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2008年本世紀的糧食戰爭中國反敗為勝,但國際糧商仍未服輸(ZT)

(2018-05-07 09:55:27) 下一個

采用流水賬的形式,記錄本世紀中國和國際糧商對撼的過程。總體而言是先在大豆上小輸,然後全麵大勝。大勝的時間點正好和08年全球金融危機的爆發點吻合。

先說大豆:

中國傳統的大豆產區在東北,尤其是黑龍江。大豆生產出是豆油和豆粕,豆油都清楚是食用油,而豆粕是動物飼料中蛋白質的主要來源。1994年以前,中國的大豆是基本自足的,還少量出口,之後,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尤其對肉類的需求增加,中國開始成為純進口大豆國家。

到2011年,中國75%的大豆需要進口。相應的中國人均肉類消費量從幾十年前的不到10公斤/年,上升到2011年的60公斤/年,接近歐美國家的水平,遠超亞洲其他國家(比如2011年的韓國是37公斤)。

而國際糧食貿易基本上被ABCD四大國際糧商壟斷,既然中國75%的大豆需要進口,他們當然不甘心賣低價,同時他們更希望控製中國的大豆壓榨市場,把整個供應鏈都掌握在他們手中。於是本實際初,他們開始行動了。

2001~2004年,因為炒作中國需求,美國大豆從415炒到1064(單位是:美分/蒲式耳),同期中國大豆也跟漲。導致東北豆農大量擴種,國內壓榨能力也大幅增加。然後從2004年4月,國內外大豆價格暴跌,短短7個月時間,美國大豆從1064跌到500,攔腰跌去一半還多。國內的大豆價格也一樣暴跌,很多豆農巨虧。而國內的壓榨企業,他們進口的大豆還在海上,價格就已經跌去一大截,不得不“洗船”,就是寧願違約罰款,也不願收貨,讓賣家轉賣給其他人。很多國內壓榨企業由於巨額虧損倒閉,外資乘機低價收購布局,基本上控製了中國的壓榨行業。可以說這次大豆戰爭,中國輸了,而且輸得很徹底。不過也警醒了中國,在隨後而來的更大規模對撼中,中國有了經驗。

既然外國資本控製了中國的壓製市場,他們當然要追逐最大的利潤。於是從2006年開始,又一波更大的上漲開始了,美國大豆從500多,一直漲到2008年7月的1654,對中國的影響就是:豆油從5000/噸,最高漲到15000/噸,豆粕從2000元/噸漲到4000多/噸。導致國內的食用油和豬肉價格在2008年達到一個高峰。

而當時,中國幾乎無能為力,因為在2008年以前,中國的糧食儲備以主糧為主(小麥和玉米),大豆和豆油的儲備很少。不過中國還是盡了最大的努力,在2008年3月,采用行政幹預的方式,限製企業對食用油的漲價幅度,同時安排中儲糧和中糧等國企入市,采用小包裝食用油定點供應。豆油價格從3月4號開始暴跌,短短半個月,從15000跌到10000左右。很多哄抬價格和搞囤積的商家血本無歸。

豆油價格是壓下來了,但大豆的價格沒辦法,因為主要靠進口。於是國內外投機商接著把豆粕的價格炒到4200/噸,導致肉類和家禽類價格暴漲,不過就在這時候,全球的金融形勢已經開始見頂。

08年金融危機爆發,大豆價格也隨之暴跌,從7月初的高點,到年底價格跌去一半。中國的豆農再一次麵料巨額虧損。

這時候中國突然大量收儲,價格比市場價高,又略高於豆農的種植成本。

這時候,整個市場發現,中國已經改變策略了,那就是:既然國產的大豆不可能滿足需求,我就靠巨量的儲備來穩定市場價格。價格太低時,我收購,價格太高時我拋儲。但中國的大豆儲備達到半年甚至一年的消耗量時,沒人敢去炒。

