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英明領袖華主席的千古之誤

(2009-06-26 20:06:52) 下一個



蘆笛


剛才在網上看見熊向暉女兒熊蕾的文章,才知道英明領袖華主席已然仙逝,恍悟網上首渾馬悲鳴前些天為什麽寫出那爛文章來,那爛文章我也沒興趣仔細看,看標題就夠了。這文盲笑話越鬧越大,連題目都是錯的,什麽《從有清與強漢正統之源看華國鋒的地位》。他大概以為“有清”如同“大清”、“滿清”一般,可以用來單獨稱呼清朝,於是通篇使用“有清”的稱呼。其實這“有”字雖可加在朝代名稱前頭,例如“有唐一代,朝廷始終沒有擺脫宦官之害”,那意思就是“終唐之世,朝廷始終沒有擺脫宦官之害”,但那“有”字並不能脫離下文,單獨成為某個特定朝代的修飾詞。我隻見過民國稱清朝為“遜清”、“前清”、“滿清”,從未見過稱清朝為“有清”。

文盲笑話尚且是小事,最離奇的還是該文的立論,據說誰給先朝皇帝發喪,誰就取得了執政的合法性,成了所謂“正統”。那請問老毛給誰發喪來著?他豈不是竊國大盜?老蔣又給誰發喪來著?我早在幾年前答劉國凱的文章中就指出了,中國政權的合法性從來來自於槍杆子,“亂世英雄起四方,有槍便是草頭王”從來就是萬古不滅的真理,誰的拳頭最硬誰就是正統。要講“封建”社會那套,那老華在偉大領袖屍骨未寒之際便發動宮廷政變,逮捕了偉大領袖最信任的寵臣張春橋和姚文元都不說了,還把先帝遺孀和唯一神誌清楚的骨血毛遠新(古人所謂“猶子”)打入天牢,那就是他獲得大統的依據?按傳統社會留下的規矩,他應該是作為顧命大臣,輔佐江太後垂簾聽證,讓毛猶子作少君才是,輪得到廢少主、囚太後的奸臣篡位麽?

馬悲鳴之昏聵,看來與時俱進,不知伊於胡底。可笑的是他還盛讚過林彪謀殺毛澤東的壯舉。不知道林彪如果因此上台了,是不是也有了“正統來源”?

這倒也不去說他了。值得注意的是熊蕾的文章,我個人覺得有兩點可讀性:第一,該文揭示了不為人知的華國鋒的性格的一麵;第二,據說黨內除了華國鋒外沒誰有發動宮廷政變,悍然逮捕四人幫的魄力。據作者介紹:“葉帥認為,這個事情隻有華國鋒能這麽幹。周總理如果在世,幹不出來,小平也幹不出來。葉帥也沒有想到有這麽一下,也不敢想。”據說老葉想到的,還是通過正常組織手段把四人幫選下去,把張春橋外放。這未必能成功——真要開中央全會,老幹部未必占上風。

倘若熊蕾的話可信,則老華真是“斯人不出,如蒼生何”了,可笑老毛還以為他“忠厚,不蠢”,當真是合九州之鐵不能為此錯,毛從來沒有知人之明,最後八十老娘倒繃了孩兒。

那麽,如果老華不發動宮廷政變,倒向四人幫又如何?我看鹿死誰手正未可知。四人幫不至於看不上他。若他賣身投靠,在春橋之下做個副總理之類還是可能的。關鍵是他不願讓出已經到手的位置,更不想放過唾手可得的帝位,而葉劍英這邊則摸準了他的心思,表示臣服,當然華倒向葉就是必然的了。

其實華與四人幫的共同之處,遠比他理解的多。雙方都是文革受益者,絕不會見容於老幹部官僚集團。因此雙方若有點政治遠見,就該知道彼此是一根繩上拴的兩隻螞蚱,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唇齒相依。江青若真有點政治才能,就該把咄咄逼人的氣焰收起來,如葉劍英一樣低首下心,帶頭號召全民“堅決團結在華主席為首的黨中央周圍”,先把老華穩住了,奉他作名義天子,聯合他鏟除老幹部,等掌控了大局後,再把他除去,那麽,今日中國就是另外一個模樣了。從這個角度來看,四人幫真不如老幹部集團,根本不配搞政治。他們之所以能猖狂一時,全靠偉大領袖撐腰,偉大領袖前腳死,他們後腳便垮台,真是扶不起的劉阿鬥。

從老華的角度來看,他唯一明智的選擇就是讓兩派持續搏鬥,以此消耗雙方的實力,並藉此成為關鍵性的平衡力量,使得雙方都有求於己。與此同時迅速招兵買馬,以陳錫聯、吳德、紀登奎、汪東興等文革受益派為基本力量,建立自家派係。這才是他坐穩(或起碼是長期坐一陣子)帝位的上策。把四人幫搞掉,他就再無理由阻擋老幹部卷土重來。等到中央成了老幹部的一統天下,當然他被廢黜也就指日可待了。因此,英明領袖個人的千古大錯,還是在決定動用非法手段搞掉四人幫那一瞬間鑄成的。

