瀟灑人生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今日以前已成曆史,人生天天新開始。回首往事,你更多的是演員,導演還是觀眾?
正文

東方時事解讀 2009年09月11日

(2009-09-13 06:34:45) 下一個
     中俄海軍首次在亞丁灣海域聯合護航         【綜合消息】 據新華社報道,9月10日,中國海軍護航編隊任務官兵代表列隊“舟山”艦飛行甲板,參加中俄海軍聯合護航啟航儀式。當地時間9月10日17時45分(北京時間22時45分),中國海軍護航編隊“舟山”號導彈護衛艦與俄羅斯海軍護航編隊“特裏布茨海軍上將”號大型反潛艦起航出發,在亞丁灣海域執行首次聯合護航任務。         美英等5國宣示要在打擊索馬裏海盜上起領導作用         【綜合消息】 據報道,以美國為首的5國9日簽署一項國際文件,計劃共同打擊索馬裏海盜。5國承諾,在保護亞丁灣這一世界上最繁忙航路的安全上,要發揮領導作用。   據美聯社11日報道,這項名為“紐約宣言”的文件,由美國常駐聯合國副大使羅斯瑪麗•迪卡洛(Rosemary DiCarlo)與英國、塞浦路斯、日本與新加坡等國駐聯合國副大使共同簽署。文件要求各國集中力量,共同打擊索馬裏海盜在亞歐航線上的劫掠行為。   迪卡洛說:“我們意識到,在非洲之角地區,不能完全盲目地與索馬裏海盜鬥爭。”她說,其它需要采取的措施,還包括各國用法律手段起訴海盜嫌疑犯,以及提高索馬裏政府管理本國領土的能力。   雖然這隻是一個非強製性的政治文件,支持者還是認為,這項文件還是會促使海運注冊國采用“最佳的處理方式”來保障貨輪的安全,比如加強警戒,提高扶梯,準備好救火水泵,來擊退登船的不速之客。   這項提案早在5月就提出了,提案國是巴拿馬、巴哈馬、利比裏亞與馬紹爾群島,這是世界上四個最大的海運注冊國。這四個國家此前已經通過了這項宣言。   美國助理國務卿夏比洛(Andrew Shapiro)在9日舉行的美國國防政策新聞發布會上表示,這項文件代表了國務卿希拉裏在打擊海盜問題上,所稱的“用21世紀的辦法解決17世紀的問題”的思想。         【時事點評】對新華社的這篇新聞報道,東方評論員最感興趣的就是“聯合護航”這幾個字。         ●我們曾經多次強調、並留下的兩個問題         大家知道,在之前的點評中(準確地講,是在今年四月之前),針對亞丁灣上層出不窮的海盜新聞,針對亞丁灣海域上“缺乏組織”的“萬國軍艦”,我們曾經多次強調、並留下了兩個問題,既:      首先:今後,圍繞“誰誰誰”在哪個區域進行海上護航;“誰誰誰”為“誰”護航;“誰誰誰”的軍艦開出國門,自己為自己護航,或加入哪一方進行護航;特別是、“誰誰誰”的軍艦會跑在一起、搞什麽“區域聯防”,等等,這些相關的“後續消息”,很可能為我們提供一幅 “全球角力”之“全新麵目”的參考圖。         ●再談所謂“全球角力”之“全新麵目”      其次:對所謂的“全球角力”之“全新麵目”,我們曾經給出這樣幾個要點:   第一,自美國發動“格魯吉亞戰爭”、對俄羅斯針對“石油美元結算體製”展開的一係列主動進攻、展開“金融反擊戰”之後,所有“非美勢力”的第一大要務,就是要拿掉支撐“美國綜合國力(包括美國經濟、技術、人才、軍事等諸多優勢)”的核心基礎--“美元本位製”,對中國而言更是如此。   因此,東方評論員也一再強調:那種認為中國目前階段應該支持美元本位製、通過打擊歐元的方式來確立人民幣世界地位的想法,注定是走不通的;那種認為中國經濟與美國經濟是一榮俱榮(就現實、及短期而言,也的確是一榮俱榮,但長遠看卻不是這樣的),因此中國應該幫助美國維持“美元本位製”、以防止一損俱損的觀點是“非常錯誤”的。      ●全力構建一個“全新的國際金融遊戲規則”,從來就是“非美勢力”的“核心利益”        眾所周知,國際金融遊戲規則的問題,從來就被東方時事評論員們視為“凝聚在伊核問題核心層麵的核心問題”,而伊核問題之所以重要,又在於它的“最終解決方案”,實際上就是一份確定國際新秩序的“正式文本”。從本質上講,一個“全新的、具革命性的”國際政治、經濟、軍事新秩序,又必須建立在一個“全新的、具革命性的國際金融遊戲規則”之基礎上。        