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大陸宏觀調控震蕩台灣 外資從台股撤資300億

(2007-05-14 18:56:27) 下一個

大陸宏觀調控震蕩台灣 外資從台股撤資300億  
2005年7月

最近以來,外資已從台灣股市撤出1200多億台幣(約300億人民幣)

5月31日,陳水扁邀請多家外國投資銀行的駐台負責人喝茶,進行勸說,請他們不必擔心,繼續投資台灣。在這一天之前,外資已連續19天賣超(即當天賣出股票的金額,大於買進的餘額,反之則為買超-編者),從台灣股市撤出1200多億台幣(約300億人民幣)。

自去年2004年4月24日"非典"在台北和平醫院傳開,疫情隨後在台灣大規模爆發,台股跟著重挫,但是外資在接下來一年逆向買超台股逾4000億台幣(約1000億人民幣),台股指數也由4000點強力彈升到6900點,大漲逾7成。然而,就在台灣經濟步入佳境,外資卻在此時轉為連續賣超,不看好台灣經濟後勢。

盡管台灣今年第一季經濟成長率達4.5%,是自2000年以來最好的表現,而且整年度預估都將成樂觀,盡管陳水扁請外資喝茶,但接下來兩天外資仍持續賣超,而且不知道何時才會停。

原因何在?

可能答案有很多,但是最關鍵的恐怕還是中國宏觀調控政策的"效應",以及兩岸關係持續緊張所潛藏的軍事風險。

台灣經濟高度依賴祖國大陸

台灣僅2300萬人口,內需市場規模有限,經濟發展動能主要來自出口,占GDP的比重高達49%。從二次世界大戰後到2000年,台灣主要出口地區是美國,從早期的聖誕樹燈泡、雨鞋、雨傘、球鞋、球拍、自行車和汽車燈,再到後來的計算機、鼠標、彩顯、打印機和芯片,美國一向是吸納台灣製產品的最大宗市場。

美國一年的GDP達11萬億美元,占全球1/4,在美國這個全球最大單一市場的養分栽培下,以及過去30年與美國產業緊密分工,台灣經濟不僅茁壯,更藉此融入全球經濟供應鏈體係,成為其中的一員。

但是這種局麵,在2001年發生了變化。從這一年開始,台灣對祖國大陸的出口金額,首度超過台灣對美國的出口金額,而且差距愈拉愈大。到了2003年,台灣有28%的出口是到祖國大陸,有22%是到美國。

進一步分析,台灣出口到祖國大陸,主要是半成品,在祖國大陸加工為製成品後,再出口到其他市場,主要是美國;台灣出口到美國的,則主要是製成品,直接在當地市場銷售。可以這麽說,台灣過去出口到美國的一部分項目,已隨著台灣到大陸投資設廠,而轉移由大陸出口。

舉例來看,台灣的計算機產業在1996年超越德國,成為僅次美、日的全球第三大產值地區,但其中有1/3來自台灣以外廠區所貢獻,包含台商在泰國、馬來西亞、蘇格蘭、墨西哥和大陸珠江三角的投資。

1999年9月21日淩晨1點50分在台灣發生的"9·21"大地震,給台灣的計算機產業造成了巨大損失。大地震讓台商和在台灣投資的外商,都看到把雞蛋押在一個籃子裏的風險,而加速尋求替代地區,正在崛起的祖國大陸成了首選。隔年,IBM、戴爾和許多外商公司都把設在台灣的"國際采購中心"遷到海峽對岸,並要求就地采購,台商隻能配合。

但這種風險分散,對兩岸並不是誰贏誰輸的零和遊戲,而是雙贏。大陸在2000年躍升全球第三大計算機工業產值地,台灣淪為第四,表麵看是此消彼長,但在大陸所生產產品的產值中,有75%是來自台商在此設廠所貢獻。大陸籍台灣擴大在計算機業的產品領域和規模,台灣則藉大陸放大在計算機業的影響力。

