瀟灑人生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今日以前已成曆史,人生天天新開始。回首往事,你更多的是演員,導演還是觀眾?
正文

《東方時代環球時事解讀.時事節簡版》 星期五 08年10月10日

(2008-10-11 18:55:29) 下一個

《東方時代環球時事解讀.時事節簡版》 星期五 08年10月10日


查韋斯稱將與俄羅斯聯手建“世界石油銀行”
【綜合消息】據媒體報道,委內瑞拉總統9日稱,他提出的有關在國際金融危機擴大的背景下,成立國際石油銀行的想法獲得了俄羅斯的支持。
俄新社10月9日報道,周四委內瑞拉聯合電台報道說,在目前世界性金融危機不斷蔓延的背景下,查韋斯總統表示俄羅斯政府支持委內瑞拉構建世界石油銀行。查韋斯說:“俄羅斯政府支持‘國際石油銀行’計劃,我們會將這一構想推薦給其他石油輸出國。”查韋斯是在紀念切-戈瓦拉去世41周年儀式上發表上述講話的。
查韋斯在1999年首次提出了成立這一銀行的想法。查韋斯表示,為了抑製全球金融危機,成立這一機構“非常緊迫”。

【時事點評】請大家注意這一段文字,原文是:查韋斯在1999年首次提出了成立這一銀行的想法。查韋斯表示,為了抑製全球金融危機,成立這一機構“非常緊迫”。
的確,不論是委內瑞拉還俄羅斯,都有兩個特點:第一,在經濟層麵上,兩國都是世界排名前四的石油出國大國;第二,在政治層麵上,都站在美國的對立麵。

●眼下最為緊迫的事情是“方方麵麵”盡快催促出一份鑲嵌有這項“具體項目”的“整體框架”來
因此,他提出的成立國際石油銀行的想法獲得俄羅斯的支持,這不奇怪。另外,他所說的“為了抑製全球金融危機,成立這一機構‘非常緊迫’”,也是正確的,但問題是,在次貸危機引發的國際金融危機已經擴大化的大背景下,成立“國際石油銀行”的事情雖然緊迫,但它仍隻是個“具體項目”而已。在東方評論員看來,眼下最為緊迫的事情是“方方麵麵”一起努力、盡快催促出一份鑲嵌有這項“具體項目”的“整體框架”來。
在繼續展開這個觀點之前,我們再來看三段看似不相幹的新聞。

《東方時代環球時事解讀.時事節簡版》


塞爾維亞決定召回駐所有承認科索沃獨立的國家大使
【綜合消息】塞爾維亞9日決定,召回塞爾維亞駐所有承認科索沃獨立的國家的大使。
另據報道,由於黑山共和國9日宣布承認科索沃為獨立國家,並將於當晚與其建立正式外交關係。塞爾維亞隨後宣布驅逐黑山駐塞大使。
黑山外長米蘭·羅琴9日晚在首都波德戈裏察表示,黑山做出此決定是從本民族利益出發的。他說,黑山的戰略目標是盡快加入歐盟和北約,承認科索沃符合黑山的利益。另外,承認科索沃也有利於本地區穩定。
塞爾維亞外交部長葉雷米齊當天宣布,由於黑山承認科索沃獨立,塞爾維亞已要求黑山駐塞大使離開塞爾維亞。
科索沃是塞爾維亞的自治省,2月17日自行宣布獨立。塞爾維亞對此表示強烈反對。到目前為止,已有49個國家承認了科索沃。
俄羅斯政府否認計劃向伊朗出售S-300防空導彈
【綜合消息】據法新社報道,俄羅斯政府9日否認計劃向伊朗出售S-300防空導彈。
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奈斯特尼科(Andrei Nesterenko)稱:“我們已再三重複,我們沒有計劃向不穩定地區國家出售此類武器。”
早先有報道稱,俄羅斯計劃向伊朗銷售S-300防空導彈係統,並在敘利亞部署號稱能穿透任何導彈防禦係統的俄製“伊斯坎德爾”短程彈道導彈,但伊朗和敘利亞均對此予以否認。S-300防空導彈係統是目前俄軍最先進的防空導彈係統之一,能同時向多個目標發起攻擊,具有攔截空氣動力目標、巡航導彈和戰術彈道導彈的能力,其最新改進型號的最大攔截距離達到120千米,防禦能力大於俄羅斯此前向伊朗提供的托爾-M1防空導彈係統。

