中國的十四億人口的龐大市場”、外加嚴格的資本管製、自主的匯率政策、最終能讓“中國的貨幣與資本政策”頂住美聯儲二次、甚至三次、以至於N次“定量寬鬆”帶來的“流動性衝擊”,但是,類似印度這樣的資本、匯率已經開放、對歐美資本高度依賴、且又對“中國的重中之重(南亞)穩定與否”影響巨大的“南方經濟體”、是否也能頂住呢?
  ●要準備好一旦印度受經濟、特別是金融攻擊,其“可能後續發展”與“應急方案”
  
  對此,東方評論員認為,在“排列與組合”已經進入“中美直接交手”的第三階段之後,作為“直接交手”一方的中國,有必要全盤考慮。
  因此,我們認為,“剛剛跛腳的”美國總統即將對印度的訪問,除了會簽下一堆“可能永遠也兌現不了的協議”之外,在暗地裏,恐怕是威脅的成分居多,就象美國國務聊訪問金邊時那做的那樣。
  在我們看來,中國現在就要準備好一旦印度受“美國資本”的經濟、特別是金融攻擊,其“可能後續發展”與“應急方案”,並注意與印度有關方麵進行溝通。
  畢竟印度總理也再次重申“世界足夠大容得下中國與印度共同發展”,顯然,印度領導人也清楚美國的“真正戰略夥伴”是個什麽意思!那得,向以色列那樣,當美國人“指哪打哪”的“鋼釘”!
  
  ●反向“引導”第三段排列與組合的“排列方向”與“組合架構”
  
  就目前的局勢而言,在美國“先”針對俄羅斯發動一場格魯吉亞戰爭(這是第一波排列與組合的標誌性事件)、“後”又針對歐盟策劃了一場希臘危機(這是第二波排列與組合的標誌性事件)之後,隨著大國間核心利益的“排列與組合”已經進入第三階段,美國又意圖以“天安號事件”、“南海國際化問題”為切入點,企圖用“中美直接交手”來牽動“天下圍攻中國”的計劃、並主導“第三段排列組合”的企圖心,顯然遭到了中國的反擊。
  至於中國的反擊,在東方評論員看來,其“反擊原理”是繼續堅持“扶弱(歐元)鋤強(美元)”的原則,並果斷將其“實質化”,具體做法就是:反手以“歐亞(非)高鐵”與“中東和平進程”問題為切入點,去反向“引導”第三段排列與組合的“排列方向”與“組合架構”。
  ●不論是“打倒美元本位製”還是“盡快實現中東永久、公正和平”,其實都是一種“天下圍攻美國”的排列方向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對華盛頓而言,要盡一切辦法將“第三段排列與組合”的排列方向引導為“天下圍攻中國”的方向,而要實現這一意圖,在組合資源的層麵上,則主要依靠搭建一個“在聯合國架構之外更加嚴厲製裁伊朗與朝鮮(實際是製裁、或遏製中國)”的“組合架構”。
  對中國而言,要“反向導引”第三段排列與組合,除了繼續附合“打倒美元本位製”這麵旗幟之外,關鍵是以“盡快實現中東永久、公正的和平”為“排列方向”、以“諸多版本的歐亞(非)高鐵路線圖”為“組合架構”。
  顯然,對比美國想引導的“排列方向(天下圍攻中國)”,不論是“打倒美元本位製”還是“盡快實現中東永久、公正和平”,其實都是一種“天下圍攻美國”的排列方向;
  
