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什麽是帝國主義? & 中蘇恩仇(十三) 東北化為代理戰場

(2007-01-14 21:37:37) 下一個

蘆笛 標題:什麽是帝國主義? - 2005-10-20 14:52 (660 reads)



什麽是帝國主義?

蘆笛

昨見老馬和思雲的新作出來,題目似乎是什麽《二次世界大戰畢竟是帝國主義戰爭》,不覺啞然失笑:這兩位的昏話越出越奇了,當真不知伊於胡底。
凡是習慣清晰思維的同誌一眼就能看出來,他二位說話有點不清不楚,什麽叫“帝國主義戰爭”?我還真沒聽說過,想必是要說“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戰爭”吧。當然,我懶得去看那爛文字,隻是望題生義,不過除了這解釋外,似乎找不出其他說道來。
這話從思雲嘴裏出來,原不足怪,早介紹過了,他上網的唯一使命,就是來為他的偉大祖國日本翻案的。既然二戰是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戰爭,那當然也就沒有是非可言,不管哪個參戰國,是中是日是美,統統都是壞水。硬要說有是非,無非也是“他們的正義”,並非“我們的正義”,乃是“勝利者的審判”的結果,用下賤支那人的古話來說,便是“成王敗寇”。
當時我便接連問了老馬一係列初等問題:什麽是帝國主義?中國和美國是帝國主義國家麽?如果是,兩國的帝國主義野心表現在哪裏?如今世界所處的時代是否還是帝國主義時代?如果不是,請問後帝國主義時代從何時開始?是否與二戰有關?是否與美國在戰後成了超級大國有關?
這些問題,他自然一如既往地答不出來,不但現在答不出來,將來也永遠答不出來,這也倒不足奇,因為許多國人對什麽是“帝國主義”,腦子裏從來是一桶漿糊。他和思雲的出類拔萃之處,乃是竟然會忘記無論是中國還是波蘭都根本不是什麽帝國主義國家,而二戰發端無論是從日本侵華還是從德國入侵波蘭算起,都是帝國主義國家入侵落後國家。從日本和德國那麵看,當然是帝國主義發動的侵略戰爭,可從受害國這邊看過去還硬要說這種話,那就絕對隻能是喪心病狂的日本愛國賊的絕活了。
這當然是他二位的個人問題,不過問題還不限於這兩位胡話兼謊話大師。咱們白作了一番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的人民,許多人竟然至今連“帝國主義”的概念都拎勿清,需要老蘆來“政普”,當真沒勁。
所謂帝國主義政策,就是強國使用武力征服弱國,將其化為殖民地,或是迫使弱國訂立一係列不平等條約,從而獲得一係列政治經濟軍事諸方麵特權的外交政策。
必須指出,這兒的“平等”指的是“形式上的平等”,而所謂“不平等條約”就是連形式上的平等都沒有做到,公開用條約形式保證了強國對弱國的單向特權。
蘇聯和國府簽訂的《中蘇友好同盟條約》就是最典型的例子。例如蘇聯通過條約迫使中國放棄它原來一直承認的中國對外蒙的主權,掠取了中東鐵路和旅大港。這連形式上的平等都沒有:中國並不能去強迫蘇聯同意哈薩克斯坦或吉爾吉斯獨立,也無權獲得西伯利亞鐵路以及海參威。這就是典型的帝國主義外交。
相比之下,中美在同期簽訂的《中美通商條約》就完全做到了“形式上的平等”,條約賦予雙方貿易最惠國待遇,以及在對方境內經商的權利,雙方的船隻都可以駛入對方的內河,等等。
如老毛抨擊的,這當然沒有做到“實質上的平等”,他已經說了,中國連資本和遠洋船隊都沒有,條約賦予中國的權利豈非一紙空文?
但我也說了,“做不到”和“不許你做”有實質不同。前者隻能怪你自己無出息,而後者就是欺負人。如果條約賦予了你那權利,則機會總是在那兒。如果中國不打內戰,恐怕早就在50年代進軍美國市場了。但無論中國變得多麽強大富裕,都絕對沒希望去和蘇聯聯合管理西伯利亞大鐵路,或是租借海參威,更別說讓哈薩克斯坦獨立了。
從這個條約上便可看出老美和老牌帝國主義國家的區別來。老美的外交其實是他們的內政的延長,那原則就是“機會均等,門戶開放,利益均沾”,不許誰把那機會壟斷起來,而是敞開了讓大家憑本事競爭。他們不但在國內搞這套,在國外也來這套,最討厭的就是強國劃分勢力範圍,把第三世界國家變成帝國的一部分,用高高的關稅壁壘把該地區圈起來,壟斷該地區貿易,讓其他國家的人無法分肥。
