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約翰·墨菲 or John J.Murphy

(2007-05-20 07:04:55) 下一個

相信作期貨時間長一點的人都知道約翰·墨菲的名字,可以說他的技術理論影響了一代中國期貨人。我記得剛入行時就買了一本,當時對許多期貨初學者來說簡直就是紅寶書。今天就和大家聊一聊技術分析界的泰鬥--約翰·墨菲的故事。

  

  約翰·墨菲是美國的商品期貨技術分析師,從事技術分析超過30年時間,現擔任哥倫比亞國家廣播公司CNBC電視台的期貨技術分析師,曾任美林證券公司分析研究主任、商品研究 局的高級技術分析編輯、市場技術分析家協會(MTA)理事、紐約金融學院教授。

  

  1981年,紐約金融學院邀請約翰·墨菲講授商品期貨技術分析這門課程,當時他已經擔 任期貨市場分析師10多年了,也曾經主持過幾次類似內容的講座,可是要主持一個15星期時間的課程,卻是第一次。起初,約翰·墨菲擔心題材不夠,充實不了這麽多課時。但隨著對課 程構思的深入,約翰·墨菲逐漸意識到,要說清楚這樣複雜的東西,15個星期的時間其實根本不夠。很快,約翰·墨菲就確定了課程的主要內容,接著就要找一本合適的教材,但在瀏覽了 已出版的所有相關書籍後,約翰·墨菲非常失望,因為介紹技術分析的書雖然不少,但大部分都是以股市分析作為前題的,還沒有一本是現成的講商品期貨技術分析課程的書籍。約翰 ·墨菲在仔細考慮過後,決定不用股市的相關案例做商品期貨的教材,用就要用商品期貨市 場自身的內容,於是他開始著手自己編寫一本以商品期貨為案例的技術分析書籍。一本偉大的書——《期貨市場技術分析》就這樣誕生了,該書在1986年正式出版。後來,這本書被許多 投資者認為是技術分析的聖經。該書曾被翻譯成六種語言,即中文、德文、意大利文、日文、波蘭文及西班牙文。這本書將許多讀者引入到市場分析這個奇妙的世界中,同時,它還向投資群體介紹了許多實用的計算機指標,這些指標從此被普遍運用在投資市場技術分析中。

  

  1999年,約翰·墨菲將《期貨市場技術分析》重新修訂,並改名為《金融市場技術分析》。在《期貨市場技術分析》一書出版不久,1991年約翰·墨菲又出版了《多市場之間的技術分析》,第 二本書強調了金融市場和資產等級之間的聯係,因此被認為是一本具有裏程碑意義的著作,這兩本書都被列為暢銷書。1996年約翰·墨菲又出版了《圖表炒家》。

  

  約翰·墨菲作為技術分析界的大師級人物,對於技術分析的境界有獨特的看法,技術分析的內涵遠比用心拚湊的一組專業資料豐富,因為正是不同的研究途徑和專業領域的美妙結 合才造就了技術分析。為了講清楚它的來龍去脈,至少要把10多種研究領域有機地組織起來,形成一個完整的理論體係。這麽多年後,我們再來看《期貨市場技術分析》這本書,仍然覺 得內容非常豐富,而且整個書寫的非常簡潔,給人一種空中跑馬、密不透風的感覺。有人是不厭其煩地把簡單概念折騰得深奧複雜,但約翰·墨菲不這樣做,他是寧願簡單些再簡單些。 因為他也曾經嚐試過從非常簡單到非常複雜的大多數技術分析工具,結論是——“在絕大多 數情況下,更簡單的往往是更有效的。所以,約翰·墨菲通過《期貨市場技術分析》這本書告訴廣大投資者:一切都要力求簡明。約翰·墨菲還到處宣傳自己簡單明了的投資原則,他曾 在道瓊斯——奧爾良主辦的包括股票和期貨投資者參加的第8屆技術分析會議上說過,由 於我簡化了投資技巧,我的工作更得心應手了

  

  約翰·墨菲說過,他主要依靠的隻是五六種有用的技術指數來分析市場,其中包括相對強弱指數RSI、趨勢線、移動平均指數MA、古典技術圖形如三角形和雙頂,以及費波納奇回撤 百分比等等。交易時,你必須綜合考慮各種技術信號,不能一葉障目。約翰·墨菲說。他經 常根據技術分析將市場分為良好糟糕兩種類型,當有足夠的證據表明市場處於良好 狀態時,約翰·墨菲就開始積極入市;如果證據不足,他寧可等待下一次入市時機。

  

