瀟灑人生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今日以前已成曆史,人生天天新開始。回首往事,你更多的是演員,導演還是觀眾?
正文

《東方時代環球時事解讀.時事節簡版》July 21

(2007-01-26 14:12:36) 下一個
行動升級 以色列揚言或全麵入侵黎巴嫩

  【德黑蘭消息】以色列不顧國際社會的大聲疾呼,軍隊繼續加大打擊力度,在19日晚上出動20架戰鬥機,投擲了23噸炸彈,轟炸了真主黨的一個碉堡,企圖一舉消滅真主黨領導人。針對目前炮火紛飛的局勢,黎巴嫩總理緊急呼籲停火,但以軍卻揚言不排除全麵入侵黎巴嫩的可能。

  此前,在19日晚,以色列軍隊接到情報,獲悉納斯魯拉等真主黨領導人可能在一座碉堡裏。隨後,在當晚8點到9點之間,以軍迅速出動20架戰鬥機,一口氣向該碉堡投擲了23噸炸彈。在貝魯特的記者說,他們在8點半左右聽到巨大的爆炸聲。

  一名以軍方人士說,碉堡已被完全摧毀,剩下的隻是一個彈坑。以軍認為真主黨高級領導人當時在裏麵,但不能確認納斯魯拉是否在其中。

  但真主黨發表聲明說︰敵軍戰機投擲23噸炸彈襲擊的隻是一座正在建設的用來祈禱的清真寺,敵人好像企圖以謊言和想象的戰績來掩蓋軍事失敗。

  對此,以軍發言人辦公室7月19日對以色列《耶路撒冷郵報》堅稱,他們打擊的是真主黨的碉堡。以軍曾在上周五轟炸了黎真主黨位於貝魯特的總部大樓和納斯魯拉的家,但納斯魯拉及家人幸免於難。

  真主黨遊擊隊7月20日在黎巴嫩邊境一側與以色列軍隊激烈交火。真主黨在聲明中說,他們粉碎了以色列發動新的地麵攻勢,摧毀了兩輛試圖闖入黎巴嫩邊境村莊的以軍坦克。以軍承認有3名士兵在20日的戰鬥中受傷。

  而在黎巴嫩,人們的生命財產損失更為嚴重。黎巴嫩總理西尼烏拉19日說,目前黎巴嫩已經有300人喪生,1000人受傷,50萬人流離失所。

  西尼烏拉發表緊急聲明,呼籲停火。他說,黎巴嫩正在被“撕成碎片”,並尖銳地抨擊美國宣稱以色列在自衛。西尼烏拉請求外國支持停火,迅速提供人道主義援助,並要求以色列對黎巴嫩基礎設施造成的損失進行賠償。

  西尼烏拉表示,如果以色列地麵部隊入侵黎巴嫩,黎巴嫩政府軍不會繼續坐視。

  但以色列揚言不摧毀真主黨遊擊隊龐大的導彈庫,不把真主黨民兵從其北部邊境趕跑,決不收兵,並且不排除全麵入侵黎巴嫩的可能。

  以色列軍隊在7月19日拂曉開進黎巴嫩,與真主黨遊擊隊發生交火。後來,以軍撤回邊界內,但目擊者說兩輛以軍坦克依然留在黎巴嫩境內。以色列19日空襲黎巴嫩的行動,導致64人喪生,包括63名平民,是開戰以來死亡最多的一日。

【時事點評】現在離我們在電視上看到黎巴嫩總理西尼烏拉“流淚”請求國際社會製止以色列大屠殺的時間、已經過去了數日。


然而,在過去的時間裏,我們也都看到了,“流淚的黎巴嫩”所得到的“全部”,除了美國國務聊賴斯的那句“條件成熟後以黎即停火”的冷酷,以及以色列今天這句“不排除全麵進攻黎巴嫩的可能”的威脅外,就隻是“世界良心”針對以色列的軍事行為隻是在道義上進行呼籲、與譴責了。

