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捕捉心律不齊時機很重要

(2007-04-10 09:42:47) 下一個

Keywords  心律不齊

捕捉心律不齊時機很重要
(2006-05-12 08:41:56)
 
金陵晚報記者 朱菁菁

【金陵晚報報道】 “我也有心律不齊,可是總也抓不到它,醫生也不敢確診,我該怎麽辦啊?”昨天,在本報和鼓樓醫院聯合舉辦的講座上,不止一個讀者發問。對此,該院心髒科的徐偉副主任醫師告訴市民:要學會捕捉心律不齊。


一檢查病就不犯了


“我這個毛病提起來就生氣。”現場來自城北的一位張先生告訴記者,“從去年開始,我出現心律不齊,有時候突然跳得很快,自己都感覺到心髒‘突突’跳。可是每次去醫院掛門診號,醫生都說檢查時沒發現有問題,讓我發病的時候再去醫院,不然不敢下定論。我哪知道它什麽時候發啊?!”


徐偉告訴記者,張先生的問題是大部分心律不齊患者都存在的尷尬。因為心律不齊的特點就是隨機、散發和偶然,發作時間不定難以捉摸,發作時間也不一定長,有時候患者剛覺得不適準備去醫院,它就自己好了。而這個毛病的特點就是,如果沒捉到它,醫生也不敢100%保證你沒事,所以許多患者隻能提心吊膽。


“這種時候,患者自己就要做好功課了。”徐偉建議,患者一定要詳細記錄下自己每次發作時的情況,例如心跳多少下,有沒有什麽症狀;同時要特別留意自己家族中有沒有類似的病史,並提供給醫生,然後第一時間去醫院,爭取抓到發作時機。“如果還是抓不住疾病發作的時機,那麽往往就必須通過24小時動態心電圖來把握了。


自己處理心律不齊

他給廣大中老年人開出一個簡單的處理方法。


首先,先看看自己是否伴有其它症狀。嚴重疾病引起的心律不齊,多伴有一些症狀,常見有頭暈、胸悶、胸痛、氣急、多汗、顏麵蒼白、四肢發冷、抽搐、昏迷等。輕微的心律不齊仍可以照常工作和學習。


其次,看看自己的發作持續時間。如心律不齊來得迅猛,且發作時間持續較長或發作頻繁,每分鍾早搏超過5次以上,多表示病情較重,應及時就醫。來勢不急、持續時間又短,或發作次數少,則多表示病情較輕,可以觀察一段時間。


第三,注意自己有沒有原發病,如果本來就患有心髒病、高血壓、動脈硬化、糖尿病、甲狀腺機能亢進的病人,一定要提高警惕,因為發生心律不齊多表示病情嚴重。最後,患者要搞清楚自己的病史。一般情況下,如心律不齊發生在年輕人或壯年人身上,以功能性較為多見。老年人心律不齊,則多見於器質性病變。另外,已經確診為各種傳導阻滯、房顫、室性頻發性早搏、陣發性心動過速、預激綜合征等比較嚴重的心律失常患者,如再發生心律失常或原有的症狀加重,或同時出現其它新的症狀,則提示嚴重,應馬上就醫。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