老美原來是殖民地國家出身,又以自由貿易立國,自然對這套經典帝國主義作法非常反感。二戰末期,丘吉爾和斯大林忙著搞經典帝國主義那套,劃分勢力範圍,引起了羅斯福的極大反感。到了二戰後,老美變成了兩極世界的一級,而整個歐洲都破產了,必須仰承山姆大叔的援助才能活下去,於是老美便趁機強行推倒各國的關稅壁壘,又千方百計搞垮了大英帝國,甚至在英法出兵收回蘇伊士運河時帶頭反對,世界才最終從帝國主義時代進入了後帝國主義時代。
因此,我認為,“形式上平等與否”才是真正的鑒別帝國主義的指標。如果某個國家以“形式上的平等”為外交原則,則無論該國如何強大,都不能稱之為帝國主義國家。
可惜許多國人被我黨長達幾十年的反美宣傳誤導,動輒就說“美帝國主義”。他們似乎也能振振有詞:美國不是在世界上有那麽多軍事基地麽?這難道不是標準的帝國主義作法?
此話不假,可這世界上美國軍事基地最多的國家,竟然是英國。在冷戰高峰,該國所有的美國軍事基地竟然高達26個之多。有帝國主義國家,自然也得有殖民地和它成雙成對才成,難道您能根據這一點,便把英國判為殖民地?咱們愛國底氣再足,恐怕也不敢說這話吧?
可惜英國政府和大部分人民(當然不包括左派)都認為美國有軍事基地在那兒符合他們的國家利益,為他們提供了免費保護,使得他們可以削減國防預算。
老美雖然在曆史上也有過兩塊殖民地:夏威夷和菲律賓(後者是美西戰爭的“戰利品”,後來兩殖民地住民自決,夏威夷人民選擇加入美國,菲律賓人民則選擇獨立),在曆史上也對墨西哥、古巴等中南美弱鄰欺壓備至,但在美洲以外的國際舞台上,他們和經典帝國主義國家不同,感興趣的不是掠奪弱國的領土和獲得政治軍事經濟特權,追求的從來是機會均等的自由貿易。那機會均等是雙向的,他們要求享受最惠國待遇,同時也給對方同樣待遇。
曆史證明,這種形式上的公正,相對於帝國主義時代的形式上的不平等而言,是極大的進步。我已經在《我們的過錯和他們的過錯》中說過,馬歇爾計劃使得美國能夠在歐洲傾銷剩餘產品,促進了美國經濟繁榮,同時又拯救了垂死的西歐,使得後者逃脫了滅亡於斯大林的坦克入侵和內部共黨騷亂的厄運。更難得的是,老美居然把西歐的資本家和管理人員統統請到美國去,訓練他們掌握自己那套大規模社會化生產,使得西歐在二戰廢墟中迅速複興。
不難想見,如果二戰後世界還處於帝國主義時代,老美用蘇聯人那套辦法對付西德、日本,那麽這兩個國家就絕對不會有卷土重來的希望,而亞洲的弱國窮國小國或地區諸如南韓、香港、台灣、新加坡、馬來西亞也就絕對沒有希望擠入富國行列。
這一套的先進,其實連我黨現在都承認了。老鄧所謂“改革開放”,就是要打破自己的封閉,加入老美建立起來的平等互利的全球貿易體係。《人民日報海外版》甚至不惜使用青樓語言,將引進外資稱為“築巢引鳳”,其猴急之心躍然紙上,連我都為他們覺得太不顧體麵了些。
有趣的是,日本人當初強迫中國接受《二十一條》被中國視為國恥,而其中主要一條就是借款給中國的。據說那是“資本輸入”,按列寧的說法,乃是帝國主義的高級階段(也就是腐朽垂死壟斷的資本主義階段)的特殊侵略方式。那為何中國現在又迫不及待、磕頭如搗蒜地跪求人家來進行“經濟侵略”了呢?
那答案再簡單不過,日本人的錢不是好拿的,它附加了一係列政治經濟特權,毫無形式上的平等可言,而老美現在搞的這套全球一體化則實現了門戶開放、機會均等、利益均沾的形式上的平等。它不但為富國的剩餘資本提供了出路,也為不發達國家提供了原始資本,乃是我黨夢想的“共同富裕”的道路。
介紹這些最簡單的爛常識,是想告訴日本愛國賊和中國愛國賊們:世上還是有“正義”與“不義”、“先進”與“反動”之分的,而這所謂“道義”,其實來自於“功利”,也就是“雙方受益即正義”。堅持“他們的正義不是我們的正義”的毛教階級論,必然要淪為“成王敗寇”的江共版或日本右派版的現代馬基雅維裏主義。世間真正的正義,就是“他們的正義”與“我們的正義”的重合點,而人類能指望的最好的公正,也就是“形式上的公正”,亦即權利和機會均等。