●“條件成熟後以黎即停火”雖然冷酷、但卻道出了美國人此時的“真實心境”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就如我們之前所說的那樣,此次衝突的導火索雖然是哈馬斯、真主黨抓了以色列的士兵,但是,自哈馬斯上台之後,針對哈馬斯、真主黨這些強硬的伊斯蘭組織展開一次類似規模的軍事行動、就一直在以色列政府、特別是華盛頓決策層的心中“盤點著”。

因此,賴斯那句“條件成熟後以黎即停火”雖然冷酷、但卻道出了美國人此時此刻的“真實心境”,那就是“怎麽著也得打出個結果、打出一個新形勢來吧!”

那麽,華盛頓又想打出個什麽樣的新形勢呢?在東方評論員看來,要想說清楚這個事情,還得從美國拋出的那份“中東和平路線圖”說起。

●華盛頓拋出“中東和平路線圖”計劃的主要企圖心

首席評論員就指出,3年前,美國在軍事上快速解決了薩達姆政權之後,就立刻拋出了籌劃已久的“中東和平路線圖”計劃,在我們看來,其意圖之一就在於“快速平息”以色列同巴勒斯坦的衝突,以實現巴勒斯坦建國為手段,快速消除中東這一曠日持久的衝突熱點,從而幻想著把“巴以地區”作為推進“大中東民主計劃”戰略的平台。

●中東和平路線圖的“最大賣點”

必須指出的是,攤開這張由美國人“設計”、歐盟“簽名”、俄羅斯“背書”,中國也曾經“讚揚過”的“中東和平路線圖”,我們不難感受到,它的最大賣點就是“先建國、再談判”。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這也就是說,按美國人的“設計思想”,“中東路線圖”之所以能夠在大國之中推銷出去(至少表麵上是這樣的),就在於它將原本拖到最後的、“非常得人心”的“建立巴勒斯坦國”提前了。

●“中東路線圖”的具體思路

這樣一來,所謂“中東路線圖”的具體思路就是把巴以雙方存有爭議的、且無法現在就達成協議的問題“全部擱置起來”,從而讓巴勒斯坦先在現有的40%巴勒斯坦自治領土上建立巴勒斯坦國,先在這40%的地方“先期完善”巴勒斯坦國政權結構。之後,再去與以色列談判解決“暫時擱置的、沒有來得及解決的問題”。

●“中東路線圖”何以處於一種“有圖無路”的尷尬之中?

東方評論員認為,如果這些暫時擱置的問題,都是些枝節問題的話,那麽,這張“中東路線圖”還是有路可走的。可真實的情況卻是,直到今天為止,按這張“中東路線圖”去尋找中東和平的努力,都處於一種“有圖無路”的尷尬之中。

在我們看來,造成這種尷尬的原因就是因為這些“暫時擱置的問題”並非枝節、恰恰是讓之前的多份和平計劃一一流產的“主幹”。其中,就包括有阻礙巴以雙方最終和解的“真正難點”、也就是耶路撒冷地位和難民回歸權“這兩個老大難問題”。

●宗教匯集之地的“兩段”神話傳說造成的“現實對立”

我們知道,中東自古就是宗教匯集之地,因此,在中東這塊地方 ,特別是巴以衝突、其原因可謂及其複雜。伊斯蘭教有三大聖城,依次為沙特阿拉伯境內的麥加、麥迪納和巴勒斯坦境內的耶路撒冷。其中,麥加是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的故鄉,麥迪納則是穆罕默德最早的傳教中心,至於耶路撒冷,則是穆罕默德“登霄”的地方。

何謂“登霄”?這是一段神話傳說,說的是伊斯蘭先知穆罕默德曾騎飛馬從聖城麥加來到耶路撒冷,並在這裏登上天堂,去拜見真主的。

另外,東耶路撒冷城內修建有著名的伊斯蘭教聖寺阿克薩清真寺。由此可見,對於阿拉伯人來說,耶路撒冷的“不可或缺性”是怎麽強調都不為過!

