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這樣生活

一直都是任性地生活,雖然碰過不少釘子,吃了不少虧,但還是不願意改變自己。
正文

春天已經來臨,踏青還要趕早

(2010-09-18 22:50:59) 下一個
九月一日各大媒體都嚷嚷著"春天來了",讓我想起小時候的一首歌“春天在哪裏”。上周末沿著位於悉尼北麵的麥考利湖逛了圈,吹了點涼風,覺得乍暖還寒,這周末去BERRIMA真切地感到春天的氣息已經彌漫在每個分子中,春天就在我們的眼睛裏。


一早十點從家裏出發,趕到這個賣駝羊毛製品的小店看看還有啥能給家人帶的


還可以逗逗店外圈養著的兩頭可愛的駝羊


小店邊上不遠靠著河堤邊還有大片的草地和野餐亭,坐下看看河麵輕拂的垂柳也不錯


很久以前這個地方隻有400人口,海拔600米高的時候就已經有了這個小教堂了,現在這座小教堂隻在每月的第一個周日開放半天。


以前在上海的時候每年開春都要到公園或野外去踏青,來了悉尼後雖然周末一直野在外麵,但這項傳統還是要好好發揚光大。幾年下來,春秋換季看鄉間景色成了保留節目,比較喜歡MITTAGONG這條線。


激勵我不斷拍照的動力是為了有一天能打動父母不遠萬裏來此定居。


照片右邊的是當地已經廢棄不用的法院,隔街對望的圍牆裏就是改造中心(通俗點是不是叫監獄?),以前的服務還是一條龍的,右邊的判了就進左邊。


這監獄的圍牆外種的花花草草真漂亮


緊貼著邊上還有露天餐座,是不是為了方便觀看真人版越獄呀,其實這是監獄管理中心後院


都怪這露天餐座引著我走了偏門,沒看到正門入口花園前的告示,雖說隔壁的法院停業了,可這監獄還是正常全功能運作的。當時隻看到門口等著很多來探視的人又看到一塊牌子上說探視時間為周末和公共假期分上、下午兩個時段,下午十二點半開始,我還說來巧了,可為什麽十二點三十五了門還關著,而且不明白為什麽一定要先電話約定還要查身份證,覺得這個古跡保護得真好,看到穿現代警服的人來開門放人進去還問這裏怎麽用警察做保安。結果我家小哥看到了那碩大的告示,忙把我拖走了,他說我要想進去可以把那些樹蔭下散步的鴨子在大門口烤熟,然後爸爸媽媽一定也會馬上飛來澳洲的。這個人平時不聲不響,可從小到大我就一直受他的氣。


這情形實在跟我印象中的監獄差得太遠,看這片碧綠的草地和盛開的鮮花,還有不遠處的監獄管理辦公樓,都是開放式的嘛,跟上海提藍橋門口差別很大,四周連個站崗的也沒有,小二層高的牆頭上也沒鐵絲網(提藍橋是在此之前我唯一親自到門前走過監獄,所以可能對監獄的氛圍和環境有種錯覺)。


不過對那些等待探視的人還是覺得抱歉,我原以為是跟我一樣的遊客,所以拿著相機一直在拍,會讓人家觸景傷情吧。可要是你看到這樣的場景,會覺得這是家正常營業的監獄麽?


好了,既然出來踏青,就多看看花草吧,至少不會被抓進去。


午飯就在這家號稱澳洲持續營業至今有酒牌的最古老的小客棧吃了,因為喜歡這棵店門前的樹


等餐的時候又去後麵拍了些花花草草


這家老店原來的建材都是砂岩,我繞到店後拍的紅色建築都是後來擴建的,搞得跟布達拉宮似的。


飯後就在這些小店間遊蕩,原想看看天氣轉熱了,那些UGG能不能便宜點,可這裏好象都做遊客生意,一點沒有打折。還有兩位很NICE的大姐問我“難道不喜歡澳洲產的鬱金香嗎?”我說喜歡,可惜沒人侍侯呀。然後就開始拉家常了,最後雙方在友好的互祝愉快的氣氛中結束了談話,因為我看到冰淇淋在向我招手了。


其實出來玩不一定非得買東西嘛,就這樣曬曬太陽也很不錯。


一共拍了百多張照片,昨晚忙著上傳,寫說明,弄到很晚,今早媽媽觀賞後就留了幾個字“照片都看到了,人沒幾張”。她就喜歡我們每天晚上視頻,然後多拍那種什麽景都要帶著人的照片,我以後得多體諒她。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