俄羅斯下周二可能通過資助冰島40億歐元決定
【莫斯科消息】據俄羅斯《獨立報》報道,俄羅斯財政部高官消息人士10月9日透露,俄羅斯財政部可能會在下周二10月14日通過向瀕臨破產的冰島提供40億歐元緊急貸款的決定。
俄羅斯可能向冰島提供40億歐元貸款的話題最近成為俄國內外媒體的焦點,雙方將在下周二就此問題展開談判,而此次會談的正麵結果實際上已經預定。俄副總理兼財政部長庫德林宣布,冰島向來以嚴格的預算紀律著稱,俄羅斯積極對待其借貸請求。俄財政部高官消息人士10月9日證實,目前俄方正與冰島同行一起進行貸款問題談判準備方麵的技術工作,俄方不必有庫德林部長的親自參與,任何一位財政副部長都完全有權就此問題做出決定。
冰島央行行長奧德森指出,之所以向俄羅斯借貸,主要是因為冰島不能從西半球非常要好的朋友處得到支持。目前冰島銀行體係流動性短缺1000億歐元,盡管國家宣布保證公民的私人儲蓄和抵押貸款,但是居民仍然陷入恐慌之中。
獨立專家認為,俄羅斯向冰島提供巨額貸款不會從中得到什麽明顯的紅利。莫斯科此舉可能有幾種動機。其中之一是借此拯救個別俄羅斯儲戶存入冰島銀行的巨款,因為俄羅斯和其他許多歐洲國家的法人、自然人此前被冰島銀行的高利率和良好聲望所吸引,積極利用存入冰島銀行的資本洗錢。為了保護本國儲戶的利益,英國和荷蘭政府已經決定查封冰島銀行駐英、荷支行的資產,而俄羅斯沒有這方麵的能力,隻好通過提供巨額貸款的方式拯救冰島經濟,間接保護本國儲戶的利益。俄羅斯全球化問題研究所所長傑利亞金指出,理論上可以做出上述推測,但是俄羅斯向冰島提供巨額貸款在經濟利益上根本站不住腳的,俄政府決定提供巨額貸款主要是想追求政治目的,想向世界證明到底誰更有錢。他說:“我更傾向於認為,俄政府向冰島貸款是想證明誰更有錢,哪怕這些錢全打了水漂。這是非常昂貴的炫耀。我們當局顯然沒有理解此次危機,更準確地說,是蕭條的嚴重性。40億歐元本可以幫助我國經濟,挽救某些人的生活。”

【時事點評】在東方評論員看來,這三條新聞充分反映了在金融危機的衝擊下,大國之間的複雜心態。

●“有人”在刻意催化“科索沃獨立的後續發展進程”

對於第一條新聞,既“黑山9日宣布承認科索沃為獨立國家,而塞爾維亞決定召回駐所有承認科索沃獨立的國家大使”,我們首先想強調的是,這是“有人”在刻意催化“科索沃獨立的後續發展進程”;

●“歐洲安全體係”、甚至“國際金融體係”有可能出現重大變化的前兆
對於第二條新聞,既“俄羅斯政府否認計劃向伊朗出售S-300防空導彈”,我們首先想強調的是,這是“有人”在向“方方麵麵”暗示伊核六方會談有可能於近期“複談”。
至於附著在“複談”背後的意思,明眼人是一看就明白:看來“伊核六方”之間有可能在商談某項重大交易,不過,最終能否敲定,還要視“情況”而定,顯然,最大的情況就是歐洲、特別是美國被金融危機折磨的程度。
對於第三條新聞,既“俄羅斯下周二可能通過資助冰島40億歐元決定”,我們首先想強調的是,這是“歐洲安全體係”、甚至“國際金融體係”有可能出現重大變化的前兆。

●再談“科索沃獨立”的實質
在這裏,針對第一條新聞,我們想提請大家注意這麽幾點:
第一,在擱置了十年之久後,從科索沃獨立問題被歐美聯手“重新翻出來”的那一天開始,東方評論員就始終在強調這樣幾個觀點:
其一,科索沃獨立問題之所以“會”被“重新翻出來”,是因為伊核問題陷入僵局,在伊核問題上全麵被動的華盛頓、欲用“科索沃獨立”外加中東和平進程話語權、去換取歐盟的“伊核配合”,這中間也包括“伊拉克配合”、“阿富汗配合”、“巴基斯坦配合”;
其二,科索沃獨立問題之所以“能”被“重新翻出來”,是因為“歐美”聯手,既“歐美”都有“將其重新翻出來”的意願,在這種情況下,在更加靠近北約腹地的巴爾幹半島區域,作為“科索沃角力”的第三方--俄羅斯,是斷然攔不住科索沃單方麵宣布獨立的。

●各懷鬼胎的“歐美”雙方當時都對自己掌控“科索沃獨立後續發展進程”的能力充滿信心
然而,值得強調的是,“歐美”的這次戰略聯手是各懷鬼胎,且各懷鬼胎的“歐美”雙方當時都對自己掌控“科索沃獨立後續發展進程”的能力充滿信心。