然而,巴以雙方幾十年來在領土方麵的爭奪焦點,恰恰就集中在有著諸多宗教象征性建築的舊城區,即東耶路撒冷。對於猶太人來說,東耶路撒冷的重要性也“化”在一段神話傳說中:早在公元前10世紀,猶太人先祖大衛王就建立了以耶路撒冷為都城的“猶太王國”,此外,位於老城區的哭牆更是猶太教徒心目中神聖無上的宗教聖地。

●在“阿拉伯國家”眼裏,或者是在“伊斯蘭國家”眼裏,伊斯蘭先知穆罕默德“登霄”的地方、是絕不容許巴勒斯坦讓出去的

正因如此,在東耶路撒冷的歸屬問題上,我們也就聽到了“針鋒相對得”沒有任何妥協空間、從而令所有巴以和平計劃最終都一一化為烏有的“兩句名言”:已故的阿拉法特就曾說過:“沒有東耶路撒冷行使全部主權,就沒有巴以和約。出賣耶路撒冷的阿拉伯領導人還沒有出生”;而以色列曆界政府更是眾口一辭:“哪怕在其它地方的領土上向巴勒斯坦作一些讓步,也絕不會向巴勒斯坦移交東耶路撒冷的主權”。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沒有巴勒斯坦對東耶路撒冷行使全部主權,就沒有巴以和約”是否不可更改、我們並不肯定,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巴勒斯坦人僅僅是為了拿到一紙“巴以和約”就丟掉東耶路撒冷的話,那麽,它的日子隻會比現在更加難過。

我們注意到,沙特就曾經警告說:耶路撒冷問題並不是巴勒斯坦單方麵的問題,而是整個伊斯蘭世界的問題,因為那裏是全世界穆斯林的聖城。

顯然,在東方評論員看來,不論是在“不包括”伊朗在內的“阿拉伯國家”眼裏,或者是在“包括”伊朗在內的“伊斯蘭國家”眼裏,伊斯蘭先知穆罕默德“登霄”的地方、是絕不容許巴勒斯坦讓出去的。不難想像,如果巴勒斯坦在聖城歸屬上向以色列私下作出讓步,就將使其在阿拉伯國家中陷入孤立。

●還有個更加難解的“難民回歸問題”



更加嚴重的是,在東方評論員看來,伊斯蘭教與猶太教間在宗教聖地問題上的“無解”、還不是唯一的“惡性透支”。值得強調的是,巴以間、或者說阿拉伯國家與以色列之間還有個更加難解的“難民回歸問題”。

我們注意到,有一份詳細的資料統計稱,當年被以色列趕離家園的巴勒斯坦人,加上他們後代,所有這些“可能回歸的”難民的數量已經激增到了數以百萬計,散布在多個阿拉伯國家。這些人中有相當一部分、隻要被允許返回家園,他們就會大批返鄉,進而要求以色列歸還侵占的財產和土地。

然而,這些巴勒斯坦人的財產與土地、有很多都已經被以色列政府分配給了來自世界各地的猶太移民,根本不可能再歸還給巴勒斯坦人。顯然,站在以色列的立場,不充許這些所謂難民回歸是一定的。

可是,對巴勒斯坦而言,一來這些難民原本就是巴勒斯坦與以色列長期抗爭的人力資本,因此,這些難民的“心情”相當程度地決定了巴勒斯坦執政者的“人心向背”;而對收留這些難民的阿拉伯國家而言,出於長治久安的目的,也是絕不會允許巴勒斯坦放棄難民回歸權的,因為這將會給這些國家帶來諸多隱患。

在這一點上,有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約旦難民組成的巴勒斯坦遊擊隊、就曾在1968年在約旦發動了一起軍事行動,約旦王室差一點兒險被推翻。

●如果.......絕對算得上是一個足以競爭諾貝爾和平獎的“和平創意”

