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蘆笛:從“皇軍天下第一” 說到中蘇恩仇(八)

(2007-01-10 20:47:45) 下一個

蘆笛

本節說一下蘇聯出兵東北的事。此事大概是中國人最大的恥辱吧。青年時代我出差去東北,見到那兒巍峨的“蘇軍解放東北紀念碑”,心裏的滋味當真是難以言狀:世上居然有如此下賤愚昧的民族,在備受人家蹂躪之後,還格外虔誠地對侵略者感恩戴德,處處立起豐碑來世代紀念!
要講的話,我轉來的那帖子其實已經基本講過了。隻是一般讀者沒耐心看正宗學術論文,正如看《三國誌》的人絕沒有看《三國演義》的多一樣,因此我還得“演義”一番。
我想說的是這麽幾條:
(一)抗日盟國包括中國在內,根本沒有必要要求蘇聯出兵。這是人類有史以來犯的最大錯誤之一。蘇聯不出兵,日本也會投降。
昨天的帖子已經介紹過,1945年,日本已經是窮途末路,全線潰退。在太平洋戰場上,美軍捷報頻傳,不但收複了菲律賓,而且奪取了日本所屬的衝繩,自44年美軍攻占關島後,便獲得了轟炸日本本島的陸地機場,加緊了對日本本土的轟炸。日本艦隊基本上已經被全殲,陸軍也成建製地被美軍殲滅。在緬甸,英軍和中國遠征軍發動反擊,迭克名城,收複大量失地,在中國戰區,國軍大規模反攻,收複大片河山。總而言之,日軍麵臨的是戰場上的全麵失敗。
更嚴重的是,當初日軍發動太平洋戰爭的目的是從南洋獲取戰略物資諸如橡膠和石油。隨著南洋的光複,日軍再也無法獲得這些必需物資來支持戰爭了。日本本土不再安全,工業生產力遭到空襲的全麵破壞,光東京大火一夜就燒死了10多萬人,比廣島或長崎被原子彈炸死的人還多。日本企業與德國的構建方式不同,民間小企業加工在軍工生產中起到極大作用。美國正是因為這點才濫炸民事目標,雖然非常野蠻,但也沉重打擊了日本的戰爭工業。滿州重工業基地雖然沒有遭到空襲,但由於美國壓倒性的海空優勢,戰爭物資的運輸也已經不再可能。情形絕望到了這個地步,以致日本媒體開始地談論“一億玉碎”、“竹槍抗戰”,軍方有的瘋子甚至鄭重其事地考慮全民自殺的方案(可惜沒有實現,痛哉)。
倭人內部也有清醒者,知道再沒戲唱了,於是乃通過蘇聯那“中立國家”向盟國試探,表示願意投降,唯一的條件是保留天皇。但盟國發布了波茨坦公告,要求日本無條件投降。據日人現在的說法,日本首相的評論是“默殺”,這裏把倭網上拷貝下來的英文段落翻譯成中文:
“日本統帥部(Japan's Supreme War Council)謹慎地回應了波茨坦
公告,以便顯得日本並沒有拒絕之。統帥部發布了關於該公告的新
聞,但命令報界不要加以編輯。幾家報紙還是作了編輯加工。一家
報紙(the Mainichi)稱杜魯門的要求是可笑的,其他報紙則說日本
將毫不動搖地繼續其戰爭努力直至勝利。迫於輿論壓力,日本首相
不得不公開貶低杜魯門的條件。他宣布,對該公告‘無可評論’,
用的是倭語mokusatsu。由於倭人乃是世間第一弱智民族,沒有清晰
表達能力(蘆按,這兩句是本人夾入的私貨),可以理解為‘以輕
蔑的沉默對待’,而這就是美國的理解。杜魯門總統相信日本人已
經拒絕了他的公告。”
據留日大俠苗仁檢舉,倭人現在說這些,意在向世界玩悲情,證明他們本來是想無條件投降的,原爆是毫無必要的戰爭罪行。
對這問題該怎麽看?我個人認為,倭人是一個非常奇特的民族。當時倭國既非民主國家,又不是傳統帝製國家或納粹、共黨式極權國家,而是一個徹底實行了“腎上腺專政”或曰“憤青治國”的野蠻愚昧國家。在這種國家並沒有一個一言而決的大獨裁者,國務經常由熱血青年決定,因而出現倭國特有的“下克上”的怪事。
看過日本電影《軍閥》的同誌想來都記得,那爛電影一開頭就是軍隊內的愛國憤青發動的政變,暗殺了他們認為是日奸的首相,類似的事件似乎出了不止一次。不僅如此,攻占滿州這種頭等軍機大事,竟然不是由最高層決定而是由幾個中下層軍官策劃實行的。不但大本營事先給蒙在鼓裏,而且事後從軍界到政府直到外交官都讓事態推著走,被動地支持認可那下層采取的“革命行動”,為此退出國聯。可以想象,在那種腎上腺專製的國家,如果外相不微笑著宣布退出國聯,回去等待著他的不是狂熱的群眾歡呼,而是少壯軍人的子彈。
