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英國人的亂譯和我們的亂譯

(2009-06-27 09:54:28) 下一個

蘆笛


出國以後才知道英文地名多半靠不住,“中國”叫“支那”就不用說了,其他國名也亂譯一氣,例如“西班牙”,人家自己的名稱是Espa241;a,讀如“一死班尼亞”,英國人把人家弄成“死本”,還特地弄個繞口令出來:“The rain in Spain falls mainly on the plane”。真不知道從何說起,還不如方塊字翻譯的準確些。

又如意大利,人家自稱Italia,讀如“意大利呀”,英國人把人家弄成“意特利”;“羅馬”人家自稱Roma,讀如“羅馬”,英國人把人家弄成 “柔母”;“佛羅倫薩”人家自稱Firenze, 讀如“翡冷翠”,英國人把人家弄成“弗羅倫斯”。“米蘭”人家自稱Milano,英國人把那“諾”吃了。類似地,“都靈”人家自稱Torino,讀如“拖林諾”,英國人比較土,弄成了“土林”。

其他國家的地名也這樣,反倒是中文發音還更正確些。我剛出國那陣子,跟一位法國姑娘住在一屋,說起巴黎來,我說中文發音叫“巴黎”,她驚道:是麽?我們就是這麽念的,哪會像英國人念“派瑞死”!蓋法國人和意大利人的r的發音都很像l,而且Paris末尾那s 根本不念出來。類似地,我告訴一位意大利姑娘(那姑娘真美,NND,我覺得拉丁人就是比盎格魯-撒克遜人、高盧人、斯堪的納維亞人美),我們管她的國家叫 “意大利”,首都叫“羅馬”,她驚道:對呀,怎麽你們中國人發音比英語還準?

最扯淡的還是“維也納”,我第一次到了那個地方,開頭還以為下錯了飛機,蓋人家寫的地名是Wien。我一陣緊張,趕快返回去問空姐,說這是不是維也納啊?人家說是,我說那為什麽地名叫“瘟”呢。她笑笑說,英美人管這地方叫維也納,我們自己叫“瘟”。我也沒多問就走了。呆了一段後我問當地人,維也納是何時改名的。人家詫道:沒有改名啊?我說那為什麽原來叫維也納呢?他說,唉,那是英語這麽叫,我也不知道那是從哪兒來的。

英國人連自己的地名都不會拚。例如“格林威治時間”吧,翻譯那地名的人絕對沒有到過英國,所以他才會以為Greenwich念格林威治,其實應該念Grenich,那ee念閉音節的e,而w根本不發音。所以應該翻譯為“格潤你奇”才對。類似的地名多極了。您若憑發音規則念,當地人肯定莫名其妙,例如Norwich念“諾銳奇”(Norich),Lecester念 “來死特”(Lester),等等。

美東的地名基本是從英國偷去的,寫法也完全一樣,但發音不同。如劍橋(Cambridge),英國和美國都有這倆地名,英國人那Cam念成開音節的“came”,而老美念的反倒中規中矩,讀成閉音節的cam。又如Birmingham,英國人念Birming’am (“伯明安”),而老美按發音規則來,念“伯明翰”。就連愛爾蘭地名都這樣。例如舊金山附近有個“都柏林”,當地人都這麽念,可人家愛爾蘭人念的可是“大柏林”

當然中國人也興亂譯。上學那陣,有此學院開宴會,我和一位匈牙利學者坐在一起。我告訴他中文管他的國家叫“匈牙利”,他很奇怪,問我“歪匈牙利?”我說大概是從英文轉譯過去的。他仍不解,說那也不該叫匈牙利啊?即使按英語,那也該是“漢格瑞”才對。我為之語塞。我還沒敢告訴他“葡萄牙”涅。該國自稱Portuguesa。我不懂葡文,但我猜大概念“婆球吉薩”,怎麽也扯不到“葡萄有牙”上頭去。

當然英國人比咱們還扯淡,比比德國的譯名就夠了,Deutschland咱們翻譯成“德意誌”除了吞吃了那個“蘭德”外,當真是信達雅。看曆史頻道上希特勒演說,滿耳都是“德意誌懶得,德意誌懶得,德意誌懶得”,何曾有過“日耳曼尼,日耳曼尼,日耳曼尼”!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