其三,也是最為重要的,盡管與阿富汗問題、巴基斯坦問題性質類似,科索沃獨立問題是作為“伊核問題”的外圍問題而“被製造”並“被重新翻出來”的,但與阿富汗問題、巴基斯坦問題又有所不同的是,阿富汗問題、巴基斯坦問題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們直接關乎到伊朗的安全,從而關乎到“中俄”在伊核問題、整個中東問題、甚至全球問題話語權的大小;

●科索沃問題早就成了“中俄”針對歐美關係、針對北約前途伺機而動的一個“戰略出擊點”
而科索沃獨立問題之所以關鍵,是因為它直接關乎到歐洲腹地的穩定。
因此,在美國次貸危機已見苗頭、卻沒有全麵爆發(美國主要金融機構還沒有像今天這樣一一倒閉、也沒有全麵擴散至歐盟)的情況下,而科索沃局勢又是在美國領導的北約主導著的情況下,不僅在“歐美”當事人的眼裏,即便是在第三方的俄羅斯,甚至第四方的中國眼裏,其“後續發展”早就關乎到歐元與美元的命運問題,從而關乎到歐盟的“政治統一”、甚至關乎到美國的“國家統一”問題(這一點稍後再行展開)。
在這種認識下,在世界主要能源生產與出口國俄羅斯致力於擺脫石油美元體製“桎梏”其經濟結構、“計價”其經濟規模、“衡量”其綜合實力的可行性計劃中;在世界工廠中國致力於整合東亞經濟、逐步爭奪世界生產資料定價權,並慢慢向外擴展“人民幣勢力範圍”的實際運作中,科索沃問題早就成了“中俄”針對歐美關係、針對北約前途伺機而動的一個“戰略出擊點”。
有關這個問題,在之前的點評中有過詳細解讀,在此不加重複。

●我們之前的一個觀點
針對第二條新聞,我們也想提請大家回顧我們之前的一個觀點,那就是:
在歐盟、及中俄事實上都已經“拒絕美國的威脅”之後,為了避免“單方麵開動印鈔機”所帶來的嚴重惡果,如果不敢對敘利亞、伊朗發動軍事打擊、冒險一博,那麽,華盛頓決策者除了回到伊核問題、坐下來談最最核心的“全球金融體製改革問題”之外,其實已經沒有路可走了。
在這裏,由於對於理解今天的討論至關重要,有必要對兩個名詞再次加以說明:
首先,所謂“美國的威脅”,指的是兩層意思:
一,是政治、安全層麵的。其中,挑起格魯吉亞戰爭、從而弄出一副將戰火引向東歐、切斷“俄歐能源通道”的架式;越境打擊巴基斯坦境內目標,從而製造一個可以將戰火引向克什米爾地區、從而切斷中國通往伊朗唯一一條陸上通道、抽掉中國與南亞(主要是與印度、巴基斯坦)進行全麵安全合作的“選擇項”;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這些都是華盛頓圍繞伊核問題、在兩個方向上、向“世界主要經濟體”全麵施展的政治、軍事層麵“威脅”的具體手段。
二,是經濟層麵的。那就是美國欲借次貸危機之“危”,反手去覓突破危局之“機”。就如我們之前所強調:其具體思路就是利用價值可能高達“數佰萬億美元”的金融衍生品大部分都沉澱在“歐美日加澳”等西方經濟體內,但美國經濟體與非美西方經濟體“各占一半”的事實,在“經濟層麵”衝著歐盟、或者包括“歐日加澳”等西方經濟體玩“破罐子破摔”的手段,並“利誘、威逼”歐洲、日本、澳大利亞等經濟體,與美國一道,以激化“南北撕裂”烈度的方式去弱化“三邊撕裂”的烈度、自經濟層麵“迂回強化北約”、從經濟層麵去營造冷戰氣氛,最終推出這樣一個“最有利於美國走出被動的”全麵解決方案,並迫使歐盟、日本等主要西方經濟體“簽收”。

●敢於“單膝下脆”的保爾森、仍然沒有勇氣“單方麵開動印鈔機”
其次,通過對“美國單方麵開動印鈔機”嚴重惡果展開的多次討論,相信大家已經不難明白,為什麽那7000億美元救市款遲遲不能在美國國會通過?特別是,在好不容易通過之後,急等著錢用、甚至為了這筆錢不惜在佩爾西麵前上演了一出“單膝下脆”之鬧劇的美國財政部保爾森、為什麽又遲遲不敢向外發債?
顯然,在其它主要經濟體,特別是中國、歐盟“默認”之前,敢於“單膝下脆”的保爾森、仍然沒有勇氣“單方麵開動印鈔機”。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對於“中歐俄”等主要經濟體拒絕“無條件買單”,拒絕無條件大規模購買美國國債,致使美國國會日前已經通過的那7000億美元仍然停留在紙麵上,美國決策者是憤怒的,在憤怒之餘也是衝動的,且在衝動之下顯然又做了這麽幾件日後一定會令其後悔的事情。

