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連載:《齊白石》二九、生離死別 - 博客 | 文學城

珍惜人生,互助互愛

互相提攜勉勵;為我,為你,為我們的子孫後代在海外闖出美好的生活和成功的事業奉獻自己的綿力。
個人資料
peterpan1668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連載:《齊白石》二九、生離死別

(2006-12-25 19:26:13) 下一個


齊白石 

作者:林浩基

餘未成年時喜寫字,祖母嚐太息曰:“汝好學,惜來時走錯了人家。俗語雲:三日風,四日雨,哪見文章鍋裏煮!明朝無米,吾兒奈何!”後二十年,餘嚐得寫真潤金買米,祖母歎曰:“哪和今日鍋裏煮吾兒之畫也。” 

                                                                    ——齊白石


連載:《齊白石》二八、人情世態

二九、生離死別



  已經是子夜時分,凜烈的西北風,裹著枯枝、敗葉和沙土,呼嘯著,不時地拍打著窗戶,發出陣陣低吟的、令人顫抖的聲音。

  春君沒有睡,不時擦著那已經哭腫了的眼睛。白石坐在床沿,長長地歎息著,不知怎樣去寬慰她。良黼走得太早、太匆忙了。這意想不到的遭遇給予他倆的打擊,實在太大、太猝不及防。

  三天前的傍晚,春君剛收拾了桌子上的碗筷,良黼推門進來了。在微弱的菜油燈下,他焦黃的臉上布滿了愁雲。他身上的衣服有些單薄,趿著一雙破鞋,左腳拇指已經露在外麵,右鞋的後跟破了,寒冬臘月,露出的腳後跟被凍裂。還淌著血。他就著燒著鬆柴的火盆,坐了下來,目光滯呆地望著燃起的鬆枝出神。

  “吃過飯了嗎?”春君憐愛地問。

  “吃過了。”良黼無精打采地應了一聲:“爸爸,媽媽,給點錢吧,連鹽都沒有了。”

  “秋天分的那些錢都花完了?”白石見二兒子這副淒苦的樣子,心裏湧上一股難以言狀的、惆悵的情緒。

  “買了一枝獵槍,子彈,再弄些糧食,還能剩多少?”良黼撒嬌的聲音裏帶點悲涼的意味,“冬日,山上沒有什麽打的了。打獵的人比野獸還多。半個月了,連一根兔毛也沒見過。這以後日子怎麽過?”

  他訴說著,眼眶裏充溢著淚水,看著爸爸,看看媽媽,看看弟弟。

  他,二十歲。童年沒有歡樂,青春時期布滿了愁容。為了果腹,日日上山打獵,爬山越野,早出晚歸,受盡生活的煎煞。……

  距這次談話五天後的中午,白石、春君發現良黼的家靜悄悄的。沒有一點動靜。他們擔心他年幼,涉世不深,上山打獵,出了什麽事。夫妻倆推門進去,隻見良黼直直地躺在床上,蓋著被。

  春君走近床,輕輕推了幾下,叫著良黼的名字,沒有一點動靜。有點納悶。可能他還生爸爸、媽媽的氣呢,她想。又推了幾下。她翻開被子一看,隻見良黼的身子僵直,沒有一絲熱氣。她知道事情不妙。白石緊上前兩步,推開春君,伸手摸良黼的嘴和鼻子,忽然嚎啕大哭了起來。良黼已經走了,悲憤地離開了這個世界。

  白石、春君瘋狂地猛然撲到兒子的身上,用力地掀動著、呼號著,熱淚盈眶。他和她的心,碎了。然而,良黼安靜地閉著雙眼,走了,永遠、永遠……

  人生的遺恨,常常產生於當初認為是周詳的籌劃之中。

  五出家歸之後,白石在早已遷居的茹家衝築室家居。他希望在這寧靜、優美的山村,隱居下來,不再遠遊了。他已經五十歲,處世的日子不多了。清末政治的腐敗,外國人的侵入,他的心境悲涼到了極點。他深感自己一介布衣,無法力挽狂濤,給多災的祖國一點什麽幫助。他隻有一管筆,彩色的筆,隻能用它抒發自己對於故土、對於家鄉父老、對於祖國壯麗山河的眷戀之情,寄托他的全部愛與恨。

  他決心走雪個的路,在這寂靜的群山環抱之中,把他所思、所慮,都傾注於筆端。

  茹家衝這個新宅,經他連年精心的整修,漸漸有些規模。白石和兒孫們一起動手,把屋後的一孔泉水引了進來,從此也不必去汲水,十分方便。寄萍堂的布局、陳設、用具,都是他親自設計、親自製作的。