  ●美國想組建的“組合架構”,對世界經濟明顯具有“破壞性”、根本就沒有“建設性”可言。在東方評論員看來,值得強調的是,在世界經濟仍然遠未複蘇的情況下,在中國經濟已經成為世界經濟火車頭的現實下,美國想組建的“組合架構(在聯合國架構之外更加嚴厲製裁伊朗與朝鮮)”,對世界經濟明顯具有“破壞性”、根本就沒有“建設性”可言。
  而中國拿來引導“方方麵麵”的核心利益進行“排列與組合”的“組合架構”,則對世界經濟明顯具有“建設性”。兩相對比、可謂“公私即現、高低立判”!
   ●在這種“嚐試”過程中、可最大限度化解彼此間矛盾
  或許正是出於“全盤考慮”,中國正牽頭在“歐亞大陸”上全力推廣“高鐵計劃”,以印度為例,一旦印度領導人拿出足夠的政治智慧與經濟頭腦,堅定地將“印度經濟”也掛在旨在“歐亞經濟整合”的“歐亞高鐵”上, 那麽,不論是歐盟、還是中國、更或者印度、俄羅斯、甚至日本,出於避免自己落入“最壞結局(如果繼續互鬥,這是大概率的結局)”的動機,出於“大家合作”就一定會擁有較“遠在美洲的”美國更加燦爛的經濟遠景(如果合作,這也是大概率的結局),在“美元本位製”已經開始不負責任地“二次、甚至N次寬鬆”的情況下,是可能“嚐試”這樣一種“排列與組合”的,即:以“天下圍攻美國(美元本位製)”為“排列方向”,以“諸多版本的歐亞(非)高鐵路線圖”為“組合架構”,不僅如此,“方方麵麵(比如中國與印度、印度與巴基斯坦等)”還可在這種“嚐試”過程中、最大限度化解彼此間矛盾。
  如果在這個層麵去觀察問題,那麽,我們也就不難明白,在中國諸多黨、政、軍領導人一波接一波訪問的敘利亞、土耳其、以色列、埃及、塞莆路斯等國家,其實就是“歐亞(非)高鐵”上的一個個的、可能的“站點”,而美國總統準備與之建立“真正的戰略夥伴”、並準備訪問的印度,也是一個可能的“站點”,不同的是,中國領導人的訪問,在於將這些“站點”掛上去、而美國人則想將它們摘下來,在這個問題上,在人類發展的問題上,在全球各個國家都在想辦法從源於美國的“歐美金融危機”中走出來、並繼續發展的時候,誰在逆潮流而動?誰在搞建設?誰又在搞破壞?這是不言自明的。
  ●讓以色列成為“歐亞高鐵”上的一個站點,將為全麵化解以色列與阿拉伯國家之間的即有矛盾提供一個新思路
  值得強調的是,在以色列的問題上,一旦中國、俄羅斯、歐盟等以各種手段令“美以”接受“軍事打擊敘利亞將令其承受不可承受的代價”之後,一旦土耳其、伊朗、敘利亞在“尊王攘夷”的策略下,大膽地開始建設“自己境內的歐亞高鐵段”之後,一旦“非美勢力”利用“利比亞”這個點,成功地調和了埃及、沙特阿拉伯與土耳其、伊朗、敘利亞之間的利益關係、並也開始願意建設“自己境內的高鐵段”之後,我們認為,動員以色列也開始建設“自己境內的歐亞高鐵段”也就可以提上日程了。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讓以色列成為“歐亞高鐵”上的一個站點,特別是,讓以色列放心融入“歐亞高鐵(也就是聯結歐亞非三大陸的新絲綢之路)”,將為全麵化解以色列與阿拉伯國家之間、伊斯蘭各派係之間的即有矛盾提供一個新思路。
  ●“中美”何以如此關注柬埔寨?
  