●布什團隊短視、搞不清狀況的本性就是難以改觀
第一件,就是科索沃問題的“再起風雲”。
前麵說了,為了避免“單方麵開動印鈔機”所帶來的嚴重惡果,如果美國不敢對敘利亞、伊朗發動軍事打擊、冒險一博,那麽,除了回到伊核問題、坐下來談最最核心的“全球金融體製改革問題”之外,華盛頓決策者其實已經沒有路可走了。
然而,布什團隊就是布什團隊,盡管一路換去了拉姆斯菲爾德、沃爾福威茨、博爾頓等鷹派幹將,但是,由於布什、特別是切尼仍然在充當領導者,因此整個團隊仍然短視、其“搞不清狀況”的本性就是難以改觀。

●華盛頓這次幹脆將“威脅”直接對準了自己的盟友,對準了歐盟

顯然,在東方評論員看來,隨著金融危機的進一步擴散,特別是,目睹沉澱在“伊核六方會談”中的“世界主要經濟體”(中歐俄),仍然沒有一家願意出麵、哪怕是象征性地聲明“將認購7000億美元中的一點點兒”,在格魯吉亞、巴基斯坦分別衝著俄羅斯、中國連續施展威脅手段、但成效甚微的華盛頓,這次幹脆將“威脅”直接對準了自己的盟友,對準了歐盟。

●美國開始從政治層麵、經濟層麵“同時威脅”歐盟這個世界最大經濟體的強烈信號

如此一來,由美國國防部長親自出麵,衝著科索沃問題講個話,表個態,從而催促一度“休息”的“科索沃獨立後續發展”重新上路,與美國放任雷曼兄弟公司破產,將美國次貸危機從美國本土向全球、特別是向歐盟全麵擴散一道,最終組成了美國開始從政治、經濟層麵“同時威脅”歐盟這個世界最大經濟體的強烈信號。

●格魯吉亞戰爭極大地改變了歐亞大陸政治角力的整體氣氛
由於俄羅斯在格魯吉亞戰爭中、通過武力肢解格魯吉亞,一舉達成了主要戰略目的,加上美國在戰爭前後所表現出的“外強中幹”,歐盟在中國堅定支持俄羅斯的情況下,始終與美國的格魯吉亞政策保持著距離,從而極大地改變了歐亞大陸政治角力的整體氣氛,並實質性地影響了科索沃獨立的“後續發展”。

●俄羅斯肢解格魯吉亞的另一個目的

我們知道,俄羅斯之所以要肢解格魯吉亞,在戰略上,一個主要目的就是要“以格魯吉亞的肢解作教材”、用事實來說話,教育烏克蘭各政治階層加入北約的後果嚴重,並同時威懾歐盟不得讓烏克蘭加入北約,否則,不論是烏克蘭、還是歐盟都將承受無法承受的後果。
除此之外,俄羅斯的另一個目的恐怕就是日後準備拿“承認南澳塞梯及阿布哈茲”作為等價交換的籌碼,與歐盟交換“承認科索沃獨立”,在“俄歐新關係”的框架內,與歐盟一起穩定科索沃局勢,從而為流經巴爾幹半島、輸往意大利等南歐國家的“南流管線”鋪平道路。
不僅如此,在俄羅斯的戰略算盤中,這條“南流管線”不僅可以獲取相當的經濟利益,還可相當程度地促進“俄歐新關係”框架的進度,並保障“俄歐新關係”的穩定。

●與科索沃宣布獨立時的被動情況相比,歐盟在北約之外已經多了個戰略選擇項

值得強調的是,隨著烏克蘭國內政治格局以格魯吉亞戰爭為轉折點開始向有利於俄羅斯的方向發展,“俄歐新關係進程”也沒有受到格魯吉亞戰爭根本性的幹擾,再加上借格魯吉亞戰爭之機、從“歐美”雙方拿足了好處的波蘭,已經開始從一味親美的立場上開始回撤,“俄歐新關係”已初見成效。
東方評論員注意到,俄羅斯外長近日更是公開聲稱“即便波蘭充許美國布署反導係統,俄羅斯也不把波蘭視為威脅”。顯然,這是俄羅斯在應歐盟之需、將美國人用反導問題刻意製造的“歐盟內部政治紛爭”、“俄歐關係紛爭”從“俄歐新關係”中暫時卸去的一個動作。
俄羅斯的這個動作令“方方麵麵”看到了這樣一個事實,那就是:在格魯吉亞戰爭中、把持“隻要冷靜、不要冷戰”之精神的歐盟,不僅沒有落入美國“冷戰”圈套,還借機先手調整了對俄關係,並通過與俄羅斯的合作初步穩定了東歐、中歐局勢,最終賺取了巨大的戰略利益。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這種戰略利益首先表現在歐盟可以較之前“更加主動”地處理歐美關係、或者北約內部關係。這個“更加主動”投射到科索沃問題上,顯得特別明顯:與科索沃宣布獨立時“俄歐”尖銳對立、歐盟高度依賴北約(實際上就是美國)的被動相比,歐盟在北約之外已經多了個戰略選擇項,那就是“俄歐新關係”。也就是說,如果北約(實際上就是美國)不能幫助歐盟維護科索沃局勢的穩定,那麽,歐盟可以指望“俄歐新關係”去做這件事。