  奔波、辛勞了大半輩子,如今總算有了一個比較舒適的棲身之所,可以從容地進行藝術創作了。

  第二年,也就是他五十一歲時,他同春君商量,兒子都大了,長子良元二十五歲,次子良黼二十歲,應該讓他們獨立生活,成家立業,挑起家庭的重擔,經些風雨,總比在父母的懷抱裏坐享其成要好。免得自己百年之後,兒、孫尚不能獨立生活,那倒是件終生的憾事。

  事情就這樣決定了下來。良元、良黼各自分炊,獨立門戶;三子良琨,才十二歲,跟著父母身邊過。他把自己多年來畫畫艱難積蓄起來的錢分給了兒子們,讓兒子們學會自謀生路。家就這樣分了,但仍然住在一起。

  良元在外邊給人家打長工、做零活,收入比較多,糊口看來不十分困難。良黼隻靠打獵為生,收入十分微薄,白石不得不時常接濟點。但是,孩子同他爸爸一樣倔強,自尊心很重,沒有到十分窘迫的時候,不輕易向老人張口。誰知良黼會窮困潦倒到了如此地步,以至為了艱難的生活憂鬱而死,悲憤地離開了人世!

  白石的悔恨是難以盡述的。要是當初不那麽早分炊,也許不至於有今天這場悲劇。可是,誰能料到事情會發展到如此地步呢?

  屋內寒氣逼人。他站了起來,披件衣服,點著燈,坐在畫案前,慢慢地磨墨,靜靜地思索。在沉靜中,他展紙疾書,寫下了祭文:

    “……幽棲虛堂,不見兒坐;蓋棺痛哭,不聞兒莊。兒未病,芙蓉花
  殘;兒已死,殘紅猶在。痛哉心傷,膝下依依二十年,一藥不良,至於如
  此!……”

  他寫著,寫著,淚水模糊了視野,一滴滴落在紙上。

  這是民國二年的冬月。清王朝被推翻已經一年了。開始,山村的人們喜慶過一陣子,但是,沒過多久,一切同過去沒有什麽兩樣。衙門不叫,稱之為政府,不過做官的依然是那幾個人,隻是辮子剪了,馬褂換成了中山裝。至於鄉村父老,依然納稅繳租,過著十分悲苦的生活。

  轉眼又到了春天。在雨水的前四天,他買了三十多株梨樹苗,帶著兒子、孫子,一棵一棵地種在寄萍堂的旁邊。

  樹苗很壯實,有過膝那麽高,是他精心挑選的。他想到了蘇東坡就種樹說過的兩句話:“太大則難活,小則老人不能待。”因此,他不敢選太大的苗。可是,自己已經是五十二歲的人了,到這些樹苗長大結果,恐怕自己不在人世,吃不到了。想到這裏,想到早夭的良黼,不免愁腸百結,感慨係之。

  過了雨水不幾天,母親派人找他回去。他連夜趕到星鬥塘,才知道他的六弟純楚也死了,時年才二十七歲。

  他默默地流著淚。純楚的音容笑貌,浮現在眼前。他喜愛這個善良、聰明、聽話的六弟。記得一九○八年,他拉著這位當時才二十一歲的弟弟,坐在庭院的椅子上,精心地為他畫了一張半身的小像。這像傳神、逼真,尤其是那雙明亮的眼睛。

  純楚很喜歡這張畫像。這是他唯一珍貴的東西。他用紙精心包了兩層,不管到哪裏打長活,都隨身帶著……

  如今他走了,和良黼一樣。他有什麽遺言,臨終前說了些什麽?白石都不知道。一直到安葬好了以後,白石才從他的遺物中,從一包整整齊齊的包袱裏,取出了這張畫像,還是那個多少有點頑皮的笑容,聰明、漂亮的眼睛。他看著他哥哥,似乎在傾訴他的歡樂與憧憬。

  從星鬥塘回來,白石沒有吃晚飯,也不覺得餓。春君為他做了兩個荷包蛋,勸他忍痛節哀,注意身體。他沒有聽見,他沉浸在悲痛之中。這天晚上,他在素箋上寫了兩首詩,寄托對於六弟的哀念之情:

         偶開生麵戊中時,
         此日傷心事豈知?
         君正少年堂上老,
         乃見毛發雪垂垂。

         堂堂玉貌舊遺民,
         今日真殊往歲春,
         除卻爺娘誰認得,
         天涯淪落可憐人。

  連續遭逢的意外打擊,使白石消瘦了很多。春君很著急,請中醫為他診脈。服了幾副中藥,這幾天,他似乎好了點。早上,畫了兩幅花卉,他步出室外,到周圍轉轉。

  四月的陽光,到了中午時分,也十分的炎熱。但池塘裏的魚,怡然自得,上下、左右地浮動著。他仔細觀看著魚的色澤、形狀和神態。忽然,良琨遠遠地跑了過來。

  自從良黼突然離去,他對於良元、良琨倍加愛護。良琨因為年紀小。更是寸步不離地跟著爸爸。白石看著他一身合適的淺藍色的衣服,留著劉海的頭,一對招人喜愛的酒窩,心花怒放、出神地呆望著,看他由遠而近,來到跟前。

  “爸爸,有人找你,媽媽讓你快回去。”良琨上氣不接下氣地說。

  “誰來了,你過去見過他嗎?”白石問。

  “沒有,他從來沒有來過我們家。”良琨肯定地說:“他跟媽媽說什麽誰死了。我也不知道。”

  白石一聽,心一沉,急切地問:“誰?快說?”

  良琨仰著頭,睜大了眼睛,怯生生地說:“我沒聽清,我沒聽清。”

  白石拉著良琨,三步並做兩步跑回了家,跨進寄萍堂,隻見畫案旁坐著一個三十來歲的人,正在喝茶。

  那人一見白石進來,忙站了起來:

  “先生就是齊璜先生吧!我家主人派我送封信給先生。”他從口袋裏取出信一封,小心翼翼地交給了齊白石。

  齊白石急切地拆開了信,從頭到尾,急疾地看著,看著,熱淚禁不住地順著臉頰潸然流下。

  屋內充滿著悲哀的氣氛。春君拉過驚訝地張大了眼睛的良餛,轉過臉去,偷偷地抹淚。那個送信人也止不住熱淚縱橫。

  白石象被萬箭穿胸,透不過氣來。這消息來得那樣突然,使他承受不住了,眼前一陣陣發黑,頓感天旋地轉起來,他跌坐在椅子上。

  一個月前,他還專程去探望他的恩師胡沁園。胡沁園雖然有點病,不住地咳嗽,但精神很好,見白石來了,很高興。

  白石把自己新近創作的山水、花鳥畫送給胡沁園看。白石在畫幅中,一改過去畫石,先勾勒外輪廓,再分石紋,然後皺染的筆法,隻用墨和顏色點染而成。因而畫中的山石自然成趣,形神兼備。

  胡沁園很仔細地看著白石在技法上的新探索,連連叫好:“你這些年把筆用活了。基本功紮實,極盡變化。這順筆、逆筆,有快慢,有輕重。轉折回旋,表現出了頓挫與飛舞的節奏。色澤也明快、恰當。”

  他指點著,解釋著,拉白石在自己身邊坐下,拿過左邊茶幾上的一碟花生米,請白石吃:“你吃吧,邊吃邊讀。工筆是基礎。我一生止於工筆,但卻喜歡寫意。你這筆法有朱耷的神韻。最近還臨他的作品嗎?”

  “還臨摹。”白石說:“我喜歡他的筆法。但對於他的意境,不敢苟同。比如他畫的盡是些殘破的山水。”

  “這也是他身世的寫照。山河破碎,國家淪亡,他又是朱明的宗室,難道沒有一點感觸?”胡沁園說:“這也是可以理解的。”

  “這我清楚。他的畫、詩,都是直抒胸臆,肝膽照人的。”白石解釋說,“不過,我倒喜歡明麗、熱烈的氣氛。我不願給在悲苦主活之中旬人民一幅陰沉的畫。應該使他們在淒苦的生活中,多少看到一點前途,一點理想的光。”

  胡沁園靜靜地聽著,沒有立即表達自己的意見。因為在他結識齊白石的二十多年間,他發現這位門生,不僅嫻熟地繼承了中國文人畫的優秀專統,而且把民間勞苦大眾在困厄之中那種歡樂、堅韌不拔、蓬勃向上的精神風貌,溶匯進了自己的作品之中,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

  “你的理解是正確的。”胡沁園終於開口了,應該走自己的路。不師古,不對;泥古,也不好。我不能畫了,手發抖,眼睛也不好。”說著,他站了起來,取出一卷曆代評畫的書——《畫品》交給了齊白石。

  “這是前人關於畫的許多看法,有一定道理的。有時間翻翻。懂得古人是怎樣品畫,包括技法、墨法、構圖、設色,不會沒有好處的。”