可以說從08年以後,中國雖然大豆進口量越來越多,但國內的大豆價格基本上處於一種穩定的狀態。投機者隻好在豆油和豆粕之間玩翹翹板,沒人敢去炒大豆了。

以中國的人口和耕地麵積來說,中國不可能讓主糧和大豆同時自給自足。所以中國現在的策略就是:主糧一定要自給自足,大豆靠進口。對於東北大豆種植區,一畝地主糧的產量是大豆的三倍。如果要實現大豆自足,每年糧食就會有1億多噸的缺口。這是很恐怖的事情。

大豆少了,無非是做菜少放點油或者少吃點肉,但如果主糧少了,就要出大事。有人說主糧也可以進口,下麵我會談到的,看看主糧如果也靠進口,中國可能比印度還慘。

中國現在從農民那裏收購糧食的價格越來越高,這錢花的是非常值得的。比如每年多花100億元從農民那裏收購糧食,讓農民覺得劃算而願意種糧,這是最好的選擇,如果靠國外進口,可能要多花1000億甚至上萬億。

對於美國和南美的農民,中國事實上也在幫他們撐價,讓外國農民覺得價格劃算而願意為中國種大豆,這是中國最好的選擇。

我是現寫的,想到哪裏寫到哪裏,所以沒那麽快。我之所以寫這貼子,是發現很多人根本不了解中國的農業形勢,個人思維和國家思維是有很大差別的。

本來我對於某個經濟學家並無好感也無惡感,但自從看見他的談到農業,說中國耕地紅線沒必要,說中國糧食可以靠進口,我就對他徹底惡感了。如果他真是經濟學家,那他就是其心可誅;如果他根本不懂經濟,那他就是一個騙子。

下麵談的是重點,就是06年-08年,中國和國外資本在主糧上對撼的過程。規模宏大,空方是中國政府,多方是國際投機資本、國內買辦、國內的小投機商。到08年7月結束,空方大勝,多方全麵爆倉。

主糧篇:

從2005年底開始,國際糧價開始上漲。理由是什麽呢?就是炒作全球糧食緊張。其實就算有缺口,按照當時的數據,估計全球也就是千把萬人口的糧食缺口。問題是糧食啊,你不吃不行,不吃就得餓死人,不象銅鐵等工業品,價格高了我可以不用。

既然說糧食不夠,那好辦,就漲吧,誰花的錢多就賣給誰。比如地球上有100個人,以前每餐是1元,現在突然某種原因隻有99個人的飯了,讓大家競價,會是多少錢一餐呢。也許有人說隻有1%的缺口嘛,按理隻漲1%-5%就差不多了。事實會告訴你,可以漲到無限,一直到最後有人因為買不起而餓死,才會恢複平衡。

——————————————————————

作者:春雨中的拖拉機

幫LZ補點資料:

國際四大糧商ABCD簡介

(一)ADM:糧食巨人

ADM成立於1905年,目前總部設在美國狄克多。經過100多年的發展,ADM現在是世界第一穀物與油籽處理商,美國最大的黃豆壓碎處理商和玉米類添加物製造商,美國第二大麵粉商和世界第五大穀物輸出交易商。其2009年營業收入達700億美元,員工28000人,在全球設有60多個分支機構,旗下企業涉及食品(如可可、玉米加工、食品添加物、營養補助品、食用油)、飲料、飼料、農糧儲備與交通運輸等等。

(二)邦吉:最老牌的國際糧商

1818年,邦吉在荷蘭阿姆斯特丹創立,最初從事海外殖民地香料與橡膠的進出口貿易,1876年進入南美後從事農作物實體經營,1999年總部正式遷至美國紐約。邦吉現在是巴西最大穀物出口商,美國第二大大豆產品出口商、第三大大豆加工商,全球第四大穀物出口商、最大油料作物加工商。其2009年營業收入超過526億美元,員工超過25000人,在全球32個國家擁有450多個工廠,業務涉及糧食加工與出口、化肥、紡織、油漆、銀行等等。