綜上所述,東方評論員也就認為,如果這些難題僅是巴勒斯坦、以色列雙方之間就可以私下談妥的雙邊問題,是個“巴勒斯坦問題”的話,那麽,將這些個“近乎無解”的難題擱置起來,先搞“和平建國”、再搞雙邊談判,絕對算得上是一個足以競爭諾貝爾和平獎的“和平創意”。

可問題就在於,諸如東耶路撒冷問題、難民回歸問題,這兩個最大的難題,都是巴勒斯坦“不能私下相授”的“阿拉伯問題”、也是以色列沒有能力承受的問題。

●這幅“中東和平路線圖”,非常像一張“和平信用卡”

因此,我們認為,如果就按美國人的這幅“中東和平路線圖”去找尋所謂巴以和平的話,那麽,“中東和平路線圖”也就非常像一張“和平信用卡”,這種實現巴以和平的模式、怎麽看都象是在“刷卡”,而且刷出來的和平都是“和平透支”、而且是“惡性透支”。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在這些“阿拉伯問題”無法排解的情況下,就算是巴以在國際社會的撮合下、“一不小心”先期實現了巴勒斯坦建國,恐怕也會因為無法“埋單”、或者巴勒斯坦“不敢埋單”而一切依舊。

●華盛頓如此執著不因別的,隻因為“這種透支來的和平”能“快速地服務於”美國國家利益

其實,對這些很難調和、且在“現在的”阿拉伯、以色列領導人頭腦中“幾乎無解”的矛盾,華盛頓哪有不知道的。但是,即便如此,美國人仍然熱衷於向巴以雙方、向國際社會推銷“中東和平路線圖”這張“和平信用卡”、仍然熱衷於搞得“中東和平惡性透支”,而不管今後是否有人埋單、是否能夠埋單。

●華盛頓瞧準了歐盟的一份心思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不管今後是否有人埋單、是否能夠埋單的華盛頓,自信自己的“中東和平路線圖”“絕對好賣”、就在於瞧準了巴勒斯坦、阿拉伯國家、特別是歐盟朝思暮想的一份心思,那就是建立一個獨立的巴勒斯坦國。

顯然,在“中東路線圖”的營銷計劃中,華盛頓是給足了歐盟麵子,因此,隻要歐盟能通過“中東和平路線圖”為阿拉伯國家拿到一個巴勒斯坦國,那麽,華盛頓急於拉攏、且也想在中東“主持公道”的歐盟、也就算是打開了局麵:要知道、完成“先建國”隻是歐盟發揮影響力的第一步,在“後談判”的過程中,歐盟自信將更能發揮自己的影響力、從而徹底地在中東站穩腳根。

●美國之所以一再撮合“巴以和談”,就是想刷這張“信用卡”“透支”一份中東和平

好了,說到這裏,我們再回過頭去看美國人在巴以和平問題上的那份“努力”,也就不難看出,華盛頓決策層之所以一再撮合“巴以和談”,本質上就是想刷“中東和平路線圖”這張信用卡、想用“刷卡”的方式“透支”一個巴勒斯坦國、透支一份中東和平,並以此來“購買”歐盟對“伊拉克重建”的支持、也用來“購買”國際社會對“大中東民主計劃”的支持。

●在美國的“中東和平路線圖”營銷計劃中,中歐俄的“角色”安排差別巨大

在我們看來,值得強調的是,在美國的“中東和平路線圖”營銷計劃中,營銷的主要對象是“美、歐、俄、聯合國”中的歐盟、“中東四方”之一的俄羅斯,幾乎就是個配角,而“被淹沒在聯合國”一方的中國,簡值連配角都算不上、根本就被安排成了一個“群眾演員”。

●歐盟將其視為“與美國在中東‘來日方長’”的一塊墊腳石

顯然,從華盛頓的“這份企圖心”、以及歐盟也願意主動配合的剖析中,我們不難看出,不論是推出“中東和平路線圖”的華盛頓也好,還是積極響應“中東和平路線圖”的歐盟也罷,本質上,都沒有將“最終全麵實現”“中東和平路線圖”作為最終目的,而隻是將其當成中間手段,美國人將其當作一種與歐盟交換“大中東民主計劃”的支付工具;而歐盟則將其視為“與美國在中東‘來日方長’”的一塊墊腳石。

