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化幹戈為玉帛的正道

(2007-01-08 17:49:05) 下一個
化幹戈為玉帛的正道
作者:蘆笛
正文:
拙文《且看中共如何下台》貼出後,單毅先生要我想出點可行的辦法來實現和平統一。
單先生憂國憂民的情懷,令我十分感動。遺憾的是,要找出這樣的辦法來是不可能的。

要使辦法可行,首先得中共同意。但我已說過,中共的底線是“一國兩製”,這個口號
的要害不是“一國”,而是“兩製”,也就是“四個堅持”。換言之,中共決不會放棄
一黨專製,亦即所謂“無產階級專政”與“黨的領導”,來換取國家的統一。用毛澤東
的話來說,一黨專政對於他們如同大觀園裏賈寶玉脖子上掛的那塊石頭,是如同布帛菽
粟一樣不可須臾離開的東西。所謂國家,所謂民族,與之相比實在算不了什麽東西。

毛澤東最欣賞的名言,是克勞塞維茨的“戰爭是流血的政治,政治是不流血的戰爭”。
對於他來說,兩者是一回事,為的都是消滅對方,隻是手段不同而已。所以,“統一戰
線”與“黨的領導”和“武裝鬥爭”同列為黨的三大法寶。無論是和談,是統戰,都是
不戰而屈人之兵的花招。“雙贏”、“雙活”這類概念,在我黨領導人心中連影都沒有。
當年重慶談判,為的是“敵人磨刀,我們也要磨刀”,為即將來臨的大戰爭取時間招降
納叛。後來的北平談判,是因為淮海大戰剛過,將士疲勞,大軍渡江的準備還沒有做好。
共黨的這種思維方式,曾讓當年在板門店談判的聯合國軍首席代表喬伊倍感挫折。他對
中朝方麵說:

“本來,如果雙方在會議桌前表現出同樣的真誠,達成這樣的協議毫不費力。但是沒有
一條會議記錄表明你方確有誠意,想使會談獲得成功並達到預期目標。相反,在全世界
麵前,你們的行為一次又一次地證明你們既無談判誠意,又沒有崇高目標。你們坐在談
判桌前,隻是想爭取時間重整被擊潰的軍隊,想在談判桌上得到戰場上得不到的東西。
你們的本質決定了你們無法理解聯合國軍的正義和尊嚴。”

作為與共軍談判近兩年的老手,這位先生總算明白了什麽是共產黨人的思維方式。的確,
中共隻有自忖力有所不及之時,才會設法用“不流血的戰爭”來拖住並最後打倒對手。
當年北平談判之先,中共已勝算在握,李宗仁卻還在發春夢,以為他逼退蔣介石後可以
與中共談判和平。蔣告訴他中共之所以同意談判是因為他們還沒有做好渡江的準備,李
卻不信,硬要試試。後來中共將國府的全部大員悉數列入必須懲治的戰犯名單中,迫使
國府不得不拒絕,背上了中斷談判的惡名。中共的“談談打打”確實也有神出鬼沒之功。
當初共軍在朝鮮第五次戰役中大敗,聯合國軍本可按範佛裏特的意思乘勝席卷三八線以
北,但和談為中共贏得了喘息機會。他們構築了堅固的地下長城,使聯合國軍的火力優
勢無法發揮,就此守住了三八線。

明乎此,就不難看出中共願意“和平統一”台灣的原因。如果台灣彈指可下,真是“二
十四小時即可解決”的話,中共決不會有這份耐心。什麽“國家”“民族”都隻不過是
爭取人心、孤立對方的策略口號,當不得真。

如果中共真的是以國家民族為念,真的是“在一個中國的前提下,什麽都可以談”,真
的是“都是中國人,誰讓步都可以”,那麽統一問題立刻可以按以下的方案實現:

一、成立“中華聯邦共和國”,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中華民國兩個加盟共和國。

二、中華聯邦共和國是一個統一國家,加盟共和國不得脫離聯邦,但彼此之間不得從事
圍堵、顛覆、交戰以及其他一切含有敵意的活動。加盟共和國高度自治,享有國防、外
交權。但加盟共和國的軍隊隻負責區域防衛。在麵臨外敵入侵的緊急情況下,經聯邦議
會批準宣戰,聯邦元首有權組建最高統帥部,調動各加盟共和國軍。如聯邦議會不能達
成多數決議,聯邦元首無權宣戰,是否開戰由加盟共和國自行決定之。如一國開戰,另
一國有權中立,但不得以任何形式援助另一國之敵國。