論壇


返回論壇

 
用形式公正(權利和機會均等)來分析老美,有信息量,好文。 -- 越南人 - (0 字) 2005-10-20 20:04:59 (43 reads)
關於美國門戶開放政策的性質-1933年美國人自已的評論英文原文 -- 西乞術 - (1378 字) 2005-10-20 17:39:13 (175 reads)
馬,林二奸已經腐朽而不可教也!老蘆又在白費口舌. -- 誠靈 - (0 字) 2005-10-20 16:42:38 (48 reads)
蘆笛就是此間的帝國主義。 -- 馬悲鳴 - (0 字) 2005-10-20 16:54:45 (54 reads)
馬老啊!新海川大概可以算是帝國主義.老蘆要是帝國主義,馬老早被推出午門斬首了. -- 誠靈 - (0 字) 2005-10-20 19:36:22 (39 reads)
美國當然是帝國主義。 -- 馬悲鳴 - (94 字) 2005-10-20 16:27:04 (135 reads)
強權政治與帝國主義是有區別的 -- 五駱駝 - (325 字) 2005-10-20 17:01:06 (102 reads)
所謂門戶開放, 要求別人放棄原有地盤,就是帝國爭霸的另一種形成式. -- 飛雲 - (0 字) 2005-10-20 16:36:07 (39 reads)
中國當然是帝國主義國家 -- 鐵木 - (87 字) 2005-10-20 16:18:37 (105 reads)
以資本擴展為手段搞民族壓迫就是帝國主義 -- 鐵木 - (0 字) 2005-10-20 17:24:58 (41 reads)
外蒙古也是帝國主義國家,外蒙古有哈耍哈族,及其他民族,多少是另一回事, -- 飛雲 - (0 字) 2005-10-20 16:56:12 (43 reads)
按照西方人所定的帝國定義, 中國從不是西方形式的帝國. -- 飛雲 - (0 字) 2005-10-20 16:38:39 (53 reads)
按蒙人鐵木的定義,多民族國家就是帝國,再按中共的民族定義,世界各國全是多民族國家 -- 飛雲 - (0 字) 2005-10-20 16:40:43 (53 reads)
再推, 全世界各國都是帝國主義國家. -- 飛雲 - (0 字) 2005-10-20 16:41:49 (50 reads)
external imperialism -- 鐵木 - (75 字) 2005-10-20 17:16:44 (64 reads)
鐵木在自己的蒙古包裡搞蒙古包內imperialism。嗬嗬 -- 飛雲 - (0 字) 2005-10-20 17:24:33 (54 reads)
你這叫sbism -- 鐵木 - (19 字) 2005-10-20 17:30:41 (65 reads)
你叫蒙古ism, 塘氏那種. -- 飛雲 - (0 字) 2005-10-20 17:32:57 (47 reads)
好文章,長了見識 -- 五駱駝 - (285 字) 2005-10-20 16:03:30 (101 reads)
盧老翁舉那那些公平貿易, 門戶開放政策是三歲孩兒的無知. -- 飛雲 - (334 字) 2005-10-20 15:53:50 (112 reads)
二戰以後呢?美國獨大,又有原子彈,照你說法應該全盤接收英法殖民地了 -- 五駱駝 - (60 字) 2005-10-20 16:08:23 (82 reads)
無知,二戰後米國並沒有獨大,直至90年代之前米國和蘇聯爭霸,二者也勢均力敵. -- 飛雲 - (72 字) 2005-10-20 16:31:41 (77 reads)
你才無知! -- 五駱駝 - (151 字) 2005-10-20 16:48:13 (97 reads)
笨, 帝國形式在變, 英帝國和羅馬帝一樣嗎,羅馬把被征服者收編為奴隸,英國也沒有 -- 飛雲 - (0 字) 2005-10-20 16:52:15 (60 reads)
拜托你有點理智好吧 -- 五駱駝 - (173 字) 2005-10-20 17:09:09 (89 reads)
笨, 無知, 是口頭語, 無傷大雅, 說你笨你還不服,老翁說的是老翁所下的定義 -- 飛雲 - (0 字) 2005-10-20 17:28:42 (62 reads)
羅馬帝國,英帝國, 美帝國,蘇聯共產帝國,微軟帝國,各有不同之處, 也有相似之處 -- 飛雲 - (0 字) 2005-10-20 17:31:19 (60 reads)
這就是帝國的定義和形式不斷在變之說. -- 飛雲 - (0 字) 2005-10-20 17:34:30 (65 reads)
如一定要用英帝國定義,美國不是帝國,一定要用羅馬帝國的完全定義,英國不是帝國 -- 飛雲 - (0 字) 2005-10-20 17:49:38 (48 reads)
越南是一例。 -- 水蠻子 - (0 字) 2005-10-20 16:13:01 (54 reads)
越南不同 -- 五駱駝 - (84 字) 2005-10-20 16:40:15 (71 reads)
所謂遏製共產主義擴張就是帝國爭霸的一部份,若越南成為共產地國就非米國地盤 -- 飛雲 - (0 字) 2005-10-20 16:48:39 (46 reads)
笨, 帝國的定義已變, 不再是武力征服收編, 而是用代理人形式為自己得到最大利益 -- 飛雲 - (0 字) 2005-10-20 16:45:34 (46 reads)
毛澤東有超過帝王的權力,毛澤東是沒有帝王稱號的帝王. -- 飛雲 - (0 字) 2005-10-20 15:29:31 (51 reads)
米國有帝國主義形式的勢力範圍,利益與霸道,米國是沒有帝國稱號的帝國. -- 飛雲 - (0 字) 2005-10-20 15:32:20 (41 reads)
中國和西藏呢? -- 水蠻子 - (0 字) 2005-10-20 15:12:37 (42 reads)

