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思淺唱

且將文字和音樂砌成心緒的棲息...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也說《和莫利一起的星期二》

(2006-09-26 22:58:57) 下一個

By: 俺那所謂的生活

博友在她的博客裏提到了她在看的一本書: 《和莫利一起的星期二》(《Tuesdays with Morrie》).也想湊個熱鬧來分享一下俺讀這本書的一點感想.

講實話,幾年前(大概是1999年)讀到這本在《紐約時報》上連續四十幾個星期上榜的記實書時,並沒有感覺很大的衝擊.原因是在美國的主流社會裏這本書裏所宣揚的一些觀點是common sense.宗教,媒體, 和其他帶有宣傳作用的地方,如出版,都對書裏的觀點有了反複的論證,教育也是深入人心.要用類同觀念給主流道德風尚一個衝擊實在是很難的事.

過去一年,俺到中國旅行了多次.在中國社會中俺看到的主流意識倒著實讓俺覺得有必要給國人推薦這本描述一位即將死亡的老人如何看待死亡、恐懼、衰老、欲望、婚姻、家庭、社會、寬容、人生的意義等話題的書.

人總是要衰老的,人們也總希望自己變年輕,問題是得接受現狀並能自得其樂。在莫利看來,衰老並不就是衰敗,而是成熟。接近死亡並不一定是壞事,有其積極的一麵,他說「人一旦找到了生活的意義,就不會想回到從前去,隻想往前走。」這種樂觀和態度是莫利思想的主體.莫利對死能坦然麵對,他認為大多數人都生活在夢境中,並沒有真正地在體驗世界,一直處於渾渾噩噩的狀態,做著自以為該做的事。而當人意識到自己快要死去時,看問題的眼光也就不同了。一旦人學會了怎樣去死,也就學會了怎樣去活,就不會迷於名利之中,很多為此而付出時間和精力的事就不再顯得那麽重要了,也許會讓出空間來滿足精神上的需求。他認為人們過多地追求物質需要,可它們並不能使人滿足。

很多人想擁有新汽車和更多財產,然後沾沾自喜地對別人炫耀,莫利對此的解釋是這些人其實是渴望得到愛,但又得不到愛,於是就接受了這些替代品,期望通過這些物質上的滿足能得到感情或愛的回報,但其實是行不通的,因為物質的東西永遠無法替代愛、善良、溫柔或朋友間的親情。 莫利認為現代整個社會對此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因為它一遍又一遍地向人們灌輸:擁有得越多越好,財富越多越好。我們反複地對別人這麽說,別人也反複地對我們這麽說,一遍又一遍,直到人人都認為這是真理。大多數人會受它迷惑而失去了自己的判斷能力。 莫利表示,如果你想對社會的上層炫耀自己,那就打消這個念頭,他們照樣看不起你;如果你想對社會的底層炫耀自己,也請打消這個念頭,他們隻會忌妒你。身份和地位往往使你感到無所適從。唯有一顆坦誠的心方能使你悠然地麵對整個社會。這也是莫利思想中對物質和精神關係論述中的精華.

中國文化中有股力量,就是看破紅塵.在俺看來, 看破紅塵是消極的態度. 看破紅塵雖然有正麵的意義,也就是超脫自清的一麵,但它消極的態度其實並非人類享受幸福的真諦.如何又超脫自清,又積極向上呢? 莫利思想給出的藥方是積極參與.對感情的態度就是最好的例子.

莫利思想不逃避感情,他強調要學會超脫。莫利所說的「超脫」並不是不投入到生活中去,而是要完全投入進去,要接受所有的感情,包括愛戀、疾病的痛苦、失去親人的悲傷,讓自己去感受這些經曆,充分地體驗,明白什麽是痛苦,什麽是悲傷後,然後才能徹底走出來。如果逃避這些感情,就永遠超脫不了,因為會始終心存恐懼,害怕痛苦,害怕悲傷,害怕愛必須承受的感情傷害,這就無法超脫出來。莫利認為在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產生一種愛的關係非常重要,因為我們文化中的很大一部分並沒有給予這種東西。莫利說,愛是有章可循的:如果你不尊重對方,如果你不懂怎樣妥協,如果彼此不能開誠布公地交流,就會有麻煩。

莫利強調對人對己都采取寬容態度,他強調要原諒別人,也要原諒自己,不要陷在遺憾的情緒中無法自拔,也不要猶豫,任何事隻要現在做起就不會為時已晚,很多事一旦錯過就沒機會挽回。他說,記恨和固執都是毫無意義的,這些情緒讓他抱憾終身。

莫利因得肌肉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簡稱ALS)在他學生,著名專欄作家 Mitch Albom和他共渡十四個星期二後離開了我們.但他的思想在Mitch Albom這本書裏得到了保存.讓我們有機會領略一位被疾病判了死刑的老人對人生意義的思索和探討.這本書和Mitch Albom2003年出版的另一本探討人生意義的著作《The Five People You Meet in Heaven》其實可以成為對當代忙碌人士,特別是在中國現階段強大物欲引誘下忙碌的人士,起特別人生指導意義的書籍。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