(三)嘉吉:全球糧食行業的老大

嘉吉於1865年在艾奧瓦創立,公司從儲運業務起家,其總部多次變動,輾轉後移至美國明尼阿波利斯。嘉吉現在是全球第一大糧食貿易商,全球第一大牲畜養殖商,美國最大的玉米飼料加工商,美國第三大麵粉加工商。其2009年營業收入高達1166億美元,員工人數接近160000,分支機構橫跨五大洲66個國家,並擁有全美最多的糧倉、400條平底運糧拖船和2000輛大貨櫃車。這一切都表明嘉吉是當之無愧的全球頭號糧商。

(四)路易達孚:糧商中的“拿破侖”

路易達孚創立於1851年,總部設於法國巴黎。路易達孚也是以貿易起家,其開創和發展了歐洲的穀物出口貿易。路易達孚現在是世界第三及法國第一糧食輸出商。其2009年營業收入超過200億美元,在全球50多個國家設立有分支機構,旗下企業從事穀物、油料、油脂、飼料、大米、棉花、肉食、食糖、咖啡、電力、天然氣、石油產品及各類債券和銀行業。在業務版圖擴張上,路易達孚繼承了拿破侖席卷歐洲的氣勢。

——————————————————————————

05年12月-08年7月,

國際小麥價格從300漲到1330(單位:蒲爾/美分),漲了3.4倍;

國際玉米價格從185漲到758,漲了3.2倍。

僅僅千萬人的糧食缺口,不到全球人口的0.2% ,糧價居然翻了幾倍? 是的,沒錯。因為再貴也得買,不買就餓死。

同期中國的糧食價格呢,當然也漲了,漲了多少?

小麥從1400左右漲到2000左右,漲了0.7倍;

玉米從1200左右漲到1800左右,漲了0.7倍。

為何國際糧食暴漲,而國內糧價如此平靜?

其實並不平靜,國外國內的資本都來了,想炒國內的糧價。問題是中國有個國家儲備,於是戰爭爆發了。

在國際糧價暴漲的同時,國內的糧價也蠢蠢預動,中國開始拋儲。拋儲的糧食來自那些經常被媒體批評為管理落後、蛀蟲多、跟不上時代的國家糧庫。

拋儲開始,多方拚命抬價,全部吃進,造成供不應求的形勢;

再拋儲,多方再抬價,再全部吃進

。。。。。。。。。。。。。。。。。。

最後多方發現,拋儲源源不盡,越來越洶湧,到了最後,沒人敢買接了(是不是有點象上海剛解放時的情況?)

沒人知道中國的糧食儲備到底有多少,所有投機者都開始心虛了,想撤,可惜晚了。糧價見頂和金融危機的爆發點高度巧合。

為什麽金融危機後,西方那些大投行紛紛倒閉,唯獨中國過得很滋潤。

在08年上半年,中國海關的一個重要工作就是查走私糧食,是查那些把中國的糧食向國外走私。因為當時中國的糧食太便宜了,很多人把中國的大米向越南和泰國走私,是不是有些不可思議?本來是向中國出口大米的國家,現在反過來從中國走私大米。

所有這一切,歸功於糧食的自給自足,並能略有贏餘,可以建立龐大的國家儲備。1000萬人的糧食缺口,就導致國際糧價漲了3倍多,如果中國的主糧也要進口,哪怕是100萬人的糧食缺口,現在的大米不可能是2-4元/斤,10元/斤小意思,50元/斤不是沒可能。

中國現在是:主糧靠國內的農民,哪怕價格再高,隻要你種,我就收。如果中國主糧有缺口要進口,光這個話題就可以把價格漲到天上去。

其他經濟作物,如果國內的產量不足,需要進口,就建立國家儲備來調節價格。同時,有時侯中國也幫其他國家的農民撐價,讓外國農民願意種植中國需要的農產品。如果他們覺得價格不劃算而減少種植,價格又會飛到天山去。