所以,我個人認為,雖然倭國是個眾所周知、無庸置疑的弱智國家,但畢竟政府中肯定有清醒之士,上麵所引的說法是可信的,但毫無實際意義,日本並不會接收無條件投降,因為那不是首相說了算的,而是“皇軍要當你的家”,更準確地說,彼時倭國的當家人乃是愚民庸眾的腎上腺。
因此,那原子彈是非扔不可的,即使扔下去了,如果不是倭皇斷然采取非常行動,避開軍方可能的攔阻,驅車直接上電台去宣布無條件投降,則倭人還要抵抗下去。倭皇之所以采取這種非常措施,平生第一次上電台講話(據說那是倭人第一次聽到他們倭神的聲音,而該倭神的口音是宮廷特有的,以致臣民隻能明白個大概其),而不是讓內閣發布投降公告,說明他不但明白事態的嚴重性,更知道麵臨的阻力之大已經堵死了常規渠道。盡管唯一可以戰勝腎上腺的法寶就是他本人,但如果他不出其不意打軍方一個冷不防,則連他也未見得能拯救那下流國家。
綜上所述,我認為,不扔原子彈,倭人不會投降。但扔了原子彈,倭人必定投降,因為杜魯門在電台裏咋呼,說如果倭人不投降,老美就要把這種新型炸彈成千上萬地扔下去。倭神並不知道老美其實也就隻有那兩個已經扔了的玩意,豈敢還把民族生機押在“或許老杜不過是虛聲恫嚇”的猜想上去?
斯大林也同樣看出這點來,知道這玩意一扔,戰爭也就結束了,如果他再不出兵,那就別指望趁火打劫撿洋撈了。此前他奇貨可居,用出兵來敲詐以宋子文為首的中國代表團。在蔣經國以私人身份去見他,告訴他中國抗戰就是為了收複失地,不能再為此喪失領土和主權之時,他竟然毫不掩飾地小蔣說:
“你這段話很有道理,我不是不知道。不過,你要曉得,今天並不是我要你來幫忙,而是你要我來幫忙;倘使你本國有力量,自己可以打日本,我自然不會提出要求。今天,你沒有這個力量,還要講這些話,就等於廢話!”
但原子彈一扔下去,他的態度就完全變了。其時中蘇之間的談判還未結束,他卻再顧不上和中國討價還價,忙著出兵了。從原來“我讓你來求我出兵”突變為“你不求我,我也要趕快出兵,占了你的領土再跟你訂城下之盟”的策略,當真不愧是個權謀大師。
造成這千古之誤,說起來還是美國的錯。請蘇聯出兵乃是羅斯福的餿主意。中國在戰爭初期當然希望獲得蘇聯援助,這種態度直到太平洋戰爭爆發時都還沒改變,其時國府曾呼籲美英蘇同時對日宣戰,但在美國開始大量援助中國後,蔣介石便改變了想法,不希望蘇聯參戰,認為中國外交的“當務之急”是使蘇聯在遠東參戰的計劃“落空”,這都是那論文介紹過的。
這正說明蔣公的頭腦清楚,處處以國家利益為念:他知道老毛子對中國懷有帝國主義野心,而老美沒有類似企圖,因此,過去沒有盟國時,他不能不病急亂投醫,但有了老美做盟國後,他當然也就不會去求那亡我之心不死的北極熊了。但問題是中國太貧弱,不是自己可以當家作主的。盡管他不願意與虎謀皮,不幸的是老美卻逼著他去這麽幹。中蘇友好同盟條約的簽訂,其實是羅斯福逼出來的。
這裏麵的因素很複雜。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初,中美進入了蜜月期,宋美齡訪美獲得了空前成功,《時代》雜誌以老蔣的肖像為當年的新聞人物。但隨著緬甸戰役的失敗,美國派給蔣介石的參謀長史迪威將軍(其時蔣是中國戰區總司令,史是戰區參謀長)和蔣發生了一係列衝突,史和美國務院派來的官員謝偉思等爛仔,對美國媒體大造輿論,把蔣和國府說得一塌糊塗,導致羅斯福對國府徹底喪失了信任,這才會去想到去請老毛子助陣。
蔣史之爭我已經在《我們的過錯和他們的過錯》裏約略說過,話太長,這裏隨便說兩句。