●麵對美國從政治、經濟層麵“同時施加的威脅”,歐盟借助“俄歐新關係”做出了斷然反擊

因此,麵對美國從政治、經濟層麵“同時施加的威脅”,因冷靜而沒有讓格魯吉亞戰爭打斷“俄歐新關係進程”的歐盟,正在借助這一新關係做支撐,對美國的威脅做出了斷然反擊:
一方麵,起碼在公開層麵,歐盟拒絕出手救助美國。不僅如此,歐盟幾個核心國家(法國、德國、甚至包括英國)一致公開協調態度,認為“次貸問題起至美國,美國必須予以解決”,從而間接、但卻明確地向市場表明了歐盟“目前不打算認購”美國國債的態度。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歐盟的態度,是保爾森不敢立刻開動印鈔機印刷7000億美元的第一道阻力。值得強調的是,這是歐盟在經濟層麵展開的反擊。

●我們深以為然的一種觀點
另一方麵,是政治、安全層麵的反擊,也就是新聞中所看到的那一幕,既黑山共和國“突然宣布”承認科索沃獨立,而塞爾維亞也異常強硬地撤回了大使。
我們知道,自科索沃2月17日自行宣布獨立之後,到目前為止,已有49個國家承認了科索沃。 期間,盡管塞爾維亞對這些國家的承認表示強烈反對,也有過撤回大使的報複,但從來沒有象今天這樣“決定召回塞爾維亞駐所有承認科索沃獨立的國家的大使”,
另外,東方評論員也注意到,就在黑山承認科索沃獨立的同時,已經有分析人士稱,盡管塞爾維亞的態度空前強硬,但如果沒有意外的話,馬其頓也將“承認科索沃獨立”,並認為這是形勢使然。
對這種觀點,我們深以為然。
東方評論員想指出的是,我們“並沒有”將黑山共和國突然承認科索沃獨立視為美國用以催促的手段,恰恰相反,黑山共和國的突然動作可以視為歐盟在“俄歐新關係框架”內施展的反擊手段,至於塞爾維亞以此為由驅逐黑山大使,並順勢決定召回駐所有承認科索沃獨立的國家大使,恐怕是“俄歐”在新的形勢下“共同釋放”的一個強烈信號。
在這裏,再補充兩點:
其一,在我們看來,美國用以催促“科索沃獨立後續發展進程”的手段,既表現在美國國防部長日前突然強調“美國將繼續在北約的框架內維持科索沃穩定”的“潛台詞”中,更表現在“美國支持支持所有東南歐國家,包括與希臘有爭端的馬其頓加入北約”的表態中。
其二,所謂“最新形勢”,在這裏指的是“拒絕美國威脅”的歐盟、俄羅斯已經開始承接更加猛烈的金融衝擊波,而中國也已經做好了承接衝擊的心理準備。

●形勢似乎已經發展到了大國們準備用“承認科索沃”去交換“承認南澳塞梯及阿布哈茲”的地步了
因此,對於該分析人士所謂的形勢,我們的理解是:形勢似乎已經發展到了大國們準備用“承認科索沃”去交換“承認南澳塞梯及阿布哈茲”的地步了,顯然,急於加入歐盟的黑山在這個時候突然承認科索沃,與塞爾維亞突然強硬地宣布撤回所有承認科索沃獨立國家的大使,這兩個新聞同時發生,恐怕是“有人”在刻意擴大事端,從而營造出一個“批量解決科索沃、格魯吉亞、阿富汗、巴基斯坦問題”這些伊核“外圍問題”的緊迫感。
因此,有必要指出的是,所謂大國,主要指的是歐盟、俄羅斯,至於中國,恐怕也在做這種外交準備,其好處是可以同時燙平“中歐、中俄關係”中的這兩個不好處理的“突起物”,從而為“中歐俄”之間“批量解決”圍繞伊核問題而派生的“一係列外圍問題”創造條件。
●隨著“中歐俄”間這種“戰略交換”的開始,必將掀起三個開始
顯然,如果我們的理解沒有錯的話,那麽,隨著“中歐俄”間這種“戰略交換”的開始,必將掀起三個開始:
第一,是歐美在北約內部的矛盾進一步公開化的開始,其最終結果很可能是美國被迫用“科索沃的完全合作”去換取歐盟的“伊核部分合作”、或者換取“阿富汗的部分合作”;
第二,是“俄、歐、美”在格魯吉亞影響力、甚至東歐影響力全麵轉化的開始。可以想像的是,一旦歐盟、或者中國“承認南澳塞梯及阿布哈茲”,那麽,不論美國人是否承認,也都意味著對美一邊倒的格魯吉亞薩卡什維利政府走到了頭,其選擇隻有兩個,在格魯吉亞國內政治勢力在歐盟與俄羅斯的支持下全麵清算“誰丟失了南澳塞梯及阿布哈茲”的運動中,薩卡什維利政府要麽全麵調整“對美一邊倒”的外交政策,從而在歐盟、俄羅斯、美國之間保持大體平衡;要麽就被立刻趕下台,到美國去做“員外”。
顯然,成功擠壓美國在格魯吉亞“支配力”,其必然結果就是美國對東歐影響力全麵下降的開始。