  有一年仲夏,約翰·墨菲準確地預測到美國半導體股指(SOX)已經到頂,他的原因很簡單:SOX在呈現雙頂之後,打破了上升通道,頂部確立的第一個信號就是上升線被擊穿!關 於個股的移動平均指數,約翰·墨菲喜歡參照50、100和200天的移動平均指數。如果個股的 200天移動平均指數被擊穿,該股未來走勢將有較大的麻煩。同樣對於股市而言,如果50 日均線被破,則股市不妙!約翰·墨菲常用的另外一種技術指標就是指數平滑移動平均線 (MACD),即利用簡單算術平滑線同算術移動平均線相結合。約翰·墨菲認為長線技術指標較短線技術指標更有價值,他說:長線技術圖形更有助於判斷趨勢。

  

  在談到技術分析這門學問時,約翰·墨菲說,我們大家不都是學生嗎?另一位投資市場分析專家W·D·江恩也曾說過:在過去四十年裏,我年年研究和改進我的理論,現在我還在不斷學習,希望自己在未來能有更大的發現。(江恩《怎樣從期貨交易中獲利》,1976年蘭伯特·江恩出版社出版,第2頁)。在大師的眼裏,不斷學習、不斷檢討的重要性怎樣強調都不過分。約 翰·墨菲最初是因為要講授技術分析理論,才又重溫了許多過去學過的參考書,而這個過程使他獲益匪淺,因為每次複習都可以從中領悟出不少新知識,發現許多過去忽略了的精妙之 處。每當一個操此行當一年半載的新手聲稱自己已經掌握了基本知識,可以升級去講究更 深的技術的時候,約翰·墨菲總是忍不住感歎:滿瓶不動半瓶搖啊!因為在他的心中,研究 永不止境,即使自己已經幹了15年,現在還在不斷學習,嚐試掌握新的東西呢。技術分析不是人人都有緣分的。實際上要是所有人都奉之為圭臬,也許它會失去許多魅力。所以約翰·墨 菲從不奢望他的技術分析方麵的書能人見人愛,因為他深知,這門學問有時是深奧艱澀的,令人望而生畏。平心而論,約翰·墨菲寫這本書也不過是想以一個技術分析者的身份同那些 有心進一步了解該理論的同道者分享自己的一點理解罷了。有的人因為所知有限,就說技術分析是算命,這當然是偏見。然而技術分析也不是令人一夜暴發的聚寶盆,它是基於曆史 資料、心理學和概率統計規律之上的、預測市場的一種途徑,肯定不會放之四海而皆準。 但這門學問的成功之處明顯多過失誤之處,而且還經受住了交易實踐的檢驗,因此值得所有有誌於市場行為研究的投資者努力學習。

  

  約翰·墨菲在哥倫比亞國家廣播公司CNBC每天做商品的技術分析專欄,所做的事就是察看市場的圖表,就像氣象廣播員看天氣圖表那樣,是一項非常單調的工作。但約翰·墨菲認為 這是一項必不可少的觀圖工作,再也沒有其他名稱可稱呼了,他就把自己在CNBC的工作稱為觀圖分析,以減少製作人的擔心,因為這些製作人對主題的名稱總有一種恐懼感。有趣的 是,在CNBC,每一個評論員都利用圖表來說明市場情況,而這些圖表大部分都是由約翰·墨菲提供的,但如果他在自己的節目中用了相同的圖表卻經常被別人認為技術性太強。約翰· 墨菲希望投資者都能成為一位相當出色的觀圖分析師,而且在讀了自己的這本《期貨市場技術分析》之後,能對那些彎彎曲曲的曲線的意義有更進一步的認識。

  

  約翰·墨菲和Greg Morris合作成立了網站,設計投資教育軟件和在線投資服務,另外還經常參加哥倫比亞國家廣播公司CNBC每晚的交易報告節目,很多的投資報刊雜誌都引用他 的觀點。約翰·墨菲還經常出席世界各地的金融分析家討論會,每天為了它的技術分析而奔波宣傳。為了表彰約翰·墨菲對全球市場技術分析的傑出貢獻,在1992年10月的第五屆世界市場技術分析家聯盟會(MTA)上,榮獲該聯盟的首屆年度大獎,2002年再次獲得技術分 析突出貢獻獎

  

  看完這篇故事,不知道你對約翰·墨菲的技術分析是不是又有了新的認識。給我體會最深的是,在現實中必須不斷學習、完善自己的技術理論,技術分析是根據曆史經驗來推斷的, 而市場總是在不斷變化的,如果簡單的沉迷於技術分析,生搬硬套,那結果必然是失敗。

 

John J.Murphy

www.murphymorris.com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