第二,首席評論員就難明確指出,正因為如此,全力構建一個“全新的國際金融遊戲規則”,從來就是“非美勢力”的“核心利益”;而全力維護“現有的國際金融遊戲規則”,從來也是美國的“核心利益”,在這個問題上,是一對不可調和的矛盾。      不然的話,那就既沒有什麽克林頓主義下的科索沃戰爭的,也沒有布什單邊主義下的伊拉克戰爭,也就沒有什麽“中歐俄”與美國間的伊核問題了。              ●在“拿掉美元本位製”之“具體方法”與“實際速度”的問題上,“中歐俄、包括日本”肯定會有“各自想法”        在我們看來,隻是在“拿掉美元本位製”之“具體方法”與“實際速度”的問題上,根據自己的切身利益,結合各自的具體情況,“中歐俄、包括日本”肯定會有“各自想法”,甚至產生重大矛盾,如果從國際角力的視野去看問題,這都是“再正常不過的”了!        否則,也就不會有“俄歐新關係”下的“南奧塞梯與阿布哈茲解決方案”,也同樣不會有“北約”與“上合”組織之間的阿富汗問題;更加重要的是,非常關鍵的巴基斯坦問題,也不會因“俄歐新關係”對上合組織的某些微妙影響,而顯得更加複雜;        ●美國掛在歐洲人嘴邊的兩顆胡蘿卜           不僅如此,“某些人”也不會因為一方麵在伊拉克、阿富汗倍受煎熬,另一方麵在伊核問題上又不能得手,不得已,為了拉攏歐盟、重整北約、以北約之力尋求破局,轉身又去“翻撿”塵封了十年之久的科索沃,一手拿著科索沃獨立(事關歐盟統一進程的快慢、歐元的強弱)、一手拿著中東和平進程(事關歐盟的中東話語權、及地中海計劃的外部環境、石油美元的戰略空間),權當兩顆胡蘿卜“掛在”歐盟的嘴邊,作為“表麵利誘、實質騙取”歐盟的阿富汗配合、巴基斯坦配合的戰略工具加以使用。        而原本就在“相互利用” 的“歐美”、就這樣“各懷鬼胎”、且又各自“自信滿滿”地在“北約(歐美)”與俄羅斯之間留下了個“科索沃獨立後續發展問題”,原本在科索沃問題上使不上勁的中國,憑借自己的經濟實力、以及在伊核問題上的決策權、順勢在“科索沃獨立後續發展問題”中、在“選擇支持歐元、還是選擇支持美元”的問題上,獲取了戰略主動權。        在這裏,為了更好地討論問題,有必要對上述文字中與科索沃問題相關的用詞加以說明:        其一,所謂“相互利用”,指的是圍繞伊核問題這個核心,美國想在北約框架內,拿科索沃獨立、中東和平進程與歐盟的“阿富汗配合、巴基斯坦配合”進行交換;        其二,所謂“各懷鬼胎”、指的是著眼於歐盟統一進程,歐盟想借美國之力、以解決“科索沃獨立問題”為支點,“先”清掃俄羅斯在歐洲腹部(南歐)的勢力,再借俄羅斯之力、以解決“烏克蘭親美問題”為支點、反手擠壓美國在“中、東歐”的勢力;        其三,所謂“自信滿滿”,指的是歐美都自信“科索沃獨立後續發展”最後將向有利於自己的方向發展。        基於之前的大量討論,我們知道,除了歐美自己的內在實力之外,決定“科索沃獨立後續發展”往哪個方向發展的外部決定性力量既在於俄羅斯、更在於中國。      值得強調的是,俄羅斯的關鍵性更多來源於俄羅斯對巴爾幹半島的 “政治、軍事影響力”、以及歐盟極其依賴俄羅斯的能源供應;而中國的關鍵性則更多來源於人民幣對美元與歐元的影響力,及在初步整合了東亞經濟後,中國為首的東亞經濟、不僅進一步強化了歐盟經濟與美國經濟的“強大互補性”、還令“中國經濟的傾向性”成為決定“歐美經濟運行成本高低、運行能否穩定的決定性因素”,令人民幣的傾向性成為決定歐元與美元前景的關鍵性因素。        ●在歐美都“自信滿滿”的背後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由於 “中俄”不僅僅是兩個“既有獨特經濟結構、又有強大軍事實力作為安全保障”的“南方經濟大國”,還與美國一樣,既是安理會常任理事國,還同時握有兩個核問題六方會談“會員票”、是“同時經略”兩個核問題的世界政治、軍事大國,因此,如果從更深層次去看,決定“科索沃獨立後續發展”往哪個方向發展的決定性力量、是以“中俄”為首的“南方經濟”的“戰略傾向性”。        