從“皇軍天下第一” 說到中蘇恩仇(十三)
──讀蕭峰文想到的

蘆笛

(五)東北化為代理戰場

本節列舉的史實主要來源於國內學者的研究所得,主要參考文獻是楊奎鬆教授的《戰後中共奪取東北始末》 以及張盛發先生的《論1945~1949年斯大林對中國革命的立場和態度 》,部分參考Short所著《Mao: a Life》。具有史識性質的評論則基本是本人的觀點。
前文已經說過,國府之所以被迫在不平等條約《中蘇友好同盟條約》上簽字,主要原因之一是斯大林威脅要把中共放進東北去。為了防止此事發生,國府忍痛犧牲了外蒙和東北的部分主權,換來了蘇聯的一紙承諾。《中蘇友好同盟條約》明文規定,隻有國府才有權接受日本投降和接收東北的中國主權。杜魯門總統在日本投降後發布的有關受降的一號命令也重申了這一點。不僅如此,就連中共此後和國府簽訂的停戰協定也承認隻有國府才有權接收東北,後來美國調處國共衝突,東北地區從來沒有列在調處範圍內。
因此,從法理上來說,中共根本就無權進入東北。如果有關各方:蘇聯、國民政府、中共嚴格按照自己簽訂的協議辦事,則蘇軍應該在占領東北後三個月內,把東北全境交還給國民政府,不讓中共勢力滲透進去。對這一點,斯大林不但作了書麵承諾,而且多次親口向中國代表團保證過。
但問題是中共認為自己羽翼豐滿,可以爭奪天下了。早在1944年老毛就雄心勃勃地表示,一定要從蔣介石手裏“把中國拿下來”。
怎麽才能做到這點呢?靠蘇聯幫助。毛曾明確表示“中國革命不能單獨勝利”,“中國革命必須有全世界無產階級的幫助”。在七大報告中,他熱切期待“國際無產階級和偉大的蘇聯幫助我們”,並堅信,“國際無產階級的援助一定要來的,不然馬克思主義就不靈了”,甚至把自己的腦袋都押上去了:“國際援助一定要來,如果不來,殺我腦袋”。
正因為此,抗戰一結束,他就準備大打出手,和國民黨爭天下。8月14日,蔣介石致電邀請毛澤東親赴重慶共商國是,毛斷然拒絕,斥之為“完全是欺騙”,下令全黨磨刀霍霍,準備與國府大打出手,不僅要保住已經控製的大部分華北和華中部分地域,而且準備在蘇聯幫助下占領東北。
前文已經說過,東北已經被日本人建設成東亞第一流的重工業基地,是當時全國最發達的地域,又三麵被蘇聯和外蒙包圍。而中共的根據地“在經濟上還是手工業的,沒有大工業,沒有重工業,在地域上也沒有打成一片”,因此,在毛看來,“從我們黨,從中國革命的最近將來的前途看,東北是特別重要的。如果我們把現有的一切根據地都丟了,隻要我們有了東北,那麽中國革命就有了鞏固的基礎”。一旦進入東北,中共就可以實現其奮鬥了幾十年的夢想:有了和蘇聯直接接壤的根據地,飛機坦克大炮就會源源不絕地輸送進來,獲得推翻國府必需的“技術條件”。
毛的這番話說得再清楚不過:東北乃是必爭之地,誰爭到了東北,誰也就爭到了中國,因此,隻要能爭到那風水寶地,就算把關內所有根據地丟了也不在乎。此中厲害,國民黨當然也看得出來,所以才會在和蘇聯談判中力爭把“隻有國府才能接收東北”寫進條約去。
但東北究竟落在誰手裏,不是毛或蔣可以作主的,根據“誰出錢誰點菜”的狼羊-點菜律,隻有斯大林才能說了算。
平心而論,對如何處理東北問題乃至如何最有利地使用中共這個馴服工具,斯大林並沒有始終一致的政策,前後頗為搖擺不定,流露了典型的機會主義者作風。但不管具體方針怎麽隨著局勢修整,他的帝國主義戰略目標非常明確也高度一致,那就是:“東北必須是蘇聯的勢力範圍,嚴禁第三國染指”。他曾把這戰略目標明確無誤地告訴蔣經國:蘇聯政府不希望美軍進入滿洲。這是蘇聯的地盤。無論美軍、英軍或其他外國軍隊,都不應當讓他們進入滿洲。在中共執政後,他還特地把這一條寫進了和後者簽訂的《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中。