根據商務部5月底公布的資料顯示,中國大陸去年出口額前200家企業中,台商就占28家,多數為計算機和半導體業者,而且榜上前3名都是台商。

大陸調控,台灣降溫

計算機業隻是台商在大陸投資的縮影,其他還有食品、石化、紡織、汽車、水泥和鋼鐵等,一旦大陸加大宏觀調控的力度和範圍,對台灣經濟將可能是另一次大地震。台商過去20年累計在大陸的投資金額,達800億美元,雖不及美日,但換算成占台灣一年GDP約3200億美元的比重,則達25%,遠高於美日,也顯示台灣對大陸經濟的依存度。

這種經濟依存度是一把雙刃劍。在中國大陸經濟連續6年成長超過8%的帶動下,台灣地區出口跟著暢旺,對大陸享有一年400億美元貿易順差。但是,當中國大陸因固定資產投資成長過快、企業信用擴充和銀行放款都來到曆史高點,使得經濟有過熱之虞,及早踩刹車調整已不可免。

事實上,宏觀調控的聲音在去年底已出現,但台灣方麵反映並不明顯,主要是去年第3季開始,亞洲非典疫情全麵解除,伊拉克戰事結束後,全球經濟走出2001年"9·11"事件後的兩年低潮,觸底反彈,在先前壞消息聽多的情況下,對宏觀調控已經鈍化,一有好消息則是熱烈反映。

再加上今年初以來,經濟停滯13年的日本也傳出強勁複蘇,使得樂觀的聲音成為主流,一直到4月份傳來中國第一季經濟成長9.7%,與既定的7%差距頗大,中央一連串降溫政策出台,市場才生警覺,伴隨而來的是日本、韓國、中國台灣和印度股市以重挫反應。

宏觀調控的第一階段,以減緩固定資產投資為主,特別是限製銀行放款給鋼材、水泥和電解鋁等在近兩年擴充過快且價格漲幅過大的行業,這部分對台商雖有影響,但程度有限,因為台商仍屬境外身份,要像本地銀行融資有其限製,設廠資金主要來自境外。比較大的衝擊,會來自土地取得可能困難,或取得成本提高,或原先承諾的稅賦優惠有變動。

宏觀調控的第二階段,以緊縮個人信貸為主,包含對於房屋貸款審核條件趨嚴和汽車貸款利率調高等,著眼於平抑物價和降低銀行可能壞賬,紓緩潛在通貨膨脹壓力和市場投機氣息。這部分直接影響的是消費者的消費意願,對台商製造業的影響較小,因為他們在大陸生產的產品主要是出口,對台商服務業則影響明顯,包含食品、餐飲、美容、唱片、廣告、精品和房地產等,都將因市場消費意願減弱而緊縮。

好事或壞事

無論如何,宏觀調控將可能讓台商在大陸的投資腳步放緩,而台灣對大陸的出口也可能降溫,出超金額跟著減少,對大陸的經濟依存度也會調整,而這可能是好事。隻要中國經濟不是硬著陸,這一潑調控將為下一波高成長奠下基礎,而且爭論已久的人民幣升值壓力,也將因這一波降溫而紓緩,對以大陸為出口基地的台商是好消息。

潛在的壞消息,則是兩岸關係進一步緊張,台灣媒體甚至傳出大陸有可能對台灣采取經濟製裁,這種殺傷力將遠大於宏觀調控,而且風險無法評估及分散。

陳水扁"連任"後強調2006年"製憲",以及國台辦在5月17日發表的對台聲明,都讓存在雙方之間的斡旋空間愈來獄窄,逼到接近攤牌。台灣股市稍早已由6900點急挫到5700點,國台辦"5·17聲明"發表後,台股當天又重跌近300點。6月初,傳出解放軍將在福建東山島軍演,台灣則響應美國采購6100億台幣的導彈裝備,國內辦則再發表聲明不歡迎在大陸賺錢回台支持"台獨"的台商。

再當前兩岸經濟密切互動下,已有100多萬台灣人到祖國大陸長期生活,包含投資、就業和求學等,而大陸企業和民眾造訪台灣的數目也在上升中。兩岸經濟合則兩利,分則很難看出有哪一方會是贏家。在這樣的環境下,台商會成為"台獨"的犧牲品,還是促成兩邊恢複溝通對話的催化劑?相信絕大數人毋寧希望是後者。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