三、聯邦國家元首為禮儀性職位,由兩加盟共和國國家元首輪流擔任,任期四年。任期
內本國首都即為聯邦首都。

四、聯邦議會由兩加盟共和國民主選舉產生,議員兩國等額,議長輪流擔任,隻負責聯
邦對外宣戰大事。

五、聯合國安理會席位由中華人民共和國以中華聯邦共和國名義占有,但中華民國援前
蘇聯加盟共和國立陶宛、白俄羅斯之先例,得在聯合國享有普通成員國席位。

六、兩加盟共和國得在世界各國各自開設使館,負責本國外交事宜。

七、中華人民共和國應以建立民選政府為長程目標,在五十年內實行民主。兩國現有政
黨成員在脫離本國國籍獲得另一國國籍後,可以到對方地域內組黨競選。

八、兩國應致力在五十年內實現在自由經濟基礎上的經濟一體化,促進兩岸之間的文化、
科學、技術、教育的交流。

九、兩國在政治經濟完全一體化後,由聯邦議會投票決定是否合並兩國的外交與國防係
統,交由聯邦議會統管。如果不能達成決議,由聯合國監督以全民投票公決。亦可以同
樣方式決定是否建立按全國人口比例選出的眾議院,將原聯邦議會改為參議院,並建立
類似美國的聯邦政府。

以上九點雖然粗糙,卻是利國利民的上策。惟一受害的利益集團隻有中共,所以它是不
可行的。中策是無為而治,目前不急於統一,也不再在國際上圍堵台灣,允許台灣加入
包括聯合國在內的國際組織,隻在兩岸營造和平氣氛,實行民族和解,促進兩岸經濟一
體化,使兩岸結成一個血肉相連不可分割、棒打不散的經濟實體,讓統一自然而然地水
到渠成。此策也利國利民,但不符合中國人渴望“立竿見影”的浮躁心性與猜疑成性的
思維方式,所以也不會被中共接受。下策就是用熱戰或冷戰解決台灣,打散大陸,完成
中華民族的自殺行動,隻有這個辦法符合中共及某些愛國誌士們的願望,因而是“可
行”的。


附記:本文寫完後,看到了讀者對前文的批評,意識到自己說了過頭話,把整整一代青
年打成了法西斯黨徒。在此接受批評,並特別為要我“厚道一點”的善意的提醒和勸告
表示感謝。

與此同時,我仍覺得,法西斯主義思潮在中國的泛濫是現實的危險。上次我回國,跟所
有的親友談起台灣問題和中美關係來都要吵到翻臉,使我深深感到民族主義已經取代毛
思想成了新時代的國教,而不隻是個別人在網上嚷嚷的問題。我當然熟悉近代中國受過
的欺侮,但我們也應該看到那畢竟早就成了曆史。迄今為止,沒有證據表明美國和西方
政府確實已經、或將要遏製中國,將中國大陸或台灣變成他們的殖民地。以虛構的威脅
來煽動民眾的仇外情緒,不僅是不負責任的國策,而且隻能“backfire”,毒化中國與
外部世界的關係,中斷我們的對外開放。仇恨一個國家的同時不大可能再虛心地向人家
學習並維持友好關係,這似乎是一個淺顯的道理。與以美國為領袖的西方世界吵翻,重
新回到閉關鎖國的老路上去,將會對中華民族的複興再次帶來毀滅性的打擊。

所謂法西斯主義,無非是極端的民族主義。希特勒登上政治舞台時,他的訴求是廢除強
加給德國的不平等條約──凡爾賽和約,收複被搶走的土地,建立與德國國力相稱的國
防軍,以及統一歐洲的日爾曼民族。我們今天來看,這些要求有哪一條是不合理的?今
天台灣大部份人還不願意與大陸立即統一,當年的奧地利和平“回歸”德國可是得到了
百分之九十八的住民投票同意。當德軍開進捷克蘇台德區時,受到了當地日爾曼人的狂
熱歡迎。難道這不是名副其實的“民族統一”大業?那些主張與美國對抗或是進攻台灣
的民族主義者們能否告訴我:你們的主張與當年的希特勒有什麽差別?有誰又能告訴我,
要論過去受過的委屈、羞辱、欺壓、掠奪,有哪一個國家,包括中國在內,能夠比得上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德國?為了這種不公正的對待,希特勒用武力反抗英法又有什麽不
應該?何況奧地利和蘇台德都是和平“回歸”的,即使是後來進攻波蘭也可以說是武力
收複失地。

“以暴易暴,未知其可也。”手段最終決定目的。無論是高尚的目標,還是合理的要求,
都必須通過正確的、人道的手段來達到,否則就會適得其反,使高尚化為卑鄙,使合理
變成狂妄,給人民帶來巨大的災難。我想,這就是法西斯主義運動和共產主義運動留給
後人的教訓。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