因此,如果僅從經濟層麵看問題,從國際金融體製的的層麵看問題,那麽,在歐美都“自信滿滿”的背後,是“歐美”這兩個排名世界第一、第二(GDP值)、陸續進入虛擬資本主義的經濟體,都自信自己能通過各種手段,“最終獲得”以“中俄”為首的“南方經濟”的支持,從而最終獲得(對歐元而言)、或者維持(對美元而言)國際金融體製主導權。             然而,我們一再強調,科索沃問題盡管非常重要,但它與巴以和平問題、阿富汗、巴基斯坦、以及格魯吉亞問題一樣,就“本質”而言,都是伊核問題的“外圍問題”。      另外,我們也一再強調,在很大程度上,甚至極其重要的朝核問題也可視為伊核問題的附屬問題。         ●對“全球角力”之“全新麵目”的全麵描述           因此,在我們的討論中,涵蓋東亞方向之朝核問題、“三獨”問題(針對中國)、南海問題;涵蓋南亞方向之中印關係、巴基斯坦問題,阿富汗問題(注,我們將阿富汗問題劃在南亞問題範圍),涵蓋中亞方向之能源管道、歐亞陸上通道問題(相對於歐亞海上通道而言,也就是所謂新絲綢之路),涵蓋中東方向的中東和平進程問題、歐佩克組織的“重新定位”問題;涵蓋地中海方向的巴爾幹(科索沃)問題、歐亞海上通道問題(相對於歐亞陸上通道而言,也就是所謂亞丁灣海盜問題);涵蓋南美、非洲方向的,以“中歐俄美”為主、其它相關國家也一並參與的“相互牽製、相互滲透”等諸多問題,組成了所謂“全球角力”之“全新麵目”的主要斷麵,其中的任何一人斷麵又分別包括了政治、經濟、軍事等各個層麵。         ●“全球角力”之“全新麵目”的兩條主線         東方評論員想強調的是:在這張所謂“全球角力”之“全新麵目”的背後,可以清楚地觀察到三條主線:         第一條主線:是“歐美”為最終獲得(對歐元而言)、或者維持(對美元而言)國際金融體製主導權,始終都在用各種手段極力爭取以“中俄”為首之“南方經濟”、包括部分北方經濟成員(比如日本)的“戰略傾向性”;      第二條主線:是被歐美所極力“爭取”的“中俄”、以及其它分屬“南北撕裂”、或者“三邊撕裂”的印度、日本、巴西等國家,或者東盟、非盟、阿拉伯聯盟、南美國家等國際組織 ,也在利用“第一條主線”、或想伺機擠進國際金融遊戲決策圈、或想擴大自己的話語權。      第三條主線:在“歐美”為最終獲得(對歐元而言)、或者維持(對美元而言)國際金融體製主導權,且始終都在用各種手段“極力爭取”以“中俄”為首之“南方經濟”、包括部分北方經濟成員(比如日本)的“戰略傾向性”的同時,它們在“維護西方對國際金融主導權的問題上”也在刻意地保持著一致,這既是“歐美”在“南北撕裂框架內”維護既得利益的本能,也是歐美在“三邊撕裂框架內”為了“分化或者爭取”南方經濟、甚至部分北方經濟(如日本)的一種策略。      與此同時,被歐美所極力“爭取”的“中俄”、以及其它分屬“南北撕裂”、或者“三邊撕裂”的印度、日本、巴西等國家,或者東盟、非盟、阿拉伯聯盟、南美國家等國際組織 ,在利用“第一條主線”、或想伺機擠進國際金融遊戲決策圈、或想擴大自己的話語權的同時,在“為主張南方經濟體應該分享國際金融話語權的問題上”也在刻意地保持著一致,這既是它們在“南北撕裂框架內”維護既得利益的本能,也是它們在“三邊撕裂框架內”分化“歐美”、或者爭取歐盟的一個策略。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自“科索沃獨立”不可逆轉地進入“後續發展階段”之後,正是在上述三條主線既彼此緾繞又彼此矛盾的彼此作用下,伊核問題之“中歐俄美”及相關的印度、日本、巴西等國家,東盟、非盟、阿拉伯聯盟、南美國家,北約、上合等國際組織,一起演繹並排列了眾多的“戰略排列組合”。         ●我們對“歐美”的所謂“爭取”做了明確定性,那就是“詐取”而不是“榨取”           事實上,在之前的點評中,正是基於上述三條主線的不斷演繹、及它們所演繹出來的種種“排列組合”,我們對 “歐美”的所謂“爭取”做了明確定性,那就是“詐取”而不是“榨取”,在東方評論員看來,由於“中俄”為首的“南方經濟”已經相對壯大,與歐美經濟、或者 “北方經濟”形成了絕對互補,因此,“歐美”雖有“詐取”的本錢,但已失去了“榨取”的能力,原因在於兩點:        一是因為“歐美經濟”彼此間完全競爭、且已經陷入一場“你死我活”的金融危機,歐美經濟或者“北方經濟”與“南方經濟”完全互補,因此,對“歐美”經濟而言,即便是想維持正常運轉(更不要說是度過金融危機了),都已經離不開南方經濟的“有機配合”。            ●在綜合實力的支撐下、中俄對世界經濟運行的影響力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大           二是忌憚“中俄”的綜合實力、特別是軍事實力;值得強調的是,作為“金磚四國”中最具實力(有硬實力)的兩個大國,作為南方經濟中最具特點(經濟結構)的兩個經濟體,中國經濟對全球金融市場的影響力、俄羅斯能源對全球能源市場的影響力,在“中俄”綜合實力、特別是各自強大軍事實力的支撐下,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中,顯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強大,手段也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多,         ●“石油美元”的市場操縱能力已經受到初步遏製、並可能受到進一步的遏製         三是在金融危機的衝擊下(美國金融危機遠沒有見底),掌握著國際金融話語權的“石油美元”,由於顧忌美國市場長期利率失控,再加上世界上主要能源提供者與主要消費者(比如俄羅斯、歐佩克石油組織、歐佩克石油組織主要成員國與中國之間)之間也在大玩“排列組合”,因此,“石油美元”的市場操縱能力已經受到初步遏製、並可能受到進一步的遏製。            ●國際石油價格已經在70美元一桶的地方“趴了很長一段時間”了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在這個問題上,最具代表性的是國際石油價格已經在70美元一桶的地方“趴了很長一段時間”了。         眾所周知,在之前的點評中,我們曾經將“石油價格能否上70美元一桶”列為“美俄之間能否有話好好說”的“經濟先行指標”(注:是否強行布署東歐反導係統則是“政治先行指標”),之所以如此,在於在“石油美元”的眼裏,“70美元一桶”是個平衡點、是個既能讓石油的主要生產者之一的俄羅斯經濟勉強支撐,又能對石油主要消費者之一的“中國經濟運行成本”施加一定戰略壓力的平衡點。            ●“石油美元”暫時不知道“下一步應該如何操作”了         因此,在我們看來,如果僅從經濟層麵去觀察問題,那麽,在國際石油價格已經在70美元一桶的地方“趴了很長一段時間”的背後,是“石油美元”暫時不知道“下一步應該如何操作”了。      顯然,殘酷的現實提供給華盛頓決策層的選項並不多:      其一,是選擇繼續向上、向上漲到曾經到達的150美元一桶、甚至更高、以給中國經濟造成了更大困難、對中國全球戰略施加更大壓力、但卻讓俄羅斯經濟向“曾經地那樣”大賺一把、甚至賺得更多、從而即刻“強勢地”在東歐問題上提出恢複勢力的政治主張、或者在國際金融話語權的問題上提出金融決策權的金融主張。      隻是華盛頓能滿足這些個戰略條件嗎?在東方評論員看來,如果是的話,恐怕歐盟核心國家能想到的第一個報複動作就是從阿富汗撤軍、即便因之即刻啟動北約的瓦解進程也在所不惜。顯然,站在歐盟的角度觀察問題,如果北約不能幫歐盟起到奪取東歐的戰略作用,那還要它幹什麽?         其二,是選擇轉頭向下、向下跌到30美元、甚至更低、以給俄羅斯經濟造成更大的困難、對俄羅斯全球戰略施加更大的壓力、在盡可能不給俄羅斯開口能力的同時,卻又得眼睜睜地看著“中國經濟運行成本”的大幅下行,從而令中國的全球戰略在全球各個場麵更居主動性,並令“一直在擠壓著美元本位製的”人民幣更加快速地走出國門。            ●在人民幣的策應下,歐元勢必對美元更具攻擊性         如果就“其二”進行展開,那麽,一旦石油價格下行,歐盟經濟的運行成本也將下行,在這種情況下,作為事實上的第二大結算貨幣,在人民幣已經走進東南亞、並初步擠進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資金庫”的戰略效應下,位居第二的歐元勢必對“世界、及東亞的主要結算貨幣-美元”更具攻擊性。不論歐元屆時是否主動攻擊美元,其客觀效果都將是一樣的。         如果僅從金融的“操作層麵”去理解,也就意味著“石油美元”肆意操縱國際能源價格、或者“美元本位製”操縱包括糧食、礦產等大宗商品的能力與空間被迅速壓縮。         這個道理很簡單,以石油為例,在石油跌至30美元一桶的地方之後,“新的市場預期”將包括三個重要因素:            ●世界主要產油國的政策取向,是“石油美元結算體製”得以成形、並持續至今的基礎之一         第一,在30美元一桶的價格上,上漲與下跌相比,上漲將是個大概率的事情,因為再跌就要跌回成本區了(要綜合考慮單個石油生產國整個經濟的運行成本,而不能僅考慮單純的石油開采成本),一旦石油價格長期保持在30美元甚至更低水平上,極大衝擊了產油國的經濟,勢必引起產油國的強烈反彈。      值得強調的是,世界主要產油國的政策取向,是“石油美元結算體製”得以成形、並持續至今的基礎之一。         ●上不封頂與下可保底         第二,在30美元一桶的價格上,“進一步下跌的空間”與“有可能的上漲空間”將不成比例:在第一的限製下,未來上漲可能漲至150美元、甚至更高,可謂是“上不封頂”,在“第一”的預期下,卻能“下可保底”!         ●低位的石油價格也給中國、歐盟、印度經濟體等主要消費大戶一個機會         不難想像,在這種情況下,在一定區域內(就以30美元至70美元為例),“石油美元結算製”下的能源期貨“本質上”就成了單邊市場,大體上隻能做多,不僅如此,低位的石油價格也給中國、歐盟、印度經濟體等主要消費大戶一個機會:可以相對低的資金成本、進行“長、短期與多、空倉的對衝”,從而鎖定經濟運行成本、穩定通貨膨脹速度、最大限度地維護各自經濟運行的穩定。如果華爾街仍然想維持“現有交易規則”而不做任何重大改變的話。         ●為“解鎖”的可能性之一、華爾街也可以私下修改交易規則         顯然,在這種情況下,作為“解鎖”的可能性之一,製定並控製著國際能源交易(包括糧食及其它大宗商品)的華爾街也可以私下修改交易規則,比如大幅提高杠杆比例,或再拍拍腦袋、再“發明”一些更加莫名其妙的金融衍產品,但如此一來,那架原本就到處是窟窿、到處暗藏黑洞、且急待修複的“華爾街金融永動機”恐怕也就暴露在更大的金融風險之下、從而更加令投資者望而卻步了。            ●保持一定的交易增量,是“華爾街金融永動機”能否“永動”的關鍵         我們知道,除了“美元本位製”之外,保持一定的交易增量,也是“華爾街金融永動機”能否“永動”的關鍵。         但從可以搜集到的數據上看,可以肯定的是,已經無以為繼的金融衍品“交易增量”,再加上日益累積的金融衍生品“交易沉量”(有分析說已經較一年前的500多萬億美元翻了一倍,達1000萬億美元規模),對那架有待修複的“華爾街金融永動機”而言,其“製動作用”在日益彰顯。         ●為了維持金融衍品“交易增量”,對衝“交易沉量”,華爾街開始琢磨“人壽保險”         就如我們之前所指出的那樣,為了維持金融衍品“交易增量”,對衝“交易沉量”,繼續生產維持美國一切霸權的“核心原料”--美元,已經“玩完了”房地產次貸相關金融衍生品的華爾街,又開始琢磨“人壽保險”的主意了,其原理與房地產次貸相關金融衍生品的玩法一樣,因此,在華爾街拒絕交出“美元本位製”、且又無法找到“華爾街金融永動機”之替代品的情況下,其結局也必將無二!         ●“新能源”或者“低碳經濟”目前停留在“炒作”層麵         在替代品的問題上,我們想指出的是,如果站在西方的角度看問題,那麽,“新能源”或者“低碳經濟”是個好主意,但假如掌握了大部分“新能源”或者“低碳經濟”技術的北方經濟(歐美日)、拒絕與“金磚四國”領銜的南方經濟進行“最優市場分工”(由技術上優勢的北方提供技術,在生產上優勢的南方進行生產,並由全世界分享“新能源”或者“低碳經濟”帶來的社會進步與財富積累,並據此全麵規劃國際政治、經濟、特別是金融新秩序,徹底變革美國一超獨大的現有格局),那麽,被歐美率先拋出的“新能源”或者“低碳經濟”、最終也會與曾經熱極一時的知識經濟、生物經濟、或納米經濟一樣,由於最終缺乏市場而淪為純概念的炒作,對歐美走出金融危機,對世界走出經濟危機將毫無助益。      