即使如此,他後來還有彌補的機會。那就是緊緊抓住“新四人幫”(亦即上述汪東興等四人),靠“主席遺命”,抵死不讓老鄧和其他老幹部複出,頂多給他們平反並恢複工資待遇,但要他們退休。當時老幹部給整得九死一生,能獲此待遇已經是皇恩大赦,感激涕零了,不至於如後來叫花子進門得寸進尺。苟如此,則沒有老鄧“擅權”(這據說是葉劍英的評論),則華主席那龍廷還是能坐一陣子的。

然而老華發生了錯覺,以為可以效法毛澤東,將老鄧的檢查發給全黨,就此捏住了鄧的七寸。他也不想想他有什麽實力,能去效法老毛的“給出路”?這結果便是引狼入室,此後還要自斷爪牙,把自己弄成了空頭皇帝,那就想不變成漢獻帝都沒轍。

不過幸虧老華“大奸似忠”不徹底,隻能看到眼下的一步棋,看不到連續的後著,讓老鄧輕而易舉地顛覆了,中國也才有了今天這光明模樣。由此看來,選擇英明領袖作為過渡性人物,的確是偉大領袖毛主席一生作出的最英明的決定。

盡管如此,老華似乎還是有點可惜。據熊蕾說,他處理公安部副部長李震自殺案很有點真正的民主風度,那就是讓主張“自殺”和“他殺”的兩派充分陳述理由並互相辯駁,等到“他殺”派再沒理由了,便作出“自殺”的決定。此乃典型的西方民主議事方式,於共產黨內見所未見。老華竟然無師自通,實屬難能可貴。

由此不禁想到一個誘人的前景:如果老華在搞掉四人幫之後保持不偏不倚的領袖地位,讓黨內留下“新四人幫”那夥左派勢力,作為老幹部的對立麵,那麽,中國會不會出現一種新的政治格局?中國當然不會迅速實行改革開放,但也可以避免了官僚政治全麵複辟,以及隨之而來的全麵的瘋狂掠奪人民財產。今日的社會危機或許也就不會那麽嚴重,和平長入民主的希望可能也就更大些。

這前景似乎很誘人,可惜毫無可行性。我黨繼承的毛教的最主要的教義就是“不是東風壓倒西風,就是西風壓倒東風,在路線問題上沒有調和餘地”,我黨的字典裏沒有“相反相成,共存共榮”的概念。於是華國鋒的命運就隻能不是倒向四人幫,就是倒向老幹部,無論倒向哪派都注定是過渡人物,因為他本人毫無實力,因此絕無可能居中協調,讓兩派和平共處。從全民利益來看,幸虧他在關鍵時刻倒向了老幹部。他個人的千古大錯,於是也就成了全民的洪福。

作者:蘆笛 在 蘆笛自治區 發貼, 來自 http://www.hjclub.info
返回頂端
閱讀會員資料 蘆笛離線 發送站內短信

* 鄧在中樞的威信很高批改地方大員的報告像改小學生作業.華不會太聰明.聰明人早就被老毛廢了 -- light - (0 Byte) 2008-9-03 周三, 下午9:00 (14 reads)
* 華的資歷與局限﹐註定他是中共最高權力圈中的過渡人物 -- 老偷著樂 - (252 Byte) 2008-9-01 周一, 上午8:10 (59 reads)
* [報到]老華身邊無老蘆,萬古如長夜啊。 -- 羅雀門 - (6 Byte) 2008-8-31 周日, 下午9:23 (29 reads)
* 毛澤東反文明已經登峰造極,搞得天怒人怨,而華國鋒不能順勢收買人心,招致後來的失敗。 -- 滄浪之水 - (0 Byte) 2008-8-31 周日, 上午12:41 (19 reads)
o 人心如果是民心則毫不重要,如果是黨心則很重要,老華主要是沒班底,光杆司令, -- 蘆笛 - (0 Byte) 2008-8-31 周日, 上午3:37 (13 reads)
* 熊,一輩子特務的幹活 -- xilihutu - (0 Byte) 2008-8-30 周六, 下午1:35 (46 reads)
o 熊的照片一看就是一副小人相,不知道胡宗南是什麽糊塗藥迷了心竅 -- 蘆笛 - (0 Byte) 2008-8-31 周日, 上午3:39 (31 reads)
+ 怪不得說胡是臥底。 -- 水蠻子 - (0 Byte) 2008-9-01 周一, 上午8:32 (13 reads)
* 文革時代中國鬥爭隻能是你死我活的鬥爭。華國鋒再傻,也不會讓兩派共存。 -- 水蠻子 - (0 Byte) 2008-8-30 周六, 上午11:45 (14 reads)
o 正是因為他傻,才沒看出他的生存狹縫就在於兩派共存,一旦一派一統天下,他的天子也就做不成了 -- 蘆笛 - (0 Byte) 2008-8-31 周日, 上午3:36 (13 reads)
* 熊文中,華見楊的那一段,感覺華很精明。我的問題是:是不是共產黨內這一套實際上是一個完整的係統,傻子也知道?還是華確實精明 -- 小小衲 -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