因此,使用中共這戰略工具的方式和程度,自然也就根據這戰略目標是否能夠實現而變動。如果斯大林覺得能夠通過國府和平達到這個目的,則他就會勒緊走狗的韁繩。如果他覺得國府妨礙他實現這個戰略目標,則他就毫不猶豫地把走狗放出來亂咬一氣;如果他paranoia發作,懷疑美國垂涎滿州,而國府成了美國走狗,則他就不但要把走狗放出來,還要把走狗武裝到牙齒,鼓勵走狗不顧一切,隻管大咬便是。
這就是蘇聯及其走狗中共在其東北戰略上的一波三折,它其實反映了蘇聯謀求獨霸東北的帝國主義政策與美國“門戶開放”的反帝國主義政策的衝突過程。總的趨勢和二戰後冷戰的發生和加劇大氣候變化相一致。於是,斯大林的東北戰略計劃也就從初期的“準備把東北移交給國府”,變成“把國軍堵在關內,讓中共占據滿州”,又變成中期的“中共與國府平分東北”,一直演變直到後期的“全力裝備中共並鼓勵中共放手和國府大打,爭取搶到盡可能多的地盤”。
在這個過程中,中共不折不扣地執行了主子的意圖,凡有重大戰略計劃都事先請示莫斯科,得到批準後才敢行事。於是我黨爭奪東北的步驟也就按上述四部曲演變:從“遵命與國府和平談判”變到“把國軍堵在關外”,再變到“與國府在東北建立南北朝”,最後才是“放手和國軍大打,力爭最多地盤”。曆史上還從未見過代理人如此忠實執行主子意圖的代理戰爭,其高保真程度堪稱鏡像。
代理戰爭的另一方則是美國。但和過去的日本不同,美國並無帝國主義野心,既不想在中國掠奪領土,謀求勢力範圍,享受特權,更不願意在中國死人流血,謀求的不過是門戶開放,自由貿易而已。說穿了,美國不過是斯大林的假想敵,而國民黨亦非他想像中的“美國走狗”。
當然斯大林也不完全是想入非非,美國當時確實對蘇聯戰後在歐洲和遠東的擴張深為不滿,蘇聯把東北視為自己的禁臠,不容第三國染指,自然違反了美國的“門戶開放”政策,要引來他們的反彈。
另一個因素則是國府。麵對蘇聯這種自己無力抗拒的強敵,國府自然隻能使出傳統的“以夷製夷”手段來,動輒向美國呼救,請美國出來打抱不平。這種事幹多了,當然要引發並加重斯大林的懷疑,認定如同中共是他的忠實走狗一樣,國民政府乃是杜魯門在中國的代理人。
這就是這場代理戰爭的先天劣勢,美國對國府毫無好感,二戰之後國民厭戰心理嚴重,不久便大幅度裁軍,對國府的支援完全是半心半意,除了外交幹涉,頂多隻能給點物質援助,而這隻能加重斯大林的疑心病,堅定其通過中共這個戰略工具間接回擊美國的意誌,等到後來斯大林看穿美國其實不會派兵到中國直接幹涉中國內戰後,便更是肆無忌憚了。
下麵簡介一下上述“四部曲”的展開過程。
第一部曲便是斯大林壓中共和談,中共領袖被迫屈服。
和國府簽訂了《中蘇友好同盟條約》之後,斯大林覺得已經通過外交手段把東北變成了自己的後院,便決定暫時閑置中共這工具,敦促他們和國府合作。
8月14日,日本才宣布投降,蔣介石便立即發電報給毛澤東,邀請他到重慶去談判。毛當即回電拒絕,蔣介石又發電邀請,如是者三,卻接連被毛拒絕了兩次,第三次毛卻同意了,何故?
原來斯大林聞訊後,立刻接連給毛發了兩次電報,說中國不能再打內戰,如果再打內戰就可能把民族引向滅亡。盡管蔣介石挑釁想打內戰消滅你們,但是蔣介石已再三邀請你去重慶協商國是,在此情況下,如果一味拒絕,國內、國際方麵就不能理解了。最後這句話含有的威脅,毛絕對不會聽不出來,於是隻得遵照主子指示,“與蔣介石進行合作,走和平發展的道路,通過談判尋求維持國內和平”,到重慶和蔣談判,簽訂了《雙十協定》。
這就是我黨宣傳的“偉大領袖為了和平,不顧危險,深入虎穴,毅然前往重慶和蔣介石談判”的真相。記得當年中學語文教科書還有篇馬屁作品,題為《揮手之間》。全國人民都給這些宣傳欺騙了,他們不知道,不僅毛是讓斯大林逼著去重慶談判的,而且此事對正準備放手搶奪天下的毛的萬丈雄心是個沉重的打擊,以致他幾乎精神崩潰,過後病了很長時間,中央工作由劉少奇代理,直到美國宣布由馬歇爾調處國共爭端的好消息傳來,才使他從病床上一躍而起,政治病不藥而愈。