  還有,我們也注意到,在美國總統即將訪問“印度站點”之前,美國國務聊希拉裏去了柬埔寨,而在訪問金邊的過程中,這位希拉裏國務聊說得最多的就是“要柬埔寨提防中國、不能過於依賴中國”,不僅如此,在勸說之餘,還拿出柬埔寨多年前欠下的數億美元舊賬“說事”。
  最後,中國領導人也去了柬埔寨、並承諾向柬埔寨提供15億美元的援助。
  顯然,“中美”之所以如此關注柬埔寨,並一路“打”到金邊,在於柬埔寨身上承擔了這樣一種方案:越南不是揚言要出租金蘭灣嗎?而對越南,我們也曾經建議,要對其保持軍事高壓, 如果它“敢下海(引入美國軍事基地)”就將爬摁下去,要知道,越南也是歐亞高鐵的重要一環。因此,在越南挑釁中國的背後,也有越南自持是“越南站”的因素在內。
  ●這樣的一個計劃就擺在那裏,對越南就是一個巨大的壓力!
  因此,在東方評論員看來,與“中國對其保持軍事高壓”相配套的,就是“著手”建設一條“完全撇開越南、經老、柬、泰、緬等國直往馬來半島”的高鐵,從而將“東盟與中國之間”物流主幹道,從海上“強行移往”陸上,徹底邊緣化有“一大堆海岸線”的越南經濟。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這樣的一個計劃就擺在那裏,對越南就是一個巨大的壓力!
  顯然,越南不是有高鐵計劃嗎?那麽,是現在做?還是將來做?如果現在做的話,夷需要與中國搞好關係,因為,中國的技術是最適合越南需要的,畢竟要產生經濟效益,還得與中國高鐵“接軌”,且中國技術最為便宜、技術水平又最高。
 如果因為“不能與中國緩和關係”而“不想現在就做”,那麽,一旦“繞過越南的高鐵”開始動工、且“不可逆轉”,那麽,越南就可能永遠也不可能實現高鐵夢、並永遠也不可能承擔中國與東盟之間“主要物流幹道”的角色了。
  ●一旦這種趨勢形成,那麽,“下一個世界貨幣”一定會出現在歐亞大陸上
  另外,英國首相即將帶領號稱“曆史上最大規模訪華團”訪問中國,而英國,恰恰也是可能掛上“歐亞高鐵”的一站。
  還有,中國能造高鐵,德國、法國等歐洲國家也能造高鐵,日本、韓國也可以造高鐵,俄羅斯也在發展項技術,唯獨美國人不行,因此,即便從“合力製造、利益均沾”的層麵看,隻要統一了標準,那麽,“歐亞高鐵”也是一個可以讓大家受益,卻對美國製造打擊甚大的“重大戰略武器”。因為“用高鐵的多了、用飛機的自然就會少了”,而“空客”的部分損失、可以從“高鐵”中“補”,“波音”的損失找誰補?
  顯然,一旦所有這些“歐亞站點”基於“必須共同發展才有出路”的現實而走向“實際合作”,那麽,恐怕美國目前還勉強算得上“真正意義上的戰略合作夥伴”的以色列、也會離它遠去。一旦這種趨勢形成,那麽,“下一個世界貨幣”一定會出現在歐亞大陸上,而美元“最好的結果”也不過是成為“美洲貨幣”。
  ●以“點”帶“線”、最後以“線”帶“麵”、以“麵”帶“洲(歐亞非)”
  對此,我們的建議是,在兼顧各家利益、全力推廣高鐵的過程中,“人民幣”要繼續“尊王(歐元)攘夷(美元)”的原則,而在如何落實“歐亞高鐵-土耳其段”的問題上,也要繼續做好“尊王(土耳其)攘夷(美國影響)”的原則,並準備好以“點(土耳其等)”帶“線(土耳其-伊朗-保加利亞等)”、最後以“線”帶“麵(沙特阿拉伯、也門、埃及等)”,最後再以“麵”帶“洲(歐亞非)”。
  隻有這樣,在第三階段與美國直接交手的中國,才能從根本上破解“美國的算盤”、並反手對美國實行“天下圍攻”、直到迫使“美國東北亞政策”不得不考慮“重新做人”、從而不再公開地阻撓人民幣走向國際、阻繞中國的產業升級,畢竟,“有些技術”趁美元退回美洲之前、還能賺些“美國將來也需要賺”的“外匯”。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