●歐盟的反擊顯然似乎得到了中國、特別是俄羅斯的全麵配合

第三,一旦歐盟、或者中國“承認南澳塞梯及阿布哈茲”,俄羅斯、或者中國承認了科索沃,那麽,不論美國的態度如何,也都意味著歐盟可以用“巴基斯坦合作”、“阿富汗合作”,去換取俄羅斯、特別是中國的“科索沃合作”,從而是美國在阿富汗、巴基斯坦問題上更加孤立的開始、並繼續強化歐美在北約內部的分岐。
從目前來看,歐盟的反擊顯然似乎得到了中國、特別是俄羅斯的全麵配合。
請大家注意這一段文字,原文是:
俄羅斯向冰島提供巨額貸款不會從中得到什麽明顯的紅利。莫斯科此舉可能有幾種動機。其中之一是借此拯救個別俄羅斯儲戶存入冰島銀行的巨款,因為俄羅斯和其他許多歐洲國家的法人、自然人此前被冰島銀行的高利率和良好聲望所吸引,積極利用存入冰島銀行的資本洗錢。為了保護本國儲戶的利益,英國和荷蘭政府已經決定查封冰島銀行駐英、荷支行的資產,而俄羅斯沒有這方麵的能力,隻好通過提供巨額貸款的方式拯救冰島經濟,間接保護本國儲戶的利益。
俄羅斯全球化問題研究所所長傑利亞金指出,理論上可以做出上述推測,但是俄羅斯向冰島提供巨額貸款在經濟利益上根本站不住腳的,俄政府決定提供巨額貸款主要是想追求政治目的,想向世界證明到底誰更有錢。他說:“我更傾向於認為,俄政府向冰島貸款是想證明誰更有錢,哪怕這些錢全打了水漂。這是非常昂貴的炫耀。我們當局顯然沒有理解此次危機,更準確地說,是蕭條的嚴重性。40億歐元本可以幫助我國經濟,挽救某些人的生活。”

●俄羅斯救助冰島政府的決定“隱藏著巨大的政治利益”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所謂“俄羅斯向冰島提供巨額貸款不會從中得到什麽明顯的紅利”的說法是值得商榷的。
我們“部分同意”俄羅斯全球化問題研究所所長傑利亞金的觀點,同意他所說的“俄羅斯向冰島提供巨額貸款在經濟利益上根本站不住腳的,俄政府決定提供巨額貸款主要是想追求政治目的”,但不同意他所說的另一部分,既“我更傾向於認為,俄政府向冰島貸款是想證明誰更有錢,哪怕這些錢全打了水漂。這是非常昂貴的炫耀。我們當局顯然沒有理解此次危機,更準確地說,是蕭條的嚴重性。40億歐元本可以幫助我國經濟,挽救某些人的生活。”
我們認為,俄羅斯救助冰島政府的決定“隱藏著巨大的政治利益”。

●既反映了“三邊撕裂”的無比殘酷,又側證了北約集團的虛弱

值得強調的是,冰島既是美國自由經濟的跟隨者,還是北約成員國,在冰島政府向包括英國、法國、德國等歐盟國家、特別是“北約司令”--美國借貸無門,最終不得不轉向北約的敵人--俄羅斯尋求幫助的背後,既反映了“三邊撕裂”的無比殘酷,又側證了北約集團的虛弱。
顯然,在金融危機的強烈衝擊下,身處在“三邊撕裂”中的歐盟核心國家也好、北約司令美國也罷,誰都顧不得盟友了,倒是“南北撕裂”中的“某些南方國家”既有心、也有力去照顧一下“某些北方國家”,北約之外的某些“北約敵人”既有心、也有力去照顧一下“某些北約成員國”,這對“西方”、或者“北約”的打擊不可謂不沉重。