●對歐美的“這些自私算盤”,精明的以色列人還是瞧得非常清楚的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對歐美的“這些自私算盤”,精明的以色列人還是瞧得非常清楚的。有意思的是,隨著美軍在伊拉克的日子越來越難過,華盛頓的這份心思也就越來越強烈,最典型的一件事就是在布什第二個任期開始時,出於為賴斯的“外交轉型”提供舞台的考慮,華盛頓更加強推中東和平路線圖,為此,“美以”間甚至爆發了一段公開的爭吵。

●所謂的單邊撤離計劃


根據我們的觀察,沙龍為了以色列的國家利益,盡管受到了歐美的雙重壓力,但對這份站在以色列的立場上看,“根本就是不負責任”的“中東和平路線圖”做了一番頑強抵抗。

我們認為,至於所謂的單邊撤離計劃,不過是沙龍在終究不敢違背華盛頓鐵心要“刷卡”“透支”中東和平、推行“大中東民主計劃”的背景下,搞的一次“戰術”層麵的討價還價而已,為的是在不抵觸“中東和平路線圖”的原則的情況下,盡量地往自己懷裏拔拉一點利益而已。

●華盛頓弄出“先建國、再談判”這一賣點的“精明之處”

不過,對“這些”同樣瞧得非常清楚的巴勒斯坦、阿拉伯國家,何以也非常熱衷於敦促“中東和平路線圖”呢?顯然,這就是華盛頓弄出“先建國、再談判”這一賣點的“精明之處”,在東方評論員看來,“先建國”這一條,的確一把掐住了“一直把建立獨立的巴勒斯坦國視為政治解決中東問題裏程碑”的巴勒斯坦、阿拉伯國家、甚至歐盟的“癢癢肉”。

●不是主角的中俄、出於“人心向背”的顧慮,還真不能公開地去說“中東和平路線圖”的不是!

在這種情況下,不論是俄羅斯、還是中國,出於“人心向背”的顧慮,就算是“心如明鏡”、也還真不能公開地去說“中東和平路線圖”的不是!還得表現得非常積極,特別是在“中東和平路線圖”遇到困難的時候,比如說,在伊拉克選舉中、選出了一個有利於“非美勢力”的什葉派議會、華盛頓“有心搞鬼”、欲拿中東和平路線圖與歐盟做交易的關鍵時候,作為“配角”的俄羅斯、往往會在旁邊高喊“盡快落實中東和平路線圖”,而作為“群眾演員”中國、更是會派中東特使,沿著“中東路線圖”,去幾個相關的主要國家、去探探風聲、打打秋風!

然而,我們也知道,以阿巴斯為代表的巴勒斯坦政治勢力為了所謂的“建國”,已經向以色列方麵作了許多妥協,這引起了巴勒斯坦、阿拉伯民眾的強烈反彈,在東方評論員看來,這正是哈馬斯贏得選舉、上台組閣的主要原因。

●哈馬斯的上台,對布什決策層的衝擊、絕不亞於伊核危機

就如我們之前所說的,哈馬斯的上台,對美國中東戰略的衝擊、在某種程度上去看,絕不亞於伊核危機。在東方評論員看來,這種衝擊主要在於兩點:

第一,哈馬斯的上台,是繼“虐囚”事件、伊拉克選出了一個“親伊朗的”什葉派主導的伊拉克議會之後,美國在中東力推民主時弄出的“又一大笑柄”:隻要看看華盛頓對待巴勒斯坦人民用選票選出來的哈馬斯是個什麽態度,那麽,不論是在中東、還是在其它什麽地方 ,任何一個人,任何一個政府、或者組織,隻要他不是白癡,就都可以“有根有據地去嘲笑”“大中東民主計劃”的“可行性”、“有根有據地去質疑”美國滿世界推銷“中東和平路線圖”的真實企圖心;