就連斯大林都知道他此舉給走狗的打擊,曾在與蔣經國的會談中承認:“(蘇共)中央認為,中共代表應當去重慶談判。中國共產黨人沒有料到會有這樣一個建議,於是這一建議在他們中間引起了很大的混亂。”
從這些情況來判斷,斯大林當時確想促進中共與國府的合作,並沒有在一開頭就想把走狗放出來惡咬一氣。
但不久問題便發生了,首先是毛在此前已經下令華北共軍大舉出關。雖然斯大林知道這是違反協議的,但他不光是帝國主義國家領袖,還是國際共運教皇,如果以武力悍然製止“兄弟黨”擴張,必然要陷入意識形態困境。因此,此期雖然發生了蘇軍驅趕和防止部分土共進入關外的事件,華北土共還是大量滲透了進去,這部分是因為蘇聯下層官兵不明領袖意圖而自發表現了“階級感情”和“國際主義精神”,部分也是因為斯大林沒有給蘇軍下死命令,命他們不惜一切防止土共滲入。
另一個問題是蘇聯不久就和國府發生衝突。除了《中蘇友好同盟條約》規定的東北地區,蘇軍還占領了熱河、察哈爾與綏遠三省。國府因此抗議蘇聯違約。蘇軍隻好撤出,但又覺得不甘心,於是便把三省交給了八路軍,還向接管的共軍保證,如果他們抵擋不住國軍,可以退到外蒙去。
最後,蘇聯占領軍便和土共達成了協議:共軍可以大量出關,但不得打出八路的旗號,隻能打“自治聯軍”的旗號。中共不得在大城市建立政權,但可放手在農村建立政權,蘇軍絕不幹涉。總而言之,中共愛怎麽發展都行,但不能讓國民黨抓不到把柄。用蘇聯大使的話來說就是“能做不能說”。
這當然隻是大致圖景,各地蘇軍表現並不一樣,例如大連蘇軍將領要求八路隻得在鄉村發展,而駐山海關的蘇軍則公開歡迎八路,並表示尊重八路在那兒建立的政權,甚至表示願意提供援助。
就這樣,哪怕是在初期,雖然在個別地區發生蘇軍驅趕八路的事件,中共仍在蘇聯默許放縱下大舉進入東北,控製了農村和內地小城市,收編了大量偽軍,發了第一筆戰爭財。用中共地方領袖的話來說便是:“目前紅軍主要隻控製大城市和交通要道,農村及內地小城市相當混亂,但民眾熱情很高,極易組織,且偽軍收編甚易,動輒即可收編數千人,開展條件極為有利。”
此期為期很短,接著便進入了“把國軍堵在關外,讓中共獨霸東北”的第二期。
1945年9月30日,美軍在天津登陸,這一事件極大地刺激了斯大林,使他決定把走狗放出來。根據楊奎鬆教授介紹:
【十月三日,剛剛來到沈陽的一蘇聯軍事委員會委員在駐東北蘇軍高級將領的陪同下,專門招待了中共東北局的領導人,他特地轉達了斯大林的話,稱讚“中國共產黨是勇敢的、聰明的、成熟了的,我們很有信心”,並對中共中央準備奪取全東北表示讚賞。但他認為中共目前讓開南滿爭取背靠蘇蒙朝鮮的東西北滿的軍事部署還沒有脫離遊擊戰爭的觀念,明確主張中共應在山海關一帶部署十五萬主力部隊,並在沈陽周圍地區部署十萬兵力,阻止國民黨軍隊進入東北地區。他說:“你把南邊,特別是山海關方向抓住(長春路是商辦,誰若運兵須要交涉),北麵自然是你們的。東三省人力財富主要在南邊,又是門戶,把這裏掌握了,北麵還有什麽要緊。”
當東北局領導人表示中共軍隊武器裝備落後時,駐東北蘇軍將領當即同意向中共提供三萬支步槍,一百挺機槍和十五門炮。而到了第二天,即十月四日,蘇方更進一步通知東北局,他們願意把繳獲的所有保存在沈陽、本溪、四平街、吉林、長春、安東、哈爾濱和齊齊哈爾的全部日本關東軍的武器彈藥和軍事裝備轉交給中共接收,當東北局領導人說明以中共目前在東北力量還無力全部接收時,蘇軍領導人表示,在一個月內他可代為保存。】
很明顯,那人乃是斯大林的密使,傳達的信息透露,斯大林已經拋棄了原訂的“和平方針”,下定決心徹底踐踏《中蘇友好同盟條約》的有關規定,把“美國走狗”關在門外。
【未完待續】