●俄羅斯救助冰島政府的決定,本質上是“三邊撕裂”烈度在金融危機的衝擊下,要遠遠高於“南北撕裂”烈度的最好注解

推而廣之,在金融危機的強烈衝擊下,對身處“三邊撕裂”的美日歐而言,最終恐怕也是誰也顧了誰;同樣,“南北撕裂”中的某些南方國家(特別是中國、俄羅斯)倒是可能成為它們的救助者。
因此,俄羅斯救助冰島政府的決定,本質上是“三邊撕裂”烈度在金融危機的衝擊下,要遠遠高於“南北撕裂”烈度的最好注解。

●“中俄”也就成了“三邊撕裂”各方必然爭取的對象

在這種情況下,美國那種企圖用激化“南北撕裂”弱化“三邊撕裂”的戰略企圖是很難成功的,在這種情況下,分別握有1.8萬億、0.6萬億美元巨額外匯儲備、且手握足以抗衡美國軍事實力,分別向“三邊撕裂”提供大量生活資料(中國)、提供大量能源產品(俄羅斯)的“中俄”,也就成了“三邊撕裂”各方必然爭取的對象。

●在北約解體的曆史進程中,冰島向俄羅斯求助必將占有重要的一頁
在“生存第一”的邏輯下,什麽北約、什麽意識形態,恐怕都不再重要,北約成員國冰島向北約司令美國求助無門、向北約敵手俄羅斯求助有戲的鮮活事實說明,剛經曆格魯吉亞戰爭“沉重打擊”的北約集團,在金融危機的又一次沉重打擊下,“北約精神”已經不再,北約軍事集團已經僅剩下一具軀殼了。
因此,在東方評論員看來,在北約解體的曆史進程中,冰島向俄羅斯求助必將占有重要的一頁。

●“搞不清狀況的”布什團隊恐怕又要“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了,其結果必然一如最近風雲再起的朝核問題

在這個背景下,我們再去審視美國催促一度“休息”的“科索沃獨立後續發展”重新上路,也就不難看出,在科索沃問題上,原本想威脅歐盟,但又“搞不清狀況的”布什團隊恐怕又要“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了,其結果必然一如最近因美國錯判形勢而風雲再起、希爾趕赴平壤“負荊請罪”的朝核問題。

●華盛頓仍然在盡一切可能地抗拒交出金融霸權

有必要指出的是,美國開始在政治、安全,及經濟層麵同時威脅歐盟這個北約盟友的事實,與華盛頓在這一敏感時刻又拿台灣軍售來惡心北京,以及俄羅斯金融市場雖然動蕩,但仍然表現出“有力量救助冰島政府”的事實一起,恐怕都在證明兩個問題,那就是:

第一,起碼在目前為止,被金融危機倒逼得大搞“美國特色社會主義運動”的美國,仍然沒有死心,仍然在政治、安全層麵對“中歐俄”強化威脅,仍然在盡一切可能地抗拒交出金融霸權。
站在美國的角度看問題,盡一切可能拒絕交出金融霸權是必然的選擇。因為金融霸權的流失,不僅意味著已經動搖的美國政治、經濟霸權將“瞬間易手”,更意味著目前地位仍然穩固的美國軍事霸權也將“瞬間喪失”,還意味著美國國內政治格局有可能形成巨變;
●美國智禳們已經開始恐懼了
請大家注意我們的用詞,我們認為美國金融霸權的流失將意味著美國軍事霸權的“瞬間喪失”。在這個問題上,也是有先例可循的:曾經不可一世的前蘇聯紅軍、其超強的軍事實力不就隨著俄羅斯經濟的休克而“瞬間喪失”了嗎?幅員廣闊、不論是生產率、還是科技、既或是經濟都曾經領先世界的龐大蘇聯帝國,不也在一夜之間解體了嗎?因此,美國的智禳們已經開始恐懼了,恐懼什麽?在東方評論員看來,他們在恐懼三點:
首先, 是恐懼前蘇聯紅軍的昨天很可能就是美軍的明天。
其次 ,是恐懼超級大國-蘇聯的昨天,在國際形勢發展到今天這個地步,被金融危機逼得大搞社會主義運動的美國,早就喪失了“道義領導權”,“經濟領導權”早已在飄搖之中,因此,軍事霸權已經是美國統治層維持其全球框架的“最後心理支柱”,一旦這根支柱動搖,整個美國、不論是從政治、經濟、軍事層麵、還是到國家主權統一的層麵,恐怕都很難避免“學習蘇聯好榜樣”的結局。
最後,是最為恐懼的,是恐懼昨天並不遙遠,而今天即將過去,明天就要到來。

●華盛頓在做“抗拒交權”的最後掙紮
第二,在次貸危機日益深化,美國金融係統有可能徹底停擺,而“中歐”這兩個龐大的經濟實體,包括俄羅斯這個穩定的能源供應商,仍然“集體拒絕美國威脅”的巨大恐懼中,華盛頓決策者確實已經感到無路可走了。
在這個背景下,我們也就可以清楚地看到,華盛頓的“強化威脅”,本質上都是在做“抗拒交權”的最後掙紮。

