闖蕩華爾街

有多少愛可以重來 有多少人值得等待 因我自橫刀向天笑 故我自立馬冷眼瞧
個人資料
正文

美元末日理論:儲備的管理

(2008-06-09 13:44:50) 下一個
美元末日理論:儲備的管理

外匯儲備的目的是什麽
一個經濟體外匯儲備的目的是什麽?筆者分析認為經濟體儲備由於儲備數量而形成兩個狀態,第一個狀態是儲備總量在國際貿易需求的滿足點以下;第二個狀態在國際貿易用匯滿足點以上。兩個狀態的儲備目的是不同的。簡言之,第一狀態儲備目的就是滿足貿易支付。第二狀態由於出現支付之外的冗餘,儲備的冗餘部分產生了投資的需要。所以第二狀態下的經濟體儲備具有兩個管理目的:一是保證貿易支付,而是進行國際投資。
[1]中對於為什麽不能因為貶值就拋售美元的解釋,歸結為外匯儲備的管理,“外匯儲備的目的是滿足國際支付與流動性的需要。”而據說因為中國由於外貿、對外債務、對外投資、外資流動等都需要用美元支付,所以把儲備的70%存為美元是符合邏輯的。
本文已經說明了不評論我國的外匯儲備政策,因此筆者不打算評論這個命題本身。隻是就外匯管理作一般性的推論。筆者認為把外匯儲備的管理目的確定為國際支付(還有這個流動性的時髦說法實際上還是支付的意思),是不正確的。對於第二狀態的經濟體,將增加國際投資這樣一個管理目的。
以下我打算用一種市井語言來談論這個問題。
糊口和小康的差別
一個家庭如果收入僅夠糊口,那麽所有的收入將準備支付。管理家中開支的母親會把收入放起來,每天計算怎麽對付支出。由於收入主要是美元,所以希望盡可能用美元去支付各種費用。
後來家庭收入增加,達到了小康水平,除了吃用開銷,大家的種種花銷除去,還有節餘。這個時候母親還是把錢都放在枕頭底下,於是就不妥當了。
小康之後的家庭除了開銷,收入的小當一部分節餘下來。那麽大家就覺得要拿出去投資,這樣錢就不至於是死錢,家裏就可以多一些資產類收入。
從中國的例子看,用外匯儲備購買美國國債就是一種投資。換句話說,一旦外匯儲備達到一定量之後,即便是最保守的央行,也很少可能不進行投資。對於任何一個經濟體而言,隻要儲備有節餘,儲備管理的目的就包含有投資。可以這麽說,不考慮投資的儲備管理幾乎不存在。我們這樣說的時候,美國不在討論對象之列。
最簡單的投資:存錢
家中餘錢最簡單的投資,就是拿去銀行存起來。經濟體的外匯儲備可以購買外國的債券。外匯管理的一般情況下,這種方式的投資是比較保守但是風險較小的。這始終應該是經集體外匯儲備的主要存放形式。
但是在美元末日理論效應越來越明顯的時期,美元貶值速度加快,並且有可能出現很大的落差。那麽外匯管理的投資部分,就產生了一個避險的問題。那麽這個風險究竟怎麽衡量呢?這就是貨幣之錨的概念。
本幣作為錨
把本幣作為錨,就是把儲備折算成本幣,看看是漲了還是跌了。如果都是美元作為儲備,本幣大漲以後,儲備就悄然縮水。美元末日理論時期,美元跌勢比較凶,於是用美元作為主要儲備而把本幣作為儲備的錨,就產生了擔心和批評。而如果用黃金作為錨,在目前黃金對美元大漲的背景下,用過多的美元儲備就遭到更大的批評了。那麽怎樣衡量儲備投資的效果呢?這個實際上跟任何投資機構計算自己的投資收益是類似的。
黃金作為錨
用黃金作為錨,是外匯儲備管理衡量投資的一個相對穩定的標杆。因為美元末日理論時期美元下跌太快,黃金的報紙效果較好。這個時期可能會相當長,用黃金結算投資收益,比較經得起考驗。
一個經濟體在儲備節餘產生之後,進行有計劃的投資,使用黃金作為結算幣種,衡量投資效果。這是經濟體管理外匯儲備的一種體係。
隻有使用一個較客觀和穩定的貨幣錨,才可能對外匯儲備的投資效益進行及時地有效的評估。那種搗漿糊的說辭就不會忽悠到主管的人了。
所以經濟體在儲備達到一定標準之後,必然會采取投資的做法;采取投資必然涉及到投資效果的衡量;選用一個穩定的結算貨幣,是外匯儲備投資管理的必要步驟。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