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想請教如山兄中美數據文章中的幾點

(2012-02-05 19:08:25) 下一個
如山兄原文的鏈接在這兒: 中國數據與美國數據之隨想
http://bbs.wenxuecity.com/tzlc/382990.html

1)關於美國房地產經紀人協會(National Association of Realtors)在房屋銷售數據中造假的事兒,其實是美國另一家收集和發布房地產市場數據的公司 CoreLogic 在去年二月份首先揭發出來的:
CoreLogic: NAR’s 2010 existing home sales are overstated by 15% to 20%
http://www.calculatedriskblog.com/2011/02/corelogic-nars-2010-existing-home-sales.html

CoreLogic 和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Realtors 是同時收集美國房屋銷售的數字的競爭者,可是兩者發布的數據之間差得越來越大,於是 CoreLogic 出來指控 NAR 數據誇大,後來 NAR 不得不承認錯誤,把過去四年的美國房屋銷售數字一股腦兒地調低了,對於 NAR 數據誇大這個事實,我想如山兄沒有異議吧?如果如山兄確實認可這個事實,那麽如山兄洋洋灑灑地寫那麽一長篇、難道是覺得不應該有人在文學城的投資理財論壇轉述這個事實嗎?我覺得這個用英文講,有點兒像是在 kill the messengers

2)如山兄又講了你個人在中國被當槍使,被地方政府的人利用做虛假投資的故事,意思是想以此作為中國政府的經濟數據也造假的證據. 先不說以如山兄一個個案能不能推而廣之到全中國的整體經濟成長情況的邏輯性,即便假設中國在經濟數據上也誇大,難道這就讓美國政府在GDP、就業失業數字、通貨膨脹率、房地產銷售等各個方麵誇大造假變得合理了嗎?在討論美國數據誇大的時候忽然提出中國的數據也有誇大的嫌疑,就好像學生甲在考試中打小抄被抓到了,甲卻辯解說學生乙也打小抄,難道這就能減輕學生甲作弊的嚴重性嗎?

如果如山兄對古風等人的文章中所列出的數據有異議,其實完全可以指出哪裏有問題,供大家討論.

古風解讀2012年1月份美國的就業數據
http://bbs.wenxuecity.com/tzlc/382887.html

何況古風兄等人辛苦碼字,寫出美國政府數據造假的事實的意圖並不是想把中國和美國做對比,我猜他們的本意不過是想給我們身在北美的網友們提供真實的信息,以便更好做投資選擇罷了

3)如果如山兄硬要把美國和中國的經濟情況作對比,那俺可以用美國中央情報局(CIA)對於中國經濟發展所收集和發表的報告來說說:
https://www.cia.gov/library/publications/the-world-factbook/geos/ch.html

CIA 在其中說,如果用購買力平價法來調整貨幣匯率的差別的話,中國經濟在2001年就超過了日本,在2010年是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用美元衡量的中國農業和工業產出值都分別超過了美國;中國在服務業的產出值上也僅次於美國。
\'Measured on a purchasing power parity (PPP) basis that adjusts for price differences, China in 2010 stood as the second-largest economy in the world after the US, having surpassed Japan in 2001. The dollar values of China\'s agricultural and industrial output each exceed those of the US; China is second to the US in the value of services it produces.\'

而且, CIA 還列出了最近三年中國的GDP成長百分比:
China GDP - real growth rate:
9.5% (2011 est.)
10.3% (2010 est.)
9.2% (2009 est.)

4) 我想大多數人來到本壇的目的無非就是想就投資理財的事情參考更多人的建議和意見,要想學到有用的東西,信息和數據的可靠性是最基本的了,為了達到選擇最佳投資的目的,無論是誰的話都應該質疑 - 美國房地產經紀人協會也好,伯南克也好,美國政府也好,不然上當受騙是俺們自己的錢包受損失.

而且沒有什麽東西會在任何時候都是最好的投資,比如80年代初有三十年期、15%利息的政府債券,那就比股票、房地產之類的其它的東西穩妥得多.就像有人說過的那樣,投資理財的一個大忌就是和自己所持有的東西結婚,因為資本主義經濟的特點就是循環和變化,情況變了,最合適的投資也得隨著改變,而不能因為自己手上已經有了某個東西,就覺得它永遠就是最好的,甚至到了拒絕聆聽其它建議和意見的地步

正所謂忠言逆耳,其實聽起來不順耳的話才更有參考價值,不能因為自己屁股決定腦袋的預定立場就對不同的意見冷嘲熱諷,因為這不僅對人對己都沒有益處,而且會影響到公共論壇上暢所欲言的宗旨,我想如山兄也不想讓文學城的投資理財論壇變成單純為房地產和美國叫好的場所吧?

以上幾點,與如山兄共勉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