  ……誰知道這是他們師生之間的最後一次見麵了。這次難忘的談話猶在耳邊,但是,這位在自己藝術生活史上起過重大作用的恩師,卻離開了人世。

  白石弄不清送信人是什麽時候走的,也不清楚自己是怎樣回到了寄萍堂的畫室。在視野朦朧之中,胡沁園的音容笑貌,時時浮現在眼前。

  飲水思源,痛定思痛,他無法控製自己失去恩師的悲痛心情。上次去探望胡沁園,他看到老師身體、精力大不如前了,暗暗思忖他的處世時日不會太長了,而且,他也知道,人的生老病死,誰都無法逃脫,但是,胡沁園的過世,依然使他感到那樣突然、給他的打擊也是那樣沉重,以至於他在得到消息後的兩、三天裏,什麽事都幹不下去。

  第四天上午,他在春君和一些朋友的一再勸慰下,心情稍有些平靜,吃了一點東兩。回到畫室,把曆年的畫稿,一一翻了出來,從中精選了二十多幅舊稿,這都是胡沁園生前讚賞過的。

  他看著這一幅幅的畫,眼前便浮現出他老師同他品畫、論畫的幕幕情景。每一幅畫都勾起他對往事的深深回憶。

  在這之後的五天多時間裏,他參酌這些舊稿,畫了二十多幅,然後親手裱好,裝在他親自糊紮得十分精美的紙箱裏。

  準備好了這些,已經是接信後的第十天。他帶著良琨,來到胡沁園家裏,祭奠他的恩師。

  這裏的一切是那樣的熟悉。二十多年前,胡沁園教他學畫的房間,一切的陳設還是原樣,但是,他的恩師卻走了。

  靈堂設在客廳,神位後麵,是一張大幅的胡沁園的遺像。這是齊白石畫的。那個眼神,是白石畫好後,胡沁園對著鏡子,又作了修改的。人生有限,而藝術和友情是長存的。

  白石站在靈堂前,點燃了三支香,眼裏充滿了淚水,靜靜地注視著遺像,倒地拜了三拜。然後,他把二十多幅裱好了的畫,一幅幅展現在靈堂前,要讓恩師再次看看他的畫,表示他無限敬仰、思念的心情。

  畫又一幅幅地收了起來,裝在紙箱裏,抬到庭院中,他親自點燃了火,在恩師的靈堂焚化,以悼念恩師。

  回家的路上,他專程來到胡沁園的墓地,默默地在那裏看了很久、很久,然後繞墓地一周,在暮色蒼茫之中,緩步下山。

  晚飯後,他沒有一點倦意,取出素箋,寫下了七言絕句十四首,這裏僅選幾首:

         榴花飲欲荷花發,
         聞道乘鴛擁旅旌。
         我正多憂複多病,
         暗風吹雨撲孤檠。

         此生遺恨獨心知,
         小住兼句耐舊時,
         書問尚呈初五日,
         轉交猶魯石門詩。

         忌世疏狂死不規,
         素輕餘子豈相關,
         韶塘以外無遊地,
         此後人誰念借山。

  第二天,他提筆寫了一篇祭文,一副挽聯。挽聯上寫道:

    衣缽信真傳,三絕不愁知己少。
    功名應無分,一生長笑拆腰卑。

  把他對胡沁園深深思念、感恩之情,一一傾訴於紙上。對於先師高尚的人品,給予以應有的評價,也表達了自己對於人生、對於藝術的理解與追求。
  這兩年間,他連續失去愛子、兄弟和恩師,在悲愴的心境裏過著淒苦的生活。朋友們雖然時常來看他,但龍山結社那種歡樂的情景永遠一去不複返了。



連載:《齊白石》一、春的祭奠   連載:《齊白石》二、善男信女  
連載:《齊白石》三、“湘勇”作惡   連載:《齊白石》四、愛憎之間  
連載:《齊白石》五、楓林蒙館   連載:《齊白石》六、雷公神像  
連載:《齊白石》七、耕讀生涯  連載:《齊白石》八、情竇初開 
連載:《齊白石》九、難解難分   連載:《齊白石》十、拜師學藝  
連載:《齊白石》十一、黃道吉日   連載:《齊白石》十二、一套畫譜    
連載:《齊白石》十三、門牆問師   連載:《齊白石》十四、新的起點
連載:《齊白石》二○、借山吟館   連載:《齊白石》二一、北上西安  
連載:《齊白石》二二、絕意仕途   連載:《齊白石》二三、賣畫燕京  
連載:《齊白石》二四、初會楊度  連載:《齊白石》二五、清涼世界
連載:《齊白石》二六、大匠不死   連載:《齊白石》二七、唯國是從  
連載:《齊白石》二八、人情世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