總而言之,史向美國告的狀還是有一定事實基礎的:國府非常腐敗;這當然是事實,連蔣緯國都承認,國府腐敗是從抗戰開始的,因為物質生活太艱苦了;國軍軍官貪生怕死,投機倒把走私無所不為,這當然也是事實。可惜他不知道,這兩條都是中國特色,乃是標準的中國生活方式,無論什麽政權上去全這樣,如今共黨共軍的腐敗程度絕對超過國黨國軍。相比之下,共黨官員艱苦樸素,獲得了他的好感。這當然也是事實,他不知道,還在台下奮鬥的政治勢力,除了孫中山以及今日的“民運”垃圾之外,全都這樣,否則奪不到天下。因此,他多次堅持必須把美援分給18集團軍(即八路)。老蔣當然不會同意,隻有白癡才會同意這一瘋狂主張。於是他就和老蔣鬧得不亦樂乎,最後竟然請羅斯福出麵,解除老蔣的指揮權,把軍隊交給他指揮。而老羅居然也就糊塗到依言行事,請老蔣釋兵權。老蔣大怒,便給羅斯福下了最後通牒:立即將史召回,否則他立即和日本單獨媾和。
老蔣當然是虛聲恫嚇,抗戰勝利在望,他怎會幹那種蠢事?這無非是弱國首腦擺脫一個強國派來的pest不得不用的無奈兼無賴手段罷了。老史完全不懂中國的事,才會受周恩來等人的巧妙挑撥煽動(周竟然無恥到向史說:如果你指揮中國軍隊,我願在你的麾下作一名普通士兵,由你率領去打日本人),提出這種犯了雙重大忌的要求來:既深深地傷害了中國的主權與民族尊嚴,又引起老蔣的疑心,以為這個“帝國主義分子”(老蔣的原話)想奪去他賴以安身立命的生命線、幸福線。
羅斯福自然不可能明白這些中國貓膩(可惜老蘆不是他的中國事務顧問),隻會從骨子裏討厭這種流氓無賴(他不知道具有一定的流氓氣質乃是成為中國政治家的先決條件),竟然會以國家命運作訛詐資本。再加上“10億美元”的冤孽,老蔣便永遠在羅的心目中成了無恥的流氓。
那10億美元的公案我已經約略提到過:在開羅會議上,老蔣請羅斯福提供10億美元的捐助。羅斯福不同意,但不好拒絕,便說他本人可以同意,但必須經過國會批準。老蔣不知道那是禮貌拒絕,又不懂美國政治運作,便以為國家元首金口既開,自然是定了的事。不料老美竟然不給錢,於是他在派遠征軍時便提起此事,那也是應該的──中國當時已經財政破產,顧自己都來不及,不先提供援助,哪還能去幫英國人打仗?這本是文化隔閡造成的雙重誤會,不幸這在老美心目中又成訛詐。
為了顧全大局,老羅自然隻有召回那攪史將軍(平心而論,老史還是有功於中國的,雲南境內至今還留下了他指揮修築的“史迪威公路”,當時是維持中國苟延殘喘的國際大動脈,可惜他隻在戰前在北平上了點中國識字班,始終不懂中國人事,這才攪出那麽多禍事來),派了魏德邁來接任。據廖耀湘回憶,魏對蔣畢恭畢敬,大概是來前人家一再交代他不要冒犯“石將軍”(老美乃野蠻人,不懂我中華上國姓前名後的習慣,以為老蔣姓“石”名“蔣”,中名為“介”)。
因為聽信攪史將軍、謝爛仔等人的一麵之辭和缺乏對中國國情的起碼認識,羅斯福對中國有效消滅日軍的能力產生了極大懷疑,這才會去打老毛子的主意。他這人比較左傾,對共黨國家的危害性認識遠沒有美國國務院的透徹。在這事上乃是他幹綱獨斷,如同後來尼克鬆繞過美國國務院去和老毛調情一般。
他主要的考慮,還是美軍進攻日本本土可能招致的巨大傷亡。美軍在南洋諸島上雖然接連告捷,但按美國的高標準,人員損失屬於相當慘重。特別是在攻下日本的衝繩後,守軍不但“全員玉碎”,就連島上居民也紛紛蹈海自殺。這事給老美極大震動。他們估計,照倭人這種瘋狂抵抗法,真要攻入日本homeland,美軍可能要犧牲一百萬人。這還隻是考慮了駐紮於本島的日軍,還沒考慮到駐紮在中國東北的關東軍。據說那是皇軍的精華,號稱80萬人,乃是完整的戰鬥力最強的戰略預備隊。
可悲的是,那不過是個倭人編出來的神話。雖然直至今天還有日本愛國賊迷信那神話,但哪怕是在當時,真相也早就被一個美國情報人員查清楚了。他用的手段簡單到不值一提:倭人既愚蠢又自信(據說他們從來不換電報密碼,以為人家破不出來),竟然不對部隊番號保密。那情報人員做的工作,不過是搜集了在南洋和中國戰場上被殲滅的、被擊潰或是參戰的部隊番號和指揮官名字(那時還沒有電腦,乃是手工操作),發現日本的戰略預備隊早就用上了,所謂80萬關東軍完全是個空殼子,原來的部隊不是在南洋被殲滅,就是正在中國大陸和緬甸戰場上苦戰,中國東北完全是空虛的大後方!