●“中俄歐”有必要對之有針對性地加以敲打
因此,對美國人的這種“最後掙紮”,方方麵麵、特別是手握巨額外匯儲備、及足以與美國相抗衡之軍事實力的“中俄”、有必要對之有針對性地加以敲打:
可供參考的方案倒有兩個:
首先,如果美國繼續拖延、既不想回到伊核問題上談金融體製改革的問題,又不打算收回對台軍售案(對台軍售案倒沒有什麽,關健是金融遊戲規則問題),那麽,借此機會,中國國防部所說的“進一步反應”的第一步不妨由中國財政部做出,那就是較歐盟的“不言語”更進一步,直接“明言”不打算購買7000億美國國債中哪怕一個美元,從而“幫”美國財政部“提前測試”一下美國市場的利率走勢。
其次,查韋斯不是提議成立國際石油銀行嗎?該想法不是獲得了俄羅斯的支持嗎?因此,如果美國繼續拖延、拒絕回到伊核問題上去談全球金融體製改革的問題,那麽,中國不妨配合俄羅斯,通過推動“國際石油銀行”這一“具體項目”的方式,去推動“後石油美元體製的框架建設”,從而也“幫”美國財政部測試一下美元的“真實強弱”。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敲打美國的目的有三:
第一,以堅定歐盟“繼續拒絕美國威脅”的決心,“中歐俄”繼續一致拒絕無條件救助美國;在美國催促“科索沃獨立 後續發展進程”重新上路,“歐美關係”被頂回到“科索沃問題”的情況下,隻要“中俄”處理得當,在“三邊撕裂”的壓力下,在歐盟最有可能接收“美國流出”、並有可能通過吸收“美國流出”減少絕對損失的情況下,在這一輪金融危機可能直接演化成歐元與美元之爭的關鍵時候,尤其需要如此。

第二,要借機加速瓦解美國賴以維持其大西洋政治、安全框架的北約,加速瓦解美國賴以維持西太平洋政治、安全框架的“美日、美韓、美澳軍事同盟”,特別重要的是,一定要在這兩個“加速過程”中全麵擠壓美國的海外經濟利益,從而用“實際行動”最終迫使美國社會逼迫美國決策者“提前”做出戰略選擇,以盡可能地縮小這場金融危機對自己經濟造成的損害。
第三,是盡力幫助歐元平衡美元,“盡力到”俄羅斯向冰島貸款也想著要用歐元標價的程度。在東方評論員看來,至於歐元最終能否取代美元成為世界主要貨幣那是後話,但目前階段,“中俄”一定要幫助歐元“保持這一遠大誌向”,這是做好第一點、做到第二點的關鍵之所在。

●在這輪有史以來最大的金融危機麵前,“相對損失”最小者就是最終的勝利者

值得強調的是,由於全球經濟一體化已是事實,因此,在這輪有史以來最大的金融危機麵前,不論是中國、還是俄羅斯,歐盟,更或者是印度、日本,都要有付出“絕對損失”的心理準備,但必須明了的是,不論“絕對損失”有多麽慘重,“相對損失”最小者就是最終的勝利者。

●深感壓力的北京仍然有誌爭奪“最後勝利者”的角色

另外,從中國決策層有意啟動“土地流轉”進程、從農村的層麵強行啟動內需的動作來看,在這場全球金融危機的衝擊下,深感壓力的北京仍然有誌爭奪“最後勝利者”的角色。
針對“土地流轉”問題,在本部分我們不做過多的展開,隻想強調三點:
第一,要想順利實施“土地流轉”,最終避免加劇兩極分化,中國還有許多重要的相關準備工作要做,也就是說,如果現在就立刻實施的話,條件還略顯倉促;
第二,在這場全球金融危機麵前,麵對美國決策者擺出的那副“我死了你們也不會好過”的無賴樣子,如果換過角度看問題,那麽,在北京有意啟動“土地流轉”的背後,是美國金融危機、或者西方經濟運行、更或者是“三邊撕裂”已經激化到火燒眉毛的情況下,中國經濟還有“可以從農村的層麵強行啟動中國內需”的選擇項。
因此,在動輒就準備“破罐子破摔”的華盛頓麵前,或者在仍有企圖迫使“南方(發展中國家)”為“北方(西方發達國家)”買單的“可能性”麵前,免不了“絕對損失”的北京、仍然保持有“萬不得已,我不妨看著你(你們)先死去的”的心理優勢。
第三,“土地流轉”進程的啟動是一回事,什麽時候“正式實施”又是一回事,至於“實施速度、實施方式”恐怕更是一回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