在這裏補充一點,對歐美而言,所謂“碳關稅”,或者“碳交易”概念的宣傳,與相關國際法律的準備,本質上可以視為為“歐美”日後決定以高成本自行生產相關產品,並結合對世界糧食的控製,而“強行打開南方經濟相關市場”的關鍵一步。         對此,中國等南方經濟必須堅決頂住,在多哈回合的談判中絕對不做原則讓步。            ●美國決策者隻能眼睜睜地看著“琢磨完了”房產次貸的華爾街,再去琢磨“人壽保險”了         通過上麵的討論,我們不難想像的是,在中國、印度等主要南方經濟體拒絕在“碳經濟”問題上做原則讓步的情況下,在西方、特別是美國拒絕交出金融主導權的情況下,在“新能源”或者“低碳經濟”也因此隻能停留在”炒作“場麵的情況下,在美國經濟仍然找不到合適替代品的情況下,急需“生產美元”的美國決策者,也就隻能眼睜睜地看著“琢磨完了”房產次貸的華爾街,再去琢磨“人壽保險”了,而一旦“人壽保險”相關金融衍生品最後也被華爾街“琢磨完了”,沒有了房子、又沒有了養命錢的美國社會,暴發一場全麵動亂將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在30美元一桶的價格上,屆時,作為世界主要能源提供者與“石油美元製”的主要受害者,不論是俄羅斯這個國家、還是歐佩克這個組織,除了彼此協調能源政策之外,還勢必與中國、歐盟、日本、印度等“非美石油消費大戶”協調政治、與金融政策、從而極可能更加快速地推動國際金融製的改革。就象第一輪金融危機暴發之初時所發生的那樣。那時,產油國不也要搞什麽與美元不搭界的海元嗎?對俄羅斯一向話不投機的歐佩克,不也與俄羅斯商量著如何進行戰略合作嗎?      有必要補充的是,就在幾天前,就在莫斯科,俄羅斯與歐佩克剛剛開了一次有關雙方合作的會議。         ●“石油美元結算製”以至“美元本位製”極可能麵對“提前解構”的危險         在那種全球預期下,輔之以“中俄”為首的南方經濟強大的軍事實力,美國在打又打不贏、騙又騙不了,對歐盟甚至日本也已指揮不動的無奈下,“石油美元結算製”以至“美元本位製”極可能麵對“提前解構”的危險,而本已急待修複、後又暴露在更大金融風險之下的“華爾街金融永動機”也就極可能麵臨徹底停擺的危險。         顯然,這些必然與“奧巴馬主義內政外交”都著眼於盡力維護美元本位製的穩定、盡快修複華爾街金融永動機的“戰略初衷”越走越遠!         ●最終打倒“美元本位製”既是緩解中、俄、歐、甚至日本緩解其麵對主要問題的主要出路         在東方經濟評論員看來,這還不是問題的全部,我們認為,一旦石油價格向下至30美元一桶、或者更低,並較長時期地保持在這一價位,在“再壞也壞不到哪去”的預期下,隻要中國、歐盟能就此機會與俄羅斯完成長期能源安全上的戰略協調(可供選擇的方法之一,是在石油美元結算體製之外,與俄羅斯進行石油交易),通過歐元、或者人民幣、甚至支持俄羅斯盧布的方式、為俄羅斯經濟正常運轉提供支撐,那麽,“石油美元結算體製”的對俄政策、對中政策、對歐政策就極可能在某一時點迅速地失去彈性,並極可能遭到必須擺脫“石油美元結算”桎梏之俄羅斯的致命反擊,同時也極可能得到必置“美元本位製”於死地之“中歐”的戰略策應。         對此,我們再次強調,最終打倒“美元本位製”既是緩解中國、俄羅斯所麵對緊要問題的主要出路,也是歐盟、甚至日本緩解其麵對主要問題的主要出路,在這個問題上,盡管出於各自利益,在打倒的速度與力度上有所差別,但主要目標是一致的。            ●通過上麵一連串的“極可能”,我們不難歸納出這樣一種“極可能”            我們認為,通過上麵一連串的“極可能”,我們不難歸納出這樣一種“極可能”,既:如果形勢果真走到這一步,那麽,科索沃方向、甚至整個巴爾幹半島也就麵臨著“戰與和”的問題了,在這種情況下,中國與俄羅斯的角色將迅速吃重;在中俄的角色迅速吃重的情況下,阿富汗方向的北約部隊(歐美)就麵臨著“撤與留”的問題了;而北約部隊(歐美)在阿富汗方向麵臨“撤與留”的情況下,承載著全球金融新秩序(也是國際新秩序)這一核心問題的伊核問題,也就到了“討論細節”的時候了。         ●所謂的““撤與留”         這裏補充一點,對所謂的““撤與留”,東方評論員更加強調從“是否撤”與“如何留”的層麵去觀察問題。      “是否撤”很好理解,至於“如何留”,對北約(歐美)、特別是美國而言,屆時可供選擇的方案,恐怕就是“全麵借道中國或者俄羅斯、從而事實上允許中俄分別掐著自己駐阿軍隊的生命線”、並以此作為“願”與中國、俄羅斯“認真討論”包括國際金融改革方案這一核心問題在內的重大問題的“投名狀”。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對俄羅斯而言,其準備的重大問題的明細表中,除了必須保證俄羅斯對國際金融擁有相應話語權這一核心條款外,還必將包括有俄羅斯恢複對格魯吉亞、烏克蘭的控製力方麵的條款。當然還有其它的,在這裏不一一列舉。            ●在美軍飛機準備一年內過境俄羅斯4500次(實際情況可能比這還要多得多)的背後            因此,我們認為,在二十國集團將於9月24-25日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匹茲堡召開第三次G20國際金融峰會之前,在俄羅斯一方麵“準備”正式允許“美國過境俄羅斯向阿富汗運輸軍隊和軍事物資(據說允許美軍飛機一年內過境俄羅斯4500次,足以讓美國節約1.33億美元能源成本)”、從而擺出一副準備接受美國之“投名狀”的同時,另一方麵又與中國派駐亞丁灣的海軍進行“聯合護航”,從而又擺出了一副決心幫助中國、其實也包括歐盟“共同維護”亞歐海上航線安全的姿態的背後,是在等待歐盟的態度。         顯然,在美軍飛機準備一年內過境俄羅斯4500次(實際情況可能比這還要多得多)的背後,是美國“準備”在南亞強行翻盤,而這沒有北約(實際上是歐盟)的支持,美國的這份準備就始終隻能停留在“準備的層麵”,因此,在俄羅斯“準備”正式充許美國“準備”在南亞強行翻盤(這對中國不利),但又與中國聯手在亞丁灣“聯合護航”保護亞歐海上航線(這對中國有利)的背後,是俄羅斯(其實也包括在南亞對峙的中國與美國)在逼“已經拋出利比亞這個地中海方向最大變量”的歐盟進一步表態,在科索沃問題上,或者在南亞問題上,歐盟下一步到底怎麽打算?如果有信心在科索沃問題上正式啟動“歐元替代美元”的進程,那麽,在南亞方向就得在中美之間保持中立,由於一旦美國強行在南亞破局,巴基斯坦必將陷入混亂,因此,目前主要通過巴基斯坦通道補給的駐阿富汗歐洲軍隊就得另找補給線路,如果歐盟無法象“準備”在南亞破局的美國那樣,接受俄羅斯恢複對格魯吉亞、烏克蘭控製力的條件,那麽,就隻能找北京借道了。            ●兩個觀察點做得關注         因此,作為俄羅斯與中國派駐亞丁灣的海軍進行“聯合護航”的“後續發展”,作為美國是否將“準備南亞破局”提升至“實行南亞破局”,我們認為有兩個觀察點做得關注:      第一,歐盟是否、以及什麽時候向北京正式提出借道的請求;      第二,歐盟是否、以及什麽時候參加“中俄”已經在亞丁灣正式啟動的“聯合護航”行動。      盡管從目前形勢來看,我們仍然認為美國將“準備南亞破局”提升至“實行南亞破局”的可能性並不大,但上述兩點仍然值得我們密切關注。      再次強調,為了能達成上述兩點,在南亞方向,中國必須做好進行一場高強度軍事衝突的所有準備工作,並決心對一切挑釁中國核心安全利益的任何行為進行堅決打擊。         ●我們不排除在“談判”的過程中、會有槍炮聲作陪、有時甚至會非常密集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特別是第二點,一旦中俄聯合護航行動得以始終持續下去(注,期間視情況暫停的可能性不能排除),一旦歐盟最終決定參加“中俄”已經在亞丁灣正式啟動的“聯合護航”行動,那麽,可以肯定的是,“歐美”雙方將在“科索沃獨立後續發展”是“和平發展、還是非和平發展”的大背景下,正式進行國際金融體製改革的“談判”(事實上,以不久前倫敦G20財長與央行行長國際金融會議上,美國壓歐盟向中國、巴西等國家讓渡話語權為標誌,這種談判就已經在歐美矛盾激化中開始了),而“中俄”也將在東歐局勢、與南亞局勢大體穩定的情況下參與“談判”(事實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被迫接納中國以人民幣的方式購買IMF債券,就說明中國已經在歐美分岐中、主動參與“談判”了)。      值得強調的是,我們不排除在“談判”的過程中、會有槍炮聲作陪、有時甚至會非常密集。從主要方向上講,是地中海方向(包括亞丁灣、蘇伊士運河、地中海航道、地中海沿岸,特別是巴爾幹半島),從次要方向講、南亞方向、東歐方向也不會過於安靜,所有這些,都是談判與參與談判所必須的。      我們同樣不排除在“談判”的過程中,之前一再強調的“貿易戰爭”、甚至“金融戰爭”將與自己的貨幣正在走出去的中國“不期而遇”,有時甚至會非常激烈。所有這些,也都是談判與參與談判所必須的。            ●美國政府的“主要目的”並不在於美國國內,而在於挑起並激化中國與印度等南方經濟之間的矛盾         另外,補充一點:最新消息顯示,繼當地時間9月9日美國商務部初步裁決,對從中國進口的石油用鋼管征收臨時反補貼稅(稅率最高達30.69%)、從而可能導致中國企業對美國的鋼管出口業務遭受嚴重打擊之後,奧巴馬準備批準針對中國輪胎特保案,從而導致中國企業對美國的輪胎出口業務遭受嚴重打擊,值得強調的是,不論是“鋼管案”還是“輪胎案”,美國政府的“主要目的”並不在於美國國內,而在於美國國外,在於挑起並激化中國與印度等南方經濟之間的矛盾,在於分化中國與印度等南方經濟之間的關係,幹擾中國的經濟運行、並在這個層麵上從而根本上破壞中國“南下與北上”戰略的推進。   這一點,從中國輪胎對美出口業務遭受嚴重打擊的同時,印度相關行業卻可以填補中國企業退出的市場、並為此歡呼的事實上,就可以看得一清二楚。         值得指出的是,基於前麵的討論,我們不難明白,在這個問題上,“歐美”有其一致性,這從歐盟當時緊跟美國提出“針對中國汽車鋁合金輪轂保護案”的情況就可以看出。      但有意思的是,就在美國商務部初步裁決,對從中國進口的石油用鋼管征收臨時反補貼稅的前後,歐盟經濟高官卻在北京宣布“將與中國一道反對貿易保護主義”,在東方評論員看來,歐盟經濟高官的這份表態既與歐美金融矛盾的激化、歐盟需要中國的配合有關,更與要看看中國準備如何反擊美國的經濟攻擊有關,因此,就如我們之前所說的那樣,在接下來的貿易戰爭、甚至金融戰爭中,中國沒有退路可言,必須針鋒相對地予以反擊。      不就是打一場貿易戰嗎?要知道,貿易戰的最終結果是兩敗俱傷,但影響最大的仍然是金融,因此,我們認為,中國的反擊,既要考慮美國的優勢、但可替代的產品(比如農產品、汽車製造等),更要考慮到美國已經陷入危機、且與歐盟高度競爭的金融行業。      隻有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阻止歐美聯手對中國進行經濟攻擊,從而在上述“談判”中予取予奪,並反手對“歐美”進行分化、對其矛盾予以激化、並對談判進程施加影響.      我們注意到,溫家寶總理在夏季達沃斯論壇上強調“....中國經濟將轉向調結構為主....”,在東方評論員看來,在今天的背景下,這意味著這樣一層意思,如果有人一定要打貿易戰爭、甚至金融戰爭的話,中國就準備奉陪到底,即便付出出口貿易長期低迷、經濟增速下降的“短期代價”也在所不惜,何況隻要經濟結構能就勢完成調整,這種“短期代價”必將被“經濟結構最終實現調整、完成產業升級”的長期利益所彌補。而一個“實現結構調整、完成產業升級”的中國經濟、才是人民幣最終能否占穩國際市場的根本所在。      顯然,“新能源”正是中國經濟進行結構調整、且未來有可能占據國際市場相當份額的重點產業。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