●美國主導的“中東和平路線圖”計劃在“可行性”層麵受到一次沉重打擊

第二,哈馬斯的上台,本質上是對美國主導的“中東和平路線圖”計劃、從“可行性”層麵、進行的一次沉重打擊。

東方評論員認為,華盛頓對“中東路線圖”如此執著不因別的,隻因為“這種透支來的和平”能“快速地服務於”美國國家利益,也就是前麵所說的:華盛頓指望通過這種“和平透支”去“快速平息”以色列同巴勒斯坦的衝突,以實現巴勒斯坦建國為手段,快速消除中東這一曠日持久的衝突熱點,從而把“巴以地區”作為推進“大中東民主計劃”戰略的平台。

●中俄在選擇全麵介入中東和平進程途徑的時候,顯現的一個策略

顯然,所有這些,都因在建國立場上、比阿巴斯領導的法塔赫要強硬得多哈馬斯的上台,而遇到了一個巨大的障礙。現在的問題就是,“先建國”誰都不反對,這對哈馬斯也有莫大有吸引力,可哈馬斯要求修改“中東和平路線圖”中的、令選舉哈馬斯上台的選民強烈不滿的有關部分。

不難看出,在美國營銷計劃中、本來就不是主角的中俄、可算是找到了一塊合適的、借以全麵跳進中東的跳板。在東方評論員看來,中俄在選擇全麵介入中東和平進程途徑的時候,顯現了一個策略,那就是不直接拿“中東和平路線圖”說事,而是從別的方向對這張“路線圖”施加影響。

●中俄在向阿拉伯國家展示,巴勒斯坦今後還有修改“路線圖”的機會;

根據我們的觀察,中俄的手法可以概括成:

第一,迎合阿拉伯國家的“主流民意”、迎合歐盟的“期望”,即公開支持“中東路線圖”、畢竟這裏麵有個“先建國”的賣點、挺吸引阿盟、特別是歐盟的。

第二,迎合巴勒斯坦的主流民意,即公開支持哈馬斯、並強調給哈馬斯一個接受“中東和平路線圖”的機會。顯然,這個機會,實際是給哈馬斯一個修改“路線圖”的機會,也是在向阿拉伯國家展示,巴勒斯坦今後還有修改“路線圖”的機會;

●鼓勵巴勒斯坦、或者阿拉伯國家,不要那麽急於接受“中東和平路線圖”的“最好說辭”

第三,在上麵兩條的基礎上,對阿拉伯國家進行“綜合形勢教育”,即美國在伊核問題上是一籌莫展,在朝核問題也是無從著力,而“兩核問題”的最終解決,必將重劃世界政治地圖,從而慢慢實現普京常念叨的國際政治的“民主”、也是胡錦濤經常介紹的“國際合諧社會”。

明眼人是一看就知,這個“慢慢的過程”、就是“中歐俄”從華盛頓手中奪取中東事務主導權的過程,因此,“這種前景”其實是鼓勵巴勒斯坦、或者阿拉伯國家,不要那麽急於接受“中東和平路線圖”的“最好說辭”。

●著手改組“美國話語權重過重”的“中東四方工作小組”的幾個方案,

第四,也是具體層麵,就是落實一件事兒,也就是《東方時事解讀》於哈馬斯上台伊始就曾經說過的:著手改組“美國話語權重過重”的“中東四方工作小組”,在東方評論員看來,這裏麵大致有三個方案:

首先,就是直接改組“中東四方工作小組”,方法就是在俄羅斯的全力配合下,在阿拉伯國家的策應下,北京正式擠進“四方工作小組”,形成“中東五方(美、歐、俄、聯合國、中)”;

其次,或者是“中東六方((美、歐、俄、聯合國、中、阿拉伯聯盟);