【未完待續】


論壇


返回論壇

 
美國要蘇聯出兵和後來使用原子彈一個邏輯 -- HanJian - (63 字) 2005-10-4 13:08:29 (80 reads)
使用原子彈,美國可以獨吞日本。 -- 水蠻子 - (0 字) 2005-10-4 16:05:14 (48 reads)
澄清2點 -- 苗仁 - (675 字) 2005-10-4 11:42:02 (124 reads)
多謝,關於第一點,我被<抗日戰爭中的通敵內幕>誤導了,該書是老美寫的,在文革前 -- 蘆笛 - (64 字) 2005-10-4 19:12:17 (75 reads)
是琉球,不是關島。琉球是西太平洋中心(圖與文) -- 新大陸人 - (306 字) 2005-10-4 1:29:54 (84 reads)
這是一廂情願的說法。蘇聯已經把硬柿子德國都吃了,怎會放過日本 -- 水蠻子 - (229 字) 2005-10-3 23:20:57 (81 reads)
還有一個因素,雅爾塔會議後僅兩個月羅斯福就病死了。所以也不能排除 -- 黃藥師 - (28 字) 2005-10-3 20:18:59 (94 reads)
“倭人 倭網 倭名 倭語 倭皇 倭國”。少點階級感情,少點腎上腺嗎就下不了筆了 -- 韻古 - (0 字) 2005-10-3 17:25:18 (60 reads)
多謝高度肯定,其實我這旺盛的階級感情完全是本壇兩個日本愛國賊一手培養出來的, -- 蘆笛 - (111 字) 2005-10-3 18:14:14 (170 reads)
您的腎上腺全是人家分泌的?就這婦男心態也大義凜然地罵林思雲死不認錯,纏個沒完 -- 韻古 - (0 字) 2005-10-4 6:19:01 (45 reads)
倒!老蘆怎麽變得向老馬了(一切光榮都應該歸功於鄭義) -- 木頭人 - (25 字) 2005-10-3 21:06:46 (80 reads)
這麽容易受人的影響?俺想批不管他們培不培養俺都批。晚上到隔壁批您去! -- 遊客 - (0 字) 2005-10-3 19:06:51 (50 reads)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