返回論壇

 
蘇軍剛開始其實是扶持“中國勞動黨”。 -- 賽昆 - (453 字) 2005-10-21 20:22:01 (223 reads)
賽先生是數學界的?這場架現在已經幹到不是院士就沒資格說話的級別了。 -- sunlei777 - (58 字) 2005-10-22 1:42:04 (114 reads)
老丘可是七十年代的學毛選積極分子。 -- 賽昆 - (0 字) 2005-10-22 10:44:15 (57 reads)
你沒有看到中共乃是 -- 鐵木 - (44 字) 2005-10-21 20:04:36 (92 reads)
多謝!給蘆老加油!嗬嗬。 -- sunlei777 - (252 字) 2005-10-21 19:55:53 (139 reads)
拿上台麵的東西和沒拿上台麵的東西是不能比較的。給個例子, -- 賽昆 - (83 字) 2005-10-21 20:54:04 (113 reads)
看看,老毛子還是讓老蔣給放進來的吧? -- 咱老百姓(真) - (0 字) 2005-10-21 16:25:33 (71 reads)
衙內啊,蘇軍是哪天進來的?當時中國政府同意了沒有? -- 賽昆 - (0 字) 2005-10-21 20:06:20 (52 reads)
This one is really good. -- BigSur - (0 字) 2005-10-21 15:46:59 (56 reads)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