中國現在對於國產大豆的種植,基本上是維持現狀。如果真的到了糧食不夠的時候,放棄國產大豆種植是必然的。至於轉基因大豆和國產大豆的爭執,那是技術問題,不是經濟問題。我反對國內種植轉基因大豆,讚成從國外進口大豆,但進口的都是轉基因的。

至於壓榨行業,中國現在已經控製外資的擴張了。同時中儲糧開始進入終端市場,與國際巨頭開始競爭。

我文筆不好,隻是見證了那個過程,所以寫出來了,希望大家看得懂。有人說我帶私貨,我不懂指的那些,不過經曆和見證了那個過程之後,我當然有自己的觀點,這就是私貨嗎?我發現自己太小看中國政府了。比如收儲的政策,雖然在執行過程中某些細節比較粗糙很多缺點,但大局上真的很強,不拘於細節上的得失,而是謀求全局上的優勢。

@tjfwal 2012-07-01 19:23:44

大豆確實完了。東三省內蒙大豆田改作他用。那麽有個問題,國外的大豆怎麽會比國內便宜這麽多,以致國內大豆基本全趴下來?這是主要國外的輕基因大豆種子相比於國內的大豆種子其產量,抗藥性更優越些。帶來的問題,是否國內大豆就受製於外人?據傳國內扔了巨資在轉基因大豆種子研究。

-----------------------------

美國、巴西、阿根廷是最大的大豆出口國,然而貿易都被ABCD四大糧商壟斷。他們地廣人稀,種植的成本很低,全部機械化,一戶可以種植幾千上萬畝。

國產大豆的蛋白質含量比進口的高,豆製品(比如豆腐等)用國產大豆最好。進口大豆的脂肪含量高,更適合榨油。

那段時間,中國剛開始拋儲糧食的時候,也比較小心謹慎,開始是十天半個月一拋,到後來每周一拋,最密集的時候,每隔一兩天拋一次。當時好多先期已經吃進的人估計傻了,不敢買進了。這時候中國又放出風聲,說中國的貯備糧有1億噸,夠全國用一年的(是真是假就不知道了),不過所有人都相信,中國的儲備足以撐死炒作的投機資本,於是多方崩潰了。

連鎖反應之下,所有的大宗商品價格全麵暴跌,時間就是2008年7月初。

作者:中越自衛反擊2012 時間:2012-07-01 22:19:01

茅於軾沒在有影響的經濟學學術刊物上發表過學術論文,就硬指標而言,茅於軾不合格。茅於軾缺席了中國最初每一次的重大經濟變革,而他極力鼓吹的“教育產業化”、“高校學費漲價”,實踐證明,是一次徹底的失敗。在實際操作中,茅於軾也就不合格。唯一能說明茅於軾“經濟學家”身份的,是1985年出版的《擇優分配原理——經濟學和它的數理基礎》一書。然而,同樣內容的書,早在1939年就已經在前蘇聯麵世,作者康托洛維奇憑此書獲得了1971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獲獎時間都早於茅於軾成書時間十四年之久。這不能叫學術成果,倒與學術腐敗、抄襲論文是一般麵目。而《誰妨礙了我們致富》這類暢銷書,隻是經濟學愛好者的作文,盡管不乏閱讀趣味,但與經濟學家的經濟學關係不大。  天則經濟研究所和傳知行經濟研究所得到資助“就包括福特、CATO Institute、企業基金會(AEI)、遺產基金會(Heritage Foundation)、亞當斯密社 Adam Smith Institute、開放基金會(索羅斯的那個)、國家民主基金會(NED,直接或間接),大部分都是右翼社團或者特殊使命社團”。他們也許不會有明確的指令,但一定會通過有選擇的交流和有目的的探討來推銷對他們有利的理論。至少他們要對得起基金會的股東。

當時中國說糧食儲備有1億噸的時候,普通人就當是一個普通新聞,甚至以為又是一個假大空的政績宣傳,很難去了解當時背後的激烈爭奪。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cat18 回複 悄悄話
登錄後才可評論.