最後一個方案,就是拆掉“中東四方工作小組”,學習美國人在處理伊核問題中的處理方式,將中東問題(巴以和平問題)交到聯合國,由全世界的人一起說道、從而將巴以問題與伊核問題一起相提並論,徹底拿掉華盛頓在巴以問題上、因“美以關係”而享受的特權。

●作為一種參考,北京可能的策略

顯然,在東方評論員看來,北京“內心中極力爭取的”當是第一種方案;但是,在東方評論員看來,要得到阿拉伯國家的全麵支持,達到介入巴以和平進程的目的,在具體策略上,中國“必須力推”第二個方案;

●為了對“美以”施加最大的壓力,應該對華盛頓來一個“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最後,我們想強調的是,為了對“美以”施加最大的壓力,迫使華盛頓“主動考慮”中國在“中東四方工作小組”的“辦公桌”的問題,在輿論上,北京非常有必要聯手俄羅斯、阿拉伯聯盟、並取得歐盟的支持,從現在開始,就應該對華盛頓來一個“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開始鼓吹”“將巴以問題交由聯合國安理會”。

當然,作為最後的解決方案,恐怕中東四方工作小組、還得和“伊核六方會談”合並辦公,巴以問題、伊核問題、伊拉克問題都得裝進“一隻大藍子”裏。隻是這是很遠的“後話”了。在此不做過多討論。

●中國已經在聯合國公開要求“聯合國應該出麵,應該對中東衝突有一個強有力的態度”了

對此,首席評論員就指出,出於對“上述形勢”的壓力,華盛頓所以支持以色列來了一番大打,想抽掉哈馬斯這塊“非美勢力”借勁的跳板,出於拉住、並堅定以色列的意誌的目的、華盛頓所以支持以色列借機解決黎巴嫩真主黨的問題; 同樣 ,盡管華盛頓於中國軍方二號人物出訪美國途中、就有意地拿“正式確認售台F16”刺激北京,但是,出於爭取阿拉伯國家、特別是歐盟的支持之目的,北京在中東衝突中、盡量在保持低調,沒有立刻拿出自己的立場,而是盡量附合阿盟、歐盟的立場。

●北京在中東衝突中的處境“比較舒適”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由於已經在更加關鍵的伊核問題上拿到了話語權,因此,北京在受伊核問題掬絆的美國、去公開插手的這場中東衝突中的處境、還是“比較舒適”的,且中俄手中都還有牌未出。

因此,中俄對賴斯所說的“中東調停、停火”隻需冷眼旁觀即可,就如有國際問題專家所指出的那樣,有“雄心不已的”、且有在中俄“更深介入巴以進程問題上有所顧慮的”歐盟在前麵頂著,盡管以色列在揚言“或全麵入侵黎巴嫩”,中俄大可一起一邊先看看美國人的“上躥下跳”能弄出個什麽花兒來、一邊在旁邊敲敲“中俄也在做相應準備”的邊鼓。

●出於今後“工作方便”的考慮,北京在盡量避免與當事國--以色列公開衝突


此外,東方評論員也注意到,出於今後“工作方便”的考慮,在以色列不敢公開招惹北京、而隻是“用伊朗製造的中國C802”來影射的情況下,北京也在盡量避免與當事國--以色列公開衝突。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出於給華盛頓加壓的目的,我們也注意到,中國已經在聯合國公開要求“聯合國應該出麵,應該對中東衝突進行討論,應該對此有一個強有力的態度”了。在東方評論員看來,這也意味著這一輪中東衝突、將由“武鬥”慢慢切入“文鬥”了。隻是“文鬥”的場所是哪?是聯合國、還是“中東四方工作小組”,或者幹脆一步到位,將“中東四方工作小組”一把並入“伊核問題六方會談”,來個“一個機構,一塊牌子”?對這些可能性,我們隻能在繼續觀察中、去拭目以待。

至此,我們也就結束了今天的中東部分。在一則北約有關阿富汗駐軍的消息之後,東方評論員將進入中亞部分的討論。

《東方